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西班牙世博会之“双城记”——巴塞罗那与塞维利亚的城市嬗变

  • Update:2010-07-06
  • 肇文兵
  • 来源: 装饰2010年第8期
内容摘要
A Tale of Two Cities: The Change of Barcelona and Seville Between and After World Expos
内容摘要:作为一个南欧国家,西班牙曾经有两座城市在世博会的历史上留下清晰的印迹:巴塞罗那与塞维利亚。从1888年到1992年,两个世纪,两座城市、三次博览会,其中一次是由两个城市共同举办的。大博览会不仅对于巴塞罗那和塞维利亚的城市发展影响深远,也对整个加泰罗尼亚地区和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进一步现代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巴塞罗那和塞维利亚世博会的历史为线索,记录两座城市文明的嬗变及博览会历久弥新的城市与文化遗产。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双城记》开篇如此形容工业革命初始的年代。有趣的是,这句经典的开篇词似乎适合形容人类文明的诸多历史阶段,比如19世纪末,比如20世纪初,更比如20世纪末,甚至今天。对肇始于工业文明早期的大博览会,这个双重描述同样有些许道理。繁华盛会的另一面,总有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代价。无论怎样,这些盛会都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影响,也延伸至我们今天的生活层面,就城市而言,则变化的痕迹更为明显。对于西班牙,举办大博览会,也带给这个曾经盛极一时却沉寂多年的南欧国家更多的机会。
 
 
 
