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釉情铁骨——龙泉青瓷的今与昔

  • Update:2011-04-14
  • 章星
内容摘要
青瓷的范围极其广泛,有诸多种类的胎和釉色变化。本文主要是讨论龙泉窑的青瓷形成品质,来探讨青瓷烧造技艺和艺术成就。青瓷所追求的是人格品质的与材料和工艺的完美融合,而体现这种意匠首先需建立在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基础之上。

俄国作家斯维特兰娜·博伊姆在其《怀旧的未来》一书开篇中讲到:“现代俄语中的一句俗话说,过去变得比未来更难于预测。”相形之下,随着对于无限久远而丰富内涵中国陶瓷研究的深入,我意识,其传统的工艺、技艺和辉煌的艺术成就真有“难于预测”感觉。但是,也如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所说的那样:“怀旧不永远是关于过去的;怀旧可能是回顾性的,但是也是可能是前瞻性的。”因此,我对青瓷的关注或研究的目的也是出于这种理由。

 

最早的瓷器就是青瓷,因其资源的易得,也是陶器发展过程中制陶工艺技术改进和提高的必然结果。春秋战国时期青瓷兴起,东汉在浙江地区瓯江和姚江的两岸已经出现精美青瓷作品,随后在全国南北产区广泛生产。中国青瓷技艺而后又传入东亚各国和地区,如古代朝鲜的粉青砂器就是源于中国的青瓷烧造工艺。

 《遗迹》   徐建新

青瓷的范围极其广泛,有诸多种类的胎和釉色变化。包括西周以来的早期原始青瓷;魏晋至唐时期的透明度较好的青瓷,其代表主要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宋时期北方耀州窑、汝窑,南方广西的金村窑都出现风格特色各异青瓷;龙泉窑始于南朝,唐以来受到越窑和瓯窑影响。北宋后期在规模迅速扩大,在周边山区形成诸多烧制青瓷窑场,其后各个时期发展状况各异,持续到明晚期。我们把它们这些青瓷统而称为龙泉窑系的青瓷。南宋中后期是龙泉窑青瓷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等各类绿色的瓷器,无论器物造型的尺度、体量、形态,还是釉面色彩和质地效果达到青瓷历史上艺术上高峰。因此,本文主要是讨论这个阶段龙泉窑形成的青瓷品质,来探讨青瓷烧造技艺和艺术成就。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的群山之中的龙泉市。目前,发现龙泉青瓷窑址500多处。其中有360多处集中在龙泉境内瓯江上游的龙泉溪和秦溪等支流两岸。而大窑、溪口和金村为中心窑区,始烧于北宋,南宋形成烧制的盛期,一直发展并沿至明初。从大窑遗址发掘来看,仅有窑床就50多座,生产面积和生产规模较大,难怪被称为大窑。其鼎盛时期主要在南宋和元初之间,烧制出的釉质色彩莹润,厚者有凝脂状的高品质青瓷。龙泉窑是“我国历史上罕见有的一个窑场众多、分布范围辽阔、产量巨大的瓷窑体系”[1]。“它既是我国大江南北两大窑区不同瓷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也是宋代形成的官窑和民窑两大瓷业的不同文化层次相互关联、相互激荡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不妨视为中国陶瓷发展过程中青瓷生产工艺技术的历史总成。”[2]这是今天人们对于龙泉窑成就的客观评价。

 

龙泉窑青瓷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物质条件。龙泉地区蕴含丰富的矿物资源,水源充沛,燃料极为充足,有着天然的制瓷条件。坯料有白胎和黑胎两种。白胎含硅高胎壁比黑胎略厚,而黑胎中可能掺加紫金土,含铝量高。胎体的耐火度随之提高。因含铁量也随之增加,在还原焰下胎体灰黑如铁,有铁骨之称。形成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釉料,文献记载,“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3] 釉坯料中加入适当量的紫金土,作为调节青釉颜色的方式。南宋前主要是玻璃质和透明性强的石灰釉,原料取草木灰和石灰石煅烧后淘洗混合而成。釉色呈现淡青色、青黄和青灰色等效果。因釉色流动性大,不易控制,南宋后转为石灰碱釉,调整石灰与草灰的用量,目的是增加氧化钾的含量,有意减少钙镁的含量,令粘度增大,使未溶解的石英等杂质和气泡增加,导致出现湿透现象,从而产生釉层丰厚柔和、滋润有如青玉般质感的粉青釉。而另一种梅子青釉色,则是通过烧成工艺中温度和气氛等因素的调整而达到似翡翠似碧玉的效果。青瓷的成型工艺主要是轮制拉坯,“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指的就是这种成型方式。而其它“或模范成型”的工艺,当时使用的是陶制的模范。而施釉方式有“俟泥干则蘸油涂饰”,就是浸釉和涂刷的工艺。至于烧成工艺,采用“ 用泥筒盛之”,即匣钵是放置待烧的器物。装窑“置诸窑内,端正排定”,要求匣钵在窑内需码放稳定而整齐,同时留有烧成时火焰可循环的火道。青瓷采用龙窑,以木材烧制,“以柴条日夜烧变,俟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俟火气绝而后启。”南宋以来,窑身长在30至70米左右,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流行分窑室烧制,窑工烧成的技术远高于北宋,其后的元明时期虽然温度提高,但还原气氛的把握远不及南宋。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