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福州闽侯陶江石塔建造年代之探究

  • Update:2014-02-14
  • 孙 群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1期
内容摘要
通过陶江石塔的建筑特征及其所处位置,探究其建造年代,分析陶江塔不具有南北朝以及隋唐古塔的特点,应有着宋代楼阁式石塔的特征,进而推断出是南宋时期的建筑。

闽侯是福州下辖的一个县,地处闽江下游两岸,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古塔,但经过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如今保存完整的只剩下13 座石塔,其中位于闽江支流陶江畔塔林山顶的陶江石塔以灵巧的造型与精美的雕刻独具魅力。陶江石塔又称作“雁塔”,为楼阁式花岗岩实心塔,平面呈正八边形,通高9 米,共七层,由塔基、塔身、塔盖和塔刹组成。塔檐层层飞展,宝顶直插云霄,外形仿木建筑结构,逐层收分,整体造型挺拔,稳重美观,有着南方古塔清秀剔透的建筑风格。楼阁式塔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的塔,北方的楼阁式塔大多是砖塔,楼阁式石塔则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地区。由于福建盛产花岗岩,储量全国第一,因此福建石塔,特别是楼阁式石塔数量在全国最多,而陶江石塔则是福建楼阁式实心石塔的典范。
有关陶江石塔的建造年代长期众说纷纭,是目前福建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近150 座古塔中,唯一没有确定建造朝代的塔。根据《三山志》记载:“塔林寺在方山下,陈太建年置”,于是有学者认定建寺时必然同时建塔,而且还根据塔上的雕刻人物、瑞兽等造型,判断是南朝时期的遗物,因此认为陶江石塔建于南朝太建年间(569-582 年),距今已有1400 余年的历史。如今,福建许多介绍陶江塔的资料均采用这种说法。不过也有部分学者对此观点提出质疑,所以学术界至今对陶江塔的建造年代说法不一。笔者经过实地调研,企望通过陶江石塔的建筑特征以及所处位置,探究其修建的年代。