一、         1888,巴塞罗那——“奇迹之城”的登场
在城市规划领域,存在一种所谓“毕尔巴鄂效应”[i]  ,是指城市通过营造显著而新锐的标志性建筑或地块,由此迅速得到关注,进而提升城市形象,并有力地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在世界上公认做得最成功的三座国际化城市[ii]当中就有巴塞罗那——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几经起落的地中海古城。很多人认为,巴塞罗那在现代都市文明中的崛起源于1992年的奥运会,人们似乎一致性地只看到这座城市在奥运会之后的突然转向,而忘记了这座城市自19世纪以来,还受到其他重要历史节点的影响。其中,第一个重要的时间点是1888年。这一年,也是西班牙重新受到广泛瞩目的时候,作为一个“奇迹之城”,巴塞罗那凭借大博览会的契机重新登场。
巴塞罗那建城于公元前3世纪,这里曾先后是迦太基人、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领地。从查理曼大帝时期(约公元8世纪)开始,该地区成为法兰克帝国的西部领地,并逐渐形成以巴塞罗那为中心的加泰罗尼亚大区。12至14世纪,是巴塞罗那的黄金年代,它成为当时地中海沿岸重要的港口和工商业城市。14世纪下半叶的一场大瘟疫,将巴塞罗那从其历史的顶峰拖至谷底,直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一跃成为欧洲的霸主,巴塞罗那这座盛极一时的港口城市依然备受冷落,它被禁止与海外交往,取而代之成为当时西班牙最大港口的则是西南部重镇——塞维利亚。18世纪初叶,法国波旁王朝的菲利普五世统治了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受到了进一步的压制,国王甚至解散了当地的政府和大学。
进入19世纪,由于马德里当时陷入了政权争夺的泥潭,当权者无暇顾及加泰罗尼亚地区,巴塞罗那借此契机摆脱了马德里的政治束缚,得以重现生机,并迅速发展成为西班牙工业的巨头。1833年,西班牙的第一台蒸汽机在此生产;1848年,西班牙的第一条铁路也由此通车。直到1888年,巴塞罗那举办了它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至此,城市的复兴终于使巴塞罗那在经济、技术实力和城市形象上都能与当时欧洲的先进城市并驾齐驱。而这次博览会也是整个19世纪惟一由南欧国家所举办的一次世界博览会。
这届世博会受到1867年巴黎世博会的强烈影响,不仅如此,其后的两届,1876年费城博览会以及1884年的比利时安特卫普世博会也大大激励了西班牙参展团。当时的参展团代表欧亨尼奥·赛拉诺·徳·卡萨诺瓦(Eugenio R. Serrano de Casanova)最先提议在西班牙举行世博会。他曾设想将比利时博览会的展览馆照搬到巴塞罗那,也曾设想博览会上建造一座高达210米的孔达尔塔(Torre Condal),然而这些愿望都没能实现。由于1887年出现的财政困难,赛拉诺被解职。最终,博览会在巴塞罗那市长弗兰赛斯克·徳保拉·里乌斯-陶莱特的推动下成功的举办。
为了举办1888年的世界博览会,在此之前严重缺乏公共空间的巴塞罗那开始进行一场空前的城市美化运动。这场城市改造运动,甚至在博览会之后仍在进行。一批新的建筑,如凯旋门、美术馆、工业展览馆都建造起来。同时,还在老城区内进行改造和建设城市所需的公共区域,并且重新修建了在1842年那场大骚乱中被毁坏的宗教建筑。甚至连政府军队都撤出了蒙锥克(Montjuic)城堡,以便为这次博览会提供场地。由此可见整座城市对于此次大博览会的重视程度。对于这座城市,1888年的盛会等同于一次蜕变,市民的自豪感和荣誉被唤醒,人们都怀着很高的热情和信心参与到这场盛大的活动中来。此次世博会从1888年的4月8日一直持续至12月10日,博览会占地总面积有46.5公顷,共有30个国家参展,参观者近两百三十万人[iii]。为举办这次世博会,巴塞罗那市的投入很大,但是却带来了近650万比塞塔的亏损[iv]。巴塞罗那倾其所有、满怀热情地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博览会,换来的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的国际关注,但城市由此所呈现的活力却一直在延续着。一座落寞已久的古城由此开始了它的现代化路途,巴塞罗那人也开始一步一步地成就他们的“奇迹之城”。“奇迹之城”的称誉来自一部创作于1986年的长篇历史小说《奇迹之城》(La ciudad de los prodigios)。它的作者是西班牙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爱德华·门多萨Eduardo Mendoza)。这部历史小说正是以1888年到1929年两届巴塞罗那世博会为背景而创作的。它讲述了一位乡村男孩奥诺弗雷的发迹史:1888年世博会后,巴塞罗那开始焕发活力,奥诺弗雷白手起家,向那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里此起彼伏的潮流借力,以极富传奇色彩的方式登上了时代的顶峰,成为了能在欧洲金融界呼风唤雨的超级富豪。小说横跨四十二年的时间,在“一城一人”的描写中穿插了巴塞罗那诸多著名的历史片段,以戏剧性的场景复活了1888年到1929年两届世博会之间的历史细节。门多萨动手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正值巴塞罗那又将发生一次重大变革的前夕: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他一边写作一边观看着这座城市在如何重新变化。
作为1888年世博会的重要遗产,“巴塞罗那凯旋门”(Arc de Triomf至今矗立在城市之中,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的旅游景点。凯旋门是为1888年世博会专门建造的,作为博览会的主要入口,建筑由红砖砌成,是典型的摩尔复兴风格。凯旋门的前楣有一座“巴塞罗那欢迎你”的雕塑,设计者为乔赛普·瑞奈斯(Josep Reynés),其背面石雕名为“报偿”(Recompense),设计者是乔赛普·黎芒那(Josep Llimona)。此外,凯旋门上还有12尊女性雕像,象征着荣誉和尊严,在建筑的顶端则是巴塞罗那的盾徽装饰。通过这一届世博会的举办,巴塞罗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座古老、破旧的小城变成了令人自豪的、充满浪漫风情的城市,而巴塞罗那人也变得更具世界性,更加高雅,同时,也更加野心勃勃。
 
