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民国陶瓷马克杯造型与装饰艺术研究

  • Update:2012-07-25
  • 刘晓荣/张超,五邑大学艺术设计系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5期
内容摘要
陶瓷马克杯与中国传统的杯具有很大的区别,晚清民国时由西方引入。除了有把手外,体积较大且杯体较厚。这些马克杯表现内容丰富,绘画装饰品质高,烧制精良。通过对大量现存实物的收集,分析研究民国陶瓷马克杯的造型、图案、款式等装饰艺术,深入了解它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也从一个侧面认识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特性。

        马克杯是从英文mug 音译来的,是指有柄的杯子。马克杯也是带柄杯子的通称及咖啡杯的昵称,作为家常杯子的一种,一般用于牛奶,咖啡,茶类热饮。清末民国,由于西方瓷器文化的冲击,出现了与中国传统的茶杯、酒杯有很大区别的陶瓷马克杯,除了有把手外,体积较大且杯体较厚。在当时作为家常杯子的一种,陶瓷马克杯在民间被广泛使用。

1. 直型马克杯


2. 底部起棱锥形马克杯


3. 底部包圆马克杯


4. 普通把手


5. 带蝙蝠纹扭藤形把手


6. 浅绛彩马克杯


7. 桃花美女纹马克杯


8. 山水纹马克杯


9. 喜鹊纹马克杯


10. 仙鹤纹马克杯

一、民国陶瓷马克杯溯源
        杯子对于中国人,主要有三个用途:饮水、品茶、饮酒。对于西方人则多了一个饮用咖啡的功能。
        1955 年,河南郑州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瓜棱大杯,大杯还有一个把手。但是,在以后的中国杯子造型发展历程中,并没有保留这只把手。4000年后在民国出现的与它特别相近的马克杯,则是由西方传入的。“英国下午茶”以其优雅的品茶方式、华美的陶瓷茶具承载和体现英国人独有的传统民族文化。自200 多年前茶叶由中国( 后又从印度) 传入英国之后,英国早期茶具的釉色、图案和器形的设计受东方影响明显,也没有把手元素。随着饮茶之风盛行于宫廷贵族之中,才渐渐地脱离了东方设计元素,融入典型的英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特征,并逐步形成了特征鲜明的“英式茶具”,把手的设计此时开始出现,研究表明把手是西方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发展衍变出来的。[1] 西方人的另一个饮品文化也流行很广泛,那就是咖啡文化。咖啡杯的长期发展与西方的茶杯相互借鉴,形成了今天的马克杯的形式。[2]民国时期社会变迁、文化碰撞, 在文化观念因素、社会政治因素以及饮食行业本身等因素的影响下, 西式饮品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并伴随出现了众多的西餐馆、咖啡厅等。西式饮品的日益流行与人们的“崇洋”心理和“尝鲜”心理有关,尤其在当时被视为“时髦”。即使在传统的茶店里,也会向食客供应红茶、咖啡、牛奶、糕点等以适应风尚。那时,西式饮品文化的风靡已深入到普通大众家庭,并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饮用习惯。马克杯作为西式饮品的重要工具,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开始盛行。
        经过对今天遗留下来的实物分析,中国的陶瓷马克杯主要出现在民国时期,它一出现就有很成熟的形式,与西方的马克杯造型完全相同,与中国前代的茶杯和酒杯则缺乏传承关系。通过大量实物的收集,表明那时的陶瓷马克杯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等沿海城市。在西南、西北等内地就存量极少,这也是陶瓷马克杯外来的一个佐证。而且民国陶瓷马克杯引入后,在器型上没有太根本的变化,但在表面的装饰艺术设计上,却随着当时的新瓷器革新,经过融合和扬弃,充分本土化了,最终形成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陶瓷马克杯。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成为中国瓷业在逆境中创新产物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中国瓷业求变,求突破的精神。

