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米兰世博会主题表达存在的问题

  • Update:2015-12-23
  • 郑曙旸
  • 来源: 2015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世界博览会(EXPO)主题目标的完美表达在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随着后工业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媒方式的进步,导致今日世博会主题演绎的可达性、延展性、完整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破解这道世博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事关世博会的生存。本文分析了主题与定位、内容与情境、形式与流程等设计要素在主题表达中的作用,提出关于米兰世博会主题表达在形式与内容方面是否统一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了中国馆设计的得与失。
引言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世界博览会(EXPO)主题表达的理想境界。以人类文化遗产的印记载入史册,是一届世博会成功的标志。纵观从1851 年伦敦到2015 年米兰的42 届世博会,凡是今日地球尚存实物的世博会遗址,其当年所办的世界博览会无不以形式与内容的整体演绎而著称于世。1889 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 周年,法国在巴黎第3 次举办世博会,作为这届世博会入口拱门的埃菲尔铁塔和被誉为“建筑艺术的巅峰”的机械馆及其所有展示,将工业文明内涵的完美形式与完整内容诠释得淋漓尽致。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的主体物,以其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融合结晶的载体,成为世博会主题表达形式与内容合二为一的最佳标志物。“每一届世博会都是最新科技的演示场和新思潮、新技术的试验场,建筑科技在其中占了相当的比重”。[1] 无法想象没有建筑的世博会是何种面貌,可以说世博会就是人类建筑宝库的博览会。如同1851 年的伦敦水晶宫开创了现代建筑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希望在世博会的舞台上通过建筑展现其文化价值取向和对生活目标的追求。
毋庸置疑,世博会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产物。当工业文明以机械和电力为主导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机械文明形态下的人类生存使得人机关系成为社会生活的准则,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大量新产品需要以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交易,这就是世博会产生与发展的逻辑。当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在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社会大幕豁然开启,世博会传统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进入21世纪15 年的世博会,在主题演绎的可达性、延展性、完整性诸方面依然处于探索期……
2000 年的汉诺威世博会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主题,关注人类社会、自然、技术的和谐发展,核心是环境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形成的《汉诺威原则》[2] 对世博会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具有示范效应。2005年的爱知世博会是一届“环境博览会”,在“自然的睿智”主题下分设自然的起源、生命的艺术、循环型社会三个副主题,客观上延续了《汉诺威原则》。2010 年上海世博会是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人居环境建设的愿景,具体诠释人类可持续发展良性生态环境的城市价值取向。尽管上海世博会创造了园区面积最大(529 公顷)、参展规模最大(190 个国家、56 个国际组织)、参观人数最多(7308.44 万人)等多项世界纪录,但是不少场馆的设计也显露出主题表达形式重于内容的问题。
2015 年5 月1 日,米兰世博会如期开幕,这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以食物和农业为主题——“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显然,这是一个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的重大课题,米兰世博会的组织、设计、主办、参展各方将选择何种形式与内容来表达主题?