1.陶江石塔


2. 须弥座造型


3. 塔身造型


4. 双狮戏球


5. 双龙抢珠

一、陶江石塔的造型不具有南北朝以及隋唐时期古塔的特征
塔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特殊地理环境中,宗教、科学、民俗的综合产物,陶江石塔必然反映了当初建塔时期的建筑特点,因此根据陶江塔的造型特征就可能判断其建造的时代。
1. 陶江石塔平面为正八边形,而南北朝及隋唐古塔多为四边形
陶江石塔平面为正八边形,平面内角为120 度,边缘线曲折柔婉,每一边的立面对地基的压力较为平均,如遇地震时受力面积大,能够平均分散震波,比四边形塔的结构更不易被损坏,而且八边形塔外壁的角度较为缓平,能削弱来自任何一个方向的风力,便于抗御强风。闽侯为沿海城市,且处于地震带,每年几乎都会有强台风侵袭,把陶江石塔建成八边形,利于防风抗震,保证塔的整体稳定性。从我国古塔造型演变的历史来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很少出现这种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八边形塔。
我国南北朝的古塔,平面几乎都是四边形,如北魏云冈石窟的第2 窟支提塔和第9 窟石塔、北魏的天安元石塔,还有与太建年间相近的建于熙平元年(516 年)的洛阳永宁寺塔均为四边形塔。到了唐代,古塔延续了早期对木结构建筑的模仿,无论是楼阁式塔、密檐塔还是亭阁式塔,平面仍以四边形为主,少见六边、八边或多边形塔。据考证,我国唐塔78% 为四边形塔,只有12% 为八边形塔,而且这少量的八边形唐塔中仅有几座为楼阁式塔。目前唐代保存最早的八边形塔是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的河南登封县净藏禅师塔,为一座平面八角形单檐仿木构的砖塔。直到唐末五代时期,随着造塔技术的突破,塔的平面才逐渐从方形过渡到八角形,出现大量八边形塔。福建古塔是由北方地区传入的,唐末之前,北方古塔的主流是四边形塔,而当时处于中华文化边缘地区的闽侯,建造科学性能如此突出的八边形楼阁式石塔可能性极小。[1]通过以上分析,陶江石塔不大可能建于南北朝或隋唐时期。
2. 陶江石塔塔基为双层须弥座,而南北朝及隋唐古塔塔基多较低矮或无基座
陶江石塔塔基为一大一小两层须弥座重叠而成,第一层须弥座自下而上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等组成,底部八个边角用剔地法雕饰蝙蝠形琴角式底足,上面叠涩两层下枋,上下施皮条线。第二层须弥座向内收分,由下枋、下枭、束腰和上枭组成。双层须弥座主要起了三个方面的作用:①稳固塔身。由于陶江石塔塔身较为细长,如果只做一层须弥座,塔身就不够稳定,双层须弥座使塔体重心在下,可坚固塔身。②增高塔身。陶江石塔是小型塔,周长有限,因此影响到塔的高度,作两层须弥座,可以增高塔身,即使在远处也能看见。③视觉上的美观作用。双层须弥座稳重大方,具有优美的节奏感。总之,双层须弥座使陶江石塔更加挺拔高大,增强了艺术审美效果。陶江石塔这种双层须弥座塔基具有相当成熟的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而唐末之前的古塔并没有如此完整结构的双层须弥座塔基造型。
回顾我国古塔建筑的演变历史,发现南北朝时期古塔的塔基大都比较低矮,而唐代大型塔中多为砖塔,很少设基座,有的甚至没有塔座,塔身往往直接拔地而起。如北京云居寺八座唐代密檐式石塔的塔基均十分矮小,仅由两层石板叠涩而成,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的河南嵩山寺塔和建于隋大业七年(611 年)的山东历城四门塔的塔基也非常矮,并且颇为简单,为素平砖石砌成。可以看出,唐代之前塔的塔基简洁大方,中唐以后才开始出现在束腰上下施加仰、覆莲的须弥座形式,而且大多数塔不做塔基,塔身就立于地面。塔基增加高度,并且发展成须弥座的形式是从宋代开始的。[2]
因此,从陶江石塔复杂成熟的须弥座结构可以判断出,此塔应该为唐代之后的建筑。
3. 陶江石塔塔身修长,塔檐灵巧,而南北朝及隋唐古塔塔身多曲线形,塔檐较呆板
陶江石塔第一层塔身高0.8 米,二至七层塔身高度逐层递减,造型轻盈活泼,外观瘦长刚直,具有南方楼阁式塔秀丽的特点。福州地区许多楼阁式古塔外形均比较修长,体现了闽都地区地理结构特征及其相应的审美取向,据考证,唐末之前我国并没有出现这种细长笔直的楼阁式塔。
