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健康增进需求下村落开放空间的包容性设计策略——以上海朱家角镇淀山湖一村为例

  • Update:2016-05-23
  • 刘晨澍
  • 来源: 2016年第3期
内容摘要
本文以“健康增进为导向,着眼于以公平长尾、精细设计和文化留存为特征的村落开放空间包容性设计策略”为基本思路,从公众参与、低能高效、乡土情感层面,提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针对性设计策略,以避免村落建设中因生搬硬套而造成的结构性浪费。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包容性设计研究、实践构架的探索,是从人文关怀角度对国家整体包容性增长战略的一种新的回应;同时,其所具备的动态性、开放性特点,并不会改变作为以农业为核心的乡村属性。依此,包容性设计策略纳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除了其自身所具备的适应性外,也是对此举将带动上海美丽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繁荣的期待。

  

2006 年起,国家开始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策,至今已有十年时间。这期间的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下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政府引导,科技支撑,市场运作,农民受益”四位一体的发展为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地以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新农村建设。由此,“美丽乡村”的建设拉开大幕。
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优势。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上海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理应大胆创新驱动、勇于突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率先构建起与“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战略目标相适应的针对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策略体系。市郊村落是上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除了承担着生态保护、风貌留存和市民休闲旅游等功能多样性要求外[1],最根本的是村落当地居民的健康诉求能否在环境优化建设中得到回应。但现实状况是,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不均,局部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从而使“增进健康”在乡村成为空谈。笔者的理解是,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公平,就是将城市的诸如健康增进方式的善意向乡村延伸,共享发展红利。因此,在乡村建设的各个层面,推进优化策略和科学实施,建立长效的设计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在这一点上,以关注尽可能多、更广泛人群的公正平等、幸福健康、和谐向善[2] 为导向的包容性设计(Inclusive Design)的积极介入,恰逢其时。
作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交互行为发生区,开放空间并不是一个拥有固定边界的实体空间[3],其所体现出的人类场所精神,永远不应被当下生活空间私有化之情势所湮没。相反,对那些能够承载人性本质需求的开放空间的环境质量水平的要求,会日益提高。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显示,在这些要求中,人群对健康增进的需求排在前列,甚至首位。《美国健康促进》杂志的文章很好地解释了环境和健康增进的这种关系: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得到提高认知、改变行为和创造支持性环境等三方面联合作用的促进。三者当中,支持性环境是保持健康持续改善最大的影响因素。[4]
拥有具备物质和精神“双健康”的开放空间,是城市的需求,对于乡村亦然。笔者的研究正是围绕着新时期下农民健康诉求、开放空间环境进一步优化、如何导入包容性设计作为应用理论这几个方面展开的。其目的是寻求能够适应特大型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设计策略和途径。
 
一、概念界定
首先,我们需要对本文使用到的一些关键词汇作概念上的释义和范畴上的界定,它们是:健康增进和健康促进、包容性设计、村落、开放空间和公共空间。
1. 健康增进和健康促进
