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日用之美:从发明的角度看

  • Update:2011-01-25
  • 戴吾三
内容摘要
科技进步扩展了日用器物的范围和品类,发明创造的应用推动着器物设计的开拓和繁荣。本文从发明的角度讨论了“日用之美”,并借用形象的比喻,把器物的核心技术称为“心”;把表观设计称为“皮”;把造型设计称为“型”,由此可看到不同的变化形式。


四、“心大变,型大变,皮大变”
助听器对许多重听的老年人而言,已是常备的日用之物,这是一个“心大变,型大变,皮大变”的典型例子。


千百年来,由于伤残、器官老化等原因,总有很多人受听力障碍之苦。虽然借助大声说话或听管、号筒之类的方式有所帮助,但都不是根本的办法。直到19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研制有效、便携式的助听装置成为可能。从那时起,电子技术每有创新,都很快反映到助听器设计中。


1878年,美国发明家贝尔(A.G.Bell)制成由炭精传声器、耳机、电池等部件组成的炭精式助听器,因此一般将贝尔誉为现代助听器发明的第一人,但贝尔后来不再关注助听器,而是转向了研究电话。1892年, 美国纽约的米忒莫尔(A.E. Miltimore)发明了一种炭精式助听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在案的助听器发明。[4]


米忒莫尔发明的助听器(1892),可见不方便

1899年,美国的米勒•胡切森(Miller Hutchson)与人创建了阿口风(Akouphone)公司,生产由他发明的炭精式助听器,起名“Akoulallion”,(来自希腊语的“听”和“说”)。这种助听器虽然售价高达400美元,但它还是受到欢迎。1904年,丹麦专门成立了助听器生产公司——奥迪康公司(oticon),产品逐步打开市场。


1920年,美国发明家汉森(Earl C.Hanson)利用渐趋成熟的电子管技术,发明了电子管助听器,并申请了与电子管助听器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1,343,717),随着电子管技术的发展,助听器体积逐渐小型化。1921年,英国生产出第一台商业性电子管助听器。[5]


20世纪40年代,助听器技术已能满足许多聋人的需要,但它仍有明显缺点,噪声大,体积笨重,携带不便。1952年,晶体管助听器问世,为助听器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1954年,出现了眼镜式助听器,为了避免声反馈,设计者将接受器和麦克风分别装在两边的眼镜腿上,不过尚未能实现双耳配戴。1955年,制成了整个机身都在单个镜腿上的眼镜式助听器,使双耳同时配戴助听器成为可能。1956年,推出了耳背式助听器,不仅体积进一步减小,优越性也超过了眼镜式和盒式助听器,很快地占领市场,成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助听器。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出现,助听器体积再度缩小、耗电更少、稳定性提高。而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助听器的体积更小,半耳甲腔式、耳道式、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相继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观上的需要。


左:20世纪20年代的助听器,既大又重,使用不便,也无从谈什么设计
右:20世纪70-80年代的助听器,体积大为缩小,造型设计讲究


20世纪90年代,数字式助听器问世,使助听器传出的声音更清晰,为选配提供更大的灵活性。20世纪末,又出现了设有音量控制的全自动式助听器,更为方便和实用。


纵观助听器的发明可见,核心技术经历了炭精—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芯片的变革,正可谓“心大变”;由此使体积一小再小(直到可以塞入耳内),可称是“型大变”;其材质则由过去的金属、橡胶,变为塑料、碳纤维,颜色更是丰富多彩,完全符合“皮大变”。


由上述器物的发明和设计考察可知,林林总总的日用器物,其实都可以借助“心”、“皮”、“型”的形象讨论。由此我们也可得到这样的启示: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科技进步扩展了日用器物的范围和品类,发明创造的应用也推动了器物设计的繁荣。设计师应关注科技进步,正是在新技术发明中,蕴含着设计创新的机遇,也带来“日用之美”的缤纷多彩。


注释:
[1] 戴吾三等:《影响世界的发明专利》,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第418页。
[2](美)朱莉•霍兰:《厕神——厕所的文明史》,许世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34页。
[3] 张畅:“微波炉发展史”,《发明与革新》2001年第9期。
[4]
http://www.uspto.gov./patft/index.html.
[5] 王洪田等,回眸助听器的发展史,《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年第6期,第379-380页。


戴吾三  清华大学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