 
一、主题与定位
“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是一个难以表达的主题,从世博会发展的理念而言,这个主题并未脱离《汉诺威原则》界定的新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方向。在食品和农业的问题上,人类还是要靠天与地来吃饭,至今并没有找到一条供养更多人口的土地资源良性循环利用之路,掠夺性使用土地资源的做法显然不可持续,这就是“滋养地球”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刻内涵。面对人口增长、全球变暖、资源需求增长等多种因素,如何表达解决粮食供应与食品安全问题的命题,参展各国及国际组织只能以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进行其主题定位的选择与综合。过去时的主题定位,主要采用文化积淀的成果展示,具有怀旧性与向后看的农耕情结,反映了传承与发展的非挑战性缓慢节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展馆设计,基本都是以过去时为模板,以至于看不出历届展馆之间的差别。
现在时的主题定位,采用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展示,具有物质性与感官直觉的现实情境,反映了“无所不能”的科技潜力和充满紧迫感的快节奏。但在米兰世博会上,现在时的诸国也已失去往日的魅力。“滋养地球”实则是已经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各国需要解答的难题,他们应该对此承担更多的义务和更大的责任去面向未来。然而不少发达国家却以极为现实的态度选择了现在时,或者说是现在过去时。荷兰馆是现在时的典型。在有限的空间场地中,以史上最早的一架摩天轮为主题造型的背景下,鳞次栉比铺陈市井生活气息浓郁的美食摊位,完全是一幅闹市的世俗画卷,品尝美食成为观者的主体行为。在大快朵颐、惬意享受生活的氛围中,谁还会有心思去想“滋养地球”的深刻主题?也许“海上马车夫”深谙世博会当下的主题无非是一个虚挂的羊头,何不来一个美食的聚会更为实惠?(图1)美国馆是现在过去时的典型。在世博会的历史上,美国曾经主办过10 届综合性与6 届专业性世博会,是举办世博会最多的国家。19 世纪的美国急于在全世界树立工业强国的形象,先后在1853 年纽约、1876 年费城、1893 年芝加哥举办3 届,20 世纪的13 届是从1904 年至1992 年,两届间隔时间最短为1 年、最长11 年,平均不到7 年即举办一届。到了20 世纪中后期,二战后的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并开始引领信息技术的创新变革。面对新技术浪潮的冲击和传媒方式的巨变,世博会的黄金质地逐渐褪色,再难寻回工业时代的商业价值。存在的意义只要淡出美国的视野,举办的动机也就烟消云散。对于极为现实的山姆大叔而言,能够参展已经是很给面子,至于世博会21 世纪建设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根本就不是美利坚国家政治和利益诉求的选项,下功夫做足文章的主题表达是费力不讨好,于是呈现在米兰世博会的美国馆就是一个没有内核的空壳。( 图2)
未来时的主题定位,采用审视评判的概念展示,具有思辨性与向前看的危机忧患,反映人类迈入信息时代门槛的忐忑和走向生态文明的憧憬。造就工业文明辉煌的昔日世界霸主英国——世博会的发起者、直至今日依然存在的帝国旧梦,及其对工业社会增长极限的追求、对地球影响的反思,反而促使其不断在世博会的舞台上以超前的意识倾情演出。蜂巢,关注世界上蜜蜂数量减少以及授粉对粮食产出的重要性,明显反映紧扣主题眷注未来的忧思,以唤起观者生命的能源结缘地球自然生态滋养的环境意识。有别于英国馆未来时的主题概念表达,米兰世博会主办国意大利馆的设计却是面向未来的现在时态。在世博会史上,“建筑短暂的年轻生命往往还没有来得及让世界认识它们,就香消玉殒了,而这些建筑一般都是各国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要重新认识这些建筑却像考古那么艰难”[3]。坐拥地利之便,以“城市森林”为设计理念的意大利馆却不会遭遇这样的命运,它将长久存在于米兰世博会的会址之上。所以,意大利馆的建筑设计以其降低能耗的表皮以及室内结构的“凝聚”理念,节能的表象近在眼前,触手可及,建筑本身即成为诠释可持续发展的样本。至于馆内与世博会主题相去甚远,恍如旅游广告的展陈内容则由它去吧。(图3、4)
