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缂丝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几点体会——以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为例

  • Update:2014-09-01
  • 李超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第5期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作者亲身参与的实践项目为契机,以探讨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的缘由为切入点,阐述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意义,引申出对缂丝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从而,考察其深厚的历史源流,总结其流变传承的规律,体悟缂丝的传统工艺精神,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某些参考。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吟咏道:“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其中“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一句,有如神来之笔描绘了织锦之美。有专家说这是描绘“缂丝”带给观赏者的视觉审美感受,其实本来缂就是织的更高技艺。如何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来践行传统手工艺精神,复现精湛的技艺之美,作者尝试用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的实际行动,以小见大来体会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尝试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的缘由
缂丝,又称“刻丝”,意思是“用刀刻过的丝绸”,有文人墨客赞誉为“雕刻了的丝绸”。缂丝的制作技艺十分特殊,以“通经断纬”的手法表现各种不同的纹样和繁复的色彩,因此古人形容缂丝是“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缂丝是以本色的生、熟丝做经线,以彩色丝线做纬线,用小梭按其不同色彩和纹饰分别织纬,纬线不通梭织造,采用局部回纬织制,因而在不同色彩或不同纹饰轮廓之间互不相连,似刀镂刻状,故称缂丝。缂丝作为中国传统的挑经显纬丝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缂丝的起源,学者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它源自西域回鹘,汉魏时传入。缂丝技术源于缂毛,至少在汉以前西域已有“通经断纬”的缂毛织物,传入中国至隋唐已经渐趋成熟。五代梁朝时有缂丝《金刚经》。可以说缂丝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至两宋,“宣和缂丝”在中国织造史上已有显赫地位,所谓“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以宣和时制作最盛”。“靖康之难”后,缂丝随之南移吴地,故《吴县志》载有“缂丝作起于宋”之说。元朝时,曾“聚天下名工”,始用金银线。明清两朝,苏州地区的缂丝业发展到鼎盛时期。缂丝工艺在姑苏城内及周边的蠡口、陆慕、黄桥、光福、东渚等地已经广为流传,渐成产业,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同时,缂丝织造技艺也更为精湛,以御用缂丝龙袍、缂丝书画和挂屏著称,出现了缂、绣、绘结合的新技艺。据有关文章记述,20 世纪50 年代,缂丝被列为特种工艺,因为后继乏人,当时的苏州市工艺美术局本着培养特种工艺人才的目的,于1956 年1 月招收了八九名刚毕业的中学生来学习这门技艺,当时年仅17 岁的王金山(1939—)等一批年轻人进入了苏州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随缂丝老艺人沈金水学习,先后缂织了《玉兰黄鹂》、《牡丹双鸽》、《博古图》和《双鹅梅竹》(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等一批缂丝艺术精品。1962 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缂丝艺人俞家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缂织时吸收了西洋画的特点,大量增加了色线,运用多种戗色技法,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到了20 世纪70 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日本商家大批量向中国订购和服腰带和贵袈衣(日本和尚高档礼服性袈裟),缂丝行业在苏州地区迅猛发展。进入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艺美术外贸出口任务猛增。