二、         1929,双城合璧——现代之城的来临
20世纪初,西班牙曾经进入过一段混乱的时期。1923年9月,墨索里尼的崇拜者西班牙普列莫·德·里维拉(Primo de Rivera)将军在西班牙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这不可避免地损坏了西班牙在国际上的形象,为了改善与欧洲邻国的关系,重新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好感,事隔四十二年,西班牙在1929年又一次出现在世界博览会这个展现国家形象的舞台上。
早在1913年,巴塞罗那就开始筹划新的一届博览会,当时计划在1917年举办,主题定为“电气时代”,目的是为了展示新兴的电气化和工业化的成果,但筹办与建造工作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搁浅。随着欧洲从一战的阴影中走出,世博会也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1929年的世博会在西班牙的两座城市同时举行——巴塞罗那与塞维利亚。巴塞罗那世博会的主题是“工业、西班牙艺术和体育”;塞维利亚博览会的主题则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富庶”,主要由西班牙语国家参加,原名“西班牙语国家博览会”,后命名为“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1929 Ibero-American Exhibition),两个博览会合称为“西班牙总世博会”。虽然两个城市并没有因此盈利,还造成了财政的亏损,但是通过这次世博会,巴塞罗那和塞维利亚都在城市规划与设施建设方面得到发展,两座城市的文化与传统也更多为世界所了解。这一届世博会的举办标志着西班牙进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巴塞罗那世博会会址远景之现状 1929年建造
 
1、             西班牙之光
电灯是19世纪末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自从1878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用钨丝制作的白炽灯,爱迪生的这项发明就开始不断带给欧洲人惊喜。1881年,法国巴黎又举办了电力博览会,通过这个博览会,爱迪生的电灯与用作光源的发动技术开始为欧洲人所了解。到1893年芝加哥的哥伦布纪念博览会上,氮气灯已经照亮了整个展览馆。
1929年的巴塞罗那世博会仍然延续了1917年未完成的主题——“电气时代”,将灯光的绚丽与神奇作了充分的展示。这次展览会的会址依然选择在著名的蒙锥克山上,这里是巴塞罗那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曾建造过城堡、监狱,后成为闻名遐尔的观光胜地。在此次世博会上,巴塞罗那将这片土地建造成为永久性的公园,为此修建了宫殿般的展览馆、树木成荫的大道、水上花园以及能够容纳6万名观众的体育馆。圆形的西班牙广场是世博会的主要入口,各主要场馆都建造在克里斯蒂娜大道的两侧,主馆则为建造在大道尽头宏伟的国家宫。宫殿主体上沿用了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但是在内部的装饰上也有巴洛克与罗可可样式的采用。这座建筑在1934年被改作加泰罗尼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从中世纪到20世纪先锋运动时期的作品。夜幕降临,巴塞罗那西班牙广场上的巨大喷水池,为彩色的灯光所照亮,从蒙锥克山顶倾泻而下的梯形瀑布也因光照而显得更为壮观和富有神奇色彩。灯光的运用,还照亮了装饰柱及其底座,同时也作为大道两边的照明,多束光柱从国家宫后面射向巴塞罗那的夜空。这景象,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绘画如出一辙——有规则的放射状灯光装饰了城市、也装饰了画面,成为电气化时代的独特符号,象征着现代的工业文明。
欧洲共有14个国家参加了西班牙总世博会,此外还有来自亚洲和美洲的十几个国家。由于此次博览会主要侧重工业和电气化文明,共有11个展馆展出了来自西班牙和其他国家在纺织、化学、电器、农业、城市规划和建筑上的工业文明成就。巴塞罗那经历了1888年世博会至此,已发展成为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可以说它就是西班牙的曼彻斯特。对灯光的大规模使用,也使巴塞罗那世博会获得了“西班牙之光”的称誉。
 
2、复制的西班牙村
尽管此次世博会上展现的大量工业成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西班牙独特的艺术与风俗更凸显了它的魅力。除去在国家宫中展出的从史前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到17世纪初叶的西班牙绘画发展史,最吸引参观者的就是著名的“西班牙村”(Poble Espanyol)。
“西班牙村”由建筑师弗朗切斯科·弗卢埃拉(Francesco Foluera)与拉蒙·雷文托斯(Ramon Reventos)共同设计,也可以说它是一座庞大的露天建筑博物馆。设计者复制了西班牙各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以展示西班牙各地的日常生活场景。整个露天博物馆占地面积四万两千平方米,共按原貌复制了320座建筑,包括普通的房舍、教堂、广场和街道。为建造西班牙村,设计师们历经十年的考察、研究与图纸的绘制工作。他们不仅成功复制了建筑,更将西班牙民间的生活复制过来。在1929年世博期会间,铁匠、皮匠、以及其他手工艺者都在此生活和工作。以他们的生活常态展现了西班牙的工艺品制造技艺和日常风俗。这一组建筑群至今仍完好的保存着,它已经成为巴塞罗那市区内重要的地块,作为市民们假日活动的场所,也是游客们最喜欢参观的景点。法国电影《香水》中最后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便取景于此。
 