中国馆在米兰世博会异常抢眼的建筑以及空间景观、室内展陈的整体环境设计,呈现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越文明形态的特殊时态样式。中国馆的主题为“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以4590 平方米的面积成为本届世博会上的第二大外国自建馆。这是中国第一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参加在海外的世博会,也是第一次通过独立设计来全面展示国家形象。[4] 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农作物起源的中心地之一。中国的农业文明博大精深,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技术体系,到当代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从深受农业影响的传统伦理观念,到以农耕文化为内核的中华礼乐文明;从保障农业发展的古代农耕制度,到当今中国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5] :深厚的农耕文脉为中国馆宣示米兰世博会的主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确立的“天、地、人、和”核心概念,取自《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2015 米兰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综合设计总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杜异认为,“天、地、人”三才和谐共生的思想,不仅运用在传统农业生产之中,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又暗合了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6] 可以说,中国馆的米兰世博会主题表达,是今日中国文化传承创新理念的升华。回望优秀文化的过去时,立足当代社会的现在时,寄予希望田野的未来时,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发展定位。
 
二、内容与情境
主题的定位一旦成立,内容的选择就成为主题表达的关键要素。尽管世博会建筑争奇斗艳的外貌能够营造某种文化的表象,但就指向十分明确的主题而言,建筑只是搭建了包容内核造型的骨架,使其丰满的物质实体展示必须依靠有血有肉的内容。所谓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是一种可视、可听、可触、可嗅、可想的时空情境,只有在这种情境中才能完整体验其主题的表达。如同一部电影要将故事讲清楚一样,世博会展陈的叙事结构依据主题明晰的线索牵引,这就是世博展陈内容与情境的逻辑。
在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上,西班牙馆是艺术性最强的国家馆之一,以时间为主导的图形设计,用视觉语汇淋漓尽致地宣示其文化价值,将内容与情境天衣无缝地合为一体。其设计概念的灵感或许来源于阿尔塔米拉岩画《野牛》的洞穴。在一系列反映西班牙传统文化眼花缭乱的视频轰炸之中,伴随着隆隆的雷声,一个西班牙女郎以清脆的响板节奏和激越的弗拉明戈舞蹈,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随着女郎以睡美人的姿态卧于地面,第一空间的演示戛然而止。接着,人们以舒缓的心情走过第二空间。这里完全不是传统的概念,而是现代生活的场景,所有的视觉语言都是现代的图形语汇,纵横交错的几何形态屏幕,打造出扑朔迷离的时空,通过若干图景的转换,大家可以清晰地了解当代西班牙人的生活。最后的第三空间,以一个硕大的仿真婴儿和漫天飞舞的巨大肥皂泡,寓意美好的明天。[7] 然而,米兰世博会的西班牙馆却回归于静谧的氛围,尽管其展馆和展线依然保持一贯的风格,但传统的图片展示方式仿佛使人置身于上个世纪的展场。尽管以橄榄油为主题的食品展示反映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很难想象硕大面积馆舍中的绝大部分,会被设计成令人费解的交通空间。(图5)同一国家在两届世博会上内容与情境设计选择截然不同的表现,明显反映其面对不同主题表达的价值取向。
居于日本列岛的大和民族被西方学者称为“作坊里的民族”,追求细节的完美是历届世博会日本馆的特征。据共同社8 月15 日报道,“正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世博会‘日本馆’获得高度评价,在当地报纸的问卷调查中位居榜首,连日来一直是大排长龙的盛况。12 日距离开幕约3个月,来馆人数便已突破100 万人次。馆内不仅有使用高科技的体验型展示以及有丰富和食菜谱的餐馆,日本各地特产的试吃和烹调表演也是充满魅力。……截至11 日的意大利《晚邮报》世博特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日本馆在‘最值得一看的展馆’中名列榜首,日本也在‘参观世博会后最想前往的国家’中排名第一。酷暑天气下,日本馆等候时间有时需要3 小时,餐馆也一直非常热闹”。[8] 尽管其馆长小林浩人强调:“不仅是宣传和食,传达如何利用日本的技巧解决世界饮食问题是我们最大的宗旨。”但由于内容偏重于吃的文化,情境过分讲究就餐氛围的营造,在菜谱、餐馆、试吃、烹调主题词的传播下,不知蜂拥而至的观者在解馋之后,如何能够得到解决世界饮食问题的技巧。
