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清明民俗琐议

  • Update:2010-05-11
  • 刘朝晖
  • 来源: 装饰
内容摘要
清明是中华民族的重大节日,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人们借此祭祀先人,表达哀思,同时在这一节日里还会进行踏青等各种喜庆和体育活动。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同时兼顾生者和死者的节日。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清明民俗琐议

About Pure Brightness Folk-custom

(刘朝晖,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同时也是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一一个兼有节日与节气的大节。“清明”的得名,根据《淮南子·天文训》的说法,是“春分……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1)清明风是八面来风”中的一种,指的是东南风,比较温暖和煦,适宜万物生发,空气也清净明朗,所以称这一节气为清明。

在汉魏以前,清明主要是作为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气而存在,真正成为节日是在唐宋之后。但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是,清明节同时具有祭祀先人与娱乐生者的双重功能,也反映了中国人对现世生活的重视。实际上,在漫长、冷清、无聊的寒冬季节结束后,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风清气朗之时,而坟茔又多在郊外,所以人们在祭扫先人坟茔之后,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踏青游玩的心理需求,以借此弥补冬天带来的无趣。

一、扫墓

现在的清明节,主要活动就是祭扫坟茔。中国人历来重视对先人的祭祀,但最早并不是墓祭而是庙祭,王充《论衡·四讳》:“古礼庙祭,今俗墓祀。”(2大致从春秋战国开始,墓祭之风才逐渐形成,《孟子》曾记载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齐国人每次出门都是酒足饭饱地回来,结果最后被他妻子发现原来他是去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讨要剩余的祭品吃。(3)这个故事说明当时墓祭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后汉书》载:“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自雒阳诸陵至灵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伏腊及四时祠。”(4《事物纪原》载:“《后汉·光武纪云:建武十年八月,幸长安,有事十一陵。盖躬祭于墓也。即今上坟拜扫,盖起于此。”(5)可见汉代已经正式形成墓祭之俗,但这种祭拜并不是仅限于清明,而是一年有很多次。

由于社会上下对祭祀先人以及寄托哀思的重视,墓祭逐渐得到政府的支持,北魏时官员甚至可以为此请假回家,如《魏书》记载:“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历十旬。”(6)到了唐朝开元年间,已经是“寒食上墓……近代相传,浸以成俗”,政府考虑到士庶有不合庙享者,无以表其孝思,故而干脆把墓祭编入五礼之中,寒食墓祭作为法定礼俗被确定下来。(7)其结果是每到这一时节,“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8)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忠实记录了寒食扫墓的情景:“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9)寒食与清明本来是分开的,但一方面因为两者时间紧密相接,寒食过后就是清明,往往寒食上墓还没结束,清明就已经来临,另一方面因为寒食禁火,清明取火,两者有着承接关系,所以清明逐渐从节气变成了节日,并把寒食节包含了进来。最迟在宋代,清明就成了节日,寒食与清明开始相提并论,例如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脱胎于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的《寒食诗》,其中一句句就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10)虽然这时人们基本上仍是把寒食与清明分开来过,但这两个节日的主要活动都是祭祖扫墓,正是由于这种一致性,寒食节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消亡,清明节逐渐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只在少数一些地区单独成节,更多的地区则是把寒食节习俗融进清明节之中,以清明取代了寒食。这种融合发展到近现代,就成了虽然清明节的前后几天都可以祭祖扫墓,但一般都是集中在清明这一天进行了。

扫墓的主要内容包括祭拜、送纸钱、添新土等。祭拜一般首先要除去坟上杂草,然后摆出酒食、香火等物以及其他富有地方特色的物品。比如浙江嵊县“用粘米采菁苗为糍,刳羊豚祭先垄”(11),山西万泉、荣河一带的祭品则有一种应该是源自宋朝的寒食节面食,其状如兜鍪,蒸制而成,俗称“子推”,荣河县的“子推”还“内装胡桃九枚,外周围胡桃八枚,上插鸡子”。(12)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东京“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饣固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13)送纸钱的方式有烧、挂、压在坟头等,这种纸钱有些就是黄表纸,有些则经过特制,如剪成铜钱形状,或者像现在常见的“冥府银行”等印刷品。如江苏吴中一带,清明这天上坟要“挑新土,烧楮钱,祭山神,奠坟墓”,祭祀要用麦面,还要烧纸焚锭,安徽寿春则要“挂纸钱于墓树,谓之赆野鬼”(14)。其实烧纸钱的习俗大概在唐玄宗时代才开始出现。宋代人曾经对此进行过考证,认为“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至是(玄宗时)(王)屿乃用之。则是丧祭之焚纸钱,起于汉世之瘗钱也。其祷神而用寓钱,则自王屿始耳。”(15)但由于寒食禁火,所以墓祭仍无法烧纸钱,人们只能将纸钱挂在墓前树枝上或压在坟头。这在当时就引起过人们的质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16),随着寒食的逐渐消失以及清明祭墓的流行,烧纸钱才开始出现,而且与挂、压等方式并行不悖。添新土、除杂草作为清明扫墓的一个重要项目则是因为,相对于死者而言,坟堆就是房顶,由于一年的雨水冲刷、杂草破坏,坟堆往往会有所损毁,而在春草发芽之时将其除去并添加新土,也就意味着给祖先修葺房屋,以防夏季雨水渗进墓穴。唐代人们对此就十分在意,认为“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17)除以上三项外,清明扫墓还有分食祭余、打扫邻坟、安慰孤魂等。分食祭余通常是在祭祖之后进行,这种习俗南北都有,一方面,精心准备的食物在祭拜过先人之后如果丢掉实在很浪费,另一方面,整个家族聚在一起同食共饮,分享祖宗余馂,又可以起到团聚宗族的作用。生人有左邻右舍,死者也有邻居,打扫邻坟,给邻坟烧一些纸钱,有利于处好邻里关系,而且一般来说邻坟总是会与自家沾亲带故,打扫邻坟也是亲戚之间的一种相互照应。在祭拜祖先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分出一部分供品和纸钱给孤魂野鬼,既防止他们与祖先争夺供品,也防止他们危害活人。

