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体验设计,设计体验——关于米兰世博会的新媒体艺术

  • Update:2015-12-23
  • 王之纲
  • 来源: 2015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米兰世博会中很多新媒体作品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概括为“体验”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展馆在设计方面强调展览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同时也就意味着观众体验的延续和递进。本文以“馆”为单位,以将新媒体展项融入完整展览体验的方式来讲述几个有代表性的场馆的设计。

          今日之世博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展现科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对各国设计师来说,这里既是舞台也是战场。有幸作为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团队中的一员,我不仅深度参与设计与创作,也参观欣赏了众多国家的展馆。米兰世博会中很多新媒体作品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概括为“体验”的创新。关于这篇文章,我出于专业的考虑本想直奔“新媒体”的主题,列举一些作品并逐一分析。但是经过仔细品味,如果脱离开展馆整体的体验过程,则会忽视新媒体与建筑、景观、展示之间的融合互动。由于本文中各国家展馆的设计特点在于展项与展项、实体与虚拟之间的环环相扣,而不再是孤立的单体设计,因此还是以“馆”为单位,将新媒体展项融入完整的展览体验的方式来讲述。

零号馆:服务于主题
进入世博园主入口,迎面而来第一个展馆就是零号馆(Zero),外墙上用拉丁文书写着显眼的场馆主题——“大地的神圣气息”。整个展馆的建筑造型以谷仓为原型,由Davide Rampello 策划、Michele deLucchi 设计,是在探讨联合国“零饥饿挑战——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理念基础上修建的。(图1)零号馆向参观者们展现了食品生产过程的影响、农业的发展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多元文化。进入展馆,在幽暗的光线下,一面巨大的图书馆墙面横亘在眼前,仿佛述说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图2)穿过古典风格的大门,庄严肃穆,空间豁然开朗,高达几十米的大厅,一棵直径数米的巨大树干矗立其间,树冠高耸,穿出屋顶。(图3)整个空间幽暗神秘,唯一的光源来自于投影在图书馆墙面背面的巨幅电影。(图4)影像中呈现了乡间一家人朴实无华的生活,具有浓烈的意大利风情。画面在几百平方米的墙面上呈现,使影片独有的温情和宗教般的神圣感融为一体,瞬间将观众带入超现实的世界。观众可以随意地席地而坐,无头无尾地观看影片。影片的意义也不在于叙事,而是将观者与浮华的外界暂时分离,使之安心地进入“Zero”所设定的世界,沉浸在设计者的语境当中。
观众穿过各种纯白色的家畜雕像,它们似乎是对这些家畜几千年来养活数十亿人类的祭奠。来到一块室外空旷的表演区,这是谷仓顶端,之前大厅中的树冠在这里冲破房顶,冒出头来,彰显出自然的力量。下一个展览空间专门展示各个国家各时期农具的历史变迁,天花板上垂吊着包括从锄头到渔网的多种器具。在展厅一侧则再现出一片包裹着种子的耕地,远处转动的老水车充满自然原生态的乡间情调。紧接着下一个展厅是通过沙盘模型展示世界各地农场形态的变迁,最后以纽约为终点,呈现人类规模化农业生产及城市化进程,并宣示现代经济社会的到来。转过弯来,是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纽约等证券交易所关于各种农作物期货的价格信息,并嵌入了一些展现世界各地农作物耕种的微型视频窗口。观众从中会感受到当今世界经济与金融业对人类最古老的农业的影响。当观众从巨大的信息屏幕下穿过进入下一个展厅的时候,都会发出一声惊叹。堆积如山的食品垃圾充满了我们的视野,虽然都是模型,但是数量和体量都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观众会猛然醒悟到设计师在整个展览过程的叙述逻辑和良苦用心。在这里,现实的残酷直接重击了我们的灵魂,浪费的资源、过剩的生产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我们的地球。