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古塔的轮廓线多为优美的曲线,上下两端小,中间稍大,如唐代河南登封法王寺塔的外形就是这种样式,而宋代及其以后所建的塔才变得刚直硬朗。陶江石塔修长秀丽的外形并不符合南北朝以及隋唐古塔的基本特征。
陶江石塔外观为仿木构,飞檐翘角,虽没有斗拱,但出檐刻三层混肚形,腰檐伸出较长,其中第一层塔檐向外延伸0.55 米,灵巧秀丽,具有一定的节奏美。转角做翘起的挑角,美观大方,塔檐上还刻出檐子、椽子和瓦顶,每个檐面刻筒瓦7 垄,每垄筒瓦正面刻有“井”字形图案,工艺严谨,结构规整。但是,唐代之前的古塔,塔檐大都为叠涩出檐,造型比较平整、呆板,如建于唐高宗调露二年(680 年)的善导塔即是如此。[3]陶江石塔的塔身外形特征不具有南北朝和隋唐古塔的特点,因此它不像是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建筑。
4. 陶江石塔雕刻多姿多彩,而南北朝及隋唐古塔雕刻多简洁朴素
陶江石塔自下而上布满了130 余幅造型生动的雕刻。须弥座第一层下枋从东往西分别是云纹、飞天等8 幅图案交替排列,云纹的造型基本一致,而飞天图每幅各有两尊,动态相似,只是手势有所区别,脸部基本都正面向外,身穿长裙,衣裙饰带随风飘动,显示出潇洒俊逸的风采,仿佛是穿梭在佛国净土的欢乐鸟。束腰八个面均有雕刻,从东向西分别是双狮戏球、牡丹花卉等图案,束腰的八个转角为8 尊侏儒力士,造型矮矮墩墩,挺肚露腹,低着头,耸着肩膀,双手或单手用力撑在大腿上,头部、身躯、四肢雕得圆滚滚的,全身肌肉紧绷,表情各不相同,十分滑稽可爱。须弥座上枭为仰莲,下枭为覆莲,相互穿插,形成一定的节奏美感。第二层须弥座下枋由东往西分别是折枝花卉、云彩等8 幅图案,同样是交错排列,花卉和云彩的造型相同。束腰从东往西分别为双龙抢珠、丹凤朝阳等图案,排列也是相互错开,束腰八个转角是8 尊将军像,身着武士服装,造型稳重,昂首挺胸,盘腿而坐。第一层塔身每面刻有3 尊结跏趺坐的菩萨像,第二层至第七层,每面均刻有一尊佛像,每尊佛像盘腿静坐在莲花座上,仿佛已进入禅定之中。陶江石塔的雕刻构图饱满,布局合理,以洗练的手法表现各种形象,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勇武奋进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想象力和工艺水平,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如此多姿多彩的塔身雕刻极少出现在唐代之前的古塔上。[4]
南北朝及隋唐古塔塔身大都较为素洁,极少装饰,特别是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快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如建于唐中宗元年(707 年)西安小雁塔,除在南北两面卷窗外做单层小塔装饰外,塔身无柱、枋、斗拱、雕刻等装饰,简洁朴素,大方庄严。另外,陶江石塔每一层转角的柱子外形如花瓣,又称“瓜楞柱”,这种柱子在唐代之前古塔上也没有出现过。因此,雕饰精美的陶江石塔不应是南北朝或隋唐时代的建筑。[5]
5. 陶江石塔位于寺院之外,而南北朝及隋唐古塔多位于寺院之中
考察古塔所处的具体位置,还可以窥见佛教建筑的形制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塔在寺庙中的布局也是有所变化的。我国早期佛寺往往以塔为中心,之后逐渐过渡到塔、佛殿并重,最后形成以佛殿为主体,而塔成为附属建筑。汉末至唐代中晚期,全国各地佛教寺院的布局皆以佛塔为主,塔位于寺庙主要位置,佛殿、佛堂则居后或四周环绕。自唐末五代之后,由于佛教不断世俗化,佛寺布局发生变化,大雄宝殿逐渐占据最主要位置,而塔往往建在寺后或寺旁。据《三山志》所说:“塔林寺在方山下。”虽然如今塔林寺早已不存,但可以判定此寺最初在方山(即是塔林山)脚下,而建在塔林山顶的陶江石塔并不在于寺院里,这也说明陶江石塔应是建于唐代之后。[6]
综合以上5 个方面对比与分析,陶江石塔无论从建筑构造、雕刻艺术,还是所处的位置,都不具有南北朝以及隋唐古塔的特点,从陶江塔整体造型来看,更接近于宋代建筑的特点,以此推断是唐代之后的建筑,因此,目前一些把陶江塔归为南朝古塔的文字资料有误。