3、             现代建筑的诞生地
此次博览会显示出了建筑风格上的多样性,一些建筑师忠实地追随当时的主流风格,也有一部分建筑师重新趋向于历史题材以及19世纪末的折衷主义建筑,在细节上仍使用西班牙式的巴洛克样式。尽管存在这样的多样性,但是所有的大型公共建筑都具有强烈的纪念性和宏伟辉煌的特征。实际上,大部分建筑都采用了所谓“新世纪风格”,这是一种西班牙文艺复兴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拼贴。例如,巴塞罗那城市馆就借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的建筑风格。相反,在那些并非公共大型建筑的国际性区域,建筑师们则选择了更加先进的解决方式——与当时的技术相适应的装饰艺术风格、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的美学。
此届博览会有大量建筑被保留下来,但多数都被人们淡忘了,最初的建造目的与建造年代逐渐被模糊,设计师也多数被忘却了。只有一座建筑鲜明地展示着它的里程碑意义,它的建造也标志着现代建筑的诞生。这座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就是德国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德国馆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内部除相应的家具与装饰并没有设置其它多余的展品,其中最重要的展品便是由密斯本人设计的“巴塞罗那椅”。德国馆的外观整洁、结构外露,空间灵活多变,是现代建筑中流动空间的典范设计,具有简练且精致的细部。在这座建筑上,实现了密斯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它所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建筑空间和处理手法,成为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杰出成果之一。建筑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所造成的封闭、孤立的室内空间,而采取一种开放的、不间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人们在其间行走会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德国馆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用新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为了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密斯没有使用原先预留给德国馆的场地,而是选择了位于阿方索十二世和维多利亚·欧仁妮宫附近的一处位置。虽然德国馆在1929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世博会之后的1930年,德国馆被拆除并运回德国。过了几十年之后,西班牙人似乎重新认识到这座建筑的里程碑意义。1980年,巴塞罗那市规划局倡议重建此馆。于是,在1981至1986年其间按原样在旧址上重建了德国馆。今天,这里是密斯·凡·德·罗基金会的驻地。
 
4、             两座西班牙广场
1929年的西班牙总世博会上,巴塞罗那与塞维利亚两座城市都有很多重要的建筑遗留至今。它们在今天依然作为重要的城市地标,向世人展示着1929年的繁华与嘈杂。其中有两座广场,它们都被命名为“西班牙广场”(Plaza de España[v],在西班牙总世博会上,两个广场皆为各自会场的主要入口。
巴塞罗那的西班牙广场设计于1915年,原来在广场上还有象征加泰罗尼亚的四根圆柱(Les quatre columnes),1928年时,由独裁者里维拉下令拆除。今天,在巴塞罗那的西班牙广场上,矗立着两座塔楼,其样式酷似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钟楼,该塔因此被命名为“威尼斯塔”,塔高47米,设计师为拉蒙·雷文托斯,建成于1927年。两座塔楼的一侧是通向国家宫的克里斯蒂娜大道,大道两侧排列着带有柱廊的交通运输馆。西班牙广场中央的喷泉是1928年由建筑师何塞普·M.尤约尔·西维特(Josep M. Jujol Gibert)设计并建造的,后来在1992年经过修整,保留至今。当时广场周围还建造了几座旅馆,其中一座改为学校,还有一座成为警察局,而由图杜里设计的旅馆则在1991年拆除并在原址上扩建一座体量更大的旅馆。
1929年 巴塞罗那西班牙广场
 