英文中,“健康增进”和“健康促进”的用词相同:health promotion[5]。而在中文相关文章及其表述中,两者的使用情形则表现出一种含糊——似乎“促进”可以代替“增进”,这就与笔者的理解有一些出入了:“促进”是推动使其发展,“增进”则有增加、加深推进的含义;“促进”似乎可以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但“增进”应该是从有到更多或更高。本文使用“健康增进”一词,是基于对被研究对象应当已具备“增进”条件的一种假设:近期以来,其所处的支持性环境的健康程度一定是在近期通过某种改良,完成了一次较大幅度的提升,已经阶段性地达到了人居健康的基本要求。
健康增进是一种对健康的持续改善,是人们动态维护和加深改善自身健康的过程。[6] 对此,世卫组织前官员布伦特兰作了这样的阐述:“健康增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2. 包容性设计
包容性设计在英国贸易和工业部“前瞻计划”中被定义为:“一个过程,使设计师、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最广泛的受众的需要,不受他们的年龄或能力的限制。”[7] 包容性设计强调公平地享受设计资源,弥补一个或一群人,在他(她)或他们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所遇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包容各种能力的不足。[8]
作为与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为全民设计(Design forAll)类似的设计策略,包容性设计最与众不同的现实意义在于:是设计界对于通用设计过于乌托邦式的不切实际思想的否定,以及对无障碍设计对设计对象的过分夸大而浪费公共资源的一种矫正。目前在中国,多数以包容性设计为名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主要将目光聚焦于老龄、城市等热点领域,却有意无意间背离了包容性设计“非”乌托邦式的“广泛可操作性”的优势特征,忽略了包容性设计的长尾(long tail)[9],反而带来了由于过多聚焦“头部”项目而造成的设计过度和资源浪费的副作用。而本文则关注包容性设计的长尾——农村,将对实施包容性设计的理解置于环境设计领域来把握。
3. 村落
村落,乡村聚落,语出《三国志·魏书·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是众多居住房屋构成的集合或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便是村落,中国农村是一个以熟人社会为特点的道义共同体[10],人与人之间保持着亲密的交往关系,人情互助非常发达。基于对当代中国村落的现代性分析,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农村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一种“半熟人社会化”特点。这种判断主要来源于对中西方村落性质差异的认识,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血缘和地缘合一,它有别于西方村落的纯地缘性的社会结构和运行规则;二是个人与村落之间构建起的本体性关联,即个人在祖先- 子孙脉络中的意义归属投射到村落,形成了被称之为“自我实现的双重定位”的模式。[11]
工业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背景下,城乡统筹的建设大潮与中国村落的本土属性之间激烈的碰撞在所难免。矛盾不少,但机遇更多。本文的研究正是聚焦于处在如此转型、蜕变中的上海村落,以及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
4. 开放空间及其设计策略
马库斯和弗朗西斯[12] 在《人性场所》一书中对城市开放空间现代性的阐述,如果置于村落背景下,其部分内容也是适用的,“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并没有消失,而是发生了重组。公共空间变成了专属用地、专有区域”。在谈到设计方法策略如何介入开放空间时,作者列举了20世纪90 年代美国通过的《残疾人法》(ADA):“将通用设计理论植入该法案内容,深刻地改变了设计者的设计方式,是基于所有人的利用度的概念,使之前多数为残疾人的设计反映的是一种‘鼓励但平等’的思想,如同种族隔离般的割裂的难受,通用设计就是针对这种割裂而发展起来的,强调精心考虑过的设计。”由此,本文将包容性设计导入村落开放空间的这种尝试是有“史”可循的。
本文中的开放空间,被界定在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街道、河岸、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这些区域。
 
二、包容性设计构架介入村落的前提和研究框架
本文写作基于这样的逻辑关系:包容性设计介入上海村落开放空间,达到其健康增进的支持性环境得到优化、提升的目的。以下做具体阐述。
1.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要求
国家政策、理论需求和设计属性这三个层面,为包容性设计介入村落提供了背景支持,具体如下:
