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美国》

  • Update:2012-03-12
  • 岸边石
  • 来源: 《装饰》杂志2012年第2期
内容摘要
作者:(法)让·波德里亚
译者:张生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2007年3月6日,发明了“拟像”、“超级真实”等术语的让·波德里亚在他巴黎的家中平静去世。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小册子最初出版于1986年,在作者去世四年后终于进入了中文世界。“别人整天泡在图书馆里,而我把全部时间花在了沙漠和公路上”。《美国》一书以高度理论化的形式,记载了波德里亚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在他眼中,沙漠不仅是沙漠,而且是理解美国的核心隐喻。文化的沙漠化(均质化)是美国的本质。“美国是一幅巨大的全息图,因为整体的信息被包含在每个元素里。看一看沙漠中某个最不显眼的加油站,中西部某个小镇的任意一条街道,一个停车场, 一幢加州的房屋,一家汉堡王快餐店或一辆斯第贝克汽车,你就能看到整个美国”。这不是对美国的 深入描述,但也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描述。如同罗兰·巴特用符号学写充满异国情趣的日本,波德里 亚也用他的拟像理论写巨无霸式的美国。或许正因为这是一种理论先行的描述,使得这本书超出了单纯的游记,而具有了一种时代的前瞻性。在此意义上,美国不仅是美国,而且也是其后在全球化及城 市化浪潮中牺牲掉的所有国家和文明。
波德里亚在这本书中问“为什么人们要住在纽约”?答案是:“没有任何人性的理由让人待在这里, 只有对拥挤状态的纯粹迷恋”。纽约——作为沙漠的中心,“野性的、非人性的反建筑,超越人类的反 建筑”在此云集。毫无疑问,我们也可以用差不多的“沙漠”视角,书写一部关于当今中国的游记: 作为沙漠中心的北京,以及北京以外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