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人与智能体交互:与人相关的人工智能系统设计

  • Update:2016-12-11
  • 大泽博隆
  • 来源: 2016年第11期
内容摘要
人与智能体交互(HAI)研究是智能体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分支,以人与智能体交互问题为研究内容。本文辨析了作为HAI 研究核心的智能体(agent)及智能性(agency)的概念,阐述了目前HAI 的研究范畴与研究动向,并论述了HAI 研究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情况。
引言:扩大的HAI 研究
人与智能体交互(HAI)研究是智能体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分支,以人与智能体交互问题为研究内容。HAI 研究围绕人与智能体之间的交互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根据智能体的外观、功能设计,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智能体之间的关系设计,进行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
HAI 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横跨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虚拟智能体、机器人技术、人机交互等科学、工程学领域。之前已有的对话智能体研究是以对话脚本制作、声音识别技术等为核心的,比较而言,HAI 研究则更加重视智能体给使用者的认知带来的影响,很多时候也会视情况对智能体设计进行变更,对对话策略本身做进一步探讨。
HAI 研究像黏合剂一样,在联结多个研究领域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在日本国内,自2006 年起已举办了7 年的HAI 研讨会是HAI 研究活动中的核心性研讨会,其中聚集了信息科学、工程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的学者,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在国际上,人与智能体交互国际研讨会已举办了四届,下一届国际会议将在德国的比勒费尔德举办(HAI2017 组委会,2017)。
笔者为HAI 研究领域的学者,在文中将围绕作为HAI 研究核心的智能体(agent)及智能性(agency)的概念、HAI 的研究动向、HAI研究与其他领域的合作情况等进行论述。
一、被重新定义的智能体(agent)概念
1.HAI 中的智能体(agent)概念
英文agent 这个单词,在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都经常被提及,具有着广泛的含义。agent,在词典中被定义为代理、中介,使用在不同的领域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因此,各个学者所理解的智能体(agent)、智能性(agency)的含义尽管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些许差异。山田等在HAI 研究综述的著作中,将HAI 研究中的智能体定义为:像人一样能够与外界互动的自律系统/ 被设计成看上去可以自律的系统。(山田,2007
HAI 这一研究领域的分类是以使用者(人类)看到系统动作时的接受方式为基础的。笔者认为,在理解HAI 的研究策略时,可视为与作为工具的技术相似的概念,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工程学上的系统根据不同的人以各种不同的接受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时候,使用者将其认作一种工具,所使用的系统则是工具型的问题解决方法。而HAI 研究涉及的问题解决方法则强调被具有社会性的人所认识,从而寻求问题的解决。例如,平常我们把汽车作为一种可移动的交通工具来使用,并不会认为自行车自身具有任何意图及社会性。但是,像汽车导航系统这样,利用对话来调整道路的情况下,我们人类就会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社会性的能力来理解对话者,来理解文理。此外,有的使用者还会使用自己喜欢的特有名称来称呼。如此,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并不单纯地被当作工具来认识,而是将人的社会性一面展示给使用者,这样的系统就是HAI 的研究范围。
借助类似人的智能体来进行信息提示的研究,很早以前就有。例如,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对话系统(知识库、声音识别、声音合成)、计算机图形研究中的虚拟形象(图形、表情研究)、电影、电子游戏中的非玩家控制角色(自主行动智能体)等,这些领域全部都是在系统中导入了具有智能性的动作,从而改善了系统同使用者之间的交互。对话智能体的研究,依靠长年的技术发展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收集的功能,在社会上的应用逐渐推广开来(如Apple Siri)(Apple, 无日期)。伴随着这种潮流,计算机上的智能体应用领域逐渐共享其成果。例如,之前为了人工智能对话研究用途而制作的拟人化智能体Galatea Toolkit,在应用于使用者自己制作的CG 智能体MMDAgent(语音互动系统)这一系统平台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嵯峨山等,2003)(曾田等,2012)。
