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国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 Update:2013-08-19
  • 陶 音
  • 来源: 《装饰》杂志第7期

“弓”与“箭”——中国美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思考

 

前言

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的服装专业教学已经走过三十多年了。上世纪80 年代,国美第一届服装毕业设计秀在当时的南山路学院食堂举行,铺着桌布的T 台上展示着首届毕业生的服装作品,预示着服装教育起步的情形如今依然被国美的老教师们津津乐道。三十多年来,服装教育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品牌的成熟、学科的升级,中国的服装院校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体系与理念,尤其是毕业设计更是折射了学院的教育价值观。本文试图从渗透在毕业设计中的几个点,观察服装设计教育今天面临的问题,以相互依存的弓箭关系为比喻,谈一谈中国美术学院服装设计教学所坚持的核心理念与应对设计在今天产业发展语境下的思考。

一、“观念先行”与“技术支撑”

观念是弓,技术是箭。“弓”与“箭”互为依托,弓的张力决定了箭的速度与射程。注重“观念”表达是艺术院校与生俱来的教学传统,对生命与事理的哲学思考激励着学子探索人的精神世界,这一直是学院的核心价值。毕业设计最初以“观念先行”的理念激发学生以个体思考为本寻找“原创”的可能性,独立个体的思考不同于技术原创的寻求,更为艰难。中国今天面临以“复制”被命名的尴尬处境,人被“复制”的难堪会让中国教育丧失自尊。“设计原创”源自内心的强大,植根于学生与教师的心中。作为学生,尝试着去理解“原创”并不是刻意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原创”的激发点来自于对细微感知的传达,在自我追寻的历程中发现自我的价值,过程中的成长与积累是其强大的来源。作为教师,虽然我们很清楚地意识到每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但有时仍然不自觉地以我们的经验与预知干涉着不为我们所容的视觉判断。强大源自信任,在冷静的旁观中只需为其探寻之路喝彩,在信任中拓宽学术的包容。中国美术学院一直以“和而不同”的学术理念坚守大学的精神堡垒,鼓励学生从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传统与信仰、价值观体系中寻找物与人在当代社会共生的可能性。

项目式教学不应该是一个时髦的形式,真正让学生与教师从项目教学中获益的应该是让其了解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寻求尝试性的突破。近两年,毕业生在三年级暑假参与2013 春夏中国丝绸女装流行趋势课题与2013/14 秋冬中国皮革皮草流行趋势课题。学生扎根在工厂一线,从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了解材料、工艺、设计、制作的现状,在这些实战性的课题中掌握行业内的技术发展。新工艺、新材料带来观念的革新,从跨领域的合作中突破以视觉经验为判断标准的设计指向。设计的属性决定了造物以技术为支撑,技术手段的前瞻性探索能为设计打开另一扇门。通过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发现产业在现实发展进程中遭遇的问题,理解“设计”范畴的扩展与其关联的环节,思考“限制”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同时让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作为设计师,你的职业命运与产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胸怀世界”与“立足本土”

