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洞穴及炉灶与陶瓷窑炉的关系研究

  • Update:2013-07-15
  • 阎 飞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5期
内容摘要
洞穴是原始人类的居所,炉灶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设备,而陶瓷窑炉更是生产人类所必需的陶瓷制品的设备,三者历史都很悠久,经过笔者的比对研究,认为洞穴、炉灶和陶瓷窑炉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之间应该是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关系。

 窑炉是陶瓷生产不可或缺的技术设备,窑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可是窑炉是怎样出现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窑炉做成现有的形式?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通观中国历史,特别是建筑史和陶瓷史,我们可以明晰地发现史前人类所居住的洞穴以及数千年传承而来的炉灶结构,与很多窑炉结构极为相似,我们不得不得出结论,洞穴及炉灶与窑炉的关系是相当的紧密。

1. 南风古灶龙窑


穴居和巢居是中国最为原始的人工住宅形式。《孟子·滕文公下》曰:“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龙蛇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营窟”即营建用于居住的地穴,“橧巢”则是聚柴薪造成的巢形居处。郑玄注:“暑则聚柴薪居其上。”[1]
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穴居便成为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这一地区广泛采用的居住方式。北方先民正是不断受到自身居住形式的启发,采用了陶窑烧制法来制陶。与平地堆烧法相比较,使用陶窑最为明显的进步在于,陶器烧成温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北方陶窑在发展改进的过程中从最初的陶窑——横穴窑开始。随着制窑技术的不断积累,为提高窑内温度,人们在横穴窑之后又发明了竖穴窑。竖穴窑的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是挖凿于地下的圆形坑,火门开在火膛南面,燃料就从这里送进窑内。这种结构和穴居民族的竖穴式居所从形制上较为相似。“竖穴最早的进出通道是顶部的穴口,但到后来也有所发展变化,这就是在竖穴南壁或东南壁基部挖开个洞口,以一条倾斜门道与外界相通。竖穴窑的火门正相当于这条通道,而草拌泥涂封可以通气的窑顶则与竖穴作为烟囱的穴顶作用和形制相似。”[2] 由此可以看到北方陶窑的产生应该源自穴居。
而炉灶是先民为更好地使用火而发明的设备。灶,从火从土。本义为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设备。当人们开始学会用火,灶的基本功能就已经具备了。据《释名·释宫室》:“灶,造也,创造食物也。”灶的出现是比较早的,《礼记·礼器》孔颖达注:“撷项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淮南子·氾论训》:“炎帝作火,死而为灶。”这从侧面可以说明,灶的出现至少已经是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期,而且根据考古发掘,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已经发掘出了较为成熟的炉灶。从汉墓出土陶灶上装饰老妪来看,灶多和女性相关,反映了当时女性和火的密切关系,以及由女性保存火种、制陶、炊煮的历史事实,这也和文献中制陶最早是由女性完成的论述互相印证。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彪:“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3]

2. 姜寨遗址


3. 火塘


4. 坑烧


5. 仰韶文化时期的单体陶灶


6. 竖穴窑示意图


在笔者的比对研究中,发现灶和窑炉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形制、原理、使用时代以及对人类的贡献等方面,两者似乎存在一种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后期,由于战乱,制陶中心开始南移,很多北方的制陶情况只能依据考古发掘才能略知端倪。在南方,广东省石湾的南风古灶(图1)是一条古龙窑,因整条窑是南北向,故称之为南风灶。
“以灶谓窑,是古代石湾人对窑的敬称,石湾人称龙窑为‘灶’。”[4]根据历史文献和各种研究可以得知,灶的发展也经历了篝火—火塘—炉灶的历程,窑炉一样也经历了平地堆烧—坑烧—竖穴窑—横穴窑,一直发展到半倒焰窑以及全倒焰窑,两者的相似性较高。现在看来,灶和窑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产品,因此体积相差较大,而且由于灶没有像窑那样准确的控温和气氛要求,所以配属的设备也比较少。
火的出现,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旧石器时代洞穴内所发现的灰烬遗址,基本都是篝火所形成的。在新石器时代还有类似篝火遗迹,如姜寨遗址(图2)有22 个平面式灶,它是在房屋地面修整后,以硬物划一圆形、椭圆形、瓢形,即划圈为灶,不挖坑,不修灶,在平地上升篝火。”[5] 开始人们使用的篝火,也就是在平地上堆上引火物,一般就是柴草和树枝,点燃使用,这应该是非定居生活时的标准装备,一直延续到人们开始利用岩洞以及后期的地穴的定 居生活,篝火的使用也占据了很长时间的重要地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篝火就相当于陶器烧成中无窑阶段的平地堆烧,人们也是把待烧成物放置在燃料上或者埋在燃料、灰烬堆里点火焙烧,只不过炊煮的篝火是要把燃料堆里的食物或者炊具里的食物弄熟,并且还有在洞穴等处的取暖、照明作用,而平地堆烧是要把土坯烧成陶器,原理一样,但由于是要引起土坯内部的化学反应,因此需要的燃料更多,连续燃烧的时间更长,所占面积更大,温度自然也更高。火塘(图3)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进入了定居生活。一般在房间的中央挖筑圆坑状的设施,以便生火取暖、照明或者炊煮食物。“火塘在中原地区一直沿用到了青铜时代,不过那时高台火灶已经开始出现,而且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也已经发明了单体可移动的陶灶。”[6]与火塘相对应的应该是坑烧(图4),以及后期的竖穴窑,这两者从形制上以及人们对火的控制来看确实非常的接近。


