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20世纪20年代的旗袍

  • Update:2012-01-16
  • 李 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8期
内容摘要
旗袍在20 世纪20 年代定型,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女装。此后的变化丰富多彩,且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流行期,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没有跳出20年代的基本型。

      著名画家郁风曾说:“记得我在北平读小学和初中时,那是20 世纪20 年代,家里有客人来或跟随父母出门作客时,都要换穿旗袍。……母辈和长辈中的中年妇女多数仍穿旗袍。”[1] 旗袍在20世纪20 年代定型,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女装。此后的变化丰富多彩,且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流行期,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没有跳出20 年代的基本型。要剖析旗袍在20 年代兴起的原因,评判它的独特价值,必须在一个大文化背景中进行。


一、释旗袍


      旗袍,在目前所知的学术文献中,有几层意思:一是因得名于“旗”,专指满族旗人的袍,与上下分穿的汉装区分鲜明。[2] 二是仅指民国流行的一种女装样式。[3] 第三种观点则包含了旗人之袍、民国旗袍到现代旗袍这一发展过程。[4]显然,对“旗袍”界定范围的不同,使它成为一个充满学术分歧的概念,因为它涉及到如何理解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旗袍中的传承基因问题。


      20 年代的旗袍,本质上与清旗女之袍一衣带水。旗人的袍原是满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日常服饰,建立清权之后推广为人人皆知的服式。在清王朝倾覆之后的20 年代,以西方的轻装化为参照,妇女始兴短窄的旗袍,至1929 年民国政府规定蓝色六纽旗袍为女礼服。后经过30、40 年代的不断改良,旗袍的特征慢慢稳定下来,终成为识别性很强的女装,形成洋洋大观的旗袍文化。


      旗袍应是贴身穿的女装,其使用功能最高,张爱玲有“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的说法。1920 年《解放画报》第7 期有记:“不料上海妇女,现在大制旗袍。”上海《时报》1920 年1 月18 日载:“近来上海女界旗袍盛行”。1920 年第2 卷第15期《人言》中有文《中国衣冠中的满服成分》,说:“近日旗袍盛行,摩登女士,争效满装。”很多史料证实,20 年代初上海、北京开始兴旗袍。此复兴之势很快便蔓延南下,广州和香港迅即流行,“ 民国十六七年(1927 年、1928 年),国民革命北伐军抵定长江两岸,一切去旧布新,社会风气为之一变。青年妇女纷纷改着袍或长衫,通称‘旗袍’。于是妇女袍服之风,迅速遍及全国。”[5] 到30 年代,旗袍已波及东南亚诸国。


      旗袍的基本特点是袖身通裁、右衽大襟、立领、盘扣、滚边、两侧开衩等。卞向阳教授认为:“旗袍是衣裳连属的一件制服装(One-piece Dress)。”包铭新先生也认为:“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可见,在20 世纪的服饰发展史中,旗袍之所以备受重视,与兼收并蓄的多元思想有直接关系。旗袍之“贵”,主要还不是作为传统文化的简单延续,而是贵在其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二、裁剪样式考证


      旗袍主要构件的变化,如衣领和袖型、门襟与装饰、腰围和长短的变化等,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提及,但所谓的裁剪方法往往被忽略,其技术细节因而不甚明了,尤其是一些关键部位,如何发生了变化等更是语焉不详,易引起歧义。存疑的问题,或者说引起争论的分歧点主要有以下几处:一、旗袍的裁剪法如何变化?二、在裁制上如何处理接袖和摆线齐整?三、旗袍如何变得时装化?在这些问题上,通过以下四款(图1-4)旗袍的实物考证,大致可以得到答案。


      考释以上旗袍的实物,看似大同小异但有着丰富的局部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表现在裁剪方面。旗袍在向现代化发展中,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其用几千年的直线裁剪法开始变形,经过曲线裁剪的润色,给传统的袍服以新生。以直线裁剪为中心的宽衣文化体系,通过窄身和收紧,向窄衣化迈进。


      据《生活名物史话》辑录:“旗袍已不同于满族妇女所穿的大下摆的真正旗袍。而是把下摆减瘦得与上身相仿的直统式女袍子。”[6] 图1 和2 的旗袍就是这种样式。这里仍保持了直线裁剪法,但改变的关键是:使旗袍的围度一改以往的宽大为窄身。腰身直裁,双袖与肩平,成衣胸围尺寸分别86cm 和74cm,穿着后很可能窄身适体,前胸没有多少余量。袖子采用了斜线裁剪,平面展开的袖口呈倒大形,但已不那么明显,更为实用。此外,图1 和2 对“腰身收紧”的认识仍很模糊。

 


      图3 和4 的旗袍显然要比前两款强调曲线。它们的剪裁法有一个独到之处,就是向内收紧腰身的做法。如此,可以使得侧身的空间紧凑,女性的凸凹特征被显露。这是前人未发的创想。旗袍的平面效果既不同于传统服饰的直线型,也异于西方的曲线,而是平直齐整,两侧收拢。卞向阳教授认为,腰两侧呈内弧形的剪裁法,穿着效果“更趋西化”[7]。可见,此时虽然采用的是平面裁剪,却考虑到穿着时的立体效果。其实,这之前西式剪裁技术就已到中国,为何此时旗袍没有采用胸省,仍很平面,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服饰文化心理积淀,在装饰上尽量完整保持花型,而开胸省对花型的破坏很厉害。所以,在考察了大量旗袍实物后发现,直到40 年代,很多旗袍还没有应用胸省。其目的或为避免破坏表面的整体感。图3 圆下摆的设置,保证了两襟相掩后,摆线齐整,合乎视觉美感,也是现代服装的剪裁方法。


      由于布幅受限,图1、3 和4 的旗袍仍使用了过去的接袖拼缝法,这与“旗装箭袖”的古式一致。旗装的袖和汉服袖子完全不同,分成好几段制作,原因是游牧生活时人们习惯了把小臂收紧,袖子分段绑东西的功能。建立政权以后,生活悠闲下来,受中原文化影响,旗女之袍的袖子变大变宽,箭袖装饰暗含其中,始终没有消失,且花边多层镶滚,很是夸张,只是用途和之前不一样了。图2 的旗袍式样仅是旗袍在流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变体。《中国旗袍》认为:“西方流行女装的特征,在同时期的旗袍上也有所映射。”[8] 类似这种旗袍变体,其实在民国时期屡见不鲜。一律还是旗袍的特征,立领、盘扣、袖与肩齐、上下通裁,但西式衣边以及各种袖型的多样变化,使旗袍有明显的“时装”现象。从20 年代初的朴素旗袍发展成20 年代末的时髦旗袍,说明因时而变是服饰遵循的发展规律。


      这几款旗袍还体现了“滚边”的工艺细节:领、襟、袖口、下摆与开衩处,均有0.5cm 宽的滚边,改变了旧式的阔条宽边,像轻盈利落的西方女装那样,缘边的装饰愈发简化。综合考察了以上各款旗袍,在服饰西风东渐的基础上,旗袍的裁剪法有明显的文化交流的特征。平面裁剪不变,曲线裁剪逐步渗透,以20 年代的收腰结构和工艺细节来贴近现代女装。后来的加省道、开肩线、绱装袖,也正是从20 年代这里发展起来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