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传统风铃的继承发展与演变——以晋祠舍利生生塔为例

  • Update:2013-11-21
  • 王崇恩\陶磊\朱向东,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本文以晋祠舍利生生塔上的新旧风铃对比为研究对象,从风铃形式、音质、材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传统风铃从原有的用途发展成为宗教建筑的特殊部件这一历史变化为脉络,针对振动原理和尺寸进行了细致比较,并从锻造技术演变、原料和锻造温度的改变等方面进一步阐释了新旧风铃工艺上的差异。从而提出古建筑保护不仅是对建筑本体进行,而且还应保护其原有的工艺,使之得以真正的传承。
*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078251。

 舍利生生塔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奉圣寺浮屠院内。该塔创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9-600 年),宋代重修,清初已毁塌,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它体形壮丽,雕饰巧妙,为观者所称道,是晋祠外八景之一的“宝塔披霞”。塔通高 38 米,为七层楼阁式的八角砖塔,每层八角上都有一个铁质风铃,共有风铃 56 个,但都因年代久远有所损坏,历代都有修补更换。这些铁质的风铃保留了各个时代历史变迁的痕迹,为我们了解和研究风铃文化以及过去时代的锻造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图1)

1. 舍利生生塔

一、铃的演变
风铃在中国古代有好几个称呼,如“风铎”、“宝铎”、“檐铃”等。常悬挂于大殿、佛塔等建筑物檐角下方。无人敲击,有风则自鸣,故名“风铃”。
中国的风铃出现于北魏时期,一开始用于装点佛塔。在北魏杨衒之所撰《洛阳伽蓝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永宁寺,熙平元年(516 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索)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锁上亦有金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有九级,角角皆悬金铎 ;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铎。……至于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音,闻及十里。”[1]
自北魏以降,不仅在塔上悬铃,而且寺庙殿、阁、塔等檐角也都悬挂风铃,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出现时也许是有人将风铃挂在梁上,风吹来时发出声音,吓走了梁间的鸟儿,这不起眼的铃变成了惊雀铃,就挂在屋角上了。刚开始的目的很明确,为了不让房梁、屋角、檐壁上面精美的图案和壁画被鸟儿破坏,故挂铃驱赶鸟儿。但佛教与中原文化结合以后就发生了变化,风铃被融入了佛家的思想。从而出现了如梵钟、梵铃、梵音、灵塔等。把这些自然的声音变成了佛的呼唤,用风铃声或钟声来比作佛音,铃声也就有了更深的含义。
古印度早有在浮图(佛塔)之上挂风铃的习俗,而中国早期风铃的形制也异于中国传统舌铃。因而也有人认为中国的风铃和金刚铃一样,是源自印度而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原的。

二、造型及声学的对比
舍利生生塔的风铃继承了传统的工艺,但风铃都会因年代久远而损坏,一直都在更替。现代制作的风铃与传统风铃在外观上相似,都是六角长锥筒形,但是观察细部就能发现不同,旧风铃造型线条自然,而新风铃则线条较为生硬。(图 2、3)

2. 旧风铃测绘图,3. 旧新风铃外形对比,4. 铃的基本振动节线

当测试风铃声音对比的时候,两种风铃的效果明显不同。我们把两种铎舌都倾斜 45 度,来撞击风铃内壁,得到以下结果 :旧风铃声音持续时间为 4-6秒,响亮程度高,声音感受清脆悦耳,悠长动听。新风铃声音持续时间为 2-3秒,响亮程度低,声音感受干涩,短促,凌乱。
为找出声音不同的原因,我们对两个铃身进行了测绘,发现原因在于风铃壁厚度不同,以及两者的内部半径不同。
1. 钟铃的共振
钟铃类的基本振动形态,由三节线互为直交之状,这是基音的振动,根据基音振动原理,基音振动数与厚度成正比,而与半径成反比。[2](图 4)也就是说,旧风铃的厚度是 14 毫米,而新风铃的厚度只有 10 毫米,这样的话前者的振动数比后者多,使得振动时间延长。
还有个原因是两铃的内部半径不同,虽然旧风铃半径比新风铃半径大(上端顶部大 3 毫米,下端开口大 6 毫米),按理来说应该有所影响,但是由于前者铃身比后者长,形成了更深的筒状内部,有利于回声传播,延长反射时间。

 

2. 铎舌对比
铎舌的摇摆是依靠铃片受风的影响来带动,使铎舌击打内壁铃身而叮当作响,敲击出清亮悦耳的声音。为了增强对风的阻力,以便微风可轻易吹动铎舌碰撞铃体发声,铎舌形状多制成较大的片状或十字片棱状。旧的铎舌下挂的铃片显黑色,厚度只有 1 毫米,很轻盈,而新的铃片光泽较亮,厚度是 2 毫米,比前者重。两者面积相等,而前者重量较轻,这样前者更能增加摆动幅度和敲击力度。
铎舌内的铃铛造型也有差异,旧铃铛较大,两边的扣纤细,而新铃铛几乎都是一样粗。挂钩也是如此,前者挂钩从小到大排列,越往下挂钩越大,单个挂钩造型也很独特,中间宽,两头窄,且微微上翘,有一定味道;而后者均匀,能看出是把一根粗铁条弯曲成钩的形状。(图 5-7)

