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城镇化进程中鲁西南地区鲁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 Update:2018-01-09
  • 崔笑梅
  • 来源: 201711
内容摘要
本文从“鲁西南”与“鲁锦”概念的界定、鲁西南地区鲁锦发展的条件、在城镇化进程中鲁锦的生存状态与存在的问题及鲁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文中对鲁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同时结合日本的非遗保护经验,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顺应了城市发展的需求,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但是,快速的城镇化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日渐凋零的农村、农村自然生态的破坏等诸多问题日益浮现,大量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手工技艺也日渐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在发展的过程中及时反思,是为了更好、更良性地发展。本文试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鲁锦手工织造技艺的发展状况,来探讨其在当今和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前景。
 
一、鲁西南与鲁锦概念的界定
对于鲁西南在地里上的界定,今天主要是指山东省的西南部,“广义上讲包括菏泽、济宁、枣庄,狭义上一般指的是菏泽所属地区”。历史上,鲁西南这个叫法最早由来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曹县建立的鲁西南地委。当时的鲁西南大体上包括今天的山东曹县、定陶县、菏泽地区西南部地区,原属于河北的东明以及长垣东部,河南省的兰考、民权、商丘等与山东曹县接壤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鲁西南包括菏泽市全部及济宁的一部分、河南省的一部分[1]。鲁锦就是这些地区土生土长的手工纺织品。事实上目前与上述地区比邻的河南东部、北部和河北北部的农村里也有类似的手织布,如河南滑县的老粗布、河北魏县的土布等。
2.鲁锦名称的由来
鲁锦俗称老粗布、土布、花格子布,并不是高档的丝织锦缎,而是手工织做的有格子纹的粗布,是鲁西南地区农村中广为流行的一种民间纯棉质地平织和提花织物。现在鲁锦的产地以菏泽鄄城、济宁嘉祥最为著名。鲁锦的叫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与山东艺术学院组织了一次对这种手工织造粗布的调研。因为这种粗布织造工艺精细、色彩绚丽,美丽有如锦缎,因此将其命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图1)
 
二、鲁西南地区鲁锦发展的条件
1.鲁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与鲁锦的关系
中国目前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即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是中国传统产棉区,也是最大的产棉区,这个地区热量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棉花品级相对较高。
鲁西南位于黄河下游,属于黄河流域棉区。这里地势上属于平原地带,历来由黄河泥沙冲击而成,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该地区无论是气候,还是光照时间、降水等条件都非常适合棉花的种植。此外,该地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河泛滥区域。在黄河沿岸滩区有很多盐碱土壤,而棉花有土壤改良的作用,其抗盐碱性特别适合在黄泛区和海滨盐碱地带种植。宋代以后,该地域的棉花种植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状态。棉花的广泛种植是该地域纺织业得以发展的保障。
在交通方面,黄河与运河给农耕时代的运输提供了方便。当地的棉纺织产品通过漕运方式输送到外地,在江南地区销售极好。据清代光绪年间《曹州府志》记载:“......曹县民务耕桑,与菏同俗。定陶植桑蚕,所产棉布为佳他邑,......贾人转鬻江南为市。”[2]