第一,从国家层面看,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第二,从理论需求来看,具备健康增进特点的村落支持性环境需要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策略纳入其建设进程,并在未来进一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第三,包容性设计本身所具备的“公平”伦理观无论对于城市还是乡村都同等重要。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创新传统乡土观的要求
乡,是文化性保护;土,是制度性保护。基于对前文“自我实现的双重定位”的理解,农民的经济资本依然要在家乡完成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的转化。[13] 上海已经确立了农业发展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与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相衔接,坚持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14]其特征,正是对传统乡土观创新转型的定位。近期,上海浦东新区出台新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村自营民宿,农村“土”的潜力被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被称之为城市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乡村,其可进可退式的属性,就上海来看,在未来将会挑起日益重要的创新驱动重担。
新时期特大型城市的乡村建设,需要各个领域的新观念、新理论介入和指导实施,对于健康增进的支持性环境的长效设计优化机制而言,包容性设计的导入,优势显著。
3. 基本研究框架
在更深入探讨包容性设计构架构建(图1)和研究样本村落的选取依据之前,我们先做如下设问:一、包容性设计理念以健康增进之名,借环境设计之壳植入新农村建设,会为有关人与环境、群与我的关系讨论及问题解决带来怎样的公平和善意体验?二、设计策略最终会为新农村居民的健康增进带来哪些物质化的改变和提升?三、包容性设计的介入,对精神健康层面——乡土文化的内涵式发展,其现实意义体现在何处?以上问题,都是后文需要逐步回答的。
包容性设计介入村落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研究样本村落的选取依据设定如下:第一,需具有范围性特征。笔者理解的范围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方面,是在上海市行政区范围内,能够较充分体现其典型水乡风貌的乡村聚落;另一方面,环境优化状况存在由“规模型的粗放设计”向“范围型的精细设计”转化的客观需求,这也就是克里斯·安德森[15] 提出的在互联网时代下“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长尾经济)的转型现象,即突出以分类消费为核心的设计诉求。所以,此处谈的“范围性”含义,是相对于“规模经济”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研究对象应该具备规模小、人员少、空间精这些特点。
第二,需具备健康增进的基础。此处“增进”的释义,请读者参见前文第一章的第一节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需具备动态性特征。长效设计管理机制的建立,一定是在把握动态性特征基础上完成的。如果说,“包容性”包含有“包容时间”的意思的话,包容性设计介入村落的过程则可以看作长效设计机制基于动态性特征的表现。在社会大变革背景下,部分乡村的人和物,都将处于一种需要努力适应城乡统筹建设功能要求的动态变化过程,那些未来存在广阔提升空间因素的“动态村落”将会纳入被优先研究的范围。与之相对的,那些因既有模式的常态化而略显动态性不足的村落,将不被纳入本研究范围。
笔者的调研从最初对上海市郊村落资料查证,到之后的实地选址,直到最后聚焦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山湖南岸的淀山湖一村,正是基于对包容性设计是否能依据上述三点更具操作性地介入上海村落的考虑:首先,淀山湖一村是一座具备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渔村,呈现出小、少、精的范围性特征;其次,自十多年前淀山湖实行整治,捕捞区取消后,政府为解决该村渔民生活及居住条件而进行危房改造工程,村民于2011 年由原地迁入新建楼房,为能够更深入实施健康增进计划提供了可能;再次,根据“十三五”期间《青浦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 梳理版)[16],由于地处淀山湖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地,以及上海青西[17] 郊野公园建设开放的背景,淀山湖一村的文化休旅功能,未来将被统筹纳入青西、淀山湖环湖景观带总体发展体系的规划,为其动态性特征之体现。(图2)
 
三、淀山湖一村现状采样及其针对性设计的导向和着眼点