5. 旧风铃铎舌与挂钩,6. 新风铃铎舌与挂钩,7. 铃铛详图

三、铸造工艺演变
中国古代铸造方法有石范、泥范、陶范、金属范、失蜡法。[3]其中,金属范又称铜范或铁范,是用铜或铁为原料制作的铸型,金属型模具需要泥型铸造出来,所以要求泥型的制型技术要高,可多次使用,铸件规整,适于批量生产,属永久性铸范。春秋战国的钱币就是用铜范制作的。而铁范始于战国 , 两汉以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舍利生生塔的风铃是从金属范演变而来的,用浇铸的方法,以前的工艺里,浇铸成型一般不施加压力,对设备和模具的强度要求不高,对制品尺寸限制较小,制品中内应力也低。这样制作的铃生产周期长,产量较少,且边缘凹凸不平。
由于现代工艺的发展,锻造技术派生出灌注、嵌铸、压力浇铸、旋转浇铸和离心浇铸等方法。在浇铸时增加了压力,缩短了充模时间,成品完整光滑,造型也多样,有利于量产,完成后的产品边缘凹凸感少。

四、材料对比
从表面材质来看,古代风铃断口显灰色,断口不规则。生铁中的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这种铁叫灰口铁。灰口铁的碳含量约 2.7%-4.0%,质地较软,易于切割加工,耐磨,其熔点低(1145℃ -1250℃),加热时易流动,铸造性好,凝固时收缩小等优点,但石墨片状存在,降低了抗拉强度,易生锈,易断裂,生产时也会产生气孔。
现代风铃的断口表面光滑整齐,质感较亮,没有气孔,铁的纯度高,碳含量 <0.2%或 0.2% -1.7%,是熟铁或者钢,熔点高(1400℃ -1500℃),有良好塑性,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耐腐蚀、易加工、抗冲击等。
传统工艺耗时,成品粗糙,但它的凹凸感反而形成了一些优美的线条,同时它需要后期的加工,也增加了工匠对外形的塑造,而原有材料的锻造,使得传统铃铛材质上更加的厚重,不仅增加了本生的振动频率,而且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感。现代工艺的锻造熔点高,材料纯度高,传统技术是难以达到,使得生铁材质的风铃易生锈破碎,需要更换。
现代工艺加大了产量,提高了成品质量。不管是防腐还是强度上都与之前的工艺有一定的差距,但工业化的生产反而使人觉得生硬缺少了艺术气息。(图8、9)

8. 材料对比,9. 材质剖面对比

结语
晋祠舍利生生塔的风铃不管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是美丽动人的,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一个小部件,还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更重要的,它是中国传统工艺与技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从风铃中可以看到,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古建筑保护不应仅仅局限于建筑的本身。现在对许多破损建筑进行维修时,利用了现代的材料和工艺,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神韵和味道,这样并没有起到保护的作用,反而间接破坏了它。现代先进技术代替了传统工艺,使得传统工艺流失。所以古建筑保护更应保留其技术,利用原有的技术工艺和材料来修复和还原保护对象,这样更能体现其原有的价值。


注释 :
[1](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中华书局,北京,2012,第18-23页。
[2] 薛艺兵:《中国乐器志(体鸣卷)》,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2007,第 505-508 页。
[3] 聂小武:“中国古代的主要铸造技术”,《金属加工 (热加工)》,2008.9,第 52-54 页。

参考文献 :
[1] 梁慧 :“东汉及南北朝铸铁的技术分析”,《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1.1,第 65-72 页。
[2]张文芳、田洲、李叶、李庆玲:“晋祠舍利生生塔砖结构的地震破坏形态研究”,《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6,第7-12页。
[3] 郭步艇 :“三晋古塔概观”,《五台山研究》,1992.4,第 39-44 页。
[4] 滑辰龙 :“山西寺庙中的六角风铎”,《古建园林技术》,1997.2,第 46-47 页。
[5] 吴坤仪 :“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史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第 39-42 页。
[6] 左华、东方风 :“我国古代铸造方法的若干资料和问题”,《铸工》,1958.6,第 36-41 页。
[7] 程乃莲 :“应县释迦塔的风铃及其造型艺术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第 34-36 页。
[8](日)安藤由典:《乐器的音响学》,幼师文化事业公司,台北,1989。
[9] 田长浒:“中国古代铸铁源流与演进”,《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81.4,第 127-13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