相对于巴塞罗那西班牙广场的宏伟、开阔与四通八达,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则更具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塞维利亚的西班牙广场是1929年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所遗留下来的众多建筑之一。这座广场是塞维利亚最容易被确认的地域建筑,也是西班牙摩尔复兴风格的缩影。其设计者是建筑师阿尼瓦尔·冈萨雷斯(Anibal Gonzalez)。广场位于塞维利亚城南的一座建于19世纪的公园内,公园用地由玛利亚·路易莎女公爵划分给塞维利亚市,由此得名玛利亚·路易莎公园。1929年博览会期间主要在这里展出西班牙的工业和技术成就。广场为直径约两百米的半圆形,由一座连续不断的半环形建筑包围起来,建筑两端分别建有高70米的塔楼。塔楼受到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希拉尔达塔顶部的影响,呈现出巴洛克风格。广场中央设有喷泉,环形建筑前面有弧形的水面和一座蓝白相间由瓷砖装饰的拱桥,瓷砖的装饰也呈现出典型的西班牙地域风格。环形建筑底部设有58个开间的基座,基座都由彩色瓷砖装饰,靠背处均绘制着各个地区和行省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装饰瓷砖映衬着红色的清水砖墙,显示着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建筑装饰特色。
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远景(现状) 建于1929
 