我们知道,在西方大部分研究体系中,都会对研究方法,特别是采样方式实行一种被称为“道德伦理与研究管理(Ethics and ResearchGovernance)”的严谨评估制度[18],即以专设的评价机构做出对研究方法中诸如问卷调研、集中访谈的可行性评估,以此规避由于过度触及被研究对象隐私而导致的不真实结果,从而使访问者出现理解偏差,最终误判研究结论的事实。基于对上述内容的认同和对样本村落相关情况的基本假设,笔者此次未采用问卷调研形式,而仅以资料查阅、田野观察和个别访谈法完成相关采集任务。
1. 陆上渔村——淀山湖一村
(1)历史沿革
淀山湖一村,俗称牛头山自然村,因渔民从事渔业野生捕捞经常停船于牛头山而得名。1958 年组建解放公社,称建新大队。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完成渔民陆上定居、公社改制等一系列村落建设事项。改革开放后,1984 年成立淀山湖一村村民委员会,1991 年由原解放乡划属朱家角镇。
(2)人口结构和经济情况
根据今年农历新年后的访谈调研显示,全村共有169 户,村内近70 户渔民从事渔业捕捞,总人口439 人,其中男女退休人口107 人(男性退休年龄60 周岁,女性55 周岁)。2013 年,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65.2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 元。
(3)村内开放空间和健康增进支持性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
青浦区朱家角镇以西,集中了上海市所有的21 个天然淡水湖泊,淀山湖南岸,自然风光秀美,视域开阔。淀山湖一村坐落于拦路港入湖口东侧,有淀峰村、报国寺、关王庙,市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点环绕比邻。村庄面积48 亩,村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国家水平。村北有防波堤围合成的内湖避风塘,岸上有渔船维修场、老年人活动室,院内有少量户外健身设施。村内道路设分类垃圾桶若干,村落入口有中心特征的开放广场,设篮球框一个。(图3、4)
村落中开放空间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多数呈碎片化状态,集中归纳如下:第一,生理健康方面,由于仅邻湖区,该村类风湿、风湿等慢性病相较青浦其他地区发病率较高,老龄常见病的发病率也随着村落老龄化程度加深而逐年增高;第二,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比例上升,农业人口户籍城镇化,该村实际常住人口呈逐年递减态势;第三,该村所处的青西地区,乡村发展除了面临土地减量化要求与村庄发展诉求、人居环境建设滞后与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升等共性问题之外,特别是处于二级饮用水保护区的村内区域还面临着人居设施建设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矛盾的现实困境;第四,村内开放空间诸如道路的可达性设计有待提升,开放空间中涉及人身基本安全的设施、措施有待修整和完善;第五,对于一些特殊时间段如休渔期,如何引导村民进行增进精神健康层面的活动策划和设计考虑也鲜见。(图5—8)
2. 健康增进为导向的设计着眼点
综合研究样本村落——淀山湖一村的现状之后,建立在前文关于包容性设计介入村落的基本研究框架上的概念延伸,其脉络逐渐变得清晰,笔者据此提出了“以健康增进为导向,着眼于村落开放空间的具备公平长尾、精细设计和文化留存为特点的包容性设计策略”,其构架示意如图9。
1)以健康增进为导向
村落居民的健康增进诉求应该在支持性环境优化建设中得到体现。但现实状况是,乡村人居环境,特别是局部开放空间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从而使“增进健康”成为空谈。健康安全是人类最本质的诉求,持续性的健康保障是由新农村进一步迈入美丽乡村的必要前提。
(2)三个着眼点
着眼点之一:为更多数人设计的公平长尾。
尽可能广地以“包容”之名体现包容性设计的公平性特点,以长尾理论为指导,关注隐形设计受众群。包容性设计介入淀山湖一村建设,是基于对设计人本和设计伦理的关怀,“在分配公正上,包容性设计抛弃‘平均人群’的设计受众界定方法,照顾最不利者即社会弱者的利益已经从包容性设计的出发点慢慢演变成了其理论的核心基石”[19]
着眼点之二:规模粗放式转向范围精细化。
乡村健康增进的程度及其有效性,必须来源于设计者所秉持的人文关怀之心的深度及专业度。开放空间的环境优化首要是关于健康安全的任务,通过对不同人群的特征细化和期望研究,做出相应的、耐心的、合理的设计回应。聚焦开放空间群体对交互界面的使用习惯细节,来引导村民分享人本物质化成果。
着眼点之三:村落的乡土文化气息及其留存。
