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包豪斯与美国艺术设计教育

  • Update:2014-03-13
  • 谢崇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2期
内容摘要
20 世纪初期美国“进步教育”改革等思潮影响下的艺术设计教育界,给包豪斯人以不同寻常的礼遇,促成了包豪斯思想在美国的广泛传播。然而,多种教育主张并行发展。或者说,包豪斯思想虽然被当作有效工具极大地冲击了美国原有的教育体系,但并非对后者的全面取代,而是主动或被动适应了美国的新环境,变成美国艺术设计教育思潮的有机组成部分。

1933 年4 月,柏林包豪斯被纳粹关闭,包豪斯并未因此终结,反而是随着包豪斯人散落世界各地而给众多国家和地区带去影响,美国几乎被公认为是包豪斯最直接和最大的受益者。多数包豪斯人到美国首先是在教育界找到职位,包豪斯人给美国的艺术和设计教育带去了什么?包豪斯教育思想在美国的继承者又是谁?在美国艺术设计教育史上,包豪斯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一、教育界吸引包豪斯人移民美国
在柏林包豪斯停办之前,格罗皮乌斯和密斯都曾对美国这片遥远的新大陆抱有好感和期望。格罗皮乌斯1922 年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就说:“……我所赞成的许多思想在你们国家比在这里更为盛行。”[1] 密斯在1930-1931 年包豪斯面临严重经济困难时,还产生过在美国办包豪斯分校的想法。[2] 但好感和愿望不等于事实,1928 年格罗皮乌斯从包豪斯辞职之后,并没有选择立即前往美国发展。密斯办分校的设想,也仅止于委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C. Johnson)为包豪斯驻美全权代表,主要目的在于为包豪斯筹资。而20 世纪30 年代初的美国正挣扎在大萧条的困境中,密斯的目的必难如愿,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柏林包豪斯关闭之时,包豪斯人并未看到前往美国发展的前景,甚至未察觉到笼罩在欧洲上空的战争风云,当年唯有为了逃避纳粹迫害的阿尔伯斯夫妇(夫人安妮是犹太人)前往美国黑山学院,其他人或者选择了仍然留在柏林,或者继续在欧洲其他国家发展,移民美国并未成为多数人的首选。
但在1936 年到1938 年的几年间,为何超过10 位包豪斯人先后移民美国?即将到来的战争可能对包豪斯人形成“推力”,美国方面的“拉力”也不应忽视。二战前夕的欧洲世界不能为包豪斯的现代思想提供生长的土壤,而美国教育界却在“进步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发现了包豪斯前期探索的意义。美国教育界对包豪斯人的礼遇成为将包豪斯人吸引到了这片新大陆的直接动因。
1928 年格罗皮乌斯从德绍包豪斯辞职时,其主要理由是“希望能到校外的实践领域应用和拓展包豪斯理论”[3]。但时隔不到10 年,他又欣然接受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约瑟夫•哈德纳特(Joseph Hudnut)的邀请,重执教鞭。其他移民美国的包豪斯人事先恐怕也并未料到他们在新大陆的工作还是教育,包括先期到黑山学院任教的阿尔伯斯夫妇和沙文斯基(Xanti Schawinsky),1937 年到美国密尔斯学院(Mills College)任教的利奥奈尔•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第二任基础课教师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密斯,以及他们分别引荐的几位包豪斯往日教员或个人往日的合作伙伴:格罗皮乌斯推荐布劳耶(Marcel Breuer)到哈佛,密斯邀请赫尔伯西摩尔(Ludwig Karl Hilberseimer)和彼得汉斯(Walter Peterhans)到阿摩理工学院(后来重组成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莫霍利•纳吉请凯伯斯(Geogy Kepes)到新包豪斯。
为了聘请一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前来任教,哈德纳特竟然亲自分别到欧洲大陆和伦敦找候选人面谈。接着又是力排众议,极力说服校委会的保守派们同意聘请格罗皮乌斯。不仅如此,还在格罗皮乌斯未到之前,就想法设法帮忙联系建筑设计实践项目,似乎哈佛的教职还不足以吸引格罗皮乌斯。密斯虽然没能如愿得到哈佛教职,但得到了阿摩理工的重用。一心“要办美国最好的建筑学校,聘到世界上最好的系主任”[4] 的阿摩理工学院校长,在顾问霍拉博德(John Holabird)的推荐下,力聘这位只见过其建筑作品却并不了解其教学能力的建筑师。在第一次遭到密斯拒绝之后仍不放弃,并在密斯被哈佛大学拒绝后马上再次伸出橄榄枝。在密斯到任后,不仅是课程的全面改革、运作资金方面按照密斯的要求尽量满足,连教师的聘任权也都全权委托给他。[5]之前从未担任过校长的莫霍利•纳吉,则是经格罗皮乌斯推荐,出任芝加哥艺术和工业协会资助的“新包豪斯”学校校长,比密斯还早一年到芝加哥。在黑山学院,开创者们认为在偌大的美国没有令人满意的艺术教育师资,因而便仅凭菲利普•约翰逊的介绍,就积极聘请他们并不了解的包豪斯年轻教师阿尔伯斯前来任教。
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事实,刚到美国时,密斯和阿尔伯斯几乎完全不懂英语,也不了解美国。1938 年,密斯到达阿摩理工之后,因为不会英语而用德语教学。“在一段时间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成为美国唯一用德语授课的建筑学校”[6] ;学生们回忆密斯的主要教学语言只是“再试试别的”(Try something else)或者“继续试(Keep trying)”[7]之类的简单说法。同密斯类似,阿尔伯斯最初在黑山的主要教学语言也很简单,主要是“睁大眼,多观察(Open your eyes)”。不懂英语的包豪斯人也能被美国高校重用,可说是美国教育界重视包豪斯人的有力佐证。