转出食物垃圾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饥饿中的人们的照片,强烈的反差让观众意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真实的重量感再次压在心头。通过整个展览,联合国表达了对小农户和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的倡导。自从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已经有12000 年的历史,从大约7000 种植物物种下降到仅30 种主要作物,占据我们粮食供应的95%。展览诚恳地向大众呈现了现代食物链生产过剩导致全球30% 的食物被浪费,却始终没有解决人类最基本的温饱需求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走出零号馆,即使米兰再灿烂的阳光也无法驱散我心中的阴霾。零号馆让我感受到展览的力量,从专业角度出发,整个展览中的新媒体设计和应用并没有特别的创新和亮点,但是却很好地服务于整个展览的主题,毫无炫技的成分。换句话说,这些新媒体作品都紧紧地嵌入这个展览当中,脱离开这个语境就将失去其意义。因此,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零号馆很好地完成了它作为序展的使命。观众从这个起点出发,对世界各国的展览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日本馆:精细的设计
日本馆由Atsushi Kitagawara、Nendo 及Teamlab 三位设计师合力打造,主题是“和谐共存的多样性”(Harmonious Diversity),从建筑、展陈、影像、表演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层层递进,不仅阐释东方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理念,也同时展示日本当代的饮食文化。日本馆的白天和夜晚在灯光的营造下呈现出不同的风情,这座双层建筑的基座是一个三维木质网格结构。观众来到展馆入口处就会听到排队等候区不时传来类似梆子音色的声音。那是观众拂动作为隔断的木条,在摆动过程中相互撞击发出音阶,呈现出视觉和听觉上流动性。为了保证每个观众的观展效果,每批次固定人数进场。第一个展示环节是序厅,主展项内容是一段极具日本风格的水墨动画,空间周围布置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日式风格插画,日文的雕刻书法悬于空中,在灯光的照射下,与墙上的影子相映成趣,整体氛围有特色但并无太多新意。
在引导员提示下,随人群进入第二展厅,也是整个体验流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部分。这个展项的名字是“Harmony”,意为“和谐”。体验空间的四面由镜子封闭,整体氛围黑暗、深邃。空间中布满直径25厘米的灰白色圆盘作为影像的投影介质。圆盘高度80 厘米,左右底部与地面用支杆弹性连接,可比较自由地摆动。这些圆盘以自然植物布局的方式随机铺满整个空间,中间留出一条曲折的通道,作为引导观众行进和体验的游线提示。观众的位置不仅限于漫步在整个空间中,这些圆盘随着人的移动会柔软地让开,并挤在你的周围,仿佛在池中拨开层层“荷叶”。随着人群的流动,这些圆盘似乎也拥有了生命,轻微、随机地摆动着,并将这摆动像涟漪一样传递开去。影像与声音的表演一开始,大片晶莹闪烁的粒子在黑暗中带着观众向前涌动,摇曳的波光逐渐将场景照亮,可以和观众互动的影像鱼群在水中围绕着观众游弋。通过四面镜面的无限反射,青葱的麦苗在广阔的田野间展开,正面LED 视频墙面上显现日本田间的水车和远山,呈现一派自然生态美景。一阵雷电过后,镜头引领观众穿越森林、大地,来到一片静谧的水面,三艘折纸小船停泊在此,正面的影像从之前的全屏变为局部的画面,留出了大面积的黑色空间。在强烈的黑白对比下,观众身上被投影照亮,在镜面中凸显出来。观众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成为整个作品画面中的一部分,不由得发出轻轻的惊叹。就在那一刹那,奇妙的情景诞生了,欣赏过程中的观众由被动的观看者,转变为作品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主体,于此情此景中与自我产生关照,思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设计师通过三艘小船带观众到达心灵的彼岸,在此不得不赞叹设计师对观览节奏的把握。在一阵静思之后,蝴蝶与飞鸟齐舞,地面的麦田成熟了,金黄色粒子伴随银铃般细碎的声响浮上空中,跳着丰收之舞的人偶影像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和身边。随着日本特有的音乐旋律响起,观众宛如亲临一场盛典,人、神、天、地融为一体,在极强的仪式感之中,完成了“和谐”作品的体验之旅。在这个作品中,新媒体艺术借助高科技的影像交互及环境音响技术引领观众完成三段式的体验,通过对抽象化的自然的观察、融入、尊崇,感受日本文化对于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虽然该作品是全景式的体验模式,但是整个作品重在写“意”,视觉上并没有追求写实化的处理,而是偏向于平面画的浮世绘风格,投影介质的灵动和镜中时隐时现的影像共同营造了一个精神化的世界,提供给观众深度体验和思考的空间。遗憾的是,展览的参观时间是固定的,观众在规定的时间内需要进入下一个展项环节,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图5-7)
穿过一系列影像展项, 来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互动装置——Diversity,意为“多样性”。该互动装置作品为一道由大量有关日本食物的多样性信息流组成的瀑布。水,作为日本饮食文化的核心被提炼出来,成为食物信息的载体。观众可以围绕360 度的瀑布触摸信息流中的图片,并将感兴趣的图片通过APP 发送到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观众通过图片上链接的介绍食物起源和重要性的相关信息,延伸数字化的观展体验。(图8)