凯文·林奇描述道:“地方特色就是使人能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这个地方是生动的、独特的,至少是有特别之处、有自己的特点的。”[20] 地方特色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是作为村落文化留存应对新农村可持续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上海“十三五”规划报告也表达了这样的态度:“将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突出城乡整体风貌和特色要素。加大对新农村历史文化风貌、近现代农业文化遗存,反过来增强城市文化归属感。构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开展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传承、体验与传播。”淀山湖一村开放空间设计必须真实体现保护、传承具有传统渔村历史风貌的乡土文化,其挖掘上海特色文化资源、并以文化促进精神层面健康增进的使命将自始至终存在。
 
四、健康增进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的包容性立场及其评价体系
针对淀山湖一村开放空间的持包容性立场的健康增进设计,是围绕着“公平长尾、精细策划、文化留存”三个着眼点展开阐述的,其具有阶段性指导性质的策略只聚焦在该村眼前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未来人口结构或村落功能改变,这些策略也应该相应做出动态化的调整。
1. 基于淀山湖一村地缘特征的总体功能分析
功能定位和人员结构方面,淀山湖一村属于农业与生态保护区,主导功能为适合郊野公园总体定位的休闲、旅游、度假等现代服务业,为限建区。该村属于人口减少型、老龄化型。所以笔者建议,健康增进的包容性视角应着眼于村落常住人员和时节性返乡人员外,对外来观光、休闲等流动人员也应做通盘考虑。公共服务水平和空间环境方面,其传统风貌保持尚为完整,湖滨景观视野开阔,水陆格局、建筑肌理、建筑风貌的水乡韵味较浓,属于健康增进精神层面的乡土文化留存及其资源挖掘空间很大。但基础配套设施较滞后,报国寺宗教节事活动会对村内造成时令性拥堵;村庄住宅条件已有长足改善,但开放空间健康增进的物理空间优化程度有待从细微处着眼,以利提升。
综上所述,策略条例拟定如图10。
2. 着眼于公平性和长尾观策略
具体包括:
(1)在村落中心建设围合式灰空间,多方位提供村民建言献策的集中场地。[21] 开放空间中设置多种此类场所,构成个人与公众连接的纽带。公众参与的优势在于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村民的集体记忆得到体现。
(2)从村民有目的的行为着手,关注村落的渔村特征,改建或增设适合开放空间的公共家具,比如带扶手的木质座椅等,做出针对该村落独立的设计服务。
(3)公共厕所室内的不包容地面台阶构造须及时整改,虽不属于开放空间范畴,但适应和处理村落多元化的关系,为多种类弱势群体做尽可能全面的考量应该时时刻刻且无处不在。
(4)改善开放空间单一使用功能现状,以点及面,逐步设计,逐步完善,设计动态化、弹性化。
(5)避免无效复制,探索一条适于本村落发展的、从开放空间到整体优化策略的自主创新之路。他山之石,虽可攻玉,但此玉非彼玉,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形态与价值,避免被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强加于另一种之上的盲目跨文化理论误导。村落健康环境优化是长久之计,须有自己的标准和基本判断。
3. 着眼于精细式设计策略
具体包括:
(1)务必遵循低投入、高效益原则。避免大动干戈的破墙拆楼,着眼于对碎片式健康增进突出问题的梳理,使设计循序渐进。
(2)加大开放空间的可使用范围,复原其公共交互功能的属性。
(3)由于村庄内部日益增多的机动车的流动和停放所带来的对村民出行安全的威胁,精细规划和设计慢行交通动线,增加进村和村内道路的引导指示设施建设,增进可达性程度,突出开放空间的人本意味。
(4)对村内中心广场实施功能优化,关注使用者与使用物之间的意义关联和日常环境行为,在所有坡道和台阶处设置扶栏,根治目前存在的台阶警示标志数量不足、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从色彩、尺度和材料综合考虑村落的“街道美学”[22]
(5)去除各类不明确或无效的指示铭牌,整修各类指示系统,加大纸质公告文字字号。
(6)精细把握各类公共设施功能,并进一步使之完善。比如老年人活动室所在建筑的户外楼梯,建议降低倾角,改为“U”形双跑式,并增设顶棚。
(7)避免将追求强烈视觉效果的欲望等同于“好的设计”,关注以人为本的功能及其细节。
4. 着眼于地缘特征的乡土文化留存策略
具体包括:
(1)突出渔村渔业的“情感化物品”[23] 设计,留住乡土文化。发掘精神健康层面的可增进要素,实现精神的物化。
(2)避免设计实施、推进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引入社会公益资金,大胆尝试新型文化开放空间的建构模式。
(3)聚焦村落中心区域、西北角区域处于非生产闲置开放空间或建筑,着手考虑村文化中心的概念导入。
(4)关注时令文化,在传统节日或季节内定期策划和开展村民互动、村村互动、城乡互动的特色乡土文化艺术活动,增进精神健康,增进乡村内生活力。
5. 关于评价