当提及计算机上的对话智能体研究的时候,通常会联想到智能体自身借助直接的会话来完成任务的情况。但是,有些情况下,也可以设计对使用者间接产生行动的智能体,从而为使用者带来效用。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MACH(我的自动会话教练),通过让使用者与虚拟智能体反复对话,来提升使用者的沟通能力(Hoque,Courgeon, Martin, Mutlu & Picard, 2013)。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到,其并不是依靠对话本身完成任务,而是借助与智能体的对话,帮助使用者锻炼自己的能力(Salen & Zimmerman, 2005)。此外,在互动电子游戏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个特别的研究领域,探讨怎样让被称作无玩家控制角色的自律型智能体与使用者进行互动,从而提供具有魅力的游戏体验。电子游戏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味地应对玩家,也可以做到引导玩家。将这种交互式角色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也已经有了应用的实例(热海市提供爱相随游戏中人物角色作为虚拟女友2010)。与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交互式角色设计是与产业结合较早并取得了较大成果的领域。此外,有一类人工智能研究需要在国际象棋、日本将棋这种完全信息游戏中与人对战。由于要战胜人,这类研究就从模仿人的特性、给人提供娱乐”的观点上发生了改变(生井、伊藤,2010)。而包含推测对方意图内容的非完全信息游戏,也渐渐地把关注点特别转向了互动游戏(稻叶、鸟海、高桥, 2012),人工智能研究与视频游戏研究逐渐显示出了在智能性方面,对于能够“伪装意图/ 推测意图”的互动设计的兴趣。存在于以前的对话研究中的“按照人的指令完成任务的智能体”,如今的设计越来越多样化,已可实现“指导人”“与人对战”“供人娱乐”等各种各样的社会性功能。
2.HAI 与“智能性”
在人工智能领域,能够自主地活动、与使用者沟通应答的系统绝不是罕见之物。特别是在大银幕上利用智能体进行语音对话的相关研究,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些研究与HAI 研究之间存在着哪些差别呢?也许读者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实际上,在HAI 的设计中,从对话智能体的研究中得到的成果有着很深的联系。此外,与人机互动机器人技术、仿人类多智能体系统、人与计算机交互研究、认知科学及心理学等关联研究也有很深的联系。那么,既然有这么多相近的关联研究领域,所谓HAI 研究领域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
HAI 研究重点关注对人来说如何接受智能体,关注系统的智能性以及智能性本身,关注人在感知智能性时的认知过程,从而对人与系统的交互进行综合设计,这是开展HAI 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智能体系统的行为并不一定与人与人之间对话的情形一模一样。正如前面提到的汽车的例子,在使用汽车导航系统时,就不必一定要模仿人的形态和声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会不自觉地从声音而联想起与之交流对话的智能体对象,这也是事实(薮田、竹内,2006)。因此,不管系统设计的结果是否与人的对话相似,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从HAI 的观点出发来进行系统设计。
HAI 研究处于多个学科之间,是近年来新兴的领域,不同的HAI研究学者对于智能体、智能性所给出的定义也有所差异。本文按照在HAI 研究学者中大致能得到广泛认可的定义,使用美国哲学家丹尼特提出的意向姿态来理解智能性的概念。丹尼特将人对环境的感知分为三类,即物理姿态、设计姿态、意向姿态(Dennett,1989)。其中,主要发动人的物理姿态或设计姿态而为人服务的技术,可以定义为工具型系统;而主要发动人的意向姿态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技术,则可以定义为HAI系统。这一定义,不单单是指被积极地看作使用者单一地对智能体存在意图的情况,也包括像媒体等同理论(Media Equation)提及的那样,使用者无意中误将机器本身当作社会性存在来对待的现象,以及像“终止怀疑(suspension of disbelief)”这样,智能体被认为做出有意图行为,降低使用者认知上的负荷,使用者做出有意图行为的情况(Reeves& Nass, 1996)(Duffy & Zawieska, 2012)。
3.“智能性”的构成要素
设计制作让使用者感知到意图存在的智能体,最简单的方法是模拟人的形态和技能,制作出具有相同输入输出的系统。HAI 的若干研究在尝试模拟生物学的器官,特别是人类的器官来制作智能体。人类拥有性别、年龄、人种等多个特征,将这些特征设置在仿真人形智能体上,就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对智能体的接受态度(Kanda, Miyashita, Osada,Haikawa & Ishiguro, 2008)(Sakamoto, Kanda, Ono, Ishiguro& Hagita, 2007)。双足行走机器人的研究采用的就是这样的结构论方法。人类的外在器官给人带来的效果,在人类学、心理学、人类工程学等各个领域都有讨论,研究成果也有很多。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中,最尖端的应该属于模拟真人的人形机器人Geminoid 了(坂本等,2007)。
不过,除了外观上的类似性之外,其他方面所产生的智能性也是HAI 研究中经常探讨的问题。对于不具有人类形态的物体,我们也能感知到其智能性,并推测其意图。例如对待动物这样身体构造与人类不同的生物,我们也能感知到其意图(DiSalvo, 2012)。对于环境中的行为,我们的认知模型更为抽象化。按照迪萨尔沃等的分类,在为了与人进行交互而设计的机器人中,大部分都不是完全模仿真人,或是改变器官的部位,或是夸张化,或是为了更加突出人类的社会性特征而作出相应改变(C. F. DiSalvo, Gemperle, Forlizzi & Kiesler, 2002)。因此,在一些研究中也提出,出于复杂性、亲近性等若干不同的观点,智能性的概念也存在分离的可能。迪萨尔沃等调查了商业产品中的拟人化身体表现所带来的影响,总体上分成如下几种类型:给人带来亲近感;让使用者感受到同属性;反映出商品的属性;将人的价值观赋予产品时的影响(C. DiSalvo & Gemperle, 2003)。此外,莱文等从智能性的观点出发,探讨了人在面对机器人时的接受认知模型(Levin, Adams & Saylor,2013)。
4.HAI 研究发现的“智能性”与“人”的姿态
