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数码时代设计博物馆功能的新形态——以美国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为例

  • Update:2014-01-12
  • 李敏敏
  • 来源: 《装饰》杂志2013年第12期
内容摘要
今天,博物馆功能的形态正在经历着从单一到多元、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当代设计博物馆不仅再现设计经典、反映正在发生的设计现象,也通过主题展览的策划、设计活动的组织、设计奖项的评选来表达自身对于设计乃至更广阔范围内的社会问题的观点和立场,进而积极引导设计发展的未来。并且,通过与教育机构的合作,主动介入公众教育的多个环节,实现自身从作为设计学习的对象到学习推动力的身份转变。本文以美国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为例,分析数码时代设计博物馆功能所呈现出的新形态。
* 本文为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Z03 攻坚专项“当代国际设计展览机制对创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推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1THZ0)

自从德国人于1954 年在埃森城建立红点设计博物馆以来,米兰、巴黎、伦敦、纽约、多伦多、悉尼、京都、首尔、赫尔辛基、霍伦(以色列)、哥本哈根、香港、新加坡等地陆续建立了设计博物馆。尽管各个博物馆的规模大小、藏品特色等各不相同,但其主要功能通常都集中于设计经典作品的收藏和展示。然而,在今天数字化生存的背景下,博物馆要继续实现自身的价值,必然面临着突破原有功能的重大挑战。博物馆功能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收藏和展示行为,而是通过策划主题展览和设立设计奖项等方式,表达设计主张和立场。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实现表彰优秀设计、鼓励设计创新、推动设计发展的目标。在教育领域,博物馆也不再仅仅作为教育活动的研究对象和实物资料,而是积极与教育机构合作,通过联合开发课程等手段主动介入到教育的多个环节。
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位于纽约,是美国政府资助的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下属的博物馆之一,也是美国唯一一个专业设计博物馆。[1] 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是美国国家设计三年展和国家设计周的主办单位,创办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除了希望激发设计界对设计问题的思考,并引起公众对设计的关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设想就是表达博物馆对设计问题的立场,并促进公众设计教育的发展。从主题的确定、作品的挑选到奖项的评定,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在包括三年展和设计周在内的展览和活动的组织中,处处体现着“设计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也不时显示着推动公众教育发展的愿望。

1. 库珀- 休伊特设计博物馆,图片版权:库珀-休伊特博物馆


一、博物馆与设计展的新定位:从藏品展示到立场表达
在今天的博物馆学研究领域,对于博物馆的最初起源和发展历史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看法。有部分学者认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了在寺庙等场所进行物品收藏和展示的博物馆活动雏形,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博物馆一词(museum),也正是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守护艺术与知识的缪斯神(Muses)的神庙。根据史料记载,在约公元前5 世纪的时候,古希腊的神庙中已经开始了艺术收藏。而当时有一种职位被称为“看守人”(hieropoei,同英文中的custodian)。这些人的职责便是负责保管和维护储放在这里的一些物品。他们需要对这些物品登记,不时检查和维护这些物品,以确保它们被恰当地存放和展示。也有一些人相信,文艺复兴时期,那些贵族家庭中争相出现的“珍宝橱”、“珍奇柜”等是博物馆活动的前奏。当然,更多的学者认为,1793 年8 月10 日卢浮宫(Louvre Museum)正式对公众开放是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真正诞生的标志。[2] 虽然以上几种说法在博物馆诞生的时间上相差甚远,然而它们对于将收藏和展示作为博物馆的核心行为的看法却是一致的。换言之,至诞生之日起,博物馆的核心活动就是收藏和展示物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的功能和身份也在经历转变,虽然收藏与展示仍然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收藏对象和展示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同时,除了收藏与展示之外,特别策划的展览、奖项和与公众互动的活动等,也日益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普遍被视为必须。[3]
博物馆收藏活动和展览策划活动是一种思考的物化过程,是对值得纪念的对象及其原因的判断。这背后作为支撑的是价值判断与再发现的过程。事实上,要对公众产生影响力的思考不能仅仅是通过语言和文字的形式,物化的博物馆藏品和展览的形态也因其直观性而显得重要。博物馆通过藏品和展览,传达出物品背后蕴藏的思想与观念。[4] 我们可以看到,在20 世纪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上,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收藏经典设计的地方,它逐渐在突破收藏和展示的单一知识传播方式,而通过组织展览和竞赛等活动,与思想的研究和传播产生了互动,发挥了较强的文化辐射能力。著名的设计博物馆参与到设计作品的推广与宣传、设计理论的研究和设计文化的传播当中,并引导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和消费意识,在西方现代设计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饮用水净化吸管,图片版权: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