二、包豪斯人的主动适应
肯定美国是包豪斯的最大受益者,往往导致一种误解,以为包豪斯的全部体系或者大部分都被带到了美国,事实并非如此。包豪斯人带给美国的,难免被片段化,甚至误解。
即使不对哈佛大学建筑系和阿摩理工建筑系的教学细节进行考察,仅从校名和两校后来的发展方向就能看出,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只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以及美国的迫切需求,在美国发展了现代建筑教育,而不是还原了德国包豪斯关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全面探索,以至于今天提到包豪斯,不少美国人仍会自然而然把它与建筑教育等同起来。将包豪斯理解为建筑学校显然是误解,虽然格罗皮乌斯在魏玛包豪斯成立宣言中就声称“一切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筑”[8],但实际上直到1927 年汉斯•迈耶到来之后才真正开设建筑系,而那时候的包豪斯14 年历程已经过半,其他工作室的教学已经相对较为成熟。恰如安妮•阿尔伯斯后来描述的情形:“(包豪斯的)日常状态与公开宣言鲜有共性。”[9]
阿摩理工校长给了密斯极大权限,希望建成一流的建筑系。但密斯带来的建筑教学如何呢?至少初期的教学并非如意:建筑系仅有4 位教师,为了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密斯不惜任用没有教学经验的助手,在上课前几分钟才由赫尔伯西摩尔告诉这位助手怎么给学生上课。[10] 由此看来,教学条件所限,密斯带给阿摩理工的,并非成熟的教育和管理体系。他不希望,也不可能将包豪斯的大部分教育内容和方法“搬”到阿摩理工。那么,密斯等人带给阿摩理工的究竟是什么?该校的校园建筑仿佛就在宣示答案:密斯主持设计的钢和玻璃为主体的克朗厅(Crown Hall)等校园建筑“从结构出发”、简洁、经济的特点与该校校园更早的法国美术影响下的注重外在装饰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密斯之后,“从结构出发”成为后来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教育特色,革除旧教育体系,建立新教育模式成为密斯在阿摩理工的最大贡献。
阿尔伯斯夫妇没有得到密斯那样的权限,但黑山学院在短短十几年里从一所新成立的综合性文理学院发展成为美国现代艺术的重要阵地,与阿尔伯斯夫妇在黑山学院自由发展视觉艺术基础课程所营造的氛围息息相关。阿尔伯斯因为突出的贡献而成为黑山学院事实上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黑山的主要成就,就是将自己在包豪斯教的基础课程加以调整,适应美国综合性文理学院学生的“艺术”需求,发展出了一套视觉艺术基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最希望全面继承包豪斯的要算莫霍利,他给学校取名“新包豪斯”即为此意。在“新包豪斯”建立之初,他极力强调德国包豪斯的传统。尽管师资不足,莫霍利还是建了金工、纺织等6 个工作室。然而,莫霍利在美国办学的初期,正是二战前后美国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贫弱阶段,持续的经济大萧条令莫霍利的工业设计办学举步维艰,他想要传承德国包豪斯的想法显得非常不现实。“新包豪斯”赞助方一年后就撤资,随后莫霍利将学校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主要原因就在于20 世纪30 年代末的美国与格罗皮乌斯创建包豪斯之初的情形相差悬殊,“照搬”包豪斯根本不可能。