顾名思义,HAI 研究是以人与智能体之间的交互(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HAI 研究中,不仅仅是像机器人技术、图像生成研究一样,观察动作和行为,制造出智能性,而且更倾向于重视由人与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智能性。下面就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HAI 研究实例。与智能性的概念最为相近的概念是表示生物性的单词“animacy”(生命性)。埃德尔、舍尔等探讨了什么样的行为会带来生命性,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进行分类(Heider & Simmel, 1944)(Scholl & Tremoulet,2000)。福田等通过对脑电波的测定,调查研究这种生命性在智能体中产生的过程(Fukuda & Ueda, 2010)(福田、植田,2011)。此外,在认知科学的领域中,把按照自己的意图而非他人意图发生变化的感觉间隔定义为“自我智能性(self agency)”。例如,在高桥等人的研究中,通过调查视线轨道的差异,发现自己的认知与他人的认知并非排他性,可以作为中间性的存在而接受(高桥、宫崎,2010)。此外,寺田等用机器椅子引导使用者坐在椅子上,对此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使用者对行为对象是否属于意图姿态(Terada, Shamoto, Ito & Mei, 2007)。饭塚等研究发现,在仅有一次元的自由度状态下,当人与系统进行沟通交流时,也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智能性(Iizuka & Paolo, 2007)。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由于篇幅限制在此省略。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研究是对人在交互中发现智能性的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得到全新的研究成果。
二、智能性的应用
1. 关于智能体改观的基础研究
综上所述,可见智能性的发现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那么,利用这些研究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的世界中存在的系统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与HAI 研究相关的各个领域,如人机交互(HCI)、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虚拟智能体(Virtual Agent)等,存在着很多研究,将智能性设置到既有的系统中,对其效果进行调研。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是展示智能性应用可能性的初期的重要研究(Picard, 1997)。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人与机器人交互(HRI)研究领域,其探讨的是在与真实世界活动的机器人进行交互的活动中所产生的便利性,这一领域从诞生之初起,就与HAI 研究有着共同关注的兴趣点(石黑等,2001)。但是,由于人与机器人交互研究的核心研究对象是与真实世界上活动的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因此这一研究领域中也包含不具有智能性的、作为工具使用的机器人。而HAI 的研究对象,则一定要让人感知到其为智能体的对象,因此,像虚拟智能体这样的银幕上的智能体也完全无差别地包含在其研究对象范围内。
HAI 研究的应用方面,有很多灵活运用智能体的有效应用实例,其中可以小野、小川等的ITACO 为例(小川、小野,2008)。他们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机器演示智能体消失、生成等表现,由此提出,使用者与智能体事先建立起的关系性适用于使用者初次使用的机器,可以提升其亲近感。(图2ITACO 中,尽管机器在不同情况下会有所差异,但与使用者交互的智能体始终保持同一性。这是与通信机器人这样以固定的智能体作为系统代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全不同的研究。重要的不是机器人这一实体,而是人所感知到的智能体,这是ITACO 研究的特点,它体现出了HAI 研究的灵活性,在这方面是最先驱性的研究,并对之后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拥有的智能性存在分离的可能,可以分别加以利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其他的应用。如山田、小林、小松等人,不局限于真实的人际沟通方法,以人对系统智能性可以接受的最小化的信息提示为目标,提出了“人工微表达”(Artificial Subtle Expression)的概念,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人会感到不一致,并得出了新的研究成果(小松、山田、小林、舟越、中野,2010)。有这样一种研究,通过在既有物体中设置智能性,促进其产生亲近感、对话性等智能体具备的要素,这是智能性最现实的应用实例。例如,杉浦等研发出了可以放置在布制玩偶中的机器人装置Pinoky。这种装置的作用在于使布偶的关节可以活动,从而促进使用者所亲近的布偶产生智能性(图3)(杉浦等,2012)。米泽等则通过模拟生物特有的呼吸运动,增加了智能体的真实感(图4)(吉田、米泽,2016)。
此外,调查显示,从利用智能性的对象自身的表现来看,其不仅可以增强亲近感,还可以增强学习动力,对功能记忆也能起到作用。有的研究团队将类似人的眼、手等非侵袭性的智能特征安装在机器外部,使没有智能体特征的机器或空间实现智能化,从而形成信息提示的方法(Osawa, Ohmura & Imai, 2008)。在实验中,用这种信息提示方法,可以提供既有智能体系统不可能完成的自主说明型信息,从而让使用者更容易记住其功能。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效果可以对改善老年人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图5)(Osawa, Orszulak, Godfrey & Coughlin,2010)。此外,用同样的方法将虚拟智能体与实体的机器人结合起来,可以让集复印机、传真机功能为一体的、复杂的复合型机器向使用者进行说明(图6)(Osawa, Kayano, Miura & Endo, 2015)。
