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BITES·叮·介入生活·新艺术展”

  • Update:2017-12-01
内容摘要
2017年11月20日下午,“BITES·叮·介入生活·新艺术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大厅开幕。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公选课“视觉文化研究”的结课成果,该展览在艺术理论、创作和展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
2017年秋季学期视觉文化研究课程,由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社会理论家马太(Michael Dutton)教授、艺术家约翰·雷尔登(John Reardon)博士和艺术史论系陈岸瑛副教授联合指导。
马太教授和雷尔登博士之前在伦敦大学开设了9艺术与政治课程,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在地艺术和社会介入式艺术创作。课程以项目为导向,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实施,每年都会探索一个全新主题。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本次视觉文化研究课探索尝试了这一新的教学方式。
参与课程的来自清华美院不同系别的19名学生,分成了5个小组,在城市这个大主题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副主题进行艺术项目的创作,这五个主题分别是:
Boundary 界限
Identity 身份
Transition 转变
Eating 饮食
Slogan 标语
 
五个小组副主题的首字母缩写为本次展览的标题“BITES”,中文翻译为,老师和同学们期待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够叮生活一口,咬现实一下,进入现实生活,成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老师和同学们试图走出白墙,打破白立方式的美术馆展览模式,以环境为导向,将自己的艺术创作植入特定空间,从而揭示或改变其上下文。为体现在地性,各组同学在实施方案时,多数选择校园和校园附近。展陈方案则根据A区大厅情况,进行在地化处理,还将大厅内允许使用的物品都进行了适度改造,成为创作的一部分,如图书馆储物柜、绿植、美院新大楼模型、老先生塑像、墙面等。这些小小的改变不引人注目,却引人深思。
 
展览现场
马太教授在展览序言中写到:‘BITES··介入生活·新艺术展不仅需要考虑主题之中的艺术内容,而且需要顾及主题以外的空间利用——展览大厅中繁杂的建筑结构、基础设施和装饰物体。每个小组的艺术项目成为了展览大厅的一部分,而展览大厅也被纳入了我们的艺术。通过调整、置换、装置、改造和重命名,大厅中的原有物体都成了展览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将自己的展览明显地区别于旁边传统展厅内的艺术展。‘BITES··介入生活·新艺术展策划艺术以及其展览空间,而传统展区只关注艺术家的作品;‘BITES··介入生活·新艺术展以现有环境为导向,尝试构建特定场所,传统展区仅仅摆置白墙来悬挂艺术家作品。之所以会有这种对比,是因为我们的艺术项目实行是以具体过程和场所为导向的,而非仅仅关注自身,这也是我们得以脱颖而出的原因。
陈岸瑛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这次展览是美院学生们的一次实验,他们在原有空间基础上,植入自己的艺术,我看了展览非常受触动。这次展览所展示的不是出现在拍卖行上的那些用于交易的艺术品,而属于另一种类型——“介入式或者说是在地的艺术。同学们的创作实现了一种转变(transfiguration),这种转变不是将寻常物转化为神圣的艺术品,而是为艺术找到了一条通往现实世界的通道。同学们所实施的这些艺术项目,不是对现实的反映或批判,而是成为了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Identity身份):
千篇一律的密集住宅,日复一日城市里繁忙的日常,人们在规范下重复着基本生存活动,却也在这之中进行思考与创造的非日常。人们总是在现代日常快速行进的步伐中遗失了什么,却又无法立刻拾回,但并非不可追,而是逝去的东西产生了变化,成为专属现代的全新面貌,在过程中获得各种当代日常所遗留的痕迹。而在儒家思想中,人之初便拥有纯然的善,然而随着经历社会化的进程,原本纯净的自我也因此渐渐展现了与他者的不同,Identity组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展现自我的融合,转变,寻回。
 
“BITES··介入生活·新艺术展展览了参展的21位同学和艺术家创作的共计25件作品,作品类型涵盖影像、装置、综合材料和行为艺术等门类。
Boundary界限):
可见的界限即是真正的边界吗?身体的界限并非思维的边界,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边界?重新检索界限一词,发现城市处处都是被规划的空间,被建立的规则,被教导的思维——处处都是被划分的界限(Boundary)。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界限,这世上原本就存在界限吗?谁有正当的权利来建立界限?现存边界是合理的吗?五位成员在共同的主题下探讨,并以自己的灵感和热情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对界限开展了进一步的延续思考。
Transition转变):转变,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在这组装置中,小组选用圆形和方形作为作品的核心元素,意义有三点:一是圆形基座配合12根时间柱,以时钟的基本造型表达年代的变迁;二是方圆作为中国传统内方外敛的文化精髓,展现了自1900至今中国发展过程中永恒的处世思想;三是通过方圆的配合能够在装置创作上巧妙地与文字和图像相对接,体现中国自120年来在主流思想和社会现实两方面上的转变历程。
Eating 饮食):
我们吃的不是瓜子,是艺术。色:黑白阴阳包罗万象;香:大量瓜子散发出暖暖的阳光的味道;声:嗑瓜子的一刹那,清脆的一声,我们听到了时间的流逝;味:嗑瓜子享受的更多的是吃的过程,手与口的协调,放松的姿态,闲适的环境,三五好友一起边吃边聊,构成了每个人对瓜子味道的独特回忆。我们是时候走出过去的宏大叙事,去探索每个人的小情怀,九位艺术家与我们边嗑瓜子边聊天,讲述他们对瓜子的回忆与感受,引申到个人生活乃至艺术创作。
Slogan标语):
标语和字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物,又是特别与有趣之物。标语与字符的出场,既彰显了一种强力的话语权——劝诫、忠告、禁止与自我表白,又呈现出某种与实际悖离的荒诞。字符与标语是日常生活的注解与旁白,它显示为其自身,却指向自身之外的事物。我们坚持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实体而非外壳,是语言勾勒出思维的形状,构建出存放思维的空间,而脱离语言与文本的图像将失去其意义。标语(Slogan)的创作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理性的基础,实现对语词的再利用与赋义,结合标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出场形式,本组作品多以静态图像的形式呈现,并以此为契机试图去讨论生活的荒诞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