6. 丹凤朝阳


7. 飞天与花卉


8. 侏儒力士

二、陶江石塔具有宋代楼阁式石塔的特征
陶江石塔的建筑结构映印着宋代楼阁式石塔的特征。
1. 陶江石塔与宋代楼阁式石塔较为相似
由于宋代建筑经典《营造法则》的问世,无论是建造样式和制作技艺,宋塔均是中国塔建造的鼎盛时期。与隋唐古塔端庄、质朴的风格相比,宋塔更加华丽、灵秀,特别是八边形塔逐渐增多。宋代楼阁式塔占全部宋塔的80% 以上,整体造型追求纤秀细腻,挺拔有力,比例均称,注重装饰,雕刻精致,塔檐形状开始出现优美的曲线,塔身显得飞动、轻快、有向上挺举之势,给人舒展的韵律感,而陶江石塔的整体建筑构造十分符合这些特点。
陶江石塔在外型上与我国一些宋代楼阁式塔,特别是与福建沿海地区一些宋代楼阁式实心石塔造型比较相似,如建于北宋初年的泉州崇福寺应庚塔、建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 年)的泉州洛阳桥双塔、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9 年)的福州千佛陶塔、建于北宋的福州文光宝塔和尚宾石塔以及建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 年)的福州林浦石塔。陶江石塔与这些宋塔相比,从外形特征到雕刻样式均较类似。
2. 陶江石塔借鉴了闽侯宋代楼阁式实心石塔的造型
由于佛塔的建造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修建陶江石塔的工匠必然会参考福建及福州当地楼阁式实心石塔的造型,因此,寻找与陶江石塔较为相近的塔成为判断陶江塔建造年代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把目标集中在福州宋代楼阁式实心石塔的范围,通过调研发现,陶江石塔最接近于闽侯当地建于宋代的莲峰石塔和青圃石塔(注:目前专家只断定这两座塔为宋代建筑,具体是北宋还是南宋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而且是直接照搬这两座塔的造型与雕刻题材。首先把陶江石塔和莲峰石塔进行对比,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①均为仿木构八角七层楼阁式实心石塔,塔身逐层收分。②塔座都是双层须弥座,而且须弥座的圭角、上下枋、上下枭、束腰的结构基本一样。③部分雕刻题材相同,都有侏儒力士、双狮戏球、佛像、莲瓣、花卉等图案。④莲瓣造型与排列方式相同,第一层须弥座上下枭与第二次须弥座的下枭为一层仰覆莲,第二层须弥座上枭为三层仰莲。⑤塔檐造型相似,都为仿木构建筑的腰檐。⑥塔身转角都为瓜楞形角柱。其次再把陶江和青浦石塔进行比较,发现也有同样的情况:①同为仿木构八角七层楼阁式实心石塔,都设双层须弥座。②第一层须弥座下枋都雕刻折枝花卉与云纹。③都有雕刻佛像、执剑神将、狮子、凤凰、花卉等图案。④塔身平座样式相同。⑤塔檐外形构造基本相同。足以发现,陶江石塔具有莲峰石塔和青圃石塔的大多数特点,特别是雕刻明显是综合这两座石塔的雕刻题材,并进行了一些添加,如飞天造像。[7]陶江石塔的塔檐造型比这两座宋塔更加灵巧,这也说明陶江塔在借鉴莲峰石塔和青圃石塔时,基本参照它们的整体构造,并结合两塔的雕刻题材,改进了塔檐,使之更加生动秀美。莲峰石塔、青圃石塔和陶江石塔都位于闽侯地界,所以陶江石塔参考这两座宋代石塔的建筑样式也是情理之中。综合以上判断,陶江石塔是宋代时期修建的,而且根据塔身成熟的建筑结构和风化程度来看,应是南宋时期建造的。
那么,既然南朝时此地还没有这座石塔,那为何《三山志》称这里的寺庙为“塔林寺”呢?通过进一步调查,可以推断出当年寺庙中曾建有多座和尚的墓塔,因此称为塔林,如果只是一座石塔,不应该称作塔林。所以,《三山志》的记载并没有错,只是被后人误读了,以为塔林是指这座陶江石塔。从以上论据可以推断,南朝时期,塔林山下有座塔林寺,寺中有许多座墓塔,但寺与墓塔之后皆被毁,到了南宋,民众见塔林山的山形过于平坦,而且这里又是村庄风水的穴地,为了使当地“文通武达之盛,瑰奇涵育应昌”之气得以巩固,根据附近的莲峰石塔和青圃石塔,再建造了此塔,一来可以礼佛,二来可以镇邪,改善文运,因此,陶江石塔既是佛塔,又具风水塔的特性。

结语
根据陶江石塔建筑构造特征与所处位置,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证,逐一推断它的建造年代,这有利于深入了解福建楼阁式实心石塔的演变状况,为进一步探讨福建楼阁式塔的发展历程奠定基础。陶江石塔是南宋时期的建筑,反映出较多宋代古塔的特征信息,代表了我国南方地区宋代楼阁式实心石塔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体现了民间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宗教文化、雕刻艺术和民风民俗等方面,陶江石塔均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 本文为2012 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泉州古塔的建筑艺术与人文价值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批准编号2012B111)。

注释:
[1] 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297-300 页。
[2] 汪建民、侯伟:《北京古塔》,学苑出版社,北京,2008,第17-18页。
[3] 赵克礼:《陕西古塔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第36-38 页。
[4] 林蔚文:《福建石雕艺术》,荣宝斋出版社,北京,2006,第73-75页。
[5] 同[3],第48 - 49 页。
[6] 同[1]。
[7] 曾江:《闽侯史迹要览》,福建美术出版社,福州,2011, 第206-20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