就笔者现场的观感而言,英国馆在内容选择与情境设计方面精准表达了蜂巢主题的核心理念。“蜂巢”的旅程,始于苹果树下种了一层喜阴野花的果园,果园两边的“信息墙”和“蜂群墙”以树木篱笆墙的形式分界,墙上开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洞,再现出蜂群的形态,如同“蜜蜂旅馆”。穿过一个狭窄的过渡空间,一片野花遍野的牧场便映入眼帘,不禁使人联想起“秘密花园”。抬头仰望一个开放的晶格结构呈现在面前,这是由32 个水平叠加的多层六角形金属桁架组成的14 米见方球形中空大型“蜂巢”,整个造型看上去几乎是悬浮在草地之上。透过立方体支柱上面的玻璃,“蜂巢”内外的视线完全贯通。其核心理念的表达是采用Martin Bencsik 博士的研究成果,将英国一个真正的蜂巢与米兰的英国馆相连。使用加速度计对诺丁汉蜂巢的震动活动进行测量,并将这些信号实时流入现场,经过解码后的高维数据信号,通过一组独立、可寻址的LED 灯标识出蜂巢内部的空心结构,使其发光和跳动。这种视觉经验由环绕声系统进行补充,由一个著名音乐团队预先录制的和谐主基调构成音乐背景。这个基调在特定的阈值被触发,而“噪声之门”由蜜蜂信号现场直播,从而构成了蜜蜂和人类之间的交响乐。[9](图6、7)中国馆以“希望的田野”作为可持续发展面向生态文明未来的主题表达,这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内涵深远的语汇,要将其全部涵义完整呈现在世界面前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在设计过程中,清华美院的团队希望将多媒体装置与建筑空间融为一体来诠释和展示“希望的田野”这一主题。但是中国的农业文明博大精深,需要展示的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从甲骨文中的农耕记载到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水稻,从古人发明豆腐的制作工艺到现代食品工业物联网的建设,共计约十多个展览项目。如何用一个统一的线索以及形式将不同的展项串联起来,成为一个艰巨的挑战。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设计过程,最终由3 万余根人工“麦秆”组成,每根顶端的“麦穗”为程控LED 发光灯柱,可以呈现变幻色彩的立体像素,错落疏密排列出一片辽阔田野的景象被创造出来。这就是2015 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希望的田野”主题大型多媒体装置。装置主体占地面积约400 平方米,贯穿中国馆的核心展区。[10] 显然,这是一个极具创意的主题装置,成为信息容量大、传播能量强的巨大载体,如能漫步其间,内容与情境的主题表达必将一览无余。
毕竟这是中国在境外的第一次自建馆创作实践。而一项设计从创意到完成是其历史与文化、思维与表达、工程与技术、经济与管理四大要素综合作用的控制论系统。受制于现代设计学科发展在中国历史进程的局限,以及设计者、管理者、决策者对国家形象以何种模式呈现并未达成共识,同时设计价值体现的审美意识受社会流行的“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奢为美”[11] 的理念所左右,最终呈现的结果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希望的田野”多媒体装置“第一人称视角”[12] 的有效载体进行布展,观者只能从“第三人称视角”[13] 俯视。同时,展陈内容选择过于宽泛,而每个展项表现又不够充分,尤其是沿用省级展位的展陈方式,反而弱化了主题表达,衰减了内容与情境在环境体验中图像识读的水平。(图8、9)
 
三、形式与流程
艺术的表现总是需要通过相应的物质载体,构成物质要素的时空运动成为形式与流程存在的基础。时间是“物质运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14]。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是人的间接隐性感受,难以获得设计目标定位的价值。时间之于设计的意义,在于一段时间里的某一点链接后的环境体验,表现为时间延续的客观流程。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三维空间”[15]。调整空间造型的度量,是人的直接显性感受,易于达成设计目标定位的价值。空间维度设计取向的抉择,构成设计艺术审美的不同层级,表现为空间造型的客观形式。在世博会的场馆设计中,其形式与流程的设计基本遵循四维空间的法则。四维空间也称“四度时空”或“时空连续区”等,是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总体。四维空间的概念由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提出,因此又称“闵可夫斯基时空”。要确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须同时使用空间的三个坐标和时间的一个坐标,这四个坐标组成的“超空间”就是“四维空间”。