身体的扩展也是HAI 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利用智能体技术,可以让使用者的身体得到扩展和自动化。尾西等通过将自己手的一部分扩展,探索使真实与虚拟的身体表现完美结合的信息提示(图7)(尾西、田中、仲西,2016)。嵯峨等利用安装在身体上的智能体,探索新的信息提示(图8)(Saga, Munekata & Ono, 2014)。大泽等的研究,则想要通过对人的一部分进行替代,来实现感情劳动的代替,为此设计出了智能眼镜(图9)( 大泽,2014)。三泽等则研究在远距离对人的一部分进行替代,目标指向效率较好的远程操控智能体的研发(图10)(Misawa & Rekimoto, 2016)。
2. 智能体的社会应用
要列举可以展示HAI 研究优点的实例并不是难事。但同时,从各个方面也都能够发现,借助智能体完成的信息提示并不是适合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必须采用正确的设计才能起到有效作用,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利伯曼等提倡可以交互的自律型智能体,在研究中展示出了智能体的多种可能性,但同时也存在一种悬念,即利用智能体的信息提示也许并不一定能被所有使用者所接受(Lieberman,1997)。福塞尔等得出结论,要让使用者能够接受拟人化的智能体,必须事先以某种方式与拟人化智能体建立起交互联系(Fussell, Kiesler, Setlock &Yew, 2008)。埃普利等指出,使用者的孤独倾向会影响使用者的拟人化倾向(Epley, Waytz, Akalis & Cacioppo, 2008)。目前有很多研究都在对智能体表现设计、性格差异、文化差异、个人差异进行调查分析,智能体并不一定是面向众人最适合的方法,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C.F. DiSalvo 等 , 2002)(野村、菅田,2012)。
但是,HAI 研究不论对于HAI 研究学者,还是对于除此之外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并不只是因为智能体在解决问题方法上的优势,也因为我们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智能性的影响。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在媒体等同理论研究中指出,我们面对信息媒体,在无意中就会接触到智能性(Nass&Lee,2000)。在设计复杂媒体的时候,如果不考虑智能性,其设计将无法进行下去。我们必须认识自身感知到的智能性,从工程学角度控制、调节,在系统中使用。HAI 这一研究领域,是通过研究找到在进行交互型系统设计时什么是必需的、什么又是不可取的,同时面向社会,提出最适合的设计。
3. 智能体与医疗应用
近年来,有关交互的研究得到了较大发展,与之相比,HAI 研究的应用则进展稍缓。究其原因,一是由于HAI 技术带来的研究成果有很大个人差异,很难量化。二是由于HAI 研究本质上的难点,即HAI研究已经超越了以制造便利工具为内容的普通工程学技术范畴,而直接介入人的意志决定过程,因此会令人产生抗拒感。也有很多研究指出,HAI 研究带来的研究成果控制了人的行动。例如,坂本等人的研究中显示,利用智能体在为一方服务的同时,却忽视了另一方的感受,由此再现了心理学上平衡理论的后果,使得原本关系良好的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嫉妒(坂本、小野,2006)。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划时代性的,也可能会产生过分轻视、不安,有时甚至可能引起愤怒。
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尽管是存在风险的方法,在临床、福利、看护等医疗领域,HAI 研究的应用实例还是在不断地增加。高龄群体生活质量的提升已成为世界性课题。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高龄群体心理上的关怀。在承受精神压力的看护工作中,看护工作者不仅在行为上,就连感情的表露也会受到制约,这被称为“感情劳动”。可以说,HAI 研究除了看护工作者的身体劳动之外,在社会性的负担转移方面也被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 (Smith&Gray,2001)。海豹型机器人Paro(图11)( 柴田、井上、入江, 1996),以及能够模拟人的本质特征的远端临场智能机器人Telenoid(图12)(Kuwamura, Minato, Nishio &Ishiguro, 2012) 都是这一领域中先驱性的HAI 应用。此外,也有观点认为,HAI 研究将来也许也会对教育领域作出贡献。还有,面向自闭症儿童的智能体应用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领域。在欧洲,已经在为治疗自闭症儿童的机器人提供专项基金,进行研究活动(Werry, Dautenhahn,Ogden & Harwin, 2001)。
4. HAI 与沟通、教育
很久以前就开始进行研究的对话型智能体近年来也不断出现成功案例。从一开始到现在,对话型智能体由于技术上的制约,并没有找到现实的解决方法。但是,由于近年来对话研究的快速发展,“让自律型智能体思考”的研究优势与日俱增。苹果公司开发的Siri、DoCoMo 公司的“i 接待员”等或许可以作为这方面的成功案例。Galatea Toolkit 等进行的对话智能体研究,以MMDAgent(语音互动系统)的形式得到了新的发展(图13)(嵯峨山等,2003)(曾田等, 2012)。从上世纪90 年代起,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机器人应用实例。即使是AIBO 机器狗、电子布偶“普利莫普艾路”这样单纯重复说话的人形机器人,也能通过其行为让使用者的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其社会性作用(铃本、山本,2011)。这种智能体作为人的伴侣,甚至有人专门为其举行葬礼(图14),有人带其一起参加聚会(图15,GIGAZINE, 2015)。
