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西建筑交互影响的早期考证─滕固与《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

  • Update:2013-08-25
  • 陈杉杉
  • 来源: 《装饰》杂志第6期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滕固发现奥尔末于1873 年前后拍摄的一组长春园西洋楼影像,此为圆明园自1860 年第一次劫难后的历史图像,对于中国美术史、建筑史、园林史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据此,滕固于1933 年出版专著《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以现代学术方法对长春园西洋楼的体制风格进行考证和阐释,为研究中西建筑风格交互影响的先声,有开拓发轫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滕固、圆明园欧式宫殿、中西建筑交互影响、开拓发轫

一、圆明园欧式建筑

圆明园始建于1707 年, 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为清代帝王150 余年间营建的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欧式建筑仅为圆明园的一部分,约为总园区面积的2%。由乾隆皇帝(1711 1799)敕命,清宫如意馆供职的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和法籍教士蒋友仁、王致诚等参与设计监造。始建于1747 年,至1759 年完成。包括六组西洋式建筑、三组喷泉和相应的配套景观,呈东西轴线布局,建成次序大约为自西向东。

西首谐奇趣为第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殿南为大型喷水池,设有铜羊、铜鸭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谐奇趣东为方外观,乾隆帝得穆斯林妃子容妃(香妃)后将其改为清真寺。方外观东面是海晏堂,在整个西洋楼景区中体量最为宏大。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锡海)组成,正楼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用巨石刻制的石蛤蛎是转轮喷泉,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是具有时间功能的“水力钟”。

大水法与远瀛观居欧式建筑群中部,由南向北排列。大水法是一座专为观赏喷泉建造的大型水景,每放各景水法,如山洪暴发巨响,声闻数里,展现出中国宫廷里从古未有的奇景。由于多用石材和琉璃建造,所以毁圮之余尚存宏大框架,在摄影图像传播下,大水法被看做是圆明园的标志性建构。远瀛观建于大水法北面的高台上,一度将此作为容妃的寝宫,内置各种西洋家具及物什。大水法南面是观水法,即皇帝“观”“水法”的坐席。大水法东面线法山是一座人工堆成的土山,山顶有一座西式凉亭,在亭内可眺望大水法、远瀛观及东面的方河和线法画。[1]

这些欧式建筑, 基本以“ 水法”为主题展开, 而其设计与监造除郎世宁(J.Castiglione1688 1766)外,主要是法籍教士蒋友仁(Benoist Michael1715 1774)。蒋友仁1744

年来华,曾参与圆明园的若干建筑物的设计。1747 年,经郎世宁推荐,蒋友仁被乾隆皇帝委派参加修造圆明园之属园——长春园的“西洋楼”建筑群,主要负责其中人工喷泉的设计及施工指导。当年,第一个大水法“谐奇趣”即告完成。此后,又奉旨续建了蓄水楼、养雀笼、黄花阵、海晏堂、远瀛观等工程,前后长达12 年。

圆明园于1860 年、1900 年两度被焚毁,以后还历经了“木劫”、“石劫”和“土劫”,致使园区毁圮殆尽。所毁之中以欧式建筑的代价为最大,建造时乾隆帝旨意蒋友仁“费用劳力皆不限制”,同时包括其中所藏珍宝。另从焚毁者欲以此举击垮清廷与之抗争的意志看,这实在是当时中华文明精粹的凝聚。

 

1. 圆明园西洋楼全景示意图

 

二、历史图像追寻

1931 年前后,在德国研修美术史学的滕固(1901 1941), 发现了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影像,即最早拍摄而成的照片。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不久,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1847 1927 1872 8月至1880 4 月到北京海关任职。[2]约于1873 年,奥尔末用照相机拍摄了一组长春园西洋楼第一次劫难后的景象。奥氏嗜好美术,该组照片画面构图讲究,拍摄角度充分体现建筑风格特征,摄影的专业水准保证了影像的色调和清晰度,照片忠实记录了当时还较为完整的圆明园西洋建筑的残迹。从已知资料看,这组照片是迄今为止拍摄最早、最接近原貌的圆明园欧式宫殿图像,对于中国美术史、建筑史、园林史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奥尔末生前未公开过这组照片,甚至未冲印出来。奥氏去世后,其遗孀路易斯·冯·汉娜根(Louise von Hanneken)将底片赠予柏林工科大学专攻中国建筑的布尔希曼(Ernst Boerschmann1873 1949)教授。[3]滕固得知其情,“乃请使馆备函往访,布氏果出示照片十二帧,暨平面图一帧;乃圆明园东长春园毁后未久时所摄也。”滕固意识到这批照片的重要价值,提出翻拍请求,然而“初布氏有难色”,“而后与布氏往返日密,再三固请,卒获借底片重印。”因此,滕固 “获借底片”印制的原版照片,即圆明园被毁后最早拍摄的照片孤品。

