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意大利的批判性设计(1965-1985)

  • Update:2016-08-01
  • [ 英] 彭妮·斯帕克, 翻译:汪 芸
  • 来源: 2016年第6期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1965 年至1985 年间意大利的批判性设计。20 世纪60 年代初,因经济危机、产业动荡而导致的发展减缓,促成了60 年代末期设计转向了“反设计”或“激进设计”的状态。批判性设计在意大利的两个重要发生地是佛罗伦萨和米兰,出现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设计团体和设计师,展览及期刊在传播批判性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最终,批判性设计成为一种成熟的意大利现象,并迅速国际化。
导言
本文论述的主题“意大利的批判性设计”通常被认为开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不过,我希望建议其根基奠定于意大利设计的早期发展阶段。关于1945 至1965 年期间的意大利新现代设计运动已经有许多著作了。[1] 关于这个问题占有主导地位的叙述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许多新的战后产业雇佣设计师为国内以及对外出口的市场制造批量生产的产品。对于囊括期刊与展览,并有助于提升意大利设计现象的智能支持系统的记录是存在的,这种人们所熟知的记叙文强调了重建时代的重要性,随之而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期,以及被经济危机和产业动荡波及而导致的60 年代初期的发展减缓阶段。这是在20 世纪60 年代末期,设计非常典型地跳转向了或称为“反设计”或“激进设计”的状态。[2]
按理说,所谓的“大转折”(volte face )事实上是被一些已经到位的因素促成的,其中就包含了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设计与前卫艺术实践在意大利的相互结合[3] ;意大利设计已经深深地植根于通过诸如吉洛·多弗斯(Gillo Dorfles)与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之类的批评家的努力而形成的学术探讨氛围中[4] ;而当时的经济状况则意味着建筑师鲜有接手项目的可能性;因此,战后意大利新现代设计的政治议题是由外部植入的,而战后意大利设计也一直在寻求表现方式的转变。具有主导地位的叙述继而说明,接踵而来的20 世纪70 年代是意大利设计的非生产性阶段,直至20 世纪70 年代末与80 年代初,一股新的能量迸发了出来,具体表现在位于米兰的阿基米亚工作室(StudioAlchymia)的形制以及孟菲斯小组(Memphis groups)中新激进主义设计师的出现。我希望强调1965-1985 年这个时间段,并考量支撑这些年发展的核心力量。这在本质上是由具有影响力的个体所发挥的作用而引发的,包括设计师团队、网络与社团的价值,具有批判性的设计支撑结构以及特殊地域因素的重要性。
对于意大利批判性设计在某个历史时期的这段简短的说明将从针对大环境以及支撑结构的探讨,借由建筑师与设计师团队和网络所扮演的角色,进入某些特别的个体,尤其是埃托雷·索特萨斯(EttoreSottsass)。“批判性设计”(critical design)这个术语在21 世纪初期被广泛使用,指的是创作于意大利的事件、文字、图像与设计,而具体所指的年代仍在讨论当中。这就挑战了对工业设计产品的狂热崇拜,这种狂热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转为了常态。批判性设计旨在针对20 世纪20 年代由建筑与设计领域的国际现代主义运动所推动的全球范围内普遍有效的设计这种模式而提供一种其他的可能性。在意大利,这种普遍有效的设计则是由两次大战期间,现代主义运动的对等物——理性主义所驱动的,1945-1965 年期间的新现代意大利设计运动继而以一种重组的形式继续了理性主义。
 