在教育方面利用智能体功能的尝试也在积极进行着。在韩国,在英语教育中使用机器人,以及CG 智能体的研究遍布全国(Han 等 ,2010)。此外,机器人清洁机Roomba 这样的自律型可移动机器人最近也渐渐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与以往相比,当今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人与自律型智能体之间交互的产生。Roomba 本身尽管并不是作为智能体而设计的,但Sung 等人在对机器人清洁机Roomba 进行的调查研究中指出,人们可以从该机器人的行为中看出其社会性的态度,从而将其视为智能体(Sung, Grinter, Christensen & Guo, 2008)。
此外,一直以来,视频游戏领域中的智能体的功能大抵是模拟人的成长、恋爱等社会性行为,成功地为人提供娱乐。在这些智能体技术中,也有与旅游产业相结合,面向使用者取得很好效果的应用实例(图16,“热海市提供‘爱相随’游戏中人物角色作为虚拟女友”,2010)。随着视频游戏机计算资源的快速增加,游戏内自律型智能体的成本不断下降。由此来看,与这种被称作NPC 的画面内智能体之间的交互也是将来值得期待的应用。
三、 HAI 研究的未来
本节将探讨与HAI 研究亲和性较高、未来可能具有关联性的研究领域。
1.MAS HAI :人际关系的分析与操作
多智能体模拟(MAS)领域,是围绕人类群体的行为进行模拟实验来开展研究。这样的模拟实验对我们人类社会弊病之一的欺凌等问题的解决具有良好作用。例如,田中等进行了儿童教室的模拟实验,探讨欺凌事件发生的条件,从而对其提出预防措施(田中、高桥、鸟海、菅原,2010)。多智能体模拟可以预测规模较大的人类群体行为。对此,HAI研究利用人以外的具有智能性的智能体,直接作用于人类群体,期望以此可以改变其行为。可以预想到,多智能体模拟领域与HAI 领域之间的这种相互贡献,能获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若干多智能体研究正在逐渐与HAI 研究相结合。方上等使用多体人工智能体,在教育中引入人狼游戏(Are you werewolf?)(图17)(Katagami , 2015)。卡塔拉斯等则利用多体智能体进行讨论控制(图18)(Karatas, Yoshikawa & Okada, 2016)。
2. 远程监控(Telepresence)与HAI :自动与手动之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机器人、远程通信机器人技术在社会上的应用将逐渐成为现实。在欧美国家,远程监控机器人已经存在于多个风险企业中。
在这种显示远程监控研究与HAI 研究的未来发展可能性的研究中,可以列举Glas 等的研究成果(Glas, Kanda, Ishiguro & Hagita,2008)为例。Glas 等的研究显示,将机器人简单的任务自动化,机器人在被要求完成复杂任务的情况下,改为与操作者连接,通过这种处理方式,操作者仅一人,就可以控制数台机器人(Glas , 2008)。此外,志和等的研究显示,通过控制机器人的口头语(那个”“等口头停顿词),可以对操作者的任务进行时间分割(Shiwa, Kanda, Imai, Ishiguro &Hagita, 2009)。这类研究显示,即使不能实现以完全自律型智能体来替代完成任务,仍有一部分需要人来完成,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的劳动和工作量。此外,通过在智能体的设计中利用远程监控的方法,也许能够应用于除人型之外的智能体交互设计的其他方向。
3. 人工智能与HAI
HAI 研究得到的有关智能性的研究成果,给之前发展而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对话技术的应用方法带来了新的视角,因其与社会应用密切联系,故而展现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驹谷等,2011)。HAI 系统研究领域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反映出阿兰·图灵(英国数学家,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提出的可以思考、对话的机器人的梦想已经落实到了工程学用途上,并探索在社会上可能实现的模型(Turing1950)。在这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HAI 研究与实现人工智能之梦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结语
HAI 研究是作为智能体研究的一部分而出现的,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领域,并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由于HAI这个词具有适当的可移动性。HAI 这一用语本身就横跨若干关联的研究领域,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探讨,将各个学者所拥有的技术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社会,HAI 研究在这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HAI 研究主要在日本发展,关联研究领域也发挥了日本在地理、文化上的优势。过去7 年间HAI 研究的发展,可以说充分展现出了其研究范畴,作为扩展思考的工具,HAI 研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HAI 研究仍然在发展的道路上,关于其应用的探索也只是刚刚开始。HAI 研究也许并不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其研究领域也并不能很快还原于社会。但是,HAI 研究所具有的学科交叉的性质,加深了学者间的讨论,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研究种类,并分化出了新的研究对象。能够思考、对话的智能体这一人工智能之梦,与其社会应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推动着各个研究领域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HAI 2017 organizing Commitee,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AgentInteraction,2017.
