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古代灶具设计演变研究

  • Update:2010-11-01
  • 王强、白羽
内容摘要
从中国古代灶具的产生期、定型期、发展期、完善期及成熟期等五个不同时期,运用考古遗址及墓葬出土灶具资料,类比研究中国古代灶具设计连续的、发展的、递进的过程,旨在总结灶具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灶,从火从土。本义为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当人们开始学会用火,灶的基本功能就己经具备了。灶在几千年的生活中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结束了“茹毛饮血”自然饮食的状态。据《释名• 释宫室》:“灶,造也,创造食物也。”这就是说“灶”能给人们提供食物的加工方法,创造制作新的饮食内容。1974年湖南长沙市阿弥岭出土的滑石灶,在灶屋侧壁方形孔的活动滑造板上就刻有“造”字[1],充分印证了灶具的造食功能。

中国古代的灶具其形体较大,制作简单,不易存留,同时由于中国古代“视死如事生”的丧葬观,灶具常常作为实用器具被仿制成模型陪葬,这一现象秦汉至隋特别流行。随葬的灶具虽然规格较实际的灶具小,仍能准确反映出各不同时期的灶具的形制、功能及其饮食习俗。中国古代独有的灶具形态直接影响中国的饮食习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新石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以近现代时期等五个不同时期,归纳研究中国古代灶具设计演变过程。


一、新石器时期——灶的产生
中国古人早在新石器时期开始在住所的中间挖成凹下地面的灶坑,也称为火塘,该形制的灶至今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仍有使用。中国古人早期住所无一例外都有一座平面像葫芦瓢形的灶坑,如图1为马家窑文化三联火塘的房址复原图[2]。1959年广东韶关市青马冈发现两个广东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灶坑,平面呈圆形,直壁平底。1号灶坑在T5西南角,口径0.7米,底径0.62米,深0.3米。2号灶坑在F5东北角,口径0.86米,底径0.84米,深0.4米。里面全为灰黑色土,含有大量竹木炭屑、红烧土和夹砂粗陶片等[3]。这一考古遗址发现从时间上来看较马家窑文化要晚,印证了当时人们使用火塘的生活情境。火塘在中原地区一直沿用到了青铜时代,不过那时高台火灶已经开始出现,早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单体可移动的陶灶,图2为仰韶文化的单体陶灶,整体呈圆形,上置釜,方形灶门,陶灶小而且矮[4]。图3为龙山文化时期使用的单体陶灶,整体呈筒状,敛口,口沿下均匀开出小孔,直壁,近底部内收,长方形火门通地。通体饰麻窝纹。口径19.2,底径20.8,高33.2厘米[5]。图4为南方河姆渡文化时期使用的单体陶灶,整体呈舟形,没有明确的火门和烟孔,为敞口形式[6]。

              
图1马家窑文化时期三联火塘的房址复原图
     
图2 仰韶文化时期的单体陶灶


图3龙山文化时期的单体陶灶
             
图4河姆渡文化时期的单体陶灶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