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变脸的北京馆——杨毅斌

  • Update:2010-05-20
  • 李馨
  • 来源: 装饰杂志社
 
 
“变脸”的北京馆
 
    80后善变,杨毅斌善变,杨毅斌的北京馆也善变!这次的北京馆,似乎变成了京剧舞台上的演员,瞬间变脸的技法让人惊叹。杨毅斌这次最大的成功就是靠机械臂支撑起的LED屏幕等技术完成了这项变脸工程。
    谈及世博会展示设计,杨毅斌酝酿出了“破坏”二字。集中于建筑、展览展示、影像和互动几大方面的世博会,本身就是反传统展览的一种破坏性的展览,以互动展品自身的可破坏性,新的展览观念对传统展览观念的破坏和人为性的破坏三个方面构成。其中展品破坏性和人为破坏主要靠管理和技术来解决,设计师的责任就聚焦在了对以往传统展览观念的破坏上。
    杨毅斌认为,“展览的破坏就是对当下长久不变的设计概念、设计形式、材料应用和设计思维方式的重新审视,是基于经验下并反对经验主义概念化的实验过程。”首先“我们不能靠引进西方二手资源直接将其商业化”;其次,“颠覆性的创新要建立在一种可行性的基础之上”;之后就要考虑设计的结果,“不仅是设计者和设计的主体的独爱,更要兼顾设计服务的对象、参观者和公众舆论产生的各种评论和看法”;最后要考虑“这种破坏行为是否便于营销,是否有宣传点”。沿着这一思路,杨毅斌开始了北京馆的“思维游戏”。
 
 
   
 
    他分析出,人们之所以对科幻中的建筑流连忘返,原因无非有四:建筑变形、建筑变体(大小的变化)、建筑漂浮和建筑隐性。而这四个特性就是人们对下一代建筑设计的追求和向往,也正是建筑最能打动参观者自身的突破点所在。而综合分析后,只有建筑变形是当下科技水平可以实现的。
    随后杨毅斌的团队对变形进行的更加深入的分析。建筑物之间的不同无非取决于:造型、色彩、材料、结构、肌理、图案、光影影响度、自发光程度和体量。如果将这几个因素进行调整,基本上就能够实现将建筑改头换面,这也正是杨毅斌团队的设计目标——在视觉传达上实现变形。
    很快,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逐渐出炉,“机械臂的伸缩和翻转实现了建筑不同造型的转变,而机械臂支撑起的LED通过影像内容模拟出不同的色彩、肌理、材料和光影的变化,由此建筑变形的逻辑框架和基本实现方案得以确立,从而实现了对传统建筑设计在观念认识上的突破。”另外,因为官方要求展示的四大建筑物天坛、鸟巢、国家大剧院和水立方中有三项是圆形,而水立方在经过电脑模拟后变成圆形依然可以展现水立方原本的风貌,因此北京馆的展示也被最终确定为半圆形,整个馆中“可变化的外造型也就必须依据四个不同建筑的原有造型进行对位,配合四个不同建筑的表面模拟出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从而解决了展示理念与外造型变形问题的关联关系。”就像杨毅斌所说的:“北京馆外造型不是为了变形而变形,变形而是为了更好的展示主题和北京标志性的建筑内容而服务的。北京馆最终实现了变形、内容和表达理念的完美统一。”
    正如杨毅斌对世博会展示的定义,他们的北京馆也极尽“破坏”之能,“由于外造型通过机械臂和LED所产生造型的不同变化,因此整个建筑也就成为展馆最大的展示载体。这种破坏是对展览传统概念上的破坏,就是将原有内部展示内容移至外部进行展示,随之建筑自身具有同内部展陈同样的展示功能,这种破坏正是基于设计方法中的逆向思维所产生的破坏。”
 
 
 
     杨毅斌的北京馆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震撼的视觉效果,在于革新的展示观念,更在于某种专属年轻的冲动。2010上海世博会上这支最年轻的队伍,在满足了复杂的要求后依然能够让自己的创造有用武之地,用新技术武装新创意,在新产品中展示新观念。这是80后设计师的漂亮一击,我们可以看到,其份量已经不比“70年代级”的轻,而且越来越花哨,越来越绚丽。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