“胸怀世界”是弓,“立足本土”是箭。没有弓,箭不可发。今天,文化模式与文化形态应该在相互异质的双方之间通过平交流、对话与博弈中最终形成,中国设计从积累加工经验到

自主研发设计之路——对话的平等才刚刚开始。上世纪90 年代的设计教育一直倡导“民族性”,而现在我们常常提的是“服装设计的本土化”。这期间的作品展现了一段非常难堪的现状。全球化语境下,任何一件作品要引起他者的关注,都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这使得身份意识、差异策略被提到最重要的位置来衡量设计的当代性价值。于是,中国当代设计在全球化的压力下艰难地寻找独特的“中国身份”,“被他者关注”的目的使当代设计流露出在这一过程中的急躁与不自信。从“民族性”到“本土化”的过程折射了中国服装教育在“中国情结”问题上的改变,两者的差异是:“民族性”的提法是单向度的,“性”是事物本质、属性的结果呈现;而“本土化”是动态的,“化”是过程的呈现与属性的转换。今天为什么非要“本土”?我想更多是希望通过解读我们尚存的物质文化还原非物质文化的精神意义,以提倡“精神回归”的生活方式抚慰当代人的现代性问题。比如竹编手工工艺还原的是与之相联系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对自然的尊重与对人的心灵皈依,帮助人们从共同生活的经历与历史轨迹中找到认同感。立足在本土的观察,心系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怀,因为这摆脱了样式的视觉呈现,展开的是人性共通的无国界精神交流,以此共鸣。因此,只有当“文化认同”不再成为多元文化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的自我辨认,也就是当“文化认同”失去语境的时候,生活在全球共同体中的人性追求成为人们生活的普遍状态,立足本土才是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本土”究竟是什么,对于新生代的90 后学生而言,寻找传统如果只能依靠图像,没有切实与之关联的生活,只能是雾里看花。“本”是根本,“土”是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与物,“本土”源自每一代人经历的生活,它并非以简单的历史为时间坐标,是以体验为前提,形成当代人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所谓的传统文化,不如请他们想明白自己该如何生活,就如安东尼·吉登斯所说:“考虑到传统在今天的崩溃,‘我会成为什么’必将和‘我该怎样生活’交织在一起。”今天,想要讨论中国的设计是什么样子,必须得先知道中国应该秉承什么样的价值观。建立与他者的伦理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强调个人的存在意义,或许能帮助我们看清事物的现象,回归本质,找到设计回归人性皈依的途径与人文观照的品质。

三、“个体的手工”与“产品的量化”

“个体的手工”是弓,“产品的量化”是箭。没有箭的弓只能挂在墙上远远地欣赏。毕业设计的每一件作品是单品,但不能让它成为孤品,这是设计与艺术最大的区别。我们培养具有产品意识的设计师,而非自我迷恋的艺术家。因此从设计构思到材料选择、工艺应用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一直提醒学生考虑毕业设计完成后能否量化的问题。在许多毕业设计作品中都有手工的体现,在一件作品中哪怕花再多的时间与人力都是可以承受的,但这不是设计的目标。今天,手工艺在传承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困境,以设计的名义能从造物的本质推广手工艺的价值观,同时从新材料、新技术的角度,让作品摆脱艺术品的范畴,成为可复制、不同于标准化但可量化的设计产品,成为生活之器物。因此,在大工业生产的成熟背景下,思考如何简化原有手工艺的复杂程序,建立手工艺在设计中理性、可量化、可监控的制作流程,让手工艺从造物的角度摆脱艺术型的欣赏品,成为当下设计的产品,凸现个性化,广泛推广传统手工艺具有现实意义。

手工艺产品不同于依靠机器生产的工业产品,在造型、色彩、肌理、空间等视觉特征中表现出非标准化、但具有相同功能与相似视觉特征的趋向。自工业生产以来,人们的生活在饱尝了效率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承受了标准化的负面作用。一方面“人言人殊”,手工艺产品依靠不同的手工艺者完成制作,每件产品留下了劳动者本身的印记,随其个性、经历之殊形成审美判断与工艺技法的微妙差异,也就有了“非标准化”的产品外观。把这种“非标准化”置于“可控性”的范畴内,控制的是“殊”的程度;另一方面“殊途同归”,手工艺产品有严谨但没有工业机械化产品相对死板的程序,尽管有些产品也是人工的流水操作,但因人的控制,在流程上有了相对松动的空间和不同的经验技巧。

在毕业设计中关注作品转换成产品促使我们对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是:设计目标与流程管理对于产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重要性,学生对此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应该成为新的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毕业设计作为一门以审美评价为终极目标的课程,而是应该从可量化的产品角度去发现与转换设计作品的价值。

结语

毕业设计的一年是一个设计人才在从象牙塔步入社会的过程中孕育无限可能的人生历练。 在即将毕业的时刻,对于每所院校、每位毕业生而言,学院是弓,学子是箭;弓是箭的依托,箭是弓的骄傲;每一支箭都有自己的未来之路,他们需要无比稳定的弓,依托弓弯曲的力量坚定地望着远方的目标,然后把弓拉开,因为只有弓离箭越远,箭才会射得更快更远。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