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创新路径

  • Update:2011-09-07
  • 方晓风
  • 来源: 装饰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以穹顶这一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彰显的建筑形式入手,以伯鲁乃列斯基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伯拉孟特的坦比哀多、圣彼得大教堂等案例,来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的创新成就,解析其创新手法,从而揭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创新的路径。这场以复兴为名的运动并不是复古的代名词,在向古代文明致敬的同时,他们没有选择模仿和重复,而是以超越前人的成就来证明和弘扬古罗马的建筑精神。
关键词:文艺复兴、意大利、建筑


        自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之后,西罗马帝国由于北方民族的入侵而分崩离析,由此带来建筑方面的后果是,古罗马的辉煌历史被迫中断,技术失传,后继无人。欧洲进入了漫长的黑暗年代(Dark Age),这是文艺复兴之所以称为复兴的重要前提。当然,即使在黑暗年代,人们也并不是毫无作为。由于基督教兴起,宗教力量替代了世俗权力,教会成为欧洲可以跨越国界的势力,教堂建筑仍然是重要的实践对象。加洛林王朝时期的罗马复兴,造就了一段罗曼建筑(Romanesque)的时期。加洛林复兴部分地接续上了古罗马的建筑成就,筒拱、十字拱已能构造出复杂组合的空间体系,只是在形式上仍未能形成整体而有序的面貌。哥特建筑以尖矢券代替半圆拱,极大地改善了建筑结构的适应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出了一整套符合这一结构逻辑的形式语言,改变了教堂建筑的面貌。但是,哥特建筑起于法国,流行于英、德、比利时诸国,惟独意大利人对哥特式并不欣赏。因为,在他们的土地上,古罗马的遗迹更能激发建筑的灵感。由于得到教会的支持和认可,哥特式几乎成为教堂建筑的钦定形式,其技术也传播到了意大利,但作为一种文化认同却始终未能实现。

图3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


        意大利人显然更愿意通过建筑追随古典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史的叙述中,人们对“古典”(Classical)一词的界定并非特指一个时间段,人们用古迹(antique)来描述古希腊或古罗马的建筑遗产,而古典则模糊地代表了一种价值观,根植于古希腊,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扬光大。 [1]甚至,在通常情况下,当人们谈论古典的时候,脑中呈现的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象,这是我们在评估文艺复兴建筑成就时可以参考的一个现象。
伯鲁乃列斯基是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而他的代表作佛罗伦萨大教堂(圣母百花教堂)的穹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的第一声春雷。当其时也,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已经虚位以待了一百多年,甚至在1360年人们并不知道如何建造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个穹顶的规格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2](可视为初步设计)。这座教堂的结构是采用的哥特式技术,但无论其形式还是布局,可以看出佛罗伦萨人并不想要一座哥特式的教堂。教堂平面是拉丁十字,但后部以穹顶为核心的空间,完全是按照希腊十字的模式来构造的,似乎预示了后来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布局。穹顶的平面是八边形的,受到了与之比邻的八边形洗礼堂的影响,而这座洗礼堂后来被确认原来是罗马神庙 [3],这或许是复兴的第一步吧。
        1410年至1413年,穹顶的鼓座已经升起,人们已经迫不及待了。1420年伯鲁乃列斯基通过竞赛赢得了穹顶的设计,在此之前他与雕塑家多纳泰罗一起赴罗马考察古代雕塑和建筑遗迹,“发现建筑的古代风格的对称似乎能够在类似于器官和骨骼的排列组合中,发现某种规则和秩序” [4]。伯鲁乃列斯基对于古罗马的尊重和追随,显然不是简单的模仿,他调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造技术赢得了建造大穹顶的成功。
        这个穹顶的尺度惊人,跨度达到42米,从鼓座底部到采光亭小穹顶的高度近60米,总的建筑高度近100米,与哥特式的尖塔不同,这的确如同一座人造山丘。伯鲁乃列斯基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景象,首先他构造了一个两层中空的屋顶结构,一方面减轻重量,一方面中空部分可以通行,便于维护;其次,为了呼应鼓座向上的动感和减少侧推力,采用哥特式的尖券而非圆拱;第三,以肋拱形成框架,进一步减轻屋顶的结构重量;第四,通过石环和铁链形成水平的连接,增强了结构的强度。同样令人惊奇的是顶部采光亭的设计,罗马万神庙的这个位置是一个开敞的圆洞,采光亭像无根的建筑,令人担心,但从力学上看,恰是它的重量增强了整个结构的整体性。从造型上看,收梢处的小小重复,使整个形象更为完整而有层次。整座建筑完成之后,的确显示了令人自豪的品质,完全可以媲美于古罗马的万神庙与东罗马帝国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整体上比万神庙更为丰富而宏伟,比圣索菲亚教堂更简明有序,穹顶第一次获得了视觉上的完全展现。

图4 坦比哀多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