此外,鲁西南地区部分地区处于黄河滩区,水患仍然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及居住状态改善的主要原因。滩区有这样的说法:“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滩区农民得将房子盖在垫起的土台子上,以防止水患。但是土台子不牢固,经不住雨水的侵蚀,更难抵挡洪水的冲毁,滩区的庄稼也难挡洪水的淹没。因而,长期以来,滩区的发展一直在洪水的阴影下,这就造成了当地经济、生产发展的相对迟缓、滞后。而就鄄城地区而言,鄄北地区大部分处于滩脚下,长期以来产业发展缓慢,水患危害大,人民生活贫困。虽然当地以农业为主,但是时不时遭受水害的侵袭,难以保证平稳的生活,而织布的传统在当地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当地妇女织布除了自用,还能适当地销售以赚钱补贴家用。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是当地农村的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2.鲁西南地区人文环境与鲁锦的关系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情。”人文环境的养成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鲁西南地区处于内陆、临河的区域,一方面得益于河流的冲击和灌溉,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另一方面也是河流泛滥的受害地区。因此,该区域的发展在黄河水患没有得到根治之前,一直是好好坏坏,防范水患是老百姓心头的大事。黄河滩区尽管在夏季有葱绿的农田和大量的棉花田,自然的景象相对生机勃勃,但是当洪水来袭和大部分农闲及冬季的时间里,滩区内时有黄水漫涨、黄土飞扬的景象,而农民们用土坯垒起来的房屋院落也是一种土地的色调。在这样单调而素色的环境中长期生活的人们,特别需要色彩的点缀和安慰。因此,这里生产的土布能够有如此绚丽的色彩也就不足为怪了。
此外,历史上鲁西南地区部分为鲁国属地和邻属,该地域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人情世故均注重礼仪。在这种民风的熏陶下,该区域的人们在婚嫁、寿诞、祭祀等活动中,非常重视气氛的营造和烘托,寄托了无限的美好愿望与对幸福美满的祈盼。仪式感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式上,当地人对铺盖、衣帽、裤褂、门帘、包袱、玩具、祭物等物件非常讲究,这些都是用鲁锦制作的,因而,越是色彩绚丽、纹样丰富的鲁锦就越能表达这种祈盼喜庆、美好祝福的诚意。在鲁西南的婚俗中特别能够看出对鲁锦的重视,女子出嫁有陪嫁被褥的风俗,而且必须是铺盖双全,讲究几铺几盖,讲究双数,一般是四铺四盖,多的时候可以达到十铺十盖甚至更多,在数上的讲究终其用意还是求个祝福的内涵,如四平八稳,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同时,织纹讲究、色彩绚丽的鲁锦嫁妆也是旧时女孩身价的体现。(图2)
3.鲁西南地区的纺织历史与鲁锦的关系
山东省自古就是中原地区纺织业发达的地区。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清末,从丝织业转到棉织业,山东的纺织业发展在全国始终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鲁西南地区的汶上、亢父、定陶在西周至汉代这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均是桑蚕丝织的重地,鲁缟曾经是该地域先秦时期尽人皆知的高档丝织品。唐代开元二十四年,诗人李白行经汶上时作诗《五月东鲁答汶上翁》有云:“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此外诗人杜甫在《忆昔二首》中说道:“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这些诗句都记录了唐代该地域纺织业发展的盛况,尤其指的是丝织业的发展。历史上,春秋战国到南宋迁都杭州之前,鲁地实为中原地区丝织业的繁盛之地。后经北方战乱,至宋代都城南迁后,北方的丝织业日渐衰落。但是元代以后,随着棉织技术的普及推广及棉花在中原地区的引进和广泛的种植,棉织业在中原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山东省的棉织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植棉自然条件优越的鲁西南地区在棉纺织业的发展上继承了前代的纺织技术,成为棉纺织业发达的地区。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鲁西南地区的农村仍然保留着妇女手工织布补贴家用的习惯。而鲁锦就是在这样一片纺织业热土上自然成长的产品。“据记载,清代濮州(今鄄城)的织锦曾经被当地的官员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成为大内御用之物。”[3]可见其质量之上乘。
4.改革开放后鲁西南鲁锦发展的机缘