和服、缂丝腰带由于受到日本客户的青睐,出口需求量逐年上升,郊县各缂丝厂家纷纷添置缂机设备,从业人员曾经达一万之众,缂机上万台,缂丝生产规模空前发展。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日本经济的疲软,和服缂丝腰带需求下降,缂丝产业急剧萎缩。同时,在现代化生活方式冲击下,手工艺人虽然主观上也想不断革新,但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因技术要求严、周期长、见效慢、成本高、价格贵等特点,缂丝作品大多仍然局限在缺乏新意的传统高档工艺品和博物馆古代龙袍的修复等领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严峻考验,发展前景堪忧。面对缂丝工艺深远的历史积淀,这是我尝试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的首要缘由。
其二,中国历来有书画缂丝的传统。两宋时期,缂丝已负盛名。缂丝艺术品已经涉及到山水、花鸟、人物等广阔领域。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的《莲塘乳鸭图》( 现藏于上海博物院),画面上,碧波荡漾,芦苇青青,红果白鹭,绿萍翠鸟,子母双鸭在塘中嬉水漫游,水中白莲吐艳,浮萍点点,间以蜻蜒、草虫。整幅作品构图严谨,色彩和谐,层次分明,生动活泼。还有著名缂丝高手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具有工丽巧绝、自成风韵的独特艺术风格。宋王朝南渡以后,缂丝的艺术中心随移至苏淞地区,而沈子蕃、吴煦都是苏州( 吴郡) 这一时期的名工巧匠。到了元明时期,缂丝艺术品虽然多专为宫廷而作,但也有转向寺庙用品和显贵家庭装饰用品上的。明代缂丝艺术除明宫中有御用缂丝艺人外,苏州缂丝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名工朱良栋缂制的《瑶池献寿图》(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轮廓清晰,尤为冠绝。因此明代缂丝以苏州为最。明代缂丝除继续为宫廷织造外,把绘画的写实与装饰相结合,将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等织成小幅册页,用于把玩,更具观赏性和装饰性。尤其是在缂织人物方面,缂丝名家吴圻缂制的沈周《蟠桃仙》和《戏婴图》,人物开相全系缂织,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可见明纬丝的独特艺术风格。清代精巧工细的书画缂丝作品也很多。如缂丝艺术品《三星图》、《八仙庆寿图》等等都是缂丝艺术中的精品。有鉴于此,作为一种文化使命,需要以某种艺术样式,将缂丝这样的高档奢侈艺术品引入当下我们的生活。

1. 清代“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


2-5. 书画缂丝团扇


6. 爱慕美术馆展览现场

其三,设计学研究工作者以往的研究视角多放在设计历史和设计理论的追溯,很少以一种踏实的传统工艺态度,以实务和实验的精神,来体验和关注缂丝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更何况,有关缂丝的历史研究与理论著述在此之前近百年内可谓凤毛麟角,仅有在北洋政府时期任交通总长和代国务总理的朱启钤(1872—1964)[1] 等少数人在研究、收藏我国传统织绣。朱启钤在织绣研究领域更是绝无仅有的一位大家,他著有《存素堂丝绣录》、《女红传征略》、《丝绣笔记》、《清府刻丝书画考》、《清内府刺绣书画考》等。朱启钤在《清内府藏缂丝书画录》中收入的113 件缂丝作品,于国内保存完好的仅30 件,由此可见缂丝的珍稀。近二三十年来有田自秉、黄能馥、缪良云、赵丰等学者在其工艺美术史、纹样史、丝绸历史研究的相关论著中对缂丝作了一些论述。就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看,在缂丝的历史流变研究方面,郑丽虹曾经在著作《苏艺春秋——“苏式”艺术的缘起和传播》、论文《中国缂丝的源流与传承》中有较为详尽的阐述。袁仄、胡月等则以国家社科项目立项加以研究。关于缂丝的传承与创新,缪秋菊、夏菲菲、袁海燕等也著文《浅析缂丝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加以论述。苏州文化部门也做了相关调研报告等等。而上述研究大多停留在从文本到文本的纯理论研究和调研报告层面上。所以,关注缂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认识和阐述,这是我尝试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的客观动因。
