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田园城市”与“青岛方案”

  • Update:2013-11-21
  • 王涵乙/谭大珂,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10期
内容摘要
针对城市规划,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极具理想主义精神的未来“田园城市”构想。本文试图通过解读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及沈鸿烈 1935 年《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案》所反映出的城市忧虑,以期对现代城市与理想主义文化目标的关系思考有所启发。

 田园城市是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1898)中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这种思想以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协调目标,将社会的理想化改革纳入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通过“田园城市”的建设,将城市变为具备经济与环境优越性的城乡结合体。此类新城市模型以科学精神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以保证劳动者生活的健康度、舒适性与便捷性,并引领城市向科学、健康、自由并充满爱心的理想化田园城市发展。而作为民国时期青岛市执政长官的沈鸿烈,在执政青岛期间,推动并颁布了《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案》,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普及教育以及关注民生等诸层面为青岛市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长远的蓝图规划。其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法案,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田园城市”构想不谋而合,折射出其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以及体恤弱势的忧思。

一、“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实践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代表了某种群体化的理想主义生活倾向。面对工业发展所导致的都市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及日渐突出的城乡差别,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折中的生活体验,“田园城市”思想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反映理想主义的规划思想,而这一背景带有显著的普遍性与紧迫性。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是搭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桥梁,亦是开启未来理想城市模式的钥匙。针对城市规划的一般性问题 , 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这些见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理论和新城建设产生过巨大影响,被城市规划学家和史学家视为城市规划史上最有影响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同时,这种建立在务实基础上的田园城市理想,也是充满想象力与社会良知的理想主义城市宣言。
1899 年, 包 括 霍 华 德 在 内 的 12名理想主义者发起了“田园城市协会”(Garden City Association),以推动理想城市建设项目。埃比尼泽•霍华德是具有远见的、伟大的城市思想者,是充满激情与爱心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理想田园城市建设的实践者。田园城市理想在 1904 年前后得到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由霍华德开始按照田园城市目标实施莱奇沃思(Letchworth)和韦林(Welwyn)的建设。但遗憾的是,这一系列建设行为并未激发全民的理想主义热情,以获得大规模的国家政策推动。可以想见,仅仅依靠个人资本投资实现城市规模的理想化改革是不现实的。“如果环绕城镇的土地,像环绕我们现有城市的土地一样,属于那些迫切想从中牟利的私人,这肯定会出现灾难性后果”。[1]建立在小规模城镇系统基础上的田园城市试验点毫无经济战略纵深优势,当投资利益与理想追求产生矛盾,被精简掉的一定是理想部分。1898 年,美国《时代周刊》充满讽刺意味地指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只是一个小乌托邦。

二、青岛 :东方“田园城市”的早春
1898 年的德国,另外一个人也在梦想中激动着,做梦的人不是小速记员霍华德,而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1897年始,在威廉二世授意下,德国政府试图把青岛这个地理条件异常优越的沿海城市按照欧洲现代规划思想建设成一座“彰显德意志精神”与现代特征的新城区,这个梦想完全超越了霍华德的想象。这座新城规划建设的起点,建立在20 平方公里市区中心、1128.253 平方公里城市范围及其影响区域的基础上。这一规划行为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代表了19 世纪末世界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水平(德国本土于青岛规划建设 30 余年后方制定《城市规划法》)。青岛的城市建设规划,1899 年即按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目标实施建设,以达成德国永久“模范殖民地”的政策原则。威廉二世“模范殖民地”的核心目标为 :以一个“彰显德意志精神”的现代化模范城市,展现德意志帝国拓展的光荣。虽然威廉二世这一梦想与小速记员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精神本质大相径庭,但在实施原则上我们却隐约看到了他们的默契。这种默契,以英德竞争的方式展现出来。
1898年10月,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思路 ;1899年3月13日青岛成立城市议会,由 3 人组成,选举产生。1902年4月15日组成12人青岛华人城市议会(抵制德国总督麦尔瓦德克拆迁天后宫的发起者即为华人城市议会成员);1919 年霍华德在韦林实施城市议会制度,设市民董事 3 人,不久解散 ;1899 年 4 月 20 日德国正式公布了完整的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02 年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内容出现微妙变化 :删除“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行政机构图解”及“新供水系统”等图解和若干引语 ;加大住宅建筑的最小用地面积 ;并特别在“社会城市”一章中介绍阿德莱德(Adelaide)这座澳大利亚英国殖民地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发展经验。这种删改和调整,实际背离了田园理想中社会改革的实质。在此表象之下,隐藏了些什么?
历史是胜利者谱写的。了解霍华德城市理想的历史,并将其置于当时德国与英国之间的竞争关系中,我们便可以罗列出一组信息 :在 19 世纪末,尤其是 1888 年后德国集体“浪漫主义”情结;英国对外政策上的精打细算 ;德国扩张野心中的“理想主义特征”;德属青岛殖民地与相邻的英属威海卫租借地 ;单威廉(Wilhelm Schrameier,1859-1926)的地政思想;1905 年青岛城市建设、经济规模加速发展 ;1906 年亚洲最大、世界最先进的浮船坞和码头在青岛建成 ;1908 年 8 月德国与清政府联合创办德华大学 ;1910 年青岛扩张规划制定 ;1914 年 8 月德国对英宣战 ;1914 年 11 月日英联军攻占青岛;霍华德城市理想对日本《青岛母市扩张计划》的影响,产生了青岛城市在强化绿化分隔与交通连接基础上的多核心组团式布局结构 ;以及沈鸿烈的《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案》等。这一系列时间、地点、人物为我们指向了一种可能,即青岛在某种意义上,曾经是最可能接近霍华德理想的城市。“青岛城市建设初期,即着眼于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注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统一规划,对城市水源地、上下水道、消防、防疫、污水处理等实施建设设计,并在青岛区率先采取了雨污分流制。至 1914 年,市内共建排水管道 80.32 公里,其中雨水管道29.97 公里,污水管道 41.07 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此公共服务思想,使青岛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现代城市理想的典范”。[2]这个理想并非完整展现于一个规划文本,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划目标,最终由沈鸿烈向霍华德的理想逐步靠近。