早在1985年,山东艺术学院与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受鄄城县政府的委托,对鄄城鲁锦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报告《关于开发鲁西南织锦,引进现代生活的可行性报告》。该报告提交给了省政府,后山东省政府责承省经委、省妇联、省二轻厅、山东艺术学院联合对鲁锦进行开发,以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当时经过设计研发,推出了时装鞋帽类、室内装饰用品类、旅游产品、织锦壁挂等百余种创新产品,并于1986年初在济南举办了“鲁西南织锦与现代生活”的汇报展览。同年8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鲁锦与现代生活展”。展览期间,边展边销边订货,在北京轰动一时。但是,借此时机准备大力发展的鲁锦生产,却由于掉色问题,而遭到了外商的退货。这给刚刚燃起来的苗头猛泼了一盆凉水,鲁锦轰轰烈烈的短暂开发停滞了下来。虽然如此,对鲁锦的关注从此进入了鲁西南地区民众的视野,为鲁锦后来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据鄄城鲁锦博物馆负责人路维民讲,1995年山东省文物局要求各地建设特色小型博物馆,他本人因机缘巧合接触了鲁锦,联系以前的情况和当时的政策,认为鲁锦是有市场前景的,于是私人小规模集资进行了试生产。他们寻找正规染色厂家染线,解决了掉色的问题,然后找农村会织布的妇女织造具有当地特色纹样的鲁锦,并在青岛、泰安等沿海、旅游地区的涉外宾馆商品部进行代售。外宾对于鲁锦的喜爱让路维民看到了开发鲁锦的商机和希望。于是他在2003年正式注册了公司,并建立起了鄄城鲁锦博物馆。(图3)
 
三、在城镇化进程中鲁锦的生存状态与存在的问题
1.技艺传承的状态
鲁西南地区自古以来是纺织业发展的传统地区,但是在近代,由于京杭运河壅塞、地处内陆交通不便、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鲁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这种落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闭塞和停滞不前上。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这种状况给传统的手工织布技艺却提供了一个保留的空间。因为当地没有什么企业,村民除了种地卖农作物,织布一直是当地妇女对家庭收入的补贴,加之当地喜用鲁锦的风俗,因而这项手工织布技艺得以保存下来。
但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渐落实,国家经济、技术实力的增长,加上区域发展水平不均状况的改善、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的改善等,落后的鲁西南地区逐渐从安静贫困的状态中苏醒,人们知道了开公司、做买卖、外出打工等方式可以让自己摆脱贫困。
因为当地产业基础薄弱,年轻人逐渐出走他乡,到外面打工。留在农村的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这些留守妇女因为家里的土地和家务事儿而留下,目前农村中仍然会织布的就是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妇女,她们多数在50岁左右。有的人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逐渐放弃了织布,原本精湛的手艺日渐荒疏。但是有些妇女执着地喜欢织布,而且手艺高超,被当地的鲁锦企业雇用,或全职织布,或闲暇织布,既能照顾家,又能补贴家用。同时有些妇女还被评选为非遗传承人,其高超的技艺得到了肯定。
就织女总量而言,以鄄城为例,“20世纪80年代鄄城县有织布机15,000台左右,熟悉纺织技术的农村妇女15万人以上,......现在
(2007年左右)有织机数不足5千台,熟悉织锦技艺的妇女约3万人”[4]。据大埝乡俊李庄省级非遗传承人刘春英讲,原本织女集中的鄄北地区,现在会织布的妇女一般一个村子里有四五个、七八个不等,她们大多数会织平纹和简单的两片综的花纹,会织四片综的就得是那种非常手巧的妇女了,数量越来越少了。鄄北地区本是织女集中之地,“鲁锦技术发展传承的主要分布区域为旧城镇、李金石堂镇、大埝乡、箕山镇、左营乡、凤凰镇、临濮乡”[5],这几个乡镇总共包括422个自然村(网上统计数字)。根据刘春英讲诉的织女情况可以推测出,目前有织女4千多名。而鄄城全县大约包括900个左右的自然村,由此可以推测现在的织女不过万名。
现在村妇们所用的木质织机大多数是妈妈,甚至是奶奶、姥姥传下来的,说起来织机的年龄少则五六十岁,多则几近百岁(刘春英至今仍在使用的织布机是婆婆留下来的,已经有八十多个年头了)。此外,以前会做织布机的木匠比较多,但是现在村子里几乎没有木匠,更没有什么人会做织布机了。即使木匠能够照葫芦画瓢地做出织布机,也不好用。当地有句俗语“机子哐哐响,织成捞鱼网”,就是指的这种织布机。由此可见,一种手艺凋零的背后,是整个相关技艺链的凋零。(图4)
2.艺人的生活状态
据鄄城的织布艺人刘春英和博物馆负责人路维民讲,目前妇女从经销公司领了纱线,在家里织布,一般是按米计费,容易织的一般六七元一米,难织的8到10元一米,一般人一天能够织五六米布。由此算下来,织一天布的收入是30-60元,一个月下来是900-1800元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对于在家里侍奉公婆、照顾孩子、料理家务,又不耽误下地干农活的的家庭村妇来说,应该是一份力所能及的副业收入,但并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而现在的社会环境与以前相比,当地打工的机会多了,且外出打工的工资一般在2000-3000元,相对而言轻松省力,还可以满足对外界的好奇心,增长见识,诱惑很大。因而年轻的女孩子要么上学,要么外出打工,很少有人愿意学习织布的手艺。