其四,让我关注缂丝手工艺研究的真正主观动因,并产生尝试以“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方式进行体验性研究的直接缘由,却是一把清代“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 图1)缂丝自宋元以来一直是宫廷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王、帝后、嫔妃服饰、御真( 御容像) 和摹缂名人书画。特别是近几年各大舆论媒体热炒关于缂丝龙袍修复等新闻,使得缂丝在民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增。缂丝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的书画作品有时胜于原作。又因为耗时费力,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许多博物馆常以拥有宋明两代缂丝为荣耀。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这柄“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为清代宫中用品,长49 厘米,宽33.5 厘米。此宫扇作梧桐叶样式。扇面于黄色地上缂织一棵梧桐树,一只凤凰独立于树干,湖石旁牡丹绽放。扇配四方紫檀木柄,通体刻“寿”字描金,两端镶象牙,系黄丝穗。此扇为双面缂,配色自然柔和,缂工细致入微。在清代,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等大为流行,且工艺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双面“透缂”技术,使织物两面的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特别适合装饰插屏、扇子的使用要求,宫中有大量的团扇都使用了“透缂”的技术。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由此可见宫中后妃生活的奢华。大英博物馆、故宫也曾经展出过馆藏缂丝团扇,从笔者搜集的图录上看,清代的缂丝团扇精美无比。而入民国以来却少有如此精美的团扇作品问世。

二、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的尝试
之所以选择书画缂丝团扇作为践行传统工艺精神的载体,是因为缂丝具有无与伦比的手工艺传统和江南文化的地域优势,而团扇又能彰显文人情怀。
缂丝作为艺术品中的奢侈品,一般有四个特点:首先,是缂丝作品从画稿、描稿、选线到缂织大多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作品,后人判断这类作品价值的高低,往往只能看其呈现作品本身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其次,是缂丝的创作耗时费力,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工匠需要几个月乃至数载。优秀的缂丝作品的完成倾注了工匠大量的心血。再次,缂丝作品具有很强的工艺性和观赏性。许多缂丝作品既有平涂色块的平缂,也有构图造型的构缂、齐缂。缂丝作品一般立体感很强,加上缂丝作品的题材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故其艺术和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分庭抗礼,甚至有所超越。最后,缂丝作品和纸本作品相比,易于保存。
笔者在从事艺术和设计理论研究的同时,长期致力于水墨文人画的创作。如何将自己的文人画与缂丝结合起来?团扇这一特殊的物质形态让笔者找到了最佳载体。那柄“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贵为清代宫中用品,虽然富丽堂皇,但独缺了文人的雅趣与风骨,富贵有余而文气不足。如何既能体现绝妙的工艺技巧,又能体现高贵的文人气质?为此我以传统文人常握手中的团扇作为承载物,确立了以“低调的奢华”和“透缂”为设计制作概念,为此和收藏家、制扇高手蔡念群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从唐宋绘画、民间团扇图谱中得到启发,推敲与琢磨后画出了十多种扇形,并数易其稿,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设计与制作尝试。但是,如何让手工艺工匠能够真正体会自己内心的文人情怀,将内心的文人意趣、笔墨趣味汇集在一柄团扇中,却遇到了很大困难。虽然,许多缂丝艺人能够缂出细密精致的龙袍,但要将水墨文人画缂出水墨精神和文人雅趣却不容易。况且,现有的缂丝工匠,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对于色彩的理解有许多盲点。两次失败的试验以后,我开始认识到,制作一柄好的缂丝团扇,单有好的设计和画稿不足以有好的团扇,认真选择技艺高超的缂丝和制扇工匠就成了这次尝试的关键。
经友人介绍,我认识了出身于显赫缂丝艺人家庭,但名不见经传的王明荣(1957—)师傅。笔者以王师傅的缂丝家族背景作为研究个案,对其缂丝生涯做了“田野调查”。王师傅来自于缂丝世家,祖居苏州陆慕(现元和镇)张花村沈思桥。近二百年,陆慕镇西的张花村,家家有织机、人人善缂丝,可说是典型的缂丝村。当地农家,祖孙世代以种田和缂丝为生。村中名家辈出,供职于宫廷和苏州织造府的不乏其人。苏州缂丝,自宋代沈子蕃起,到晚清王新亭、王锦亭,缂丝传人世代相传,近代又涌现出沈金水、王茂仙、张玉明、徐祥山等高手。而张花村王家有记载的就有祖孙六代人以缂丝为业,亦农亦织,家族技艺传承有序,可以说是这个缂丝村的缩影。王明荣其祖王金定,是第一代传人,乾隆年间清廷匠师,专做宫廷龙袍补子等缂丝。高祖王新亭,第二代传人,移居苏城北外张花村沈思桥,清廷匠师,曾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和霞帔等。王锦亭,第三代传人,缂丝名匠,专门为清廷缂制作品,并善绘事,他的缂丝作品《麻姑献寿图》曾在1915 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笔者甚至藏有多年前在苏州文庙古玩地摊购得的“王锦亭”印章一枚,也算是缘分。