[2]Naoto Yoshida, Tomoko Yonezawa, Investigating Breathing Expression of a Stuffed-ToyRobot Based on Body-Emotion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Human Agent Interaction - HAI ’16 , New York, USA: ACM Press,2016, pp. 139–144.
[3]Yuya Onishi , Kazuaki Tanaka , Hideyuki Nakanishi, Embodiment of Video-mediatedCommunication Enhances Social Telepresenc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Human Agent Interaction - HAI ’16 , New York, USA: ACM Press, 2016,pp. 171–178.
[4]Kana Misawa, Jun Rekimoto, Who am I Touching?: User Study of Remote Handshakingwith a Telepresence Fac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Agent Interaction - HAI ’16, New York, USA: ACM Press,2016,pp. 163–170.
[5]Nihan Karatas, Soshi Yoshikawa , Michio Okada, NAMIDA: Sociable Driving Agents withMultiparty Conver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Agent Interaction - HAI ’16, New York, New York, USA: ACM Press, 2016, pp. 35–42.
[6] GIGAZINE AIBO にもお葬式を。千葉県で19 匹の合同葬儀2015
[7]Hirotaka Osawa , Wataru Kayano, Tomohiro Miura, Wataru Endo, Transitional Explainer:Instruct Functions in the Real World and Onscreen in Multi-Function Printer,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Human-Agent Interaction , ACM, 2015, pp. 11–18.
[8]Daisuke Katagami, Masahi Kanazawa , Fujio Toriumi, Hirotaka Osawa, Michimasa Inaba,Kosuke Shinoda, Movement Design of a Life-like Agent for the Werewolf Game, 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 2015, pp. 982–987.
[9]Tamami Saga , Nagisa Munekata, Tetsuo Ono, Daily Support Robots That Move on theBody,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agent Interaction -HAI ’14 , New York, USA: ACM Press,2014, pp. 29–34.
[10]Hirotaka Osawa, Emotional Cyborg: Complementing Emotional Labor with Human-agentInteraction Techn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agentinteraction - HAI ’14 ,New York, USA: ACM Press,2014, pp. 51–57.
[11]Mohammed Ehsan Hoque, Matthieu Courgeon , Jean-claude Martin, Bilge Mutlu,Rosalind W. Picard, MACH : My Automated Conversation coacH, 1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Ubiquitous Computing, 2013, pp. 1–10.
[12]Daniel T. Levin, Julie A. Adams, Megan M. Saylor, A Transition Model for CognitionsAbout Agency, Human-Robot Interaction, 2013, pp. 373–380.
[13]Shimpei Soda, Masahide Nakamura, Shinsuke Matsumoto , Shintaro Izumi, HiroshiKawaguchi , Masahiko Yoshimoto, Implementing Virtual Agent as an Interface for SmartHome Voice Control, Asia-Pacific 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12, pp. 342–345.[14] 稲葉通将、鳥海不二夫、高橋健一,人狼ゲームデータの統計的分析, ゲームプログラミングワークショップ2012 論文集 Vol. 2012 inproceedings2012pp. 144–147
[15]Brian R.Duffy , Karolina Zawieska,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in Social Robotic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Robotics, 2012,pp. 484–489. [16]Donald R.Griffin, Animal Thinking: Ethnologists are Once Again Investigating thePossibility that Animals Have Conscious Awareness, American Scientist, 2012.5, pp456–464.