批判性设计的地理分布
有两个主要的地点为自1965 年以来意大利批判性设计的出现提供了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特殊性的背景。首先是佛罗伦萨,在那里,从1966 年开始一些建筑师就与佛罗伦萨大学建立了联系,介入批判性设计之中。在佛罗伦萨举办的一次名为“超建筑”(Superarchittetura)的展览是批判性设计的第一个宣言。该展览最初于1966 年在皮斯托亚举办,次年,转移到了摩德纳。这次展览是由大学教师阿道夫·纳塔利尼(Adolfo Natalini)与克里斯蒂亚诺·托拉尔多·迪·弗朗西亚(CristianoToraldo di Francia)——两者同为1966 年极具影响力的激进设计团体“超级工作室”(Superstudio)的创建者——组织的。另一位对以佛罗伦萨为基点的批判性设计运动作出重要贡献的关键性人物是安德烈·布兰齐(Andrea Branzi)——也是在1966 年,他共同创办了“阿基佐姆”(Archizoom)建筑与设计小组——同年,安德烈·布兰齐从建筑学院毕业。次年,拉波·比尼兹(Lapo Binazzi)创建了激进社团UFO,接下来的6 年里在佛罗伦萨发生的一系列干预行为与“偶发事件”,都由该团体负责。
1973 年,师从纳塔利尼学习建筑的米歇尔·德·卢基(Michelede Lucchi)与皮耶罗·布朗姆宾(Piero Brombin)、鲍里斯·普鲁姆(Boris Premru)和瓦莱里奥·屈丹提(Valerio Tridenti)一起创建了批判性的设计小组Cavart。在6 年的时间里,该小组制作了一系列质疑建筑与设计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电影、出版物,并完成了一些表演与项目。Cavart 代表了佛罗伦萨大学建筑系,尤其是其教员如何与一群充满热情的个体联手,为批判性的设计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并决定了其主导的学术性。和其他大胆的干预行为一样,德·卢基打扮成将军的模样站在1973 年米兰三年展的展厅外。1975 年,该小组组织了一次名为“文化意义上不可能存在的建筑”研讨会。[5] 自1976 年开始,Cavart 的成员开始独立工作。德·卢基创建了他的“建筑工作室及其他的乐趣”(Studio Architecture and Other Pleasures),以游牧建筑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垂直居所”(Vertical Dwellings)和“经过配置的高跷”(Equipped Stilts)。[6] 值得注意的是,20 世纪70 年代末期,德·卢基感觉有必要离开佛罗伦萨,搬到米兰,以便和索特萨斯一起工作。在这个位置上,他为索特萨斯给奥利维蒂(Olivetti)公司创作的主流产品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从组织的角度,还是从设计内容的角度来看,他俨然成为了20 世纪80年代初期极具影响力的孟菲斯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批判性设计运动还寻求介入米兰专业且商业化的建筑与设计语境。自一战与二战期间开始,这座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已然成为意大利新现代设计的中心,也是许多重要的设计专业从业者的家。这些设计师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就读于米兰理工大学,接受建筑师的训练,并迅速在二战以后成为服务于产业的设计师。米兰位于家具制造中心布里安札的附近,纵贯20 世纪40、50 和60 年代,米兰都是零售业和服装业的中心,在这里,许多以设计为导向的公司展示了自己高度风格化的产品。[7] 批判性设计的某一方面建构于根深蒂固的现代设计文化与传统,这种文化与传统自1945 年以来就已经成为米兰的发展与身份的一部分,同时批判性设计也是对这种文化与传统的颠覆。这种状况从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例如,安东尼奥·圭列罗(AntonioGuerriero)的工作室阿基米亚在这座城市有它的基础,而20 世纪80年代初期孟菲斯的展览也是在米兰的科索·欧罗巴(Corso Europa)举办的。因而,米兰的批判性设计运动植根于完善的商业以及专业的设计文化,在与这种文化相互发生关系的同时,批判性设计也在质疑这种文化。
 