在具体的设计行为中,空间的形式与时间的流程只有高度契合,真正达到物象表现的四维空间境地,才能充分表达内容与情境预设的主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设计定位、概念构思、方案表达、实施制作的全程丝丝入扣,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展示场所物象存在时空分离、词不达意的错误呈现,作为观者的时空体验必定会受到极大影响。“看日本馆,空腹慎入,这里讲吃的最详尽;颈椎不好看法国馆,这里一直是抬着头看——法国生活、法国制造、法国味道……都在头顶上,与建筑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建筑与布展完整的策划,天衣无缝;去英国馆不用带翻译,所有文字都是中、意、英文对照;看德国馆要有团队精神,要跟着展厅内表演者一起折腾;看巴西馆要有冒险精神,准备走钢丝蹦床;看韩国馆要有耐心,韩国人说的是泡菜的故事,一个泡菜坛子从头说到尾变换着不同的方式,小中见大;看奥地利馆要先练好字,准备留言。留言板很受欢迎,观众留言密密麻麻”。[16] 这里所说无非是一个观者对世博会时空表象的直觉反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少场馆的形式与流程设计,尚未达到以四维空间的理想模式来表达主题。同时,受当下碎片化信息传播方式大行其道的深刻影响,也就难以做到完整表达“滋养地球”的深刻主题。
德国馆的观展形式与行进流程颇具戏剧性,完全要靠一折“路条”作为过关的独门秘籍。这个封面为瓦楞纸的折页小本,打开就是两面白板纸。排在队尾的笔者面对一位肤色棕黑的男士递过来的白本,以为是商家小广告而未接,结果是入得其门而不得其妙,懵懵懂懂中瞎转了一圈……好在陈履生写了《米兰世博会中的德国馆》一文,妙笔生花的描述让人如身临其境:“……每人拿到这样的赠品,都不知其所以然。进德国馆是整体进整体出,不允许单独行动,也不可能单独行动。好不容易轮到自己的这一拨,感觉到了等待后的那种很不容易得到的自得的感觉。……进入不大的序厅,大概也只能容纳百人不到。四周的上方全是大电视。一女子在台上给大家讲解,但是听不懂,只是跟着大家一起鼓掌。……最后说到发到每人手上那本小本子,然而还是没有听懂这是干什么用的。等她说完,身后的大门突然敞开,这是中国人所形容的‘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人们眼前一亮,犹如进入一个太空世界,光怪陆离。每一组都像一个装置艺术品,有图像,有声音,但都是与主题的吃有关。这里有土地、水、气候、物种多样性四个区域,主要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参观者体验自然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力量。这时候就见到许多观众拿着刚才发的小本子,翻开摊平而成为一个白色的板子,在一些特定区域晃动,文字、图片、影像等各种信息就会投射到白纸板上。而这一含有反射点的板子被称为‘种子板’。德国人在这里的创意表达以超乎常规的手段,将人们带到了他们所营造的未来世界之中,让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生活相关的一些内容。……最后进入的这个厅实际上是一个表演厅。回头四望,周边的每人手上还是拿着那个瓦楞纸的小本子。这时候两个小伙子上台,一个小伙子手上也拿着和我们一样的小本子,他是演唱加指挥,另一个小伙子弹琴。这两个小伙子真是卖力,又是唱又是跳,上上下下,不遗余力,看着都累。其中指挥的那个小伙子不时用小本子指挥大家按照他的方式和节奏,用小本子拍打自己的手,方式不同,音响不一。全场气氛热烈,上下呼应,真正有群众被调动起来的感觉。小伙子指挥大家用手指划拉瓦楞纸封面,巧妙的是,发出的声响不同于拍打,由此也就明白了这个小本子是瓦楞纸封面的原因。”[17](图10、11)