随后,滕固在研究的基础上编著成《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0 月出版发行,专著除文字外共收录15 幅图版,包括奥尔末手绘复制的西洋楼景区平面图1 幅,奥尔末摄制的12 幅欧式宫殿残迹影像,以及滕固友人周缵武1932 年所摄大水法残迹1 幅,与法人法维哀主教(A.Favier)著《北京志》(Peking)附图,即托马斯·查尔德所摄观水法旁钟形门1 幅。[4]

滕固于书中考证了其他同类照片的拍摄年代,认为“未有较前于奥氏之物者”。如闵士推裴(Munsterberg)所著《中国美术史》(1912)中也有一幅照片,称来自柏林大学中国学教授佛兰恺(Otto Franke)。滕固曾“函询佛氏摄影年代,佛氏谓三十五年前于北京购得。”包括后来法维哀所著《北京》,康巴士所著《中国宫庭》,以及裴清斯基所著《中国圣域》等,都有一些西洋楼残迹的照片, 但拍摄时间均不超过奥尔末。滕固于专著中认为:“仅就摄影之年代而论,布氏所藏照片,恐在现存物中已属最古,其具有特殊历史价值于焉

可知。”[5]

 

2. 谐奇趣正厅(《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第5图)

3. 远瀛观正面(《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第11图)

4. 发轫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的滕固(19011941

5. 滕固《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书影(上海美专出版丛书第3 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年版)

 

 

三、交互影响的考证

滕固著《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前,圆明园的研究文献基本上是以存史目的而进行的复原、记述、籍录、影印与选编,从美术史视野考察并进行学理性思辨研究的则始自滕固。滕固1918 年毕业于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翌年赴日攻读艺术史等硕士学位。1929 年又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得难以取得的美术史学博士学位。[6] 回国后任行政院参事,并兼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故宫博物院、金陵大学等委员、教授职务,被德国东方艺术学会推举为名誉会员。[7]

20 世纪20 年代上半叶,滕固改变了明清以来重著录记述而轻思辨论析的治史方式,以进化史观重审古代至晚近本土美术嬗变之动因,阐释艺术于不同文化交混融合中的演进动力。滕固认为:“外来文化侵入,与其国特殊的民族精神,互相作微妙的结合,而调和之后,生出异样的光辉。文化的生命,……中国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被外来思想与外来的式样引诱了后,中国艺术的本身,得了一种极健全、极充实的进展力。……自隋唐、五代至宋,一直进展,混血艺术的运命,渐渐转变了而成独特的国民艺术。”[8]

数年后,滕固获得奥尔末照片,展开对圆明园欧式建筑研究。专著《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是将田野考古学的方法和材料运用于艺术史研究的成果,滕固将圆明园欧式宫殿比照历史文献后认为:“当时欧洲建筑所蒙之中国影响甚微。……反之,圆明园东长春园中之建筑,西洋风格之移植,甚为露骨。故谓中国对于异族文化之容受性较欧洲为强。”[9]

西洋宫苑建筑融入中土,在乾隆时代最为突出。据文献:“1747 年某月某日,帝于殿上阅西洋图画,适见绘水法图样,帝顾郎世宁命说明之。复问在京西洋人中,有能善此者否?世宁固答有其人。”经商议,推荐蒋友仁于乾隆前,“帝即召之,命其造于圆明园洋馆之附近,并

云费用劳力皆不限制。……是年秋,第一水法工程竣事,帝与诸臣行幸,见之大喜。复自行于园中相地,命郎世宁与伯诺(蒋友仁)共作一洋馆设计图,于其近处更增设水法。”[10]

对于圆明园欧式建筑的风格,滕固比对欧洲18 世纪以来流行的风格特征,并综合各种论述后认为:“可名之曰‘法国·意大利的Barock 风格’。但圆明园中西式建筑之特色,并不完全在Barock 风格之模仿;而其装饰点缀中仍有不少中国之特质。”[11] 即建筑、环境和式样采用了巴洛克风格,而装饰细节上同时具有中土方式,一如郎世宁等清宫中教士画家的艺术作风,在西洋方式的建构中融入了东方的神韵。

对于艺术的历史, 滕固在梳理运动规律后指出:“ 艺术的历史, 在乎着眼作品本身之‘ 风格发展’(Stilentwicklung)。某一风格的发生、滋长,完全以至开拓出另一风格,自有横在它下面的根源的动力来决定;一朝一代的帝皇易姓实不足以界限它,分门别类又割裂了它。断代分门,都不是我们现在要采用的方法。我们应该采用的,至少是大体上根据风格而划分出时期的一种方法。”[12] 同时将目光审视了中国建筑中的西洋风格取向。