批判性设计的支撑系统
米兰是战后许多顶级期刊的家园,其中包括《多莫斯》(Domus )、《产业风格》(Stile Industria )、《八角形》(Ottagono )、《住》(Abitare )、《卡萨贝拉》(Casabella )、《室内》(Interni )、《方式》(Modo ),以及《卡萨时尚》(Casa Vogue )等等,也是重要的“三年展”的所在地。[8] 意大利设计总是依赖于一系列全球发行的期刊,并以高调的姿态出现。批判性设计同样依赖期刊,而在20 世纪70 年代《卡萨贝拉》则成了这场运动的喉舌。亚历山德罗·门迪尼(Alessandro Mendini)是这本期刊在1970 至1975 年期间的主编,在他任职期间,该期刊致力于批判性设计的报道。佛朗哥·拉吉(Franco Raggi)接手门迪尼之后,继续坚持了期刊的侧重点。批判性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创刊于1977 年的《方式》,直至2006 年仍在出版发行。亚历山德罗·门迪尼是《方式》的创刊人,他是批判性设计运动演进过程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领导者,并对阿基米亚和孟菲斯实验皆作出了贡献。
展览在传播批判性设计理念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范畴涵盖了“三年展”以及更加温和的一些展览,其中包括20 世纪60 年代在米兰举办的索特萨斯的陶瓷与家具展。1968 年的第十四届米兰三年展还未开幕就被学生占领了,而1973 年的三年展则遭遇了类似的境况,在开幕两个月之后就被关闭了。其他这一时期具有关键性意义且备受关注的展览包括1972 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家居新景观”(TheNew Domestic Landscape ),这些展览在意大利批判性设计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索特萨斯和盖特诺·佩斯在内的老一辈激进设计师的作品都包含在内,而以佛罗伦萨为据点的建筑与设计小组超级工作室、阿基佐姆和UFO 也同样获得机会向国际观众表达自己的激进理念。
20 世纪70 年代,当意大利批判性设计开始掀起第二波浪潮的时候,同样借用了画廊与展览作为媒体。例如,阿基米亚工作室在1979 年举办的首个“包豪斯”(BauHaus )展。1981 年,作为当年9 月举办的米兰家具展外围展的一部分,阿基米亚参与了一个现场表演活动,其中包括一辆燃烧的汽车。与此同时,孟菲斯的首场展览则是一场真正令人难忘的盛会,它受到的关注与媒体的报道超过了位于郊外的主展场。
 
设计小组、团体与网络
如果没有那些促使其发生的设计师以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设计小组和团体,批判性设计是不会产生的。具有批判性的设计师完全改变了自1945 年以来支撑着意大利新现代主义运动二十年的设想,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继续依赖着同样的地势、基础设施和支撑系统。超级工作室和阿基佐姆一马当先。这两个工作室分别由纳塔利尼和布兰兹创建,发展出观念性、物质性以及空间的战略,用以回避高度美学化、新现代主义和高科技产品的权威性。自1966 年开始,纳塔利尼和他的团队就通过反乌托邦的研究界定出了三种类型的未来:纪念碑性的建筑;图像的建筑;以技术决定形式的建筑,这一类建筑于20 世纪70 年代初就出现在一些电影中,旨在“传达对一个理想世界的激进的愿景:(现实世界中)缺失的一类建筑”[9]。超级工作室令人熟知的在白色背景上的黑色格子出现在许多……物品上,其中包括为扎诺塔(Zanotta)设计的“昆塔纳”(Quaderna)桌。(图1)
布兰齐与包括吉尔伯托·科雷蒂(Gilberto Corretti)、保罗·德加内洛(Paolo Deganello)和马西莫·莫罗兹(Massimo Morozzi)在内的一群建筑师以及设计师达里奥·巴托利尼(Dario Bartolini)和露西亚·巴托利尼(Lucia Bartolini)所领导的阿基佐姆吸引了英国波普设计运动加入为保尔切罗诺瓦所做的“超声波”沙发设计等其他相关项目中。
20 世纪60 年代末至70 年代,许多建筑团体都在效仿超级工作室与阿基佐姆。由建筑师彼得洛·德罗西(Pietro Derossi)领导的创建于图灵的斯图蒙小组(Gruppo Strum)最知名的作品莫过于曾经在纽约展出的“草坪”(Pratone,又称 Lawn)椅。这一丛高高的草被刷上了绿色的清漆,邀请就坐的人找到某种与之协商的方式,而不仅仅是被动地落座。这一时期其他的设计团体包括NNNN 小组以及9999 小组。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在批判性设计的圈子里,设计小组、团体和网络俨然是知名的现象了。在这个十年结束,下一个十年开始的时候,一组颇有声望的激进设计师通过与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和企业家合作,迸发出了一股新的能量。结果是,在这十年中,以小组为单位的设计活动将意大利批判性设计从一场主要反映出国内设计的状况与意义的运动拓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重要性的活动。
1976 年,亚历山德罗·格里罗(Alessandro Guerriero)以当年他所策划的一场本土家具展为开始,在米兰创建了阿基米亚工作室。在这十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格里罗集结了德·卢基、门迪尼、布兰齐、索特萨斯、拉吉以及达妮埃拉·普帕(Daniela Puppa),并组织了一系列表现他们力作的展览。
 