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为形式与流程的展现和铺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造型反映出设计者对本届世博会和中国馆主题的理解与思考。建筑师在面对场地南侧主入口和北侧景观河的两个主立面分别拓扑了“山水的天际线”和“城市天际线”的抽象形态,并以“Loft”的方式生成了展览空间。最后在南向主立面上,推出3 个进深不同的“Deep Facade”,形成“群山”的效果,以此向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木构架屋顶致敬。中国馆的形式研究经历了一系列严谨的推敲,建筑师力图在保留展会建筑所要求的“标志性”的同时,通过建构研究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哲学和精神的层面上来概括地表达中国的文化,而不是以具象的形式、符号、颜色等来对中国文化进行简单的描绘。中国馆场地是一块南北向纵深的基地,观众由场地南侧的田野景观缓缓顺级而下,“浸”入一望无垠的“麦田”景观,由中国馆东南角不知不觉地进入建筑内部;伴随着展览内容的深入,观众由大坡道来到位于建筑二层核心部位的平台,回望楼下,映入眼中的将是由22,000 根LED“麦秆”阵列出变化的巨幅图像;影音厅位于二层流线的尽端,空间形态体现着平面和剖面布局中的巨大张力;位于影音厅外、漂浮于大坡面上的廊桥使得室外的景、自然光和新鲜空气可以自由进入内部空间;观众随廊桥穿插回室内,高耸的胶合木结构屋架构成的出口区为观众提供了极具纪念性的空间体验。[18](图12)尽管建筑设计提供的形式空间扫清了展览流程在技术实施层面的障碍,然而人为因素的干扰却使理想方案未能最终完美实现,实为成功中的遗憾。不过瑕不掩瑜,中国馆全新的建筑语汇,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欣欣向荣的国家形象。看看世博会的导览图示,中国馆的图形标志也许是最美的一枚。(图13)
 
结语
有文章将米兰世博会比喻为“一场关于食品的嘉年华”[19],主题表达的浅薄与苍白显而易见。也有人讲,这就是世界人民五年一度的大“Party”,至于主题表达那只是聚会的借口而已,何必太当真呢……以笔者所见,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远超社会关系表达方式所能承受的限度。因此,必然在世博会的场馆设计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主题与定位的含混、内容与情境的缺失、形式与流程的错位等问题,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信息传播悖论的时代典型。
尽管《汉诺威原则》为世博会在21 世纪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实践,是以推翻工业文明资本逻辑的价值观作为代价。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在于改变不适应生产关系发展进而影响社会关系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活方式建立之前,当代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当代人,能否真的以后代生存的利益作为自己切身利益的交换而付出?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叶公好龙”也许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世博会扮演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显性表达的角色,但那是工业社会的过去时。世博会还要办下去的话,必须创造某种超越时代思想意识直击心灵的艺术表达,既符合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规范,又以人的自由意识与感性认识的完美统一作为美的标准。只有这种美的意识的物化成为可能,世博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变为现实。
人类智慧的能量,集中体现在设计思维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设计思维的拓展在于设计艺术素养积淀的厚度。中国艺术始终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追求事物的内在灵魂,以“意境”代替“逼真”,以“神似”代替“形似”的本质特征,使其形成内在、含蓄、抽象、优雅的神韵。中国艺术内涵的传承成为今日设计创造的不竭动力,中国设计艺术之美,体现于以时间意识主导的设计观,能够创造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环境体验式设计。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中国设计迈向生态文明道路上的初次亮相。中国设计师有理由、有能力、有责任成为世博会设计队列中的可持续设计引领者!