[17]Yuta Sugiura, Calista Lee , Masayasu Ogata , Anusha Withana, Yasutoshi Makino,Daisuke Sakamoto, Masahiko Inami , Takeo Igarashi, PINOKY : A Ring That Animates YourPlush Toys, Annual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2012 ,pp. 725–734.
[18]Tatsuya Nomura , Takayuki Kanda, Influences of Evaluative Contexts in Human-Robot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ersonal Trait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bot andHuma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 2012,pp. 61–66).
[19]Kaiko Kuwamura , Takashi Minato , Shuichi Nishio , Hiroshi Ishiguro, PersonalityDistortion in Communication through Teleoperated Robot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Robot and Huma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 2012, pp. 49–54.
[20] 福田玄明、植田一博,生物らしさの知覚に伴う脳活動 ー実際の生物とロボットを用いてー. HAI シンポジウム2011 p. I-1A-2
[21] 駒谷和範、松山匡子、武田龍、高橋徹、尾形哲也、奥乃博,発語行為レベルの情報をユーザ発話の解釈に用いる音声対話システム情報処理学会論文誌, 2011.52(12), 3374–3385
[22]Atami offers Love Plus characters as virtual girlfriends.(2010)
[23]Satoshi Namai , Takeshi Ito, A Trial AI System with Its Suggestion of Kifuu (playingstyle) in Shog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Intelligence ,IEEE,2010,pp. 433–439.
[24]Haruaki Fukuda , Kazuhiro Ueda, Interaction with a Moving Object Affects One’sPerception of Its Anima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 2010.2, pp187–193.
[25] 高橋英之、宮崎美智子,「 こっくりさん」の振る舞いの定量化 -self agencyの有無に応じた視線軌道の差異-. HAI シンポジウム2010 p. 2B–4
[26]Takanori Komatsu, Seiji Yamada , Kazuki Kobayashi , Kotaro Funakoshi , Mikio Nakano,Artificial Subtle Expressions: Intuitive Notification Methodology of Artifacts, Annual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New York, USA: ACM Press, 2010,pp. 1941–1944.
[27]Hirotaka Osawa , Jarrod Orszulak, K. M.Godfrey, J.Coughlin, Maintaining LearningMotivation of Older People by Combining Household Appliance with a CommunicationRobo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Inproceedings,IEEE/RSJ,2010, pp. 5310–5316.
[28]Jeonghye Han, Seungmin Lee, Kang Lee, Park Bokhyun , Kim Sungju, Kim Jungkwan,Kim Myungsook, Mihee Kim, A Trial English Class with a Teaching Assistant Robot inElementary Schoo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Robot Interaction, 2010,pp. 335–336.
[29] 田中恵海、高橋謙輔、鳥海不二夫、菅原俊治,学級のいじめ問題を題材とする工学的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とその考察, 情報処理学会論文誌, 数理モデル化と応用, 2010.3(1), 98–108
[30]Toshiyuki Shiwa, Takayuki Kanda, Michita Imai, Hiroshi Ishiguro, Norihiro Hagita, HowQuickly Should a Communication Robot Respond? Delaying Strategies and HabituationEff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 2009.2, 141–155.
[31]T.Kanda, T.Miyashita, T.Osada, Y.Haikawa, H.Ishiguro, Analysis of HumanoidAppearances in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 24(3), 2008,725–735.
[32]Kohei Ogawa , Tetsuo Ono, ITACO: Effects to Interactions by Relationships betweenHumans and Artifacts. H. Prendinger, J. Lester & M. Ishizuka edited,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Virtual Agents , Heidelber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08,Vol.5208, pp. 296–307.
[33]Hirotaka Osawa, Ren Ohmura, Michita Imai, Using Attachable Humanoid Parts forRealizing Imaginary Intention and Body Im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2008.1, 109–123.
[34]Susan R.Fussell, Sara Kiesler, Leslie D.Setlock, Yew, Victoria. How PeopleAnthropomorphize Robot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Robot Interaction , NewYork, USA: ACM Press,2008, pp. 145–152.
[35]Nicholas Epley, Adam Waytz, Scott Akalis, John T. Cacioppo, When We Need a Human:Motiva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thropomorphism, Social Cognition , 2008.2, 143–155.[36]Ja-Young Sung, Rebecca E.Grinter, Henrik I.Christensen, Lan Guo, Housewives orTechnophil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robot Interaction, New York, USA: ACMPress,2008, p. 129.
[37]Dylan F.Glas, Takayuki Kanda, Hiroshi Ishiguro, Norihiro Hagita, Simultaneousteleoperation of Multiple Social robot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Human Robot Interaction - HRI ’08, New York, USA: ACM Press,2008,p. 311.