3. 为发展中国家儿童设计的“百美元”笔记本电脑,图片版权:库珀-休伊特博物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及其组织的展览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虽然其名称表明,该博物馆关注的重点是世界现代艺术,然而事实上,现代工业与现代建筑也始终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非常看重的研究、收藏与展示对象。在该博物馆的历史上,我们可以发现多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设计专题展览,其中有“国际现代建筑展”(1932),“机器艺术设计展”(1934),“包豪斯工业设计展”(1938),“家具中的有机设计”(1940)和“廉价家具展”(1950)等。这些展览中设计理论研究者和设计师的参与度颇高,以“家具中的有机设计”为例,该展览由设计师伊洛特·诺伊斯(Eliot Noyes)策划,展览同时组织了设计竞赛,希望能发现有创意的设计新秀。查尔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和他的同学埃罗·萨里宁(Eero Saarinen)获得了这次竞赛的重要奖项,因获奖崭露头角后,随即获得了与著名家具品牌诺尔(Knoll)和赫尔曼·米勒(Herman Miller)共同合作的良机,最终成为名载史册的著名设计师。他们所尝试的“有机家具”设计风格也成为了世界现代设计的重要分支。[5]袁熙旸先生在《从构筑设计史到书写设计史——设计展览的功能演变》一文中提出,发展到20 世纪90 年代之后,博物
馆举办的设计类展览不再满足于充当建构设计史的砖瓦,而是转变身份,尝试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来参与设计历史的书写。[6]的确,虽然在上述的展览中,博物馆已经在尝试把设计藏品背后的观念或者社会关系反映出来并传达给观众,然而,90 年代之后,博物馆越发彰显了在知识建构与传播中的主动性。不论是博物馆的收藏行为,还是展览的策划与组织,实际上都涉及到一个设计博物馆的价值判断与学术思考。今天,这种判断与思考不再局限于美学或功能的维度,也包括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观点的物化体现。设计作品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所涉及的可持续性、环境合法性、伦理合法性等综合性的考虑,都被纳入设计博物馆收藏和展览的视野。这样的方式让博物馆真正在新的知识生产体系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正是因为如此,由美国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主办的历届美国国家设计三年展不仅关注当代生活中的设计面貌(2000 年展览“今日设计文化”,2003 年展览“在设计之中”),也会思考设计的本质和根本目的(2010 年展览“今日为什么而设计”),还会将设计放到当下更广泛的背景下,去审视设计和当下社会生活的关系(2006 年展览“今日设计生活”)。

4. 有载物功能的自行车,图片版权: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


2007 年,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策划过一个名为“为百分之九十的人而设计”(Design for the Other 90%)的特别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简易的饮水净化器、帮助耕种的多种农用工具、
儿童奶瓶、在灾害发生时使用的便于搭建的小木屋等。这些展品无一例外地其貌不扬、性能安全却价格低廉。这些设计的创新并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媒介、新的形式、新的风格或者新的技术问题,还关涉到设计作品与它所属的人类社会发生着怎样的关系。[7] 今天的设计可以说也是社会学的设计,在传达社会正义、公平等人文关怀理念,应该是基于现实生活问题的丰富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而博物馆策划的设计展览,自然而然是聚焦当代社会生活并对其进行深入解剖的行动。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转变在于,在今天文化转型、交流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包括设计博物馆在内的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已经不再将自己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掌握文化话语权的机构,不再企图以专业身份自居,而对公众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和指导。博物馆逐渐发展变化为尊重观众的需求与期待,积极引导观众进行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同时从与观众的互动活动中发展自身认知的机构。同时,对于博物馆而言,公众的概念是“具体的、分层的、流动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和固定化的”[8]。