三、形形色色的包豪斯继承者
有很多学校宣称受到过包豪斯的影响。毕竟,从20 世纪30 年代之后的半个世纪,包豪斯的影响随着包豪斯人的著述、演讲、教育等活动在美国广泛传播。今天,当你走进密斯为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设计的克朗厅,在其中学习的建筑系学生仍然会告诉你,他们秉承密斯的原则,从结构出发设计建筑,而这种方法也成为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系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而同属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却与建筑系差别很大的设计系学生会说,设计系也是秉承了包豪斯的传统,虽然设计系“帮助人们解决问题(Resolve Problem)”的培养目标早已超越一般所谓的“艺术设计”范畴,但他们“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实际行业领域的专家”,确实带有包豪斯当年的印记。还有哈佛、麻省理工,无不肯定自己与包豪斯的血脉关系。甚至有一位美国研究者在访谈了数十位师生之后,汇集成一本题为《美国新包豪斯第二》的著作,声称南伊利诺伊大学才是新包豪斯之后真正的包豪斯继承者。理由是,莫霍利去世之后,继承他衣钵的学生多数去了南伊利诺伊大学,而后来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设计系的领导人和教师们“根本不了解包豪斯的思想和方法”[11]。从机构的变迁历史或者从师承关系来讨论包豪斯的传承都不无道理,但由此引发的谁是正宗的包豪斯继承者的问题却成为无法了断的公案。就像今天在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大学和美国的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学院等都可以宣称自己是包豪斯的继承者一样。
但是,即便是包豪斯人直接任教的学校,又有谁是代表包豪斯的真正方向?谁带给美国的是真正的包豪斯?如果说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带到美国的还是有几分相似的现代建筑教育的话,赫尔伯西摩尔以美国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为基础,特别是以芝加哥的城市建设为蓝本的“线性城市”建设理论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及教育的重要理论,影响了美国及全世界。阿尔伯斯、彼得汉斯等人则为艺术和设计基础教育提供了方向。莫霍利却是更加倾向于为机器生产服务的现代设计教育。他们带给相应院校的,是有差异的包豪斯。
美国也有似乎并不在意包豪斯传统的学校。当年阿摩理工与芝加哥艺术研究所合作办学,密斯曾在芝加哥艺术研究所的大楼工作多年。芝加哥艺术研究所也拥有自己的艺术学校和建筑专业,就是今天享有盛名的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前身,但芝加哥艺术学院却并不声称自己是包豪斯的后裔,它似乎走着一条与包豪斯影响下的美国院校平行的道路。如果仅仅认为包豪斯所代表的方向是前进的方向,芝加哥艺术学院似乎就是一所“保守”的传统院校,但在20 世纪初期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大潮中,芝加哥艺术学院曾经的改革呼声也非常强烈,时至今日,谁也不能断定芝加哥艺术学院所代表的艺术教育方向是“落后”的。包豪斯所代表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并非唯一的教育途径。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包豪斯不过是美国20 世纪上半叶艺术与设计教育潮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杜威等所倡导的注重学生自身经验的教育理论互相呼应,裹挟在进步教育运动等各类教育思潮的洪流中,因而反倒难以分清哪些是包豪斯,哪些又不是。

注释:
[1]Margret Kentgens-Craig.the Bauhaus and America: First Contacts 1919-1936.MIT,1999:p85.
[2] 同[1],p94.
[3]Gropius. Submission of Resignation to the Magistracy of the City of Dessau; in Wingler.Op. cit., p136. 转引自Éva Forgács. The B a u h a u s I d e a a n d B a u h a u s P o l i t i c s . T t r a n s l a t e d b y J o h n B á t k i . B u d a p e s t : C e n t r a l E u r o p e a n University Press, p156.
[4]1936 年3 月20 日阿莫理工艺术学院建筑系顾问(advisory)委员会主席John A. Holabird给密斯的信。美国国会图书馆档案,Cataloge of Manuscript Division: M i e s v a n d e R o h e ,Container No.5.
[5]1938 年4 月2 日阿莫理工校长赫尔德(Heald)给密斯的信。美国国会图书馆档案,Cataloge of Manuscript Division: Mies van de Rohe, Container No.5.
[6] H e n r y T . H e a l d ,“Mies van de Rohe at I.I.T.”, p187.
[7] M y r o n G o l d s m i t h a n d B e t t y J . B l u m , Oral History of Myron G o l d s m i t h , F . A . I . A .p24.
[8](英)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林鹤译, 三联书店, 北京,2001,第4 页。
[9]James Elkins. What do Artists Know , The P e n n s y l v a n i a S t a t e 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 U n i v e r s i t y P a r k , P e n n s y l v a n i a , 2013, p 1 9 , C h r i s t o p h e r Frayling 的发言.
[10] A l f r e d C a l d w e l l a n d B e t t y J . B l u m ,“Oral History of Alfred C a l d w e l l , F . A . I . A”, p118
[11]Al Gowan, Shared V i s i o n : T h e S e c o n d A m e r i c a n B a u h a u s , M e r r i m a c k M e d i a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