埃托·索特萨斯
索特萨斯明白团队合作是传播批判性设计理念的最有效途径,20世纪80 年代初,他切断了与阿基米亚的联系,开始考虑组建自己的团队,其中较为正式的举措在于他和一些年轻的建筑师于1980 年创建“埃托雷·索特萨斯联盟”。这些年轻的建筑师包括马特奥·图恩(MatteoThun)、马可·桑尼尼(Marco Zanini)、马丁·贝丁(Martin Bedin)和阿尔多·契比奇(Aldo Cibic),而非正式的举措则包括与和他本人有着紧密合作的人群——这些人群分布在米兰以及意大利的其他城市——建立关系网,之后发展为“孟菲斯”。1981 年9 月,孟菲斯的首展与当年的年度米兰家具展同期举行。[10]
毫无疑问,埃托·索特萨斯是批判性设计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自20世纪60 年代以来,他通过吸纳印度的精神性元素以及波普文化成为运用这种方法的先锋。显而易见,索特萨斯借由设计物品的非常性活动挑战了批量生产物品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挑战性的新现代主义意大利设计有两种关键性的方法令索特萨斯全神贯注地关注。第一种与他为物体找到全新意义的发现相关,这是他在1961 年印度之旅的过程中发现的。作为对印度之行的回应,他设计了许多物品(图2、3),其中就包括一些小型陶瓷物件,有效地利用了受印度启发而创作的图像。第二种方式与他在美国之行中和波普文化的邂逅有关。在美国,他发现了设计物品的一种新意义,即它们是天真无邪的、自发的,且在他看来是纯洁而没有被污染的。
贯穿索特萨斯的整个职业生涯,他既是一名业界——尤其是奥利维蒂公司的顾问设计师,他为该公司创作了具有功能性的物品,也是一位具有批判性的设计师。1965 年,他为保尔切罗诺瓦创作了一套家具,这套家具是受到了诸如交通信号灯以及银行保险箱之类平凡的物品启发所做的。运用印度哲学分解物品与炫耀性消费之间的关系,引用平庸的大众文化回避由高度风格化且经过设计的物品所唤起的欲望,就索特萨斯而言,这两种战略的综合运用被证明是强有力的。家具设计与陶瓷制品为他提供了创作一次性物品的可能性,相比产品的原型,这些物品的手艺含量更低。他与木工艺师伦佐·布鲁格拉(Renzo Brugola)和工艺技能仍然非常到位的佛罗伦萨以及周边地区的一些陶瓷制造商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创作出了与他为奥利维蒂设计的较为主流的设计旗鼓相当的作品。
20 世纪60 年代晚期,索特萨斯的一些激进的思想渗透进了他为奥利维蒂设计的批量产品中,例如,他于1969 年设计的“情人节”打字机。到了20 世纪70 年代中期,索特萨斯对批量制造产业设计过程的幻想逐渐破灭,他开始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感到内疚,他抱怨道:“就因为我是一名设计师,现在他们都说我彻头彻尾是一个邪恶的人,真糟糕。”[11]然而在这十年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加入了阿基米亚工作室,开始设计大量家居产品原型,这也引发了他对世俗文化的关注,这种关注一直持续至今。到了1981 年,他对批判性设计而产生的新能量以及对此的信奉导致了广受争议的孟菲斯实验(图4),这标志意大利现象的最终成熟以及在国际上的传播。
虽然年度的孟菲斯展一直持续至20 世纪80 年代晚期,到了80 年代中期,意大利批判性设计快速而迅猛地国际化,它以“后现代主义”的形式被吸纳进国际设计运动之中。而在意大利,通过阿莱西(Alessi)以及其他设计厂商的作品,批判性设计则回归了商业的主流,也正因如此,它不复存在了。从21 世纪第二个十年这样一个有利的角度出发,可以说意大利的批判性设计作为一个20 年的项目,既充当了批判1945-1965 年期间意大利设计所取得的成就的角色,也是意大利设计发展的产物。
 
