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上下连属式袍服研究

  • Update:2011-12-21
  • 贾玺增、李当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湖北省江陵马山楚国一号墓出土7 件袍服的上下连属式结构特点、剪裁技术、缝制特点、多片拼合的文化内涵和客观制约因素展开讨论。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马山楚墓袍服分片裁缝的制衣方式与当时布料幅宽和表面纹样有关;其次,中国先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能够通过背省和腰省的技术,塑造服装的人体自然形态;再次,在马山楚墓袍服的腋下部有用于增加人体手臂伸展的袖裆插片。
关键词:楚国、袍服、深衣、袖裆、缘饰
本文为2009 年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研究”(09BF054) 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17. 小菱形纹锦面绵袍N15

表3. 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上下连属式服装形制构成(单位:厘米)


      至汉代,这种袖身窄小的“收口”式服装被称为褠衣,即《释名• 释衣服》:“褠,禪衣之无胡者也,言袖夹直形如沟也。”自汉魏以来,属士庶所穿的礼用单衣。[11] 素纱绵袍N1 的衣身短小与墓主人穿着的内衣N22 形态近似,衣料为极细薄的平纹纱质地,表面不施纹彩,“似经过涂饰加工,但早已腐败。”[12] 从形制上判断,素纱绵袍N1 应为贴身穿用的冬季内衣,一般不显露于外。
      除了素纱绵袍N1 外,马山楚墓6件袍服的上衣、下裳、袖腋的交界缝际间均有一长方形(长37 厘米、宽24 厘米)袖裆插片。袖裆插片横置腋窝处,加大了胸围尺寸,补充了人体腋窝的厚度,加大了着装人体两臂的举伸空间。腋下加袖裆的服装式样,似在春秋时鲁国已有。在《礼记• 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腋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前引“逢腋”也作“缝掖”。《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缝掖其袖,合而缝大之,近今袍者也。”掖,胳肢窝,后写作“腋”[13]。因此,“逢掖衣”即“缝腋衣”。这似与马山楚墓袍服实物相互印证。
      与马山楚墓腋部加缝袖裆插片有异曲同工之妙,日本和服(图18)的袖腋处有一个不缝合的开口,名曰“八字口”。当穿衣者伸举手臂时,腋缝部的开口会自然张开。其道理与马山楚墓中的服装原理相同,都是平面拼装衣片时对应立体的腋窝厚度及双臂上举时腋部增量的补充。

18. 日本和服实物照片2


三、细部处理
      据马山楚墓出土袍服分析,战国时期的楚人在制衣时,会根据服装的穿用种类在领口部做不同处理。其规律是内衣领口横向开得较窄,后领窝下挖较深,领缘较窄;中衣衣领两侧略有侧开,不挖后领口,直接在领上加缝领缘,如小菱纹绛地锦绵袍N15;外衣领口侧开较大,几乎开至肩部,直接在领上加缝领缘。其穿着后,在前面领口两侧可见中衣和内衣的领缘,而后领口部位只能看见外衣的领缘。这与河北平山县三汲出土战国银首铜人灯中人物服装式样略有不同(图19)。

19. 河北平山出土战国银首铜人灯(66.4 厘米,,潘妙拍摄)2


      据孔氏《正义》:“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从春秋战国时期人物雕像和图像上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穿衣,一般外衣略短,中衣较长,后摆曳地,其衣襟两摆在前足部分开。据专家考证推测,江陵马山楚墓的墓主身高约在160 厘米上下,体长(从肩部至足)约136 厘米。该墓出土的凤鸟花卉纹绣浅黄绢面绵衣N10 的衣长165 厘米,曳地达23 厘米。而中衣小菱形纹锦面绵衣N15 的衣长则为200 厘米,托地达58 厘米。这种外短内长的穿衣效果正与当时人物雕像相符合。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上下连属式服装长度及穿着状态具体尺寸详见表4。[14]

表4. 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上下连属式服装长度及穿着状态(单位:厘米)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