据王明荣所述,其祖父王茂啟是王锦亭最小的儿子,14 岁随父学艺,由于心灵手巧、聪慧机敏,既能亲力缂织宫廷贡品,又能往返京沪两地,将商户的订单发给家乡的织户。缂丝最盛时,王茂啟的家庭作坊曾拥有20 多台缂丝机,成为当地缂丝产业的主要生产组织者和技艺传承人。王茂仙则是王明荣叔祖父,与王茂啟同为王家缂丝第四代传人。按照有关文章介绍,王茂仙系王锦亭仲子,工画精缂,也是14 岁随父习艺,他能缂织帝后的龙袍,各式宫服、中堂屏条,以及龙椅坐垫等。正是这个王茂仙缂丝成就更高,他曾联络上海租界出口商组织艺人生产,王茂仙家最盛时拥有30 多台织机。英国记者尼娜•史达林斯(一说传教士)考察张花村缂丝后,在笔记本里写道:“我曾经饶有兴致地去蠡口做了一次旅行,那是位于苏州城北面的一个小村庄。我在那儿找到了王(茂仙)家,他们从事缂丝已有四代人了。”上述这两段文字都讲到王茂啟和王茂仙两人拥有二三十台缂丝机,而另一缂丝传人王建江(王嘉良之子)说,拥有三十台织机的主要是王茂仙家。笔者分析当时是否二王还未分家,实为一家。虽实情已不得而知。但经过梳理可以明确,王明荣的曾祖父就是缂丝名匠王锦亭,祖父为王茂啟,王金水(缂丝艺人、1972 年起在苏州市吴县陆慕缂丝厂任缂丝技术指导)是其父亲,王茂仙则是其叔祖父,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缂丝世家。王明荣师傅是个本分、不善言辞的手艺人,1978 年进苏州市缂丝厂(当时王金山工艺大师任缂丝厂厂长)。1991 年进吴县丝绣制品厂(吴县缂丝研究所),并被聘请为缂丝技术指导。王师傅家中至今仍然藏有清代缂丝工具。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笔者和他进行了数次沟通以后,将设计意图,以及水墨文人画的线条、墨色、色彩要注意的事项一一相告,王明荣很快就领会了笔者的设计意图,特别在选色等方面能够比较准确地寻找到与笔者绘画作品相近的色彩,并织出文人画的水墨韵味。
缂丝其实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织造,各色纬丝仅于图形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而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形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从工艺上说,缂丝主要用缂丝机、梭子、拨子,用到的工具并不多,但是工艺流程却非常复杂,有画样、配线、牵经、接头、穿口、拖经面、嵌经面等十几道工序。织造时,艺人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这就是所谓的“通经断纬”的制作工艺。缂丝不同于刺绣,一旦某个地方出现失误,就必须拆掉重新再来,所以很考验一个人的技艺。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仿制书画作品,但缂织彩纬的织工复杂,特别是水墨文人画又有一定的意境。笔者一再强调色彩宁雅勿艳,尽量在彩度含灰的色系里面寻找丝线。缂丝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等。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这次缂织的团扇画面,正反两面如一,是典型的“透缂”。前后用了近一年时间,十二把书画缂丝团扇终于在2013 年10 月完成,其中两把为金地,其余皆为白地(图2-5)。这十二把书画缂丝团扇缂织工艺精湛、形象逼真,色彩还原度较高,较好地复原了原作品的意蕴。
团扇是小众雅玩,方尺之间透露着大千世界。汉朝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可知团扇很早就在我国流传了。晋王献之妾桃叶《团扇歌》:“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南朝梁江淹《和班婕妤咏扇诗》:“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烟雾。”唐刘禹锡《团扇歌》:“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明代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蜀扇每岁进御,馈遗不下百余万,以上宫中用,每柄率值黄金一两。”清朝孔尚任《桃花扇•眠香》:“小生带有一宫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永为订盟之物吧。”历朝历代歌咏团扇的诗歌文章不计其数,可以看出团扇发展历史的久远。据专家考证:“苏州绢宫扇始于何时,文献上还没有见过记载,不过根据东晋谢芳姿(苏州人)‘团扇复团扇,许持自障面’的团扇歌和宋代陆游‘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的诗句,足以证明东晋到宋时期团扇在苏州已极负声誉了。”[2]
扇的典雅清丽一如园林中的太湖石,非姑苏莫属。苏州的扇子制作历史悠久,其中以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最为出众,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苏州雅扇。据资料记载,康熙年间苏州织造总管李煦曾数次将雅扇进贡给康熙帝,康熙也曾赏赐李煦金扇、诗扇,而一口吴侬软语的苏州人耍起扇子也可以很爷们儿,甚至曾有人以扇子逞富斗狠,谓之“斗扇”。唐寅在《秋风纨扇图》上曾作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明晚期后,随着折扇的流行,团扇的使用日益减少,据说直至清中期阮元得到一柄宋代马和之与杨妹子合作的团扇,照样复制分赠友朋弟子,从此之后团扇又流行于世间。上至宫廷贵族,下至庶民百姓手执团扇成为时尚。然而,现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团扇虽然随处皆是,但真正用古法烘框、榫卯工艺制作的团扇却已经极其少见,有一研究团扇的专家说,古法烘框、榫卯制扇在苏州自从苏州檀香扇厂制扇名师王富大、祝春才师傅年老去世以后已经绝迹多年了。目前看到的许多团扇只能看,却不能扇,仅仅作为观赏用。