5. 便于搬动的“Q”水桶,图片版权: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


美国国家三年展从2006 年起设置了“人民设计奖”。根据这一奖项的评选规则,任何人都可以直接在网站上对喜欢的设计作品提名,上传作品图片并写下自己的提名理由。其他人则可以自由投票并分享自己对作品的评价。约一个月的在线投票结束后,获得票数最高的作品将荣获“人民设计奖”。这一奖项的评选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有时在投票快到截止日期时甚至因浏览量过大出现网络堵塞。以2011 年为例,在该奖进行评选的一个月里,投票网站的访问量达到了130000人次。[9]
2006 年,“卡特里娜”(Catherina Hut)小屋获得了首届“人民设计奖”。由于2005 的“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了美国海湾地区,让无数家庭流离失所,设计师玛丽安·古萨托(Marianne
Cusato)设计的这个小屋至少可以抗击速度达到每小时140英里的飓风。“卡特里娜” 的主要结构可以采用木材、钢材或预制泡沫绝缘板,配备纤维水泥墙板和金属屋顶。这个小屋安全、便宜、便于安装且使用寿命长,可以替代传统的临时救灾帐篷,为受灾家庭提供更长久的避难所。2007 年,“人民设计奖”颁发给了汤姆斯公司(TOMS)销售的一款便鞋(TOMS Shoe),汤姆斯鞋获奖不仅是因为它色彩鲜艳,充满活力,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每销售出一双汤姆斯鞋,汤姆斯公司就会在阿根廷及非洲一些的贫困地区免费发放一双汤姆斯鞋。该公司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大众的赞赏。2008 年,斯图尔·卡特(Stuart Karten)设计的助听器获奖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其出众的声音质量,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其美观的造型消除了助听器佩戴者的心理障碍。2009 年,采用了加快轴、三速自由变挡和倒轮刹车技术的利姆自行车(Lime Bicycle)获奖。2010 年的获奖设计作品是一款刻有盲文的手链(Braille literacy),这款手链的设计师了解到盲人中有75% 都处于失业状态,而被雇用的盲人里95% 都能阅读盲文。设计师希望通过这款手链推进失明群体中盲文的普及学习,并且该手链销售利润的百分之一会捐献给盲文教育机构。2011 年名为“设计举足轻重”(Design Matters)的一款“播客”[10] 软件意外获得了该奖。这款“播客”定期更新与设计师、艺术家和文化名人的访谈,并让使用者可以通过在线广播发表意见、展开交流。获奖的作品有时候会因其造型普通或者价格低廉而出乎专家们的意料,然而,这样一个民主、公开和互动的评审过程,无疑让博物馆、研究人员和设计师得以最直接获取来自使用者对设计作品价值判断的反馈,借此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在互动中建构新的认知和经验。