本文所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基于对包容性设计建构其自身针对样本村落实施策略的尝试,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提前设想未来的评价体系构架。首先,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方法,其基本评价原则应该以突出包容性设计策略特征及其所体现出的程度为切入点,从“人群使用者的公平特征和包容程度、场所功能优化的可行性程度、乡土文化要素表现程度”三个方面进行一级指标构建。二级指标则可尝试设定为“与人(村民或流动人员)、与物(场所)、与事件(活动)”。三级指标可以包括:1. 人的数量、多类别、使用驻留时间、健康满意度、频率和使用多样化;2. 物的安全、公共设施的五感优化程度、可达、多功能和管理维护;3. 事件的活动意义、农(渔)业特点表现、宗教与乡土。
 
结语
“健康增进”的乡村支持性环境优化,由包容性设计作为一种具有交叉学科属性的策略介入,其在宏观层面上,以人类基本诉求“健康”为导向;在中观层面,突出以公平、文脉为特点的乡村需求;在具体实施角度,即微观层面,提倡时代特征下对设计“范围化和精细化”的应对能力的把握。包容性设计是对经验主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涂脂抹粉的设计现状的改良,是一种具备前瞻、长效特征的新兴策略。本文对评价体系的设想,尚处于初级阶段,以期后续与同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弥补目前的不足。
 
*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 年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2015F09)。
 
注释:
[1] 王振:“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目标、瓶颈制约与对策建议”,《上海经济研究》,2015.2。
[2] 韩少华:“包容性设计的伦理意味三问三答”,《城市建筑》,2013.16。
[3] 王东、王勇、李广斌:“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国际城市规划》,2013.2。
[4]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WBK_hRgFWiEo0YeGaQDa7aKrKHPeEK59DOYGx2YYeOZKu6cBUPXCS6MLzeRUEu7VTvJiEtoRp_GPEgVMok3Yq.
[5] http://fanyi.baidu.com/?aldtype=23&keyfrom=alading#zh/en/%E5%81%A5%E5%BA%B7%E5%A2%9E%E8%BF%9B.
[6] 作为宣言中的内容,于1986 年11 月21 日,在世界卫生组织加拿大渥太华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被提出。
[7] 董华:“包容性设计: 英国跨学科工程研究的新实践”,《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1。
[8] 尹丽仙、吴凤林:“针对老年用户的包容性设计研究”,《包装工程》,2015.14。
[9] [ 美] 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中信出版社,北京,2012,第47 页。
[10] [ 美] 费孝通:《乡土中国》,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9 页。
[11] 王德福:《乡土中国再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第202 页。
[12]《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的两位作者。
[13] 同[11],第9 页。
[14] 同[1]。
[15]《长尾理论》、《免费》等互联网经济类畅销书的作者。
[16] 参见“上海市青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印发文件;
[17] 来源于青浦区一城两翼的总体规划,一城指青浦城区,西翼称为青西,东翼则为青东;
[18] Neil Lunt, Christa Fouche, Practitioner Research, Ethics and Research Governance, Ethics & Social Welfare , 2010, 4(3), pp219-235.
[19] 同[2]。
[20][ 美] 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华夏出版社,北京,2001,第93 页。
[21] [ 日] 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乡》,王惠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第74 页。
[22] 此处借用芦原议信所著《街道的美学》一书书名。
[23] [ 美] 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付秋芳、程进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第179 页。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