三、          1992,塞维利亚——现代城市的转向与城市历史的持续
 
早在1905年,塞维利亚就举办过“塞维利亚农业、葡萄酒和采矿业产品博览会”,1908年4月,又举办过“西班牙在塞维利亚博览会”,这个两届博览会均为1929年的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奠定了基础。尽管通过1929年的博览会,塞维利亚在城市建设与经济上都有所发展,但是在20世纪的上半叶,以塞维利亚为代表的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在经济上与北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其现代化程度也远远不及巴塞罗那和马德里,整个西班牙呈现出“南贫北富”的态势。1992年世博会举办之前,这里只是一个中型城市,人口只有70万。1977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在访问美洲的时候曾说:“为了纪念发现美洲500周年,我要在塞维利亚举办世界博览会,就像我的祖父1929年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一样。”[vi]这个决定是西班牙国王提出的,同时也是由塞维利亚在历史上和美洲的渊源所决定的。哥伦布出发去美洲的首次航行就是在塞维利亚的港口起航,其后的三百年间(直至1764年),所有从西班牙甚至从欧洲出发的船只都以塞维利亚港为惟一的出发和返回地。
1992年世博会的举办正是为了纪念和庆祝美洲大陆发现500年,同时更要以此为契机缩短西班牙南北发展的巨大差异,树立西班牙的国际化形象。1982年,西班牙政府向位于巴黎的国际世博局提交了要在塞维利亚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申请,当时提交的主题是“新世界的诞生”。申请得到批准,三年后成立了“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组委会”。原本美国的芝加哥也同时申请了1992年世博会,国际展览局也通过了其申请,并决定在两地同时举办纪念发现美洲大陆500年的世博会,但由于芝加哥在财政上的困难以及芝加哥市民的反对[vii],1987年该市放弃了主办权。这样就由塞维利亚一个城市主办1992年的世界博览会,最后的主题也被定为“发现的时代”。
世博会的地址设于瓜达基维亚河中的卡图哈(La Cartuja)岛上,之所以选择这里是由于该岛与哥伦布的一段渊源。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之前曾经住在岛上的一座名为奎瓦斯圣母玛利亚修道院内,这一选择与发现美洲大陆的主题十分切合。同时,尽管这座岛屿靠近市中心,但当时岛上的大部分土地仍然是耕地,对这一地区的开发也意味着城市将得到必然的扩展。
1992年4月21日,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宣布纪念与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的塞维利亚世博会开幕。博览会一直持续到10月12日,共举行了176天。最初预计会有60个国家参展,而最后的数目则达到了111个国家和组织。其中有34个美洲国家、30个欧洲国家、20个非洲国家、18个亚洲国家、6个大洋洲国家,还有23个世界知名组织以及跨国公司,参观人数也达到4181万人[viii]。这些都大大超出了主办方的预计。这届世博会成为当时世博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盛会。同时它也被誉为一场“史无前例的外交胜利”,通过此次世博会有效地提高了西班牙的国际声誉。
1987年,塞维利亚市议会批准了城市的总体规划方案,其中包括世博会区域的规划。此规划还涉及到对市区内铁路和公路网的更新建设,废除了原来将城市划为两半的铁路线,因此两个老火车站失去了意义,被新建的圣胡塔斯火车站所取代,该车站于1991年运营。圣胡塔斯车站的建成也标志着连接塞维利亚和马德里之间的AVE高速铁路的建成使用,这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尽管是一个中途站,圣胡塔斯车站仍是按照终端站的规模设计的,这样也为塞维利亚城区建立了一个新的城市形象。这座车站被认为是一座极具表现主义特征的建筑,站台、候车大厅以及两者之间的过渡空间都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强调不同的方向、运用不同的采光方式。
为了沟通世博会所在的卡图哈岛与中心市区的联系,同时也使其成为城市的重要元素,塞维利亚政府为此建立了七座桥梁。其中最为独特的一座是由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设计的阿拉米约大桥(Alamillo)。这座大桥高140米,主跨达200米,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无背索斜塔斜拉桥。该桥用13对钢索拉住桥梁,斜塔呈58°倾斜角,这个倾斜角度源自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桥面中间在高出两边机动车道的地方设置了步行桥,步行的人在过桥时便有了很好的观看视野。大桥的构思源自设计者卡拉特拉瓦在1985年的一件大理石雕塑作品,该作品同样运用了力学原理,用一条钢索牵拉五块大理石立方体,展现了力的精巧与均衡。大桥建成之后,很快成为塞维利亚的现代城市标志。阿拉米约大桥的斜拉桥塔展示了一种特殊的力度感,很具张力,却又十分轻巧,像一把巨大的竖琴横跨河的两岸。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博会已不再追求所谓的英雄主义建筑,不再用个别建筑来表现世博会的伟大,而是表现不同的理念”。[ix]在塞维利亚世博会上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和异国风情的建筑集合在一起,也展示了许多生态和环保的理念。日本馆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这是一座长60米,宽40米,高25米的木结构建筑。建筑在地面上共有四层,由胶合木梁柱体系支撑,北面和正面都是用条状木板做成的弧形外墙。日本馆向世人展示了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和建筑技术。设计师在设计中强调了传统材料的现代运用。英国馆是这届世博会上最令人振奋的建筑,它在气候控制和节能环保方面的探索很值得推崇。它通过现代材料的使用和现场组装的构件表现了时代性,同时也体现了英国特有的传统精神:严肃、实用的、保持19世纪以来工业传统的特征。塞维利亚夏天的气温很高,通常会超过40℃,英国馆采用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围护来隔热,东面采用了一座瀑布墙,水流沿抛光的钢板流入下面的水池,通过水的循环带走热量;西面日晒较强,建筑师用装满水的集装箱充当墙体,以吸收热量;而在南北两侧墙体上则采用张拉结构,挂上白色聚乙烯织物以遮蔽阳光,使建筑如同支上了白帆,充满了轻盈感,也使人联想到航海的主题。这座建筑对能量的消耗仅为其它建筑的四分之一,高科技的理想与生态要求同样带来建筑的美观与精致的细节。整座建筑除去混凝土基础外,其它构件都可以拆卸运走,在博览会后,该馆可以被重新运回英国组装。
当年的各国展馆,由参展国支付1/3、西班牙政府支付2/3资金建设而成。一些国家展馆建造成本高,拆除费用也很高,他们就以300万美元卖给了西班牙政府,由政府出租给一些公司。世博会结束后,塞维利亚保留75%的展馆,其余的被拆除,重新规划再建,当时的一些人行道也被改建成车行道。政府在原址兴建“塞维利亚科技园区”,吸引全国和全世界的高科技企业落户。现已发展成欧洲最大的科技园区之一,共有340多家公司、科研中心与学术培训机构在此驻扎,年经济收益20多亿欧元[x]。著名的塞维利亚大学还把工程学院和其他几个系迁移到原来的智利馆。匈牙利馆现在成为以环保为主题的交互式博物馆;摩洛哥馆被作为地中海文化基金会;面积最大的美洲馆后来作为工程学院,后来又有天文学院与媒体科学院加入。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近加上交通的便利,这些改建和再利用项目都十分成功。
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是20世纪最后的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性博览会,它的成功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财政方面仍有大量的亏空,但是其所带来的长远利益确是不可估量的。塞维利亚通过此次博览会跻身于西班牙第四大城市,同时它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也得到很好的保护。
 
