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17 世纪欧洲巴洛克男装的“孔雀现象”

  • Update:2012-01-20
  • 宋 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1年第9期
内容摘要
一般来说,女性是人类服饰炫耀的主体,但在人类服饰发展史中也存在着男性成为服饰炫耀主体时代。男性是服饰炫耀主体的现象与动物界的雄性炫耀规律近似,被称为“孔雀现象”。17 世纪欧洲巴洛克男装就呈现出典型的雄孔雀现象。这种颠覆审美规律的服饰现象具有深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性别动因。

 

      重男轻女是千万年来父权制社会形成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在服饰领域,人们往往重女轻男。在人类数千年的服饰发展史中,女性总是服饰炫耀的主体,女性服饰艳丽繁复,男性服饰简洁素淡是人们默认的审美惯例。人类两性的这种服饰审美差异与动物界的雌雄外观差异互为倒错。在自然界中,善于运用外形进行炫耀的往往是雄性动物。鸟类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之一,雄性鸟类的羽翼往往比雌性鸟类更加丰满鲜艳,自然界中会开屏的美丽孔雀也是雄性的,因此,人们将动物界中存在的这种雄性炫耀现象称为“孔雀现象”[1]。


      然而,“孔雀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的服饰发展史中也存在着男性服饰艳丽华美远胜女性服饰的现象。在“巴洛克”艺术的影响下,17世纪在欧洲就产生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服饰艺术风格,男性服饰对美的炫耀甚至胜于女性服饰,形成一种典型的“雄孔雀现象”。


一、巴洛克男装的“孔雀现象”


      巴洛克艺术是在17 世纪欧洲广为流传的艺术形式。此期的服装风貌也极大地受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体现着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奢华和官能刺激的趣味,巴洛克服饰强调变化和动感,突出情感的表达。巴洛克服饰超越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思想和理性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将愉悦的视觉效果凸显出来,将人体装扮成较为纯净的审美对象。[2] 从服装的外形线上看,文艺复兴时期强调的两性对立造型被巴洛克服饰统一的、胖乎乎的造型所取代。[3] 重叠穿衣和宽松衣褶掩盖了男女两性服装外形的区别,领子、袖口和裤脚遍布大量的蕾丝花边和缎带装饰,服饰从僵硬向柔和,从锐角向钝角,从直线向曲线,从紧缚向宽松方向转变。巴洛克男装朝着女性味道很强的装饰过剩方向发展,使男装的艳丽奢华和人工造作程度达到空前绝后的饱和状态,男子的阳刚之气几乎被花团锦簇所淹没,以往的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个时候一般妩媚化,呈现出典型的“雄孔雀”现象。


      巴洛克男装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荷兰风时代和法国风时代。


1. 荷兰风时代的男装(1620-1650)

 

      此时,文艺复兴时期男装中加强肩的“雄健”和“显露”生殖器造型的一系列凸显性别特征的填充物被抛弃了,束缚身体的部分缓解了,整个男装造型变得柔软适体。但是,此期的男装却突出强调了一个在女装中同样受到重视的部位——腰部。男装上衣普尔波万在收紧的腰和垂布之间的接缝处,安插进鲸须或金属丝等硬质的细丝,使纤细的腰部固定形成“V”字形(图1),使男装上衣平添了几分女性气质。

 

1. 17 世纪男装上衣普尔波万 腰部呈V 字形


2. 法国风时代的男装(1650-1715)


      17 世纪中叶,欧洲商业中心由荷兰移向法国,国家实力的强盛与宫廷艺术文化的璀璨夺目使法国很快发展成为当时的服饰中心。法国风时期的男士衬衫称为修米兹[4],它是巴洛克男服的重要部分。修米兹用白色或其它浅色的高级丝绸制作,十分宽松柔软。此外,男装还流行在脖口系个漂亮的蕾丝蝴蝶结作领饰。(图2)男士下半身多穿着裙裤朗葛拉布[5],这种裤子运用和衬衫一样柔软的丝绸面料制作,宽松肥大并有花边装饰,多处系结而流动多褶,猛一看极像裙子,而有些实际上就是裙子。男子着裙装堪称是巴洛克男装“孔雀现象”发展的极致。

 

2. 路易十四脖口上系着漂亮的蕾丝蝴蝶结作领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