今年73岁的嘉祥县仲山镇高庄村的赵芳云是鲁锦的国家级传承人。(图5)她从小跟着母亲学习织造鲁锦的技术,能够织造六匹综甚至是八匹综的鲁锦。但毕竟年事已高,她和爱人疾病缠身,现在已经很少织布,家庭收入不能完全依靠鲁锦技艺。家里共有10亩地,外包给别人耕种,收取租金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地的鲁锦公司聘用她为技术顾问及产品代言人,续约期内的工资为每月2200元,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兑现。从赵芳云与企业的雇佣关系和目前的状况来看,她的国家级传承人身份对于企业而言,更具有宣传意义和商业价值。作为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一位长期生活于农村的古稀之年的老人,赵芳云虽然织布技艺高超,但对于今天市场上需要的产品开发、销路等问题不是很清楚,且在辅助工作上也没有得力帮手,因而她虽然拥有最高级别非遗传承人的头衔,却没有因此而获得更多的收入、更好的发展,只是一名企业的雇员。尽管她在企业里、村子里帮助姐妹们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但是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徒弟。据她讲,嘉祥本地有很多企业,如服装厂、箱包厂等,年轻人都跑去打工了,没人来学织布。虽然她的女儿和儿媳妇都跟她学会了织布,但是目前很少织,各自在县城里做些小生意。
目前,大多数经营鲁锦的经销公司,都因为手织布工期长、与织女的合作模式松散而难于统一管理、人工费用日益增长等问题,改用大机器织布,这也是造成艺人逐渐转行、流失的原因。从企业和艺人的不同角度来看,艺人认为工资低,企业认为人工费用高,成本比重大。这种矛盾状态对于鲁锦手工织造技艺的发展而言是巨大的阻力。
3.企业的生存状态
鲁西南的鲁锦企业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大致可以总结为初创期、成长期、沉淀期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鲁西南鲁锦企业的初创期。这个时期国家改革开放政策逐渐落地,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嘉祥鲁锦实业有限公司的成长见证了鲁西南鲁锦企业与国家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发展的同步历程。1986年,在嘉祥县西焦村,村民张呈瑞创办了“瑞锦民间工艺品厂”,这个小厂子的前身是家族式手工作坊,生产土布。因为当时国家政策还不允许私人办厂,因此是村办民企的形式。1993年,国家经济改革政策逐渐开放,政策上允许个人承办企业,同时也是为了业务需要,企业的名称变更为“嘉祥鲁锦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为民营私企。2006年,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业务遍及全国,且与中国台湾、日本等均有合作,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企业再次更名为“山东鲁锦实业有限公司”。在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企业名称的每一次变更,都体现了企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和大背景的协调。
世纪之交,国家政策趋于稳定、开放,经济模式多样化基本成型,私人企业活跃。对于鲁西南地区的鲁锦企业而言,这个时期是群星闪耀期。大多数鲁锦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鄄城具有代表性的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于1997年开始酝酿,2000年开始以公司的形式运作,2003年正式注册公司。嘉祥的古精纺鲁锦有限公司组建于2005年,原来经营家电生意,后转产鲁锦生产(由此也可以证明在这个时期,鲁锦发展前景看好)。据统计,10年前,“山东省从事鲁锦经营的企业有60余家,......仅鄄城一地即有28家”[6]。由此可见这个时期鲁锦产业的兴盛。
这个阶段的早期,鲁锦的生产主要以机纺手织的方式完成,一是打造鲁锦手工织造、亲肤、透气、手感温厚的产品特点;二是顺应社会上健康消费、文化消费的理念。此外,对于企业而言更为实际的是,当时人工成本低廉。据路维民讲:“企业刚成立时,艺人织造简单花纹的工价是每米2.6元。随着鲁锦品牌的打造和市场的逐渐认同,企业快速发展壮大起来,逐渐购置了织机。在2008年的时候,机织的成本是每米0.15元,而人工手织简单花纹的费用上升到每米4元左右。”相比而言,因为织机效率高、成品率高、便于统一管理等特点,迅速替代了效率低、次品率高、费时费力、管理松散的手织生产。同时,人工成本逐渐增长也是企业喜用织机的一个原因。