日本馆最后一个体验环节非常有意思,是一个拥有几十个餐桌的圆形数字食堂。(图9)观众环绕中心舞台逐一落座之后,会发现餐桌上没有食物,只有一块高清屏幕和一双筷子。(图10)演出开始,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的表演,配合墙面上超宽幅视频影像,观众可以使用筷子作为交互工具和桌子上高清食物影像进行互动,音乐、影像、交互、表演、解说结合在一起,非常像一个介绍日本美食的综艺节目。网络上评论,日本馆是不能饿着肚子来参观的,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展项。面对超写实逼真的食物图片,观众只能看,却不能吃,实在是个很“坏”的设计。设计师的“坏”还在于观展流程的终点便是一座真正的餐厅,集中了众多日本家喻户晓的美食品牌。但观众往往又要排很长的队伍才能品尝到真正的“日本”味道。排队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回味整个观览过程,从精神到身体的体验,最后回到满足舌尖上味蕾的欲望。整体设计一气呵成,层层递进,令人回味无穷。
英国馆:叛逆的表达
英国馆的主题围绕蜜蜂展开,由英国艺术家Wolfgang Buttress设计,与工程师Tristan Simmonds、BDP 建筑工作室合作完成。展馆的等候区由一段段木质展墙组成,观众可以透过墙上的小孔窥探蜜蜂的微观世界,蜜蜂的动画影像经过镜面包裹反射后像蜂巢一样延伸到无限的空间。进入展馆入口,是曲折的植物花园,真实的花草之中又混杂了晶莹的LED 彩灯,白天默默无闻,隐形在植物丛中,夜晚则像精灵一样点亮花园,花草都成为它们的陪衬,有如梦境般优雅。(图11)穿过花园,来到一个巨大的金属结构装置“蜂巢”(图12),其外部由169300 个独立的铝配件组合而成,按照斐波那契序列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蜂巢结构。外部观看像是错综复杂又有序的立方体,内部则留出了球形的中空结构。这个巨大的结构灵感来源于蜜蜂专家Martin Bencsik 博士的科学研究。整个结构架在半空中,观众会首先来到装置的底部,仰望中空的球形穹顶,随着观众的移动,无序的金属架构随着视角变化形成非常有序的球形几何构成,宗教的神秘感油然而生。透过有机玻璃地板,可以与球形空间内俯视我们的观众对视,内和外的界限被打破。(图13)拾级而上,进入中空的球形空间,观众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声音与灯光配合的装置,在每个结构的连接点上都分布着一个LED 灯和音箱。每个音箱发出的声音和灯光亮度都由计算机程序控制,此起彼伏,时而低沉,时而轰鸣,形成空间中流动的声场,使观众宛如置身蜂巢之中,以一只蜜蜂的视角体验数学和生命的结合之美。
英国馆可以说是逆主流而动的设计,当其他国家的展馆以多媒体视觉为主要展陈手段、追求更好的互动性和表现性时,英国馆的设计师却几乎完全放弃了使用影像的手段进行内容性和知识性的传达,而是聚焦在更为纯粹的“转换角色”的体验设计,令人耳目一新。整个观览过程的导入过程非常巧妙,充分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
 
韩国馆:炫技的代表
可以说,韩国馆是应用影像和多媒体技术最多的展馆。整个展览主题鲜明围绕“泡菜”文化展开,单个展项中不乏亮点,整个展陈逻辑也比较清晰。但是我本人的体验却差强人意,感觉整个展览传递的信息就是“我要show 给你看”,而不是巧妙地邀请观众进入其营造的氛围,自己去感受。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Symphony of Food,意为“食物交响乐”。(图14)两台机器人在相互成90 度角的两条轨道上移动、翻转各自抓取的一块高清LED 屏幕,拼接组合成各种形状,屏幕上的水果蔬菜被切割成各种颜色的薄片,并像舞蹈一样优雅地飞舞,地面上的投影也会配合出现解释性的文字。这个节目非常精彩,结束的时候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但我知道这掌声多数是给机器人酷炫的动作,及其与视频内容的精巧配合,就像看了一场经过精心包装过的杂耍。韩国馆展览中的每个展项都是按照泡菜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设计的,但是展项与展项之间的体验是割裂、缺少连贯性的。韩国馆中也有很多反映现实问题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单个作品都具有很好的表现力,但是作品表现的主题相对独立,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结语
总结起来,我对米兰世博会的最大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展馆在设计方面强调展览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观众体验的延续和递进。其中,新媒体艺术以其丰富的表现方式,与建筑、结构、空间、信息、表演结合起来,创造出异乎寻常的体验,同时又往往与观者的经验产生联接,从而引发思考并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本届世博会上的新媒体作品已经成为历史的注脚,它们纪录了这个时代的智慧与情感。而今后,不断演进的设计理念、艺术观念与科技的互动必定会超越世博会的范畴,不断影响人类感知并表达自己所在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