圆明园欧式建筑的“法国·意大利的Barock 风格”,是指自17 世纪初直至18 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艺术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力求宏伟生动、热烈奔放,以运动与变化作为灵魂,用起伏波动的线条突出运动感、空间感和立体感,形式充满阳刚之气,有汹涌狂烈和坚实生动的视觉感受。郎世宁、蒋友仁等设计的圆明园西洋楼样式,以巴洛克宏丽激荡的运动形式,富于变化的自由造型,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综合绚烂的装饰和雕刻,并采用明丽强烈的汉白玉、琉璃色彩,正投乾隆所好。长春园大水法拱形门券上动感强劲的大弧线雕刻造型,及与之配套构件上的巴洛克特征十分突出。此外,观水法侧翼门头、花园门头和方外观窗楣造型等,均表现出起伏波动的运动感。

圆明园欧式建筑的风格中,也融入了法国18 世纪宫廷延续的艺术样式——洛可可(Rococo)。该样式造型上采用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菪叶的锯齿状,C S 形以及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是呈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

圆明园谐奇趣主楼窗楣、音乐亭连廊券门上雕刻镶嵌,海晏堂喷水池用巨石刻做的石蛤蛎,以及西洋楼诸多立面镶嵌的琉璃装饰,都是贝壳纹样曲线造型的突出样式,某些关注者观察后意识到的这些方面,应是对滕固阐释的一个补充。[13]

此外,长春园欧式宫殿建筑的形式具有多样性,除以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为主调外,还有希腊罗马古典柱式,有法国柱式,也有郎世宁、蒋友仁等人以绘画手法创意的自由装饰纹样,以及中国庭园的布局理念等。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设计监造者不是专业建筑师,所以其造型样式、装饰风格不伦不类。[14] 然而,正缘于此,才体现出文化交互影响的意义。

 

6. 巴洛克风格的大水法建构

7. 巴洛克风格的花园门北面(《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第7 图)

8. 洛可可贝壳纹样曲线的海晏堂喷水池

 

结语

《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为研究中西建筑风格交互影响的先声,有开拓发轫的作用和意义。专著梳理美术运动规律后,在中国建筑上提出了实证。尽管某些论述尚欠深入和完善,图释中建筑的方向位置也有商榷之处[15],但其学理性思辨对中欧建筑文化有了现代性阐释,给中西艺术交混发展的文化间性认识富于启发和影响。

 

 

* 本文为教育部、财政部“艺术设计专业(项目编号:TS10226)”建设成果。

 

注释:

[1](法)莫里斯·亚当:“十八世纪耶稣会士所做圆明园工程考”,申国羡编译时篇名为“长春园欧式建筑图释”,载《圆明园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 北京,1984,第56-83 页。

[2] 另说奥氏1867 年至1869 年任职天津税务司,见觉明(向达):《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载1934 1 6 日《大公报》。

[3] 布尔希曼,德国建筑及艺术史学家,精通汉学。1906 1909 年, 历经中国12 个省,行程数万里,拍摄数千张建筑影像,据此资料连续出版了六部以上论述专著。

[4] 在奥尔末之后的1870年代阶段,还有几位摄影师也拍摄过圆明园西洋楼残迹,其中有在海关工作的西方人托马斯· 查尔德和泰奥菲勒·皮瑞等。

[5] 滕固:《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丛书第3 种,商务印书馆,上海,19333 页。

[6] 滕固是中国近代在欧洲研究美术史学并取得重要学位的第一人。1932 9 11 日《艺术旬刊》第1 卷第2 期载:“柏林大学考美术史考古学学位本甚谨严,……中国人得此学位者自滕博士始,实为国际上无上的荣誉。”

[7] 滕固1937 年任第二次全国美展会筹备委员会常委、管理委员,中华全国美术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史学会负责人。1938 年,受教育部委派出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两年后因病逝世。

[8] 滕固:《中国美术小史》,商务印书馆,上海,1925,第1322 页。

[9] 滕固:《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丛书第3 种,商务印书馆,上海,1933,第1 页。

[10](日)石田干之助:“郎世宁传考略”,贺昌群译,载1933 年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7 卷第34 号《圆明园专号》,第12 页。

[11] [9],第2 页。

[12] 滕固:《唐宋绘画史》,商务印书馆,上海,1933,第3-4 页。

[13] 提出圆明园欧式建筑具有洛可可风格的文献有:(美)旦贝1926 年著《圆明园》,(法)德茂兰1928年著《中国历代艺术史》等。

[14] 何重义、曾昭奋:“长春园的复兴和西洋楼遗址整修”,载中国圆明园学会《圆明园》第3 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4,第33 页。

[15] 觉明(向达):“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载19341 6 日《大公报》。

 

 

 

陈杉杉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