6. 用回收物制造的临时棚屋,图片版权:库珀-休伊特博物馆

二、转变中的设计博物馆教育功能:从物质对象到学习手段
在设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中,不同的设计博物馆因为自身规模、藏品特色、整体建设策略、发展重点等各方面的差异,其教育功能发挥的具体方式和实际效果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围绕藏品展开,包括常设藏品展示、不定期展览、作品解说、展览导览以及相关藏品的查询与资源利用等。设计博物馆中的经典收藏成为设计教育活动中学习、模仿、分析和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源,设计博物馆因而在设计教育中享有了特殊的地位。
然而,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面对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媒介的剧烈变革以及由此导致的教育形态的变化,面对大众“寓教于乐”的诉求,设计博物馆在当代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何在?
设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定位将经历怎样的变化?如何调整设计博物馆的发展策略和运作模式以适合新的知识传播方式和教育目标?这些已经成为今天设计博物馆无法回避的一系列问题。显然,传统的关于设计博物馆价值、教育功能的定位在面临新的冲击。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下,设计博物馆的价值远非是仅仅作为藏品存储与展示的空间,设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体现也绝非是让观众继续以顶礼膜拜的、疏远的方式观赏设计藏品。
今天的设计博物馆正在经历从作为参观对象“被研究”到结合藏品优势主动提供教育服务的转变,设计博物馆与观众间曾经单一的“观赏与被观赏”的单向关系正逐渐被强调服务与互动、注重分享与融合的新关系所替代。技术条件的变化让展览举办的方式也正在变得多元化,展品的展示不再局限在博物馆的现场空间里,网络在线展览甚至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观看的展览大大丰富了观看方式,也提高了展览信息的传播能力。
另一个尤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设计博物馆突破仅将设计作为专业的狭义理解,将设计活动看作可以帮助理解、接受和巩固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手段。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博物馆与大、中、小学等多个教育机构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将设计作为学习的手段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发挥设计的生动性、体验性优势,促进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所开发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手段等具体内容通过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与世界各地的教师、学生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博物馆与学校教学活动发生紧密关联,扩大了自身影响力,更好地实现了其教育功能。
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近年来的教育发展策略和运作方式具有代表性地体现了新的时代语境下设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新形态。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围绕教育开展的工作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是通过设计藏品展示、不定期组织展览等相对传统的方式,丰富参观者的设计审美经验,实现相关知识的传播。第二个板块是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包括馆内讲座、博物馆工作室课程、夏令营等一系列活动,成为培养参加者设计鉴赏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的有效资源。第三个板块颇具创新性,由该博物馆与多家教育机构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博物馆工作人员与语言、数学、历史、政治、物理等各门学科的教师一起,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引入设计的方法,特别创建出有针对性的课程供学生学习。在这些课程中,设计是一种学习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利用设计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和生动的体验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并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对于通过组织展览来实现公众教育的目的,在上文中已有讨论,这里不再赘述。除了组织展览这种形式之外,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已经成为今天博物馆发挥公众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目标群体,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设计教育服务,组织了包括“婴儿车里学设计”(Target Design Kids Toddler Program)、“放学后学设计”(Target Design After School Drop-in Design)、“教室里学设计”(Target Design in the Classroom)、“青年教育项目”(Teen Design)等多个设计教育活动,以便让各个年龄段的目标人群了解设计、体验设计。[11]
“婴儿车里学设计”很形象地表达了该项目针对的目标群是那些还坐在婴儿车里的幼儿。这个项目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名为“想象力游艺场”(Imagination Playground),在博物馆的一个宽敞、自由的空间里,幼儿们可以用特制的儿童工具,无拘束地动手拼贴、涂抹或者搭建,发挥他们创造的天性。另一个部分叫做“设计故事”(Target Design Tales),博物馆的教育人员以及特邀的辅导人员会用富有变化的声音、戏剧化的表情和充沛的情感给儿童讲述一些与设计有关的故事,同时结合视觉的辅助手段、创造性的玩耍方式和亲自动手的活动,让这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对设计有所认识。
“放学后学设计”是针对5 岁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开展的活动。每周周一至周五下午,当幼儿园的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可以到库珀·休伊特博物馆的设计中心,在教育人员的带领下完成富有趣味的手工制作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尝试体验各种不同材料的特性,学习一些简单的设计技巧。针对已经进入小学的儿童,博物馆组织了“教室里学设计”项目。小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的工作室里学习,老师也可以在博物馆接受特定的培训,以便回到学校教室后继续开启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这个项目中包含了几门很有意思的课程,博物馆馆长比尔·莫格里德(Bill Moggridge)亲自承担了导入课,讲授设计的定义、设计的历史、设计的分类等基本知识,并着重讲述在学校培养学生应用设计思维的方法及其优点。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理解设计“解决问题”的目的,了解设计创作的过程,并亲自体验将想法与五官感受、动手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设计创造过程。博物馆当代设计策展部主任,曾几次担任美国设计三年展策展人的艾伦·禄普顿(Ellen Lupton)会讲授“事物怎样和为何发挥作用”(How and Why Things Work),课程中选取一些经典的设计案例,阐释好的设计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还有一门课程名为“了解聪明的设计”(Visits Smart Design),学生可以接触到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收藏的一些设计原型,深入了解这些设计物品背后的故事。
针对高中生的青年教育项目包括“设计预科”(DesignPre)和“青年设计集市”(Teen Design Fair)。“设计预科”会向高中学生介绍设计高等教育和设计行业的情况,提供由专业设计师指导的专门技术培训、设计院校参观访问和各类设计工作室实践等机会,让青年学生为大学教育或者是申请相关实习机会做准备。“青年设计集市”是博物馆专门为纽约和华盛顿地区的青少年提供的一年一次的活动,对设计行业感兴趣的青少年们可以与年度美国国家设计大奖(National Design Award)的获得者以及服装、建筑、产品、交互等设计领域的顶尖设计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咨询设计行业的各种实际问题,以便对设计行业的工作有一定的预先了解。
在库珀·休伊特博物馆开展的设计教育活动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馆与教育机构联合实施的课程共建项目。博物馆倡导以设计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与学校共同开发了400 多个课程,将设计融入到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研究和技术等不同科目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设计的创新性思维和动手实践的方式,掌握各科目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建造节能高效化学房屋”课程(The Energy Efficient Chemical House)[12] 为例,在中学“科学”(Science)科目的教学要求中,热能的转移原理和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于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和“科学”教师一起开发出了课程“建造节能高效化学房屋”。这个课程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条件设计一个能有效实现冷热循环的房子。教师在课堂上会给学生们提供以下材料:详细介绍的讲义、硬纸板盒、发泡胶、一个用电池的小型暖气机、冰、锡箔、剪刀、温度计、一盏灯或一个手电筒等材料。首先让学生阅读讲义,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概念和热传导的原理和方法,并清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接下来让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如何使用所提供的材料为一个两层楼房的模型供暖和制冷,然后用图画、文字等手段呈现出具体的房屋设计方案。方案确定之后,学生再动手用提供的各种材料建造房屋模型。通过动手设计的过程,学生掌握了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概念知识,理解了热传导的原理。