现今发掘出土最早的陶窑是裴李岗文化时期(距今大约7000-8000 年),“这个时期在裴李岗曾发现个别横穴窑,但保存不好”[7]。而大量发现是在“仰韶文化(距今大约4000-5000 年)的窑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5 处,有陶窑54 座,结构都比较简单。除了早期的陶窑显得不规整外,大体上可以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8]。这个时期灶已经比较先进了,“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和洛阳王湾仰韶文化出土的陶灶为深腹盆状,一侧有灶口,上面架陶釜,下面添柴点火”[9]。上述的灶已经是移动式的小灶,技术比较先进,实用性强,我们把这种形制的灶和竖穴窑进行比对就会发现惊人的相似(图5、6),燃烧室都在下部,灶的上部放的是釜,相当于竖穴窑的窑箅,釜的内部就是窑室了,烧成的原理也是一致的。
中原地区秦汉时期灶的形状一般为立体长方形,前有灶门,中为灶面,后为烟囱。……这时炉灶的烟突( 烟囱)也有革新,战国以前的那种往往漏火成灾的直突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曲突( 突口穿出墙外) 和高突( 突口高出屋顶)。高突不仅能防火,而且可避免因烟尘在室内的散溢而引起的污染,还能提高烹饪的速度和质量。[10] 这实际上是重视了烟囱的作用,这种灶的形制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时期的陶窑也对窑床后壁的排烟孔进行了改造,从原先的中部一个排烟孔,发展成左右两个或者中部一个、左右各两个的格局。另外,就像后期的窑炉在烟囱下有烟室一样,灶的烟囱下也有类似的装置,至今河北的炉灶烟囱下面还有回风坑。

结语
洞穴及炉灶和陶瓷窑炉都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设备,本文只是从形制、原理角度来论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确实很难说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密切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但从一般历史规律来讲,笔者认为人们对技术的改进应该首先通过自己所熟悉的途径,不管是洞穴、篝火还是火塘,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同烧制陶器的方式相互印证和改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陶瓷窑炉除了在为人类生产出产品外,还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 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3763 页。
[2] 芮东莉、吕永林:“中国古代穴居的文化价值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3。
[3] 王强、白羽:“中国古代灶具设计演变研究“,《装饰》,2010.11。
[4] 陆斌:“ 黄昏的景色——中国民间制陶技术状况的调查”,《美术与设计》,2006.4。
[5] 宋兆麟:“原始炉灶的演变”,《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2。
[6] 同[3]。
[7]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北京,1997。
[8] 同[7]。
[9] 同[5]。
[10] 陈绍棣:“秦汉社会生活器具文化概说”,《东南文化》,1992.5。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 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 王强、白羽:“中国古代灶具设计演变研究“,《装饰》,2010.11。
[3] 陆斌:“ 黄昏的景色——中国民间制陶技术状况的调查”,《美术与设计》,2006.4。
[4] 宋兆麟:“原始炉灶的演变”,《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2。
[5] 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北京,1997。
[6] 陈绍棣:“秦汉社会生活器具文化概说”,《东南文化》,1992.5。
[7] 阎夫立、阎飞、王双华:《中国钧瓷》,河南科技出版社,郑州,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