二、民国陶瓷马克杯的造型艺术
        清末民国时作为家常杯子的一种,陶瓷马克杯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而马克杯与中国传统的茶杯、酒杯是有很大区别的。
        1. 中国的陶瓷杯子的造型演变
        由中国陶瓷史可以知道,中国成熟的陶瓷出现在唐代,但那时还没有“茶杯”的说法。宋代以后,随着茶文化的飞速发展和陶瓷工艺的兴盛,社会开始渐渐形成用杯子泡茶的习惯。因此“茶杯”一词在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如《陆游诗》“藤杖有时缘石蹬,风炉随处置茶杯”。又如《暮春病归诗》“昨日林僧至,茶杯始一拈”等这样的史料举不胜举。那时的茶杯是一种尖足的茶盏。书法家蔡襄在《茶录》中说:“茶白色,宜黑盏。”
        明朝时,据《长物志》记载,明宣宗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反映了明代茶杯延续宋代的器形。[3] 而且明代尚未普遍使用紫砂茶具,仍以瓷器茶具为主流。清时,康雍乾三代则盛行使用盖碗饮茶。[4]
        对于中国人,酒和茶在生活中同等重要,所以我们也了解一下中国杯子的另外一种形式——酒杯的发展情况。古人的“酒杯”在瓷器产生以前,多使用青铜和漆器材料。在南北朝晚期,传统的漆杯逐渐被圆口的碗形瓷器酒杯取代。宋元时代,主要的饮酒器也改用圆口的瓷盏。其大小约如今天的小饭碗。那时,无论饮酒、饮茶都用类似的这种盏。到明代,烧酒开始流行,采用蒸馏法后,酒的度数大为提高,多饮辄醉,饮酒成了“品酒”,小型瓷器酒盅才应运而生。至今,这样的瓷制酒杯几乎一统天下。[5]
通过研究,中国的茶杯和酒杯都是没有把手的,并且器形与大小都与民国出现的马克杯区别很大,与马克杯之间缺少传承关系。
        2. 民国陶瓷马克杯的形制
        民国马克杯通常杯身为圆柱形,在杯身的一侧带有半环形把手,体积较大,杯体较厚,用以保持热饮的温度。其体量大小多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寸,这与民国景德镇窑口众多,马克杯出现的突然,存在的时间短,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有关。家庭常用马克杯一般可以装盛液体150 毫升至350 毫升不等。从现存的实物看,基本的高度尺寸在13厘米至18 厘米之间,杯口直径也在13厘米至18 厘米的范围内。在杯体造型上,除了标准圆柱形,还有锥形杯体。另外在底部边缘不同的杯体会有一些细节变化,包括有直型(图1)、起棱(图2)、包圆(图3)等几类。
        在半环形把手设计上,基本的造型比较一致,无一例外都是把手的样式分为普通形(图4)和扭藤形(图5)两种,有的还在把手上下装饰有四只蝙蝠浮雕造型。