为此,笔者邀请了蔡念群(1967—)作为制扇者。“墨林文玩”主人蔡念群是著名的收藏家,出生在苏州平江区。虽然平江区与沧浪区、金阊区已合并成为姑苏区,但背靠拙政园、狮子林两座后花园,头枕蜿蜒水径、脚踏雨巷青石板成长的他对园林、古物、书画传统总有一份眷念。在身为历史教师的父亲影响下,蔡念群从小就与收藏结缘,他人生的第一件收藏品是12 岁那年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历史课教具——一枚五铢钱。2000 年,他干脆离开了原先工作的纺织机械厂,在平江区的东北街经营起自己的文玩店,过上了以贾养藏的日子。自从十年前陆续收藏团扇扇面、扇柄以来,蔡念群收进的团扇成扇和扇面总数已过百,收藏之余他也经常亲手修复破损的团扇。他最喜欢的一把团扇是载泽和奕谟合作的刻漆戗金团扇,无论是扇面还是装潢都透着皇家范儿。据记载,故宫博物院目前藏有清代团扇2478 柄,除去无图案装饰、缂丝、刺绣纱面贴绢、藤编和牙编等装饰手段的团扇外,以绘画为装饰手段的团扇有557 柄,且其中99% 以上属于晚清即道光朝以后的遗物。如何恢复古法烘框、榫卯制扇就成为蔡念群近几年来克坚攻难的主要工作。
为了这十二把团扇的制作,我们从选用什么样的扇柄材料入手。团扇“特别考究材料的选择,除扇圈以竹为之而外,还要在外边包以象牙、玳瑁、湘妃等等。扇柄也要使用名贵的竹、木、牙、角属。并且施以彩绘、雕刻,或镶嵌、髹漆。往往一扇之成,非累日不能逮;售价之昂,非重金不可得,远非一般民众所能享用,因而逐渐衰退下来,几有不可挽回之势。”[3]因此,宫廷团扇的扇柄多为象牙、名贵木材等材料制作而成。而为了体现文人画的精髓,笔者选择了以竹为主,这既体现了文人的节操和风骨,又切合了当下环保和动物保护的理念。我们多方寻觅精心挑选了湘妃、梅鹿、紫竹、方竹等珍贵竹质材料。团扇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从装圈、糊面到沿边,再到辅助工序的扇柄打眼、钻柄、穿结、流苏等等,全部由蔡念群古法烘框、榫卯制扇、精心打磨完成,特别是考虑到缂丝的特殊质地,在整个制扇过程中,蔡念群充分把握烘烤竹框时的温度,糊面与沿边粘贴时的湿度,甚至不用任何化学胶水,极其讲究糨糊选用的面粉等等。甚至,沿边用的宋锦也选用了老宋锦,选择的流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款流苏的色彩都和团扇画面的色彩相呼应。最终十二把缂丝书画团扇得以完美呈现。
2013 年10 月24 日,这十二柄书画缂丝团扇如期登场了(图6)。由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主办,“李超德中国画人物作品展”在北京爱慕美术馆开幕。除48 幅中国画人物作品外,现场展出的这十二柄书画缂丝团扇尤其夺人眼球。这次展览是中国国际时装周的重要艺术展示活动,特别是把艺术名家的画作与传统手工艺缂丝用团扇的形式展现,将绘画、缂丝、制扇、红木制作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纳入国际时装周这样的大平台还是首次。250 余名艺术、时尚界名流出席开幕式。从而,使得这十二柄书画缂丝团扇完成了一次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时尚的完美对话,体现了现代时尚对传统手工艺创新之举的高度礼敬。为此,50 多家中央、地方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引起了艺术界和时尚界的广泛关注。

三、从书画缂丝团扇设计与制作引发的思考
“十二柄书画缂丝团扇”的制作完成,也引发了笔者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思考,哪些可以创新,哪些无法创新?同时也应对了这次研讨会“工艺美术•再生产”这个主题,即“从社会生产切入到对工艺美术的研究和思考”。从学术上看,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视角,目前国内讨论也并不多。我们也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对这个问题展开思考。甚至讨论主题可以主要集中在当代工艺美术的创新生产模式这个问题上。但是,我们能否将传统工艺美术置身于农耕经济时代与工业文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谈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的共同点,避免学究式的空谈,却是笔者要思考的重点。
自宋代以来,我国缂丝制品主要以宫廷服饰和缂丝书画为主。虽然在服饰品方面,1949 年前也有被用以生产衣料、被面、折扇袋、名片袋等制品,但批量并不大。而现在的缂丝主要用于修复文物级的宫廷服饰和工艺挂屏,再则就是生产外销日本的和服腰带。缂丝和服腰带成为目前缂丝服饰的主打产品,在产业化方面,中国的缂丝行业几乎成了日本和服腰带的专业加工和生产基地。