清明祭祖扫墓,一方面起到怀念先人,祈求祖先护佑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以添新土、送纸钱等形式显示出家族人丁的兴旺。它强调的是家庭、宗族的血缘关系,“清明无客不思家”,它所反映的正是家族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二、踏青

踏青可以说是清明时节第二重要的活动。阳春三月,树木吐出新芽,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踏青游赏自然也就成为一项人人喜爱的活动。

踏青最早并没有确定的日子。它的起源一个是在先秦就已经产生的上巳节,时间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其目的是临水修禊,祓除不祥。上巳节虽然产生较早,但直到东汉时上巳禊祓才逐渐成为全民性的节日。魏晋时期上巳节固定在三月初三,而且节日内容也从洗濯祓除扩大到以踏青郊游、游目骋怀为主。到了唐朝,上巳节游赏宴乐的风俗大为炽盛,节日内容也大大丰富。寒食踏青也是风靡社会各阶层的活动,上文已经说过,寒食节祭扫先人墓茔是先流行于民间然后才被政府编入礼经的,而寒食节最初产生与扫墓并无关系,所以这也就使得寒食节既是人们扫墓的节日,也是游玩的节日,在祭祀先人的同时娱乐生者。在上巳和寒食并入清明节之后,踏青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实际上,清明踏青的内在意义在于顺应时令节气,阳春三月,生气始盛,万物萌生,人们走出屋门,来到野外,是积极主动地迎合时气,以促进自身体内的阳气流转,这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宋代是城市化的时代,也是各种节日民俗由“娱神”到“娱人”转变的时代。这时的踏青习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北宋东京清明节时,“士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饣固、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土仪”。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缓入都门,斜杨御柳;醉归院落,明月梨花。诸军禁卫,各成队伍,跨马作乐四出,谓之“摔脚”。其旗旌鲜明,军容雄壮,人马精锐,又别为一景也。”(18南宋杭州在清明这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殢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男跨雕鞍,女乘花轿,次第入城。又使童仆挑着木鱼、龙船、花篮、闹竿等物归家,以馈亲朋邻里”。(19)元代清明节时的大都城内,“宫庭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彩索鞦韆架,自有戏蹴鞦韆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闼。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拔散懐之乐事”。(20明代清明时节的杭州则更为热闹:“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阗集,而酒尊食罍,山家村店,享馂遨游,或张幕藉草,并舫随波,日暮忘返。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筋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而处方优妓,歌吹觅钱者,水陆有之,接踵承应。又有买卖赶趁,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彩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鼗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21)人们对待清明节的态度在诗词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宋·王禹偁《清明》)“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程颢《郊行即事》)“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高翥《清眀日对酒》)连理学大师程颢都对清明游赏持肯定态度,更遑论普通百姓了,所以宋代以后,清明节完全没有了上坟祭祖所应有的肃穆气氛,而成了纯粹娱乐性的节日了,其喧嚣热闹的程度,完全不是今天的清明节所能望其项背的,相对而言,现在的清明节反而更“像”清明节一些。

三、结语

清明节习俗,或者严格说是后来并入清明节的习俗,流传较广的还有秋千、风筝、戴柳等,今天人们仍然会荡秋千、放风筝、戴柳条帽和柳枝花,但这些活动已经不仅限于清明节了,而且它们最初产生时祈福驱邪的意味也越来越淡化,人们看重的只是它们的娱乐功能。这也是节俗由神圣向世俗转变的大势所趋,毕竟,祭祀祖先是为了祈求他们的保佑,祛除邪祟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无论何时,活着的人们才是最重要的。

 

 

 

注释:

(1)《淮南子》,卷三,“天文训”,阮青注释,华夏出版社,北京,2000,第51页。

(2)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卷二十三,“四諱篇”,中华书局,北京,1979,第1329页。

(3)《孟子译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北京,2005,第203页。

(4)《后汉书·志第九·祭祀下》,岳麓书社,长沙,1994,第1410-1411页。

(5)(宋)高承、(明)李果:《事物纪原》,卷八,拜扫”,金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北京,1989页四三三。

(6)《魏书·列传第九上·献文六王上》,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1995,第341页。

(7)同(5)。

(8)(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第三十卷,《寄许京兆孟容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页四八二。

(9)(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全唐诗》,卷四三五,中华书局,北京,1999,第4831页。

(10)《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第二十一,“香山居士”,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2,页一四〇。

(11)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95,第842页。

(12)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1989,第711713页。

(1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8,第43页。

(14)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第451-452页,544页。

(15)(宋)高承、(明)李果:《事物纪原》,卷九,“寓钱”,金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北京,1989页四八〇。

(16)(唐)王建:《寒食行》,《全唐诗》,卷二九八,中华书局,北京,1999,第3367页。

(17)同(16

(18)同(13)。

(19)(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1998,第132-133页。

(20)(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风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页二〇三。

21)(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80,第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