沉淀期始于2012年,这个时期鲁锦企业数量减少。据路维民讲,目前鄄城县尚有七八家鲁锦企业,如金梭、织神、七锦坊、多彩、大槐树、媚儿、汉翔等,其中汉翔已经部分转产其他行业。嘉祥县现有规模较大的鲁锦企业3家,分别是古精纺、春秋源、鲁锦实业。在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企业的销售额也大幅度减少。据2007年潘鲁生、赵屹在《手艺农村》中关于鲁锦的调研数据显示,鲁锦销售额的80%来自政府礼品订单,其他近20%的销售额是由大中城市收入较高的人群、文化人群消费的,城市普通人群的消费比例只有不到5%的份额。但是目前企业的销售情况跟上述数据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占主要销售额的政府和单位订单锐减,企业产品的大量销售额需要大众市场消化。鄄城一家企业2012年前最兴旺的时候年产值一千多万元,年销售额七八百万元,但是2012年之后,国家限制了政府和单位的礼品订单,企业的销售额跌落到了两三百万。用鄄城一位企业经营者的话讲,“企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企业的销售失去了靠山,必须面向大众市场,因而在产品形式、价格、质量、品种、经营渠道等诸多方面对企业进行着考验。客观地讲,目前对于鲁锦企业来讲,是进入了一个精耕细作的沉淀期。
 
四、城镇化进程中鲁西南地区鲁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完善的鲁锦档案
关于鲁锦纹样的数量,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鄄城县志》和《嘉祥县志》的记载中,一是800多种,一是900多种,目前关于鲁锦的研究文献中也有记载为1900多种。鲁锦的纹样是由20多种不同的色线(色彩多为色相饱和的大红、桃红、黄、棕、紫、湖蓝、靛蓝、绿、白、黑等)结合8种不同的基础纹样(斗纹、合斗纹、水纹、枣花纹、芝麻纹、狗牙纹、猫蹄花纹、鹅眼纹)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在色彩和图形上形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可能,再经由72道手工工序织造而成。受织造工艺的限制,鲁锦纹样的造型多呈现为直线、折线、矩形、正方形、菱形等样式,因织造时的灵活组合又能演化出多种多样的复合纹样。(图6)
有研究者统计,现在能叫出名字的“单一鲁锦纹样名称有62种,复合品种名称28种,共计90个品种”[7]。这个数字不足文献中记载的1900多种纹样的十分之一。对于曾经技术娴熟、“花草随心,咋想咋织”的织女而言,可能确实有些纹样随手而织,没有名字。但是,在农耕文明中“言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风俗下,给自己织造的纹样起个好名字,不但是对自己手艺的褒奖,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图个美意。在这样的逻辑下,纹样在传承的过程中应该有很多的名字,当然也会有很多随着人事风俗的变化而被淘汰。目前,鲁锦技艺传承本身已经濒临危机,现在的织女对于过去很多耳熟能详的鲁锦名称日渐淡忘,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织女还会记得些许当年烂熟于心的顺口溜、歌谣和广为流传的鲁锦名称。从这样的现实状况来看,非遗主管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牵头,
联合高校纺织专业、博物馆、企业等进行鲁锦纹样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详细的鲁锦纹样信息档案,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样品等方式对鲁锦的纹样和色彩、名称及含义、织造工艺、采集地、保管人、收集年代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同时对鲁锦的织造配以组织结构图进行说明。对于艺人的情况也要根据其技艺娴熟程度的不同进行建档,对其年龄、地域、传承谱系、文化程度、技艺状况、熟稔的歌谣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2.打造时尚与地域文化并举的鲁锦产品
鲁西南地处中原沃壤,历史源远流长,长时间受儒家文化的滋养,属于人才辈出、文化深厚之地。而鲁锦在这个地域的发展也深深地惠泽于这片文化沃土,为当地日积月累的人文风物的一部分。因而对于如此久远、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技艺的发展传承,国家和地方应该在政府宣传层面,从文化高度和地域特色上给予大量的介绍和宣传,提高其在大众范围内的认知度、喜爱度。
目前鲁西南鲁锦企业经营状况较好的有嘉祥的古精纺和春秋源两家公司。古精纺除了经销鲁锦大众化类型的产品,还与“例外”“小巷三寻”等具有独特民族、乡土风格且格调高雅的品牌合作,为其提供手工织造的鲁锦面料。这项业务为保护和发展鲁锦手工织造技艺提供了活态传承的空间。从中可以看出,上游品牌企业的发展对于鲁锦的带动力量不容小觑。同时,鲁西南地区的鲁锦企业所在地域相对闭塞落后,很难招聘到理想的设计人员,因而对企业而言,与一线城市和发达城市的上游品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其供应商和生产商的途径更为现实可行。由此也显示了产品设计对于产品档次提升的价值,这也值得企业仔细研究和斟酌。此外,古精纺和春秋源两家公司在原来以睡衣和衬衣为主的服饰品类型中,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开发了唐装、汉服、茶服及茶道用品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和时尚特色的产品种类,特别顺应了现在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恢复文化自信的发展策略和方针。(图7、8)