[38] 山田誠二,とロボットの<間>をデザインする東京電機大学出版局,2007[39]Daisuke Sakamoto, Takayuki Kanda, Tetsuo Ono, Hiroshi Ishiguro, Norihiro Hagita,Android as a Telecommunication Medium with a Human-like Presence, Proceeding of theACM/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robot Interaction - HRI ’07, New York,USA: ACM Press,2007,p. 193.
[40]Kazunori Terada, Takashi Shamoto, Akira Ito , Haiying Mei, Reactive Movements ofNon-humanoid Robots Cause Intention Attribution in Huma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 IEEE/RSJ,2007,pp. 3715–3720.
[41]Hiroyuki Iizuka, Ezequiel Di.Paolo, Minimal Agency Detection of Embodied Agents, 9th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Life , Springer-Verlag,2007, pp. 485–494.
[42] 薮田洋平、竹内勇剛,音声インタフェースから発せられる音声の韻律の違いによる対人的効果, ヒューマンインタフェース学会論文誌, 2006.8(2), 223–231。
[43] 坂本大介、小野哲雄, ロボットの社会性: ロボットが対話者間の印象形成に与える影響評価. ヒューマンインタフェース学会論文誌, 2006.8(3), 381–390
[44]Katie Salen, Eric Zimmerman, The Game Design Reader: A Rules of Play Anthology , TheMIT Press, 2005.
[45]5 岁的电子布偶普利莫普艾路在参加七五三节庆祝活动. IT Media2004
[46] 嵯峨山茂樹、川本真一、下平博、新田恒雄、西本卓也、中村哲、伊藤克亘、森島繁生、四倉達夫、甲斐充彦、李晃伸、山下洋一、小林隆夫、徳田恵一、広瀬啓吉、峯松信明、山田篤、宇津呂武仁,擬人化音声対話エージェントツールキットGalatea. 情報処理学会研究報告.SLP, 音声言語情報処理, 2003.1457–64
[47]Carl DiSalvo, Francine Gemperle, From Seduction to Fulfill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 and Interfaces , New York, USA: ACM Press, 2003,pp.67–72.
[48]Carl F.DiSalvo, Francine Gemperle, Jodi Forlizzi, Sara Kiesler, All Robots Are Not CreatedEqual,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s Processes, Practices, Methods, andTechniques , New York, USA: ACM Press, 2002, pp. 321–326.
[49]Hiroshi Ishiguro, Tetsuo Ono, Michita Imai, Takeshi Maeda, Takayuki Kanda, RyoheiNakatsu, Robovie: An Interactive Humanoid Robo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Robot,2001. 28(6),498–503.
[50]P.Smith, B.Gray, Emotional Labour of Mursing Revisited: Caring and Learning 2000,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 20011(1), 42–49.
[51]Iain Werry, Kerstin Dautenhahn, Bernard Ogden, William Harwin, Can Social InteractionSkills Be Taught by a Social Agent? The Role of a Robotic Mediator in Autism Therap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gnitive Technology: Instruments of Mind , LNAI.2001,p.57–74.
[52]Bj Scholl, Pd.Tremoulet, Perceptual Causality and Animac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0.4(8), 299–309.
[53]Clifford Nass, Kwan Min Lee, Does Computer-Generated Speech Manifest Personality?an Experimental Test of Similarity-Attra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 CHI ’00 New York, USA: ACM Press,2000,pp.329–336.
[54]Rosalind W Picard, Affective Computing, (R. W. Picard edited)Studies In Health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 , MIT Press,1997.
[55]Henry Lieberman, Autonomous Interface Agents, Annual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in Computing Systems ,Vol. 11, ACM Press,1997, pp. 67–74.
[56]B.Reeves, Cliff Nass, The Media Equation: How People Treat Computers, Television,And New Media Like Real People and Places, Communication , Stanford,1996.
[57]T.Shibata, K.Inoue, R.Irie, Emotional Robot for Intelligent System-artificial EmotionalCreature Project. Proceedings 5th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obot and HumanCommunication . RO-MAN’96 IEEE, 1996,pp. 466–471.
[58]Daniel C.Dennett, The Intentional Stance , A Bradford Book,1989.
[59]Alan. M.Turing,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Mind , 1950, 59(236) ,433–460.
[60]F.Heider, M. Simme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arent Behavior, The AmericanJournal of Psychology, 1944.57, 243–259.
[61]Apple. Siri. ( 无日期)
[62]Noriyuki Suzuki, Yoshio Yamamoto, Pursuing Entertainment Aspects of SONY AIBOQuadruped Robots, 2011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Simulation andApplied Optimization 1–5 ,IEEE,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