三、民国陶瓷马克杯的装饰图案
        民国陶瓷马克杯装饰手法主要体现在杯子表面,装饰图案多为绘画与书法相结合,即一面是绘画,另一面是书法、印章。传统图案配诗句,是民国陶瓷器皿的一大特点 。当时的绘画装饰风格采用 “浅绛彩”画风。“浅绛彩” 原指文人画中以水墨勾勒,以淡赭石渲染而成的画风。陶瓷“浅绛”风格,是借用国画术语, 技法是以淡浅相间的墨色彩料,在白瓷釉上绘制花纹图案,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再入窑低温烧制,追求在瓷上纹饰与宣纸绢丝上的浅绛画效果相近。(图6)[6]
        现存的民国马克杯的装饰图案,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走兽等门类。
        1. 人物装饰图案
        人物图案是民国马克杯装饰图案时代特色最强的一类。传世实物最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桃花美女”的纹饰。(图7)这类图案非常形式化,通常以表现庭院小憩、廊下闲读、厅前赏花和教子等殷实家庭生活内容为背景,利用传统绘画技法,意在传达安逸、宁静的生活气氛,极力追求世俗化的幸福主题和“桃花源”似的生活理想。“桃花美女”主要创作者有余远生、俞意城、汪义顺和罗子文等,风格明显。[7]在绘画技巧方面,运用程式化技法,庭院景物、建筑等作为元素符号简单处理,桃花的表现轻松、写意,或一簇或一树,画桃花的技法是流行至今的“水点桃花”风格:不须墨线,只用粉笔带脂点染花瓣,成团成簇浓淡有致。人物形象刻画细致,服饰为明式,主角发髻高耸,侍女梳丫环鬓。人物五官是吸收了吴门画派技法,“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蚌眼”,美女体态瘦削纤弱。[8]
        “桃花美女”题材主要在1927 至1937 年间流行,后少见。与此同时,人物图案中还保留着大量的其它传统题材,如传统仕女题材,在画风上与桃花美女相似,只是构图多用局部手法处理,色彩也没有前者鲜艳。另外,高士神仙、福禄寿、渔樵耕读等也是当时较多出现的人物题材。
        2. 山水装饰图案
        山水装饰图案是所有图案中绘画技法最高超的一类。它通常使用细腻工整的高超技法,其表现力则达到了传统文人山水画的水准,能够准确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出来。此类题材主要创作者有余远生、俞意城、汪义顺和罗子文等。(图8)
        3. 花鸟装饰图案
        花鸟装饰图案的民国马克杯数量也较多,通常运用兼工的小写意表现手法。以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
        在这些作品中花卉主要以桃花、牡丹、紫藤为代表,其中牡丹较多;鸟类则以喜鹊(图9)、仙鹤(图10)为主,含有长寿吉祥等寓意。在技法上,花卉的处理是流行的“水点桃花”技法,不须墨线,只用粉笔带脂点染花瓣;鸟的处理较写实,但也只用色彩,很少着墨。在构图上,通常布局紧凑,活泼,多以吉祥花意表现出市井百姓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综合上述研究,在马克杯的装饰图案中,人物画最具时代特色,存量也多;山水画技法最高超,最具传统风格;花鸟画内容最丰富,表现方法也最多,最具多样化。
        另外,在各类图案的表现中,都有一个共性,即另一面有书法相配。内容上往往取一个主题和一句诗词,再落上艺人的名字,这样的组合是民国马克杯的一个重要特征。

结语
        民国虽不足40 年,却是一个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辉煌时期,陶瓷马克杯就是那个特殊年代文化产物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些马克杯以西式杯体为载体,诗、书、画、印结合,表现内容丰富,绘画装饰品质高,烧制质量好,其艺术性表现力还有很多不逊色于前朝传统陶瓷,不仅代表了民国时期中西饮品文化的成功交融,更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西合璧式的典型产物。研究它们,从一个特殊的载体出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多更深入地认识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特色及变革求新的历史精神,推动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做出兼收并蓄的优秀文化。

注释:
[1] 郭莉:“英国传统文化对现代陶瓷茶具设计的影响”,《中国陶瓷》,2006.6,第25-26 页。
[2] 王亚兰:“浅谈中国茶文化和法国咖啡文化之比较”,《中国校外教育》,2008.4,第33 页。
[3] 王俊奇、王红:“茶杯溯源”,《文史杂谈》,1998.4,第53 页。
[4] 徐结根:“ 简述中国茶具发展史”,《茶世界》,2011.2, 第57-60 页。
[5] 林沄:“古代的酒杯”,《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4,第32-36 页。
[6] 朱顺龙:“寒清彻骨,新粉浓彩——民国新粉彩瓷器管蠡”,《南方文物》,2008.4,第156-159 页。
[7] 王丽:“民国时装人物瓷画出现的背景分析”,《景德镇陶瓷》,2006. 4,第16-17 页。
[8] 陈英、马俊波:“晚清民国时期的瓷绘桃花纹饰”,《中国陶瓷》,2006.5,第70-7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