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雅克朗西埃的设计表面理论和艺术的生活化

  • Update:2013-09-11
  • 夏开丰
  • 来源: 《装饰》杂志第7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雅克朗西埃提出的“设计的表面”就是指设计与其他艺术形式拥有一个共同的表面,这个共同的表面就是这个共同的世界和共同的生活。在这个共有的表面上,各种形式和符号彼此交换和沟通,艺术与设计都是共同时间的一部分,两者并没有等级差别,这种表面理论使艺术的生活化成为可能。
关键词:表面、共同生活、艺术的生活化

三、表面与艺术的生活化

如果纯艺术与应用艺术都处于一个共同的表面之上,在这个表面上它们可以彼此交换和沟通,那么这就为艺术成为生活或艺术的生活化奠定了基础。艺术的生活化曾经与审美革命及人的自我教化联系在一起,席勒试图通过建立审美乌托邦而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利己主义,指出审美创造活动有可能使人摆脱物质与道德的双重强制,形成新的集体风气。[7] 艺术的生活化后来又构成了20世纪先锋派艺术的历史使命,通过消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生活形式。但是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艺术与生活边界的消除使艺术失去了自由与批判力,反而成为压迫的工具。[8] 那么朗西埃所说的“艺术的生活化”又是什么涵义?它是否回应了上述困境?

在朗西埃看来,艺术的生活化并没有简单地消除两者之间的距离和差别,纯艺术与应用艺术之间的相似也并不表示它已经与商品同化,而是表明它们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即艺术是关于居住于一个共同世界的。比如工艺美术运动最先提出一把椅子,只要实用就足够美,它的形式应该是流线的、简化的。建筑师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也提出“装饰就是罪恶”,要把装饰还原为功能。(图45)而在绘画中,维也纳分离画派描画自然曲线或几何图形,都用了简化的符号。当时的理论著作总结了这些绘画的抽象手法和设计上的实用原则,比如李格尔提出了有机装饰理论,沃林格提出了抽象线条理论,这些理论建立了抽象派绘画,同时他们的理论也形成了一种简化的设计方式。

 

4-5 斯坦纳房子,阿道夫·卢斯

 

正是因为它们都处于一个共同的世界之中,因此,尽管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却体现出了共同的原理,对装饰的讨论既支持了抽象绘画的观念,也支持了工业设计的观念。也就是说艺术家与设计师拥有一个共同的表面,在这个表面上,各种符号、各种形式、各种行为彼此平等。此外,在这个表面上,艺术的形式和日常物体的形式是等同的,比如抽象画混合了纯粹形式、报纸剪贴、地铁车票、钟表齿轮,这看起来似乎绘画与生活的边界模糊了,实际上绘画仍然是共同生活的象征,所谓艺术的终结并不存在。绘画和设计都是在同一个表面上变形、彼此混合,设计中的一切都可以为绘画所用,尤其是设计中拼贴、复制、杂合等方法深深地影响了20 世纪初期的绘画,重新界定了绘画活动,同时,设计吸收和融合了绘画的各种元素,使立体主义、抽象绘画等费解的作品进入到公众领域之中,更好地实践了艺术成为生活的观念。

 

结语

综上所述,雅克·朗西埃所提出的“设计的表面”就是指设计与其他艺术形式拥有一个共同的表面,这个共同的表面就是这个共同的世界和共同的生活。艺术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无论是纯艺术还是应用艺术都借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而且在那个共有的表面上,各种形式、各种符号、各种行为都彼此交换和沟通,设计借用绘画的元素,而绘画也吸收设计的形式,从而成为共同生活的象征。这种表面理论使艺术的生活化成为可能,因为艺术与设计都是共同时间的一部分,两者并没有等级差别。这实际上就提升了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它并非只是服从商业逻辑,它为构建新的生活也做出了贡献,就它作为共同时间的一部分而言,它也具有真理性。

 

注释:

[1](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见《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3,第205-206 页。

[2] Jacques Racière,T h e F u t u r e o f t h e Image, Verso, London & N e w Y o r k , 2007,p105.

[3] [2]pp106-107.[4] Jacques Racière,Dissensus: On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Steven C o r c o r a n ( t r a n s ) ,C o n t i n u u 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ondon & New York ,2010,p121.

[5] [2]p94.

[6] [2]p95.

[7](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235-236 页。

[8](德)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 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2,第126 页。

 

夏开丰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