 
注释:
[1] 我本人的著作《1870 年至今的意大利设计》(Italian Design 1870 to the present , London:Thames and Hudson, 1988)与安德里亚·布兰齐的文本《热辣的屋子:意大利新浪潮设计》(TheHot House: Italian New Wave Design ,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84)和其他的一些出版物都是与该语境相关的文本。
[2] 布兰齐,同上。
[3] 事实上,在20 世纪50 年代设计与纯艺术——尤其是与诸如让·阿尔普和安托万·佩夫斯纳之类的有机雕塑前卫艺术家的紧密联系,加速了二战之后的二十年中设计在意大利的文化适应过程。1954 年举办的第十届三年展的意大利部分名为“艺术生产”,认可了当时在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强有力的互相联系。
[4] 请参见G·多菲斯:《工业设计及其美学》(Dorfles, G. Il Disegno industriale e suaestetica , Bologna: Cappelli, 1965)和U·艾柯的“大众文化与文化演进”(Eco, U. 'Culturado massa ed evoluzione della cultura' in De Homine ,Rome, vol. 2, nos 5-6, June 1963)等其他文献。
[5] 请见A·巴克与M·沃格特编:《米歇尔·德·卢基》(Buck, A. And Vogt, M. (eds.),Michele de Lucchi , Berlin: Ernsy & Sohn, 1993)。
[6] 同[5]。
[7] 请见G·博索尼编,《卡西纳制造》(Bosoni, G. (ed.) , Made in Cassina , Milan: Skira, 2008)。[8] 请见A·潘泰拉,《三年展的历史与新闻》(Pansera, A. Storia e cronaca della Triennale ,Milan: Editoriale Domus, 1978)。
[9] 请见乔纳森·林根的“超级工作室:观念建筑的先驱”(Jonathan Ringen "Superstudio:Pioneers of Conceptual Architecture" see www.metropolismag.com, posted January 6th2004, accessed 21.02.12)
[10] 请见R·霍恩:《孟菲斯》(Horn, R. Memphis , New York: Columbus Books, 1986)。
[11] E·索特萨斯:“随笔”(Sottsass, E. 'Block Notes ' in Casabella. 376, 1973, p.14)。
 
 
 
作者简介:
彭妮·斯帕克(Penny Sparke)教授,文学学士学位,博士,教育学研究生证书持有者,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研究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

彭妮·斯帕克教授是金斯顿大学的常务副校长,负责研究与企业事务,她也是设计史教授及现代室内设计研究中心的主任。1967-1971 年,她在萨塞克斯大学学习法国文学,1972 年至1975 年期间于布莱顿理工学院进行设计史的博士阶段研究。她相继在布莱顿理工学院(1975-1982)和皇家艺术学院(1982-1999)发展本科与硕士阶段的设计史课程并担任教学工作。在1999 到2004 年期间,她担任金斯顿大学艺术、设计与音乐系主任,她还参加学术会议、担任主题演讲嘉宾、杂志编委会成员、客座讲座嘉宾、展览策划,在国内外的设计史领域进行相关的传播与出版活动。她的代表作包括《设计与文化导言,1900 至今》(An Introductionto Design and Culture, 1900 to the present , 1986 and 2004)、《语境中的设计》(Design inContext , 1987)、《家用电器》(Electrical Appliances , 1988)、《1860 年至今的意大利设计》(Italian Design from 1860 to the present , 1989)、《塑料时代》(The Plastics Age , 1990)、《唯有粉红:品味的性别政治学》(As Long as It's Pink: The Sexual Politics of Taste , 1995)、《艾尔西·德·沃尔夫:现代室内装饰的诞生》(Elsie de Wolfe: The Birth of Modern InteriorDecoration , 2005)以及《现代室内设计》(The Modern Interior , 2008)。她还指导、审核了许多本专业的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