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陈汉民:两张未署名的小画

  • Update:2010-08-30
  • 陈汉民
  • 来源: 装饰2010年第8期
口述:陈汉民记录整理:朱亮
吴先生是1964年北京艺术学院的部分师生转调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时候来到我们装潢系的。我个人认为他在绘画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成功地融合,创造出中国的现代绘画风格。我家里珍藏着他两张未署名的小画,那既是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见证,也体现出吴冠中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对绘画现代风格的追求。
那是1970年,学院大部分师生受命下放到1594部队,驻在河北获鹿县的李村,一面搞政治运动一面从事生产。后来在连队劳动的时间慢慢减少,师生们画画的时间多了。有一天是“业务日”,我和学生们在一起画画,看见吴老师从门口走过,大家邀请他一起画,我跟他说“吴老师,我跟你学学国画吧”,吴老师欣然应允了,用窗户纸、广告色很快画了一张传统的水墨,极具潘天寿的风格,画完提笔写上“汉民先生指正某某作”,没有署名。大家都觉得画的很好,他也有了兴致,又找了张大些的纸,画了一张养鸡场,画面中的白色小鸡画得极富激情,用跳动的笔触将白颜料堆上,再点上红。画完后,吴先生想了想,写下:“汉民先生要跟我学画求我示范盛情难辞试笔记河北获鹿县李村一五九四部队学生二连养鸡场一九七二年七月廿二日业务练习乱画”,没有图章,吴先生用右手食指沾上红颜色按下了个指印。这张画具有现代感,同时也凝聚吴先生下放劳动的情感和一个痛苦的情结:
那个时候吴先生虽然不是“反动学术权威”也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但他头上还有一定“臭老九”的帽子。有一段时间,吴先生同屋居住的还有三人,其中一人是时不时被提出批斗的“五一六骨干分子”嫌疑人,另一人是“根红苗正”,但思想有点过激的孙姓学生,再有一人是解放军班长小蔡,从住宿分配的人员来看吴先生当时的心态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因为身体不好得到些照顾,去养鸡场照看看小鸡小鸭。有一天一只小鸭子死了,领导们都很警惕,连队找他谈话,为什么小鸭子会死了?还给小鸭子搞了解剖,怀疑是吴先生有意为之,甚至排领导还说这是“积极斗争的新动向”。吴先生心情很不好,担心会被开批斗会。有一天我跟他一起夜间巡逻,休息的时候他说:陈汉民呵,我冤枉啊!——可以看出这个事情对他压力很大,所幸后来这件事情没再继续下去,不了了之。
所以,当我看到我先生画了这张养鸡场,我能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情感表达。
吴先生从事教育数十年,在教学上他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有思想有审美,绘画上追求积极健康的美,不要成为一个画匠。每次写生他都要在周围转悠半天才动笔,他也说过他的画从来都不是真实的再现,而是提炼加工的结果。
吴先生生活简单朴素,一生大多数时候都是布衣布裤布鞋,蓬头而不垢面。他形象普通,却有坚强的个性和对艺术的激情;身材瘦小,内心却有一种不可挡的气魄。记得1962年我的儿子出生,吴先生对我说:“陈汉民!我给你儿子起个名字叫‘陈阵’好不好?这俩字字形相近,又有气势,男孩子就应该起这样的名字。”尽管种种原因这名字我没用,但是,吴先生瘦弱身体里的坚强气魄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