结语
今天的塞维利亚是一座既有悠久文化传统又不失现代魅力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斗牛场和弗拉明戈剧院的活力,它们仍被使用,而不是作为遗迹;你还可以路过摩尔式的建筑与街道,体会到西班牙人特有的浪漫与热情,甚至还可以偶遇充满传奇色彩的吉普赛人。卡图哈岛上的现代化带来的是新的经济和科技活力,但是却没有损坏古城的优雅与魅力,这正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的最佳方式。
在这一点上,巴塞罗那与塞维利亚一样,在经历了若干次变革,经历了数次盛会的喧哗之后,更具备了现代都市的活力与持续性,却仍保持着西班牙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古老城市的历史脉络。两座城市的历史嬗变,皆建立在对古城生命延续的基础之上,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今天你走在这两座现代城市之中,却丝毫不会产生历史与文化的迷失感的原因所在。
 
肇文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Woodward, The Building of Europe, Barcelona,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2.
2             Alexander Tzonis, Santiago Calatrava: The Poetics of Movement, Universe Architecture Series, 1999.
3             Colin Davies, British Pavilion, Seville Exposition 1992: Nicholas Grimshaw and Partners, London, Phaidon Press, 1992.
4、             周秀琴、李近明编著:《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学林出版社,上海,2007。
5、             吴敏编著:《世博与科技》,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
6、             郑时龄、陈易编著:《世博与建筑》,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
7、             [美]阿尔弗雷德·海勒:《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吴惠族 等译,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
8、             吴建中主编:《世博会主题演绎》,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
9、             [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王晓京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
10、         [法]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蔡鸿滨等译,海南出版社,海口,2000。
11、         [法]罗伯特·杜歇:《风格的特征》,司徒双等译,三联出版社,北京,2004。
12、         王建国、张彤编著:《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
13、         周进编著:《世博会视觉传播设计》,东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8。
14、         吴志强、干靓:“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4期。
15、         郑时龄:“城市中的世博会规划和建筑”,《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4期。
16、         吴志强、李欣:“历届世博会到达交通组织的比较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4期。
17、         田怡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长期品牌效应”,《21世纪商业评论》,2005年12月。
18、         吴志强:“世博会:城市转向永续的催化剂”,《时代建筑》,2008年第4期。
19、   唐子来、赵渺希:“世界博览会的经典案例研究之三: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3期。

 

注释:
 


[i] “毕尔巴鄂效应”,也称“古根海姆效应”,名称源自西班牙北部城市毕尔巴鄂。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里是一座破败而萧条的海边工业小镇,1997年,随着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这里建成,带给这座海边小镇大量的游客和经济利益,城市活力也随之复苏。于是,这种由一个建筑改变一座城市命运的事件就被称作“毕尔巴鄂效应”。
[ii] 这三座城市分别是:新加坡、迪拜和巴塞罗那。
[iii] 郑时龄、陈易编著:《世博与建筑》,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9,第116页。
[iv] 周秀琴、李近明编著:《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学林出版社,上海,2007,第359页。
[v] 今天的南欧不只有一座广场被名为“西班牙广场”,除去上述两个,还有三个比较著名的“西班牙广场”,它们分别位于西班牙的马德里、意大利的罗马和葡萄牙的里斯本。
[vi] 田怡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长期品牌效应”,《21世纪商业评论》,2005年12月,第108页。
[vii] 1987年,出于城市生态及环境保护的考虑,芝加哥市民反对在密歇根湖畔举办世博会。
[viii] 数据来源同注④,第130页。
[ix] 同注④,第134页。
[x] 数据来源:2010年4月6日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