1.20 世纪 30 年代晚期的青岛(图片由青岛市档案馆提供)

三、沈鸿烈的忧思
沈鸿烈(1882—1969),国民党海军上将,历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青岛特别市市长、山东省主席、“总统府”国策顾问,执政青岛 6 年。在沈鸿烈的直接推动下,青岛特别市政府于 1932年颁布《青岛市暂行建筑规则》,1935年 1 月颁布《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案(初稿)》,对青岛进行了科学、长远、全面的城市发展计划。其城市建设计划案中所反映出的城市环境保护、城市文化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待城市低收入者的政府廉租房建设以及对教育等超前思想,对当今城市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特别提出了城市化对未来产生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发人深思。70余年前,一位市长对城市未来反映出了高贵的忧虑 :“……今日畸形现象,苟不及时矫正,循至繁荣已盛,高屋大厦触目皆是,交通发达,随处拥挤而紊乱,所谓大事已成,再图挽救,已不可能。纵局部改良,亦非有巨额之代价不办,自应早为谋划,相机实行,则亡羊补牢,尚未晚也。”[3]这部充满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理想主义激情的《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案》,提出了与那个时代完全不同的现代城市规划目标与实施原则。此都市计划案推动了城市建设思路、城市理想、文化及教育政策的发展,对青岛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体恤弱势、建设贫民廉租住宅的政策实施,使青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廉租房建设政策的城市,早于英美等国约 30 年。
以下这些产生于 1935 年的城市建设政策,亦当引起我们今天的反思。《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案》要求 :“公家拨款建筑之平民住所,以供无处栖身之平民,住户以充当佣工苦力摊贩小商与贫苦妇女为限,以安顿贫民为主。其由人民自建者,由财政局就贫民集中处所划分地段,编列号数,按户拨发公地建筑,不取地租,如缺乏建筑资金者,得由公家酌量贷款,分期归还。其由慈善团体代建者,则由财政局无偿拨给公地,以廉价租给贫民居住。”[4] 该方案同时提及 :“小学教育为国民必受之教育,学校数目应视人口多寡而定,每 5000 人需小学二所,青岛若以人口 100 万计,则需小学 400 所。此项小学之位置,则按居住人数之稀密而设,大半以分布于住宅区为宜,选择地点以安静无噪声、车辆稀少、空气新鲜且邻近园林空地者为佳。”[5]
沈鸿烈不仅是一位理想者与忧虑者,更是一位实践者与建设者。著名的大港三号码头、薛家岛码头、四川路海军栈桥、青岛船坞、扩建的青岛栈桥、小港第二码头等基础设施在其执政期间,具备了今天的雏形面貌。青岛体育场、青岛市礼堂、国术馆、救济院、习艺所等一系列城市公益场所设立了,市内主要交通道路完善了、崂山旅游体系出现了。一部充满热情的施行都市计划案,为城市建设的理想目标提供了法律保障。
1937 年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剧、城市的悲剧,也是城市理想主义的悲剧。随着日本军队向关内的推进,1938 年 1 月 10 日,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及海军陆战队占领青岛,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热情的城市发展高潮,在火光中戛然中止。
历史充满了荒诞的悲喜剧。德国殖民主义与日本帝国主义塑造的殖民城市,在 1935 年的某一瞬间,却有可能在一个中国市长的忧虑中与英国理想主义者深深拥抱。虽然沈鸿烈与霍华德激情碰撞的思想被战争反复影响并最终彻底阻断了,但深入研究青岛城市理想及城市理想变迁的历史,我们从霍华德“理想城市”的遗骸中,依然隐隐看到了沈鸿烈的忧思。在掌声与鲜花簇拥的城市化热潮中,竟如此理性地关注未来城市问题的前瞻精神,70 余年后更加深刻地触动着人与城市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在今天新一轮的城市化建设热潮中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


注释 :
[1](英)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10,第 28 页。
[2] 谭大珂:《城市的记忆》,青岛出版社,2009,第191页。
[3] 青岛市工务局 :《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案初稿》,1935 年 1 月,青岛市档案馆,编号:A3021。
[4] 同 [3]。
[5] 同 [3]。

参考文献 :
[1] 谭大珂:《城市的记忆》,青岛出版社,2009。
[2](英)霍华德 :《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10。
[3] 青岛市工务局 :《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案初稿》,1935 年 1 月,青岛 市 档 案 馆, 编 号 :A3021。
[4]( 英 ) 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胡滨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56。
[5] 任银睦 :《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
[6] 单威廉 :《德领胶州湾(青岛)之地政资料》,周龙章译,中国地政研究所,台北,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