3.充分发挥鲁锦手工织造的技术优势
鲁锦的手工织造技术以经线显花为主,与提花、砍花、包花、打花、挑花、通经断纬等技术结合,......加之经线的排列方式和线综开口技术”[8],是鲁锦独特纹样造型的技术基础。经线显花技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鲁西南妇女沿袭并发展了这种技术,有着丰富的织造经验的妇女是实施这种技术的软实力。鲁西南地区有一首民谣
《十把梭》是这样传唱的:“一把梭,织白布,染吧染吧做条裤。二把梭,织条纹,做成褂子扮靓人。三把梭,织方格,做成包袱包银壳。四把梭,织成花,穿到身上人人夸。五把梭,织成锦,送进京城当贡品。六把梭,织彩云,王母娘娘做罗裙。七把梭,织彩虹,九天仙女也眼红。八把梭,织不好,花花搭搭像狗咬。九把梭,织得差,乌眉皂眼疙瘩瘩。十把梭,不织了,咔嚓咔嚓了机了,这回丢人丢足了。”虽然以现在的纺织技术看,鲁锦织造技术和设备尚有需要改良的地方,但是这首民谣充分展现了鲁锦织造技艺的高超和难度,以及精美多样的纹样。
目前,鲁锦的生产多是用机织模仿手织风格。(图9)“一般是仿制两匹综的平纹制品和四匹综的简单提花制品。但是四匹综是目前现代织机所能达到的技术极限,所以机织鲁锦不能对采用四匹综以上技术织造的高端产品构成威胁”[9],这就是鲁锦手织技术的优势所在。但是目前,会操作八匹综的织女已经很少了,因而这是该非遗项目迫在眉睫需要抢救和保护的技艺,这个技艺是鲁锦能够在强势的机织环境中发展的厚积之力。
4.建立完善的非遗产品认证体系
目前市场上的鲁锦有机纺机织的、机纺手织的、手纺机织的、手纺手织的,鱼龙混杂;材料上也良莠不齐,用再生棉纱以次充好的产品充斥市场。市场状况的混乱使鲁锦产品的名誉下降。因而对于鲁锦企业而言,在追求利润的同时,需要对不同工艺的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说明和定位,制定行业标准,并公示于众,帮助消费者厘清产品档次,改变目前混乱的市场状态。
在保护民间手工技艺方面,日本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笔者曾于去年参观过日本冲绳那霸市传统织物事业协同组织,在那里保留着完整的首里织造技艺,同时也有一套全面而严格的从全国到地方的手工技艺和质量认证标识。(图10)这套标识把手工技艺产品与批量化大机器产品清晰地区别开,使大众了然于心。在这样几个认证的把关下,传统工艺制品才能进入专门的经销渠道,工业产品在这个销售领域是没有进入可能的,因而从根本上避免了鱼龙混杂的营销乱象,也避免了人们对于产品的混乱认识,给从业者和消费者以足够的认可和尊重。在售价上,纯正的手工艺制品的价格也远高于机器生产的价格,从而保证了生产者的利益。
当然两国的国情还存在着千差万别,日本的这套方法是否能够在中国实施得好,还需要试验,但是,出台类似的办法是迫在眉睫的。
 
结语
鲁锦手工织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及发展像其他非遗项目一样,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单就保护与传承而言,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等予以支持。但是对发展而言,怎样改变其面对大机器生产的弱势地位,又如何凸显其手工织造的特色和灵活性,需要在市场、时尚和文化理念中多做文章,这些是仍在探讨的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4ZD03)课题调研成果,首席专家潘鲁生。
 
注释:
[1]任雪玲:《鲁锦文化艺术及工艺研究》[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第8页。
[2]同[1],第23-24页。
[3]同[1],第24页。
[4]王大海《: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鲁西南居住文化中的鲁锦艺术》[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
[5]同[1],第10页。
[6]李锐:《鲁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第49页。
[7]同[6],第36页。
[8]同[1],118页。
[9]同[6],56页。
 
参考文献:
[1]任雪玲、洪凭、屠恒贤《:鲁锦溯源及其艺术特色》[J],《纺织学报》,2008年第3期,第51页。
[2]张少红:《山东省棉花种植区域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6年第5期,第1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