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建筑:时尚还是永恒?

  • Update:2011-03-15
  • 方晓风
内容摘要
本文试图分析建筑时尚化的原因,找到建筑与时尚的结合点,进而指出在消费文化横行的时代,时尚的本质是一个产业,建筑与时尚背后是共同的商业利益。作者对建筑时尚化趋势进行了批判,希望建筑作为一门艺术能够坚持自身的价值取向。同时,作为公共事件的建筑项目,始终不能回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最后,本文呼吁对时尚有更多深入的探讨,打破时尚媒体在这一话题上的话语垄断。


时尚化改变了建筑的信条,早期现代主义奉行的信条是“形式追随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现在则变成“形式追随幻想”(Forms follow fantasy)。时尚化表面上看带来了一片繁荣,建筑师频频亮相于五光十色的时尚活动,甚至开创自己的时尚品牌,其创造财富的能力远非前辈们可比,但就近20到30年的情形看,建筑界在思想层面日趋沉闷,建筑日益沦为一场形式游戏。时尚化能够收获经济利益,却无法解决创新的根源问题。


时尚的逻辑只是追求差异,没有更深层的价值追求,并且任何事物都有时效性。对时尚而言,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是不是“新鲜”的区别。这一逻辑显然无法深究,也不值一驳,但这个逻辑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商业资本的利益,这个逻辑同“有计划废止”如出一辙,有利于培植消费市场。时尚的逻辑在当下的大工业化生产能力的配合下,走向了愈加疯狂的境地。在时尚逻辑的支配下,文化日益趋向表面化和碎片化。时尚能促进建筑在形式层面的探索,但无法提出思想层面的问题,而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从来就不仅仅是形式的探索。而时尚对差异、新奇的极端追求,在榨干设计师的想象力之后,使设计师只能以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的方式去实现所谓的“新”与“奇”,凡是传统上有禁忌的事物都成为时尚赖以生存的富矿,以“先锋”、“实验”之名贩卖各类形式游戏,最终也将动摇社会的道德根基。


现代主义及其之前的建筑师信奉的原则是设计要解决问题,尽管在某些层面不尽完善,诸如以统计学意义的需求来代替个体真实的需求,但整个设计的逻辑仍然是从问题出发的。查尔斯•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中的“建筑艺术的危机”描述了现代主义时期建筑开发的过程和结果,以现代城市中的大型现代旅馆为例,建筑是如何“按不露面的开发者的利益,为不露面的所有者,不露面的使用者建造的”,只能假设“这些使用人的口味与陈词滥调等同” 。这一批评辛辣而入木三分,的确刺到了现代主义时期大工业化建筑生产的痛处。然而,当后现代主义思潮涌起时,事情并没有向好的方向转变。商业资本意识到了这种统计学意义上的需求与陈词滥调等同,更意识到了,商业利益不能仅仅是满足需求,更有力的营销方式显然是创造需求,时尚化正是这一商业逻辑的产物。


妹岛和世的作品

后现代主义猛烈攻击现代主义者的精英姿态,试图消解所有传统的价值,但后现代主义转了一圈又自己以精英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并且以消解之名贩卖自己的价值私货,怎么看也有点农民起义的感觉,而非一场真正的革命。现代主义所秉持的社会关怀对于建筑发展的意义不容抹煞,方法论层面的问题可以探讨,但不能以方法论层面的缺陷全盘否定现代主义。在面对建筑时尚化的潮流时,唯一能抵抗的武器便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建筑从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建筑可以是商品,但建筑具有一般商品不具有的社会属性,建筑最直观地反映了我们对社会资源的态度,天然地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哪怕是私有物业。


还是回到库哈斯的那场演讲,在之后的提问环节中,有一位听众问库哈斯是否考虑为穷人做一些设计,口才便给的库哈斯也只能支吾以对。这位听众的问题看似天真,但直接拷问了建筑师的社会良知。我相信时间允许的话,库哈斯还是能自圆其说的,他显然没有习惯回答这类问题,在时尚英雄的世界里,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表明,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看待建筑现象时,有这样的角度和态度。时尚化并非当代建筑的全部,仍有许多建筑师从事着不那么炫目,但更从建筑本质出发的设计。


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曾经说过:“如果我死后还能在无数出版书籍当中有所选择,你想我将选什么呢?……在这未来的群籍之中我不想选小说,亦不选历史,历史若有兴味亦无非小说。我的朋友,我仅要选一本时装杂志,看我死后一世纪中妇女如何装束。妇女装束之能告诉我未来的人文,胜过于一切哲学家,小说家,预言家及学者。” 对于我而言,或许一本建筑杂志也有同样的作用。时尚并非一无是处,但时尚压倒一切则是可怕的。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