 
 
 
 
 
 
注释:
[1] 郑时龄、陈易编著:《世博与建筑》,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导言第5 页。
[2]《汉诺威原则》有9 条:(1)维护人与自然在一个健康的、互惠的、多样的和可持续的环境中共存的权利;(2)对相互依存的认同。人类的设计无论其规模如何,都源于自然,并以广泛多样的形式与自然交流。因此,设计应充分考虑对遥远的未来所产生的影响。(3)尊重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要从精神意识和物质意识现有的和不断进化的关联方面,充分考虑人居环境的所有方面,包括社会、居住、产业和贸易。(4)设计决策关乎人类、自然的生存以及二者
的共存权利,设计要为其后果负责。(5)创造安全并具有长远价值的东西。不要因粗制滥造的产品、程序和标准给后代留下沉重的负担,为潜在的危险提供维护或预警管理。(6)消除浪费的观念。对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生存周期进行评估并使之最优化,使其接近自然的状态。(7)依靠自然能源。人类的设计应该如同生物界从取之不竭的太阳中获取创造力,高效并安全地获取能源,并对其负责地使用。(8)理解设计的局限性。人类的创造从来都不是永恒的,设计
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从事创造和规划的人们在自然面前应当保持谦卑,崇敬自然如模范、如师长。(9)通过知识共享取得进步。鼓励同事、赞助人、厂商和用户间进行直接、开放的交流,以便将人们把长期可持续的关注与伦理责任相结合,重建自然进程与人类活动的整体关系。转引自郑时龄、陈易编著:《世博与建筑》,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第183 页。
[3] 同[1]。
[4] 刘晶晶编辑:“2015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装饰》,2015.6。
[5] 杜异:“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分析”,《照明设计》,2015.3。
[6] 周志:“设计无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5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团队访谈录”,《装饰》,2015.6。
[7] 郑曙旸:“体验的时空——从2010 上海世博谈环境设计的时间主导”,《设计之都》,2011.2。
[8] 新华网日本频道:“米兰世博会日本馆大排长龙:获评最值得一看”,2015.8.17,14:49,人民网。网址:http://japan.people.com.cn/n/2015/0817/c35467-27474306.html
[9] 李蔚霖、陈东采编:“蜂巢·英国馆”,《照明设计》,2015.3。
[10] 师丹青:“数字媒体装置与建筑空间融合的主题展示设计”,《照明设计》,2015.3。
[11] 郑曙旸:“基于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设计批评”,《装饰》,2012.1。
[12] 第一人称视角:在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中,参观流线在“田野”中一条蜿蜒的“田垄”上展开,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参观一系列展项。四周的人工“庄稼秆”的顶端各装有一个圆柱形的灯头闪烁着各种色彩。在“田间”穿梭的观众会觉得好奇,以为是一些装饰性烘托气氛的灯光设计。然而,在展厅末端一个拾级而上的“L”形坡道将大家的视线逐渐从具体的展陈内容中抬升,观众逐渐走出没过头顶的“田野”,看到一片灯光装置构成的400 多平方米的矩阵,灯光闪烁着色彩连成了一片,由于是平视,所以只能感受到大的灯光气氛的变化。师丹青:“数字媒体装置与建筑空间融合的主题展示设计”,《照明设计》,2015.3。
[13] 第三人称视角:随着坡道继续上升,观众来到位于中国馆二层的观景平台回望“田野”,会发现每根“庄稼”的顶端灯头此时聚集成一片连贯的图像,每一个点就是一个像素随风微微晃动。这片影像的“田野”将会从“大地”这一主题表现祖国山河的地理面貌多样性,以及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劳动和收获。同时,在这片影像的“田野”中依稀可见刚刚走过的参观流线,后面的观众熙熙攘攘与影像融为一体。于是,对于这同一片“田野”,观众获得了一个第三人称视角的重新体验,此时的视野是“面”的,与之前的“线”的视点形成的巨大的反差。同时也回答了观众参观过程中,对于发光装置的疑惑和好奇。师丹青:“数字媒体装置与建筑空间融合的主题展示设计”,《照明设计》,2015.3。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商务印书馆,北京,2012,第1177 页。
[15] 同[14],第740 页。
[16]“国博副馆长谈米兰世博:美国馆霸气外露,日本馆空腹勿入”,千华网,网址:http://www.qianhuaweb.com/2015/0525/2770888.shtml
[17] 陈履生:“米兰世博会中的德国馆”,《中华读书报》,2015.5.20,第16 版。
[18] 陆轶辰:“2015 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建筑设计”,《照明设计》,2015.3。
[19] 何崴:“一场关于食品的嘉年华——2015 米兰世博会散记”,《照明设计》,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