结语
在知识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的时代,设计博物馆在经历着多方面的转变,其功能正呈现出新的形态。设计博物馆正通过设计展览的组织、设计奖项的确定等多个环节,表达自身的观点与立场,积极成为设计发展的引导力量之一。设计博物馆从一个与观众疏离的藏品陈列场所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重视互动、分享的空间,从作为“被研究”对象转变为积极与学校联合推动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推动力。在数码时代,设计博物馆如何调整与发展,美国库珀- 休伊特博物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注释:
[1] 关于库珀·休伊特博物馆的介绍,可参见官网http://.cooperhewitt.org
[2] Lind, Robert et.al,Art and Museum Law:Cases and Materials,Durham:Carolina Academic Press, 2002.
[3] 曹意强:“ 美术博物馆的定义与国际学术现状”,《新美术》,2008.1,第38-50 页。
[4] 曹宇纭:“ 美术馆、学院、美术史、馆藏品及其他”,《大学与美术馆》,2010.1, 第47-53 页。
[5] 袁熙旸:“从构筑设计史到书写设计史——设计展览的功能演变”,《装饰》,2010.9, 第13-19 页。
[6] 同[5]。
[7] 王璜生:“美术馆与当代艺术”,《大学与美术馆》,2010.1, 第60-62 页。
[8] 同[7]。
[9]2011 年是最近一次评选活动, 自2012 年起因为博物馆开始全面维修,相关活动暂停。参见库珀·休伊特博物馆官网。
[10]“播客”是指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
[11] 关于教育服务的介绍,详见http://www.
cooperhewitt.org /learning
[12] 关于课程案例的介绍, 详见http://dx.cooperhewitt.org/
resources

参考文献:
[1] 范迪安:“公共文化教育将继续成为美术馆工作的重点”,《美术观察》,2011.1。
[2] 王璜生:“学院品质与美术馆”,《美术》,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