就创新而言,在国家“保护、提高、发展”的方针指引下,缂丝确实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扶持。在组织层面,1954 年成立了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把多年散落在民间的缂丝艺人沈金水、沈根水、王茂仙等人重新组织起来,缂丝艺人们拿起多年未用的缂丝工具,以此为开端,苏州缂丝业有了新的面貌。在作品创新层面,这一时期苏州缂丝新作不断诞生:1954 年,缂丝老艺人沈金水和王茂仙先后缂织了《金地牡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牡丹双鸽》和《博古图》、《双鹅》中堂(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他们的作品缂面细腻,用色和谐,色泽丰富,且金碧辉煌,给人以富丽华贵之感,行家叹为观止,誉为“缂丝之冠”。
1962 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缂丝艺人俞家荣(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首次创新制作了一幅缂丝作品《天坛》,他以一张摄影作品为蓝本,在缂织时吸收了西洋画特点,大量增加色线,运用多种戗色技法。整幅作品轮廓精确,线条挺括,富有光感、质感、立体感,无论站在什么角度观看这幅作品,天坛的台阶总是盯住你的视线,饶有情趣,别具一格。隔年,苏州刺绣研究所著名缂丝艺人沈金水之徒王金山和俞家荣等人,应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复制宋代的缂丝作品。王金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故宫里整整用了三年时间,先后复制了南宋缂丝名家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和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复制作品与真不异,受到专家的高度赞扬。
1977 年,苏州刺绣研究所在王金山的指导下,精心缂制了一幅宽8 米、高2 米的大型金地缂丝佳作——毛主席词《西江月•井冈山》,打破了历史上从无用草书缂制的纪录,创历史之最。整幅作品浓淡相宜,层次清晰,字里行间有起有落,前后呼应,给人以一气呵成之美感。作品送往首都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好评,现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里。
20 世纪80 年代,缂丝艺术冲破了一千多年来的传统束缚,一幅异色异样的缂丝金地《蝴蝶•牡丹•山茶》精品在苏州问世。王金山为了织造好这幅作品,运用了近百种色线,采用缂丝艺术的“结、勾、掼、戗”等十几种技法和多种新技法织造而成。作品色彩艳丽,动静结合,具有现代工艺新、奇、美、特的艺术效果,使人耳目一新。这幅缂丝艺术精品现陈列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这为他后来成为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奠定了基础。
然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由于缂丝外贸不景气,生产性任务日趋减少,不少企业停产歇业。虽然如此,苏州刺绣研究所等机构仍积极创新,把东方的缂丝艺术与西方的绘画艺术、摄影艺术相结合,先后缂织了一批艺术新品《静物》、《孩童》、《大卫人像》等,给缂丝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过焕文(现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亦以日本浮世绘为蓝本,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试织,缂织的日本浮世绘精品《春雪》、《九美图》、《雪月花》等,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深得日本专家的好评。2006 年,正当全国范围内的民族民间文化抢救活动深入展开时,王嘉良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功复制了《仿清缂丝龙袍》。这件龙袍的图案以云、龙、火焰为主,他采用高密度单丝,运用多种缂丝技法,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精心仿制而成,整件龙袍勾样正确、缂级精工,色泽和谐,成品细腻,与那件风化了的龙袍一模一样。专家看后,拍案叫绝,盛赞王嘉良的缂丝技艺之精湛。该作品荣获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及第十三届艺术博览会金奖。回顾这样一段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非常重要,由此也衍生出一些思考。
从认识层面而言,缂丝工艺已经进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级政府也明确了传承人。但仅仅限于抢救和保护的层面,那些工艺大师们的创新作品耗时耗资巨大,也只能成为博物馆的藏品,要想真正能生存、推广、发展,还是举步维艰。有专家认为,缂丝必须要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必须与时俱进,将一贯的工艺欣赏性转化成实用性,这才是缂丝走向未来的主要途径。作为一名设计学研究工作者,我认为如果将传统手工艺置身于农耕经济与工业信息经济时代的时空中加以考察就不难发现,此话只讲对了一半。19 世纪中叶以来,在日常生活用品领域,面对西方的机器生产,以手工业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面对洋货的冲击,跟洋货有对等商品关系的行业首当其冲,受到的影响最大。现在,设计思潮全球化、时尚信息大众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方式改变了,但对于精致、品质、奢华的向往没有改变。面对批量化工业生产,缂丝从来就不可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民主化潮流的大众用品。
然而,缂丝产品日用品化也不是没有可能。这种高级的手工艺区别于民间工艺美术,应该以现代品牌营销理念为指导,走高级定制和奢侈品线路,定位于高端小众产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范玮琰老师最近完成了一个家用纺织品系列作品,就是采用缂丝的方法,运用缂丝、缂毛混合技艺,使织造更具有高尚的品质感,正是一次富有新意的有益尝试。范玮琰在蚕丝原料基础上拓展到用其他材质进行缂织,如将羊毛、花式纱线等做纬线应用于缂丝织物,形成与真丝缂丝完全不同的风格,形成比较厚实、立体感强的效果,这一整套简洁时尚的家用纺织品,已能适应小批量定制生产。而相关的设计产品还可以延伸到缂丝披肩、围巾、香包、手袋、领带、手帕、手机袋、名片袋、高级礼服、高级成衣面料等领域。一些纺织科技工作者和设计师也设计了不少民族风格的高级成衣,将缂丝技术运用在服装的袖口、衣领、门襟、裙边等处进行局部的装饰,产生了一定的视觉审美效果。还有彩色羊毛、彩色棉纤维的利用也在研究当中,天丝等新型优质纤维作为缂丝的辅助材料也在探索使用过程中。
从艺术品把玩的角度看,缂丝长期以来作为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大都为宫廷、富商巨贾和博物馆所拥有,大幅作品一般家庭无法消费。但笔者通过书画缂丝团扇的设计与制作得到启示,可以将缂丝作品小型化、精品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的把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把玩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赏的是文人的风雅,讲究的是意味和情趣。在现代工业文明时代,尽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设计的简约化成为时代的潮流,但人们生活趣味的多样性不可能平面化和单一化,把玩的艺术和艺术品的把玩,从来不缺乏玩家。关键的问题是需要为传统工艺美术寻找到新的载体,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新的样式,产生新的面貌。
综上所述,面对所谓生产方式的改变,事实上传统与现代,也不可能截然分开。特别是陶瓷和纺织品织造等手工艺门类,在古代早已经出现了集中的、批量化的生产方式。甚至早在汉代的兖州和临淄就有了管理织造的官府。而16-18 世纪中国陶瓷向欧洲的高密度输出,就早已经存在来样加工、适销对路的设计、生产、销售一整套的产业链,就早已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有某种类似之处,对于所在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英国剑桥菲尔威廉博物馆大量陈列的18 世纪英国产青花瓷器中,甚至完全模仿了清代青花瓷的题材、风格、样式等等。其实,注重于手工艺的高端订制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退出市场。随着当下国际范围内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民众对生活品位的追求提高,民族文化多样性越来越受到尊重,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强调历史文脉、人情化、符号化,传统的分散式的、作坊式的手工生产模式重新成为可能。甚至,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运用,设计者通过电脑,获得了某种传统手工艺者设计与制作融为一体的快乐。同时,面对中国工业设计的粗陋和对历史文脉的不尊重,有人呐喊中国需要进行一次英国式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来重振中国设计的辉煌。所有这些都为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注释:
[1]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桂莘,号蠖公、蠖园,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中国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
[2] 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编印:《苏州工艺美术》,1963 年12 月,第53 页。
[3] 同上,第5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