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基于城市策展视角的历史街区跨界复兴——以大栅栏更新计划为例

  • Update:2017-07-07
  • 贾 蓉
  • 来源: 2017年05期
内容摘要
在城市复兴尤其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往往被认为是历史街区活化复兴的最活跃的驱动方式。本文通过剖析历史文化街区借助北京国际设计周平台活化老街区的现象,采用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思考跨界设计与艺术介入复兴城市的成效,进而以大栅栏更新计划为例进行说明,客观思考如何有效进行城市策展视角下的跨界设计与历史街区复兴之路。

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盛行推倒重来的成片开发模式。但随着城市的更新和发展,城市核心区的发展诉求逐渐从单一的经济建设提升目标拓展到社会民生、历史保护、文化复兴、经济繁荣、绿色可持续等多方面融合的多层次目标,原有的模式将不断遭遇问题和挑战。因此,探讨新时期下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核心区的发展十分必要。
在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往往被认为是旧城更新最活跃的驱动力,能够发现、利用、提升旧城功能,活化街区。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在旧城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与旧城更新之间相互影响、互惠促进、融合共生的关系。北京在旧城改造模式的探索中,出现了多个街区借助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大型国际性城市活动探索旧城历史街区复兴的现象。那么,如何看待北京国际设计周的跨界平台对历史街区改造的复兴成效?如何从城市策展的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跨界设计与艺术介入的历史街区复兴?本文将借助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思考,并以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创新实践为例说明老街区的跨界复兴之路。
一、设计周现象——大数据视角之下的跨界复兴
随着北京申请设计之都,由文化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展览活动遍布全城。2016 年,以“设计2020”为主题,秉承“智慧城市、设计之都”的理念,北京国际设计周的设计之旅活动遍布北京、天津、河北三地28 个分会场。而占据其中半壁江山的,多为东西城的历史街区,包括大栅栏、白塔寺、什刹海、前门、青龙胡同、史家胡同等区域。(图1)2015 年,来自Cityif 的一篇《数说设计周》曾对北京国际设计周不同展区的活动数量、展览热度、受关注程度、关键词频等进行了分析。(图2)大栅栏展区作为自2011 年首届设计周举办以来的核心展区之一,无论从展览数量、受欢迎程度、关注度、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成为设计周最大赢家。同年,白塔寺、史家胡同等历史街区首次加入设计周。2016 年,随着设计周分会场的扩张,前门、什刹海、青龙胡同等街区,也都纷纷加入设计周,均以展览、工作坊、论坛、市集等多种方式聚焦“旧城焕发新活力”,探索旧城更新的话题,制造新鲜活力。


同年,已举办六年设计周的大栅栏街区已进入一个长期的稳定阶段,在举办一系列城市更新与跨界设计融合的展览活动的同时,大栅栏跨界中心特别与人本街道实验室、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进行了合作,希望通过大数据来分析设计周活动的量化成效。

设计周期间,在大栅栏设计社区的范围内,在杨梅竹斜街与北京坊等主要展场设置了WiFi 探针、高清摄像头、红外感计数器、磁感应线圈等设备(图3),通过大栅栏大数据体系,利用城市象限的可视化方案,结合DataV 技术,研发了“人迹”大栅栏人本观测平台。通过TalkingData 提供的到访群体画像和属性展示,包括每小时来访者的居住地分布、来访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有车与否、手机品牌、线上兴趣和网购偏好进行了动态展示。(图4)来自人脸观测的微表情分析显示,举办设计周活动的杨梅竹斜街比平日未举办活动时观众喜悦比例从5% 增加至23%,是同期一街之隔未举办活动的大栅栏西街的两倍。(图5)除了幸福感,从“大栅栏”“北京国际设计周”“白塔寺”和“史家胡同”的搜索指数(图6、7)来看,“大栅栏”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关键词,也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唯一上升的区域。


在2011 至2013 年,无论是五一还是暑假,“大栅栏”都没有形成明显的指数高峰,仅在十一、设计周举办同期才形成明显的峰值,足见设计周对大栅栏影响力的提升有明显的作用。自2015 年开始,“大栅栏”搜索指数更是不断增加,并在2016 年大幅超越“北京国际设计周”。而大栅栏作为一个旅游热点地区的趋势也在逐步增加。2014 年来,每个小波峰都与假期有关——五一、暑假、十一等,尤其是从2015 年开始,暑假带来的指数高峰已经非常接近十一黄金周(或者说设计周期间)。到了2016 年暑假,指数峰值甚至超过十一黄金周,旅游因素已经大幅超越了设计周因素成为大栅栏最主要的影响力来源。
除此以外,大栅栏每年设计周的各项数据都在成倍增长(图8),足以看出每年大栅栏设计周的活动已形成一定规模与品牌,且成为每年设计周内容最丰富、活动最多、最受欢迎的街区。

二、试点探索——城市策展视角的大栅栏更新计划
在大栅栏每年举办设计周的活动中,有两项内容值得关注:一是每年活动主题、策划组织均以大栅栏本身的策划实施团队为主;二是每年活动的主题都是跟随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发展历程而提出,每年一个主展以及一系列根据当年项目进展所延伸的外围展览,且总数量占到活动总数的一半以上。(图9)这正是基于顶层设计的城市策展之下,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系统规划的前提所在。这不仅包括了模式与策略层面的内容,同时也是与试点项目的实施紧密融合、为今后未来社区建设铺垫重要基础的顶层规划,是大栅栏更新计划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复兴之路的关键。
1. 模式: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模式
积淀了六七百年历史的大栅栏,在经历了衰败之后,提出了大栅栏更新计划城市软性生长的有机更新模式。新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即改变“成片整体搬迁、重新规划建设”的刚性方式,转变为“区域系统考虑、微循环有机更新”的方式(图10),进行更加灵活、更具弹性的文化节点和网络式软性规划,视大栅栏为互相关联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空间脉络。其中,将文化创意作为激活因子与节点核,将散布其间的院落、街巷,按照系统规划、社区共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节点簇式改造,并产生网络化触发效应,不同节点的改造形成节点簇,逐步再连成片。这样不仅可以尊重现有胡同机理和风貌,灵活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历史文化街区从空间结构到产业结构、社会人文结构方面的改造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软性生长模式有机融合;同时,将“单一主体实施全部区域改造”的被动状态化为“在地居民商家合作共建、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主动改造前景,将大栅栏建设成为新老居民、传统与新兴业态相互混合、不断更新、和合共生的社区,促进历史街区再生与文化复兴。
在此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采取划小单位试点的方式,又是在系统思考下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大栅栏以国内外公开征集的方式发起的“大栅栏领航员计划”,每年选取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难题,向设计师/建筑师等跨界群体发问,分析精选优秀案例,进行试点实施,形成示范样板,通过“设计激活”,形成“跨界融合”的多元参与,形成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基础。
在此过程中,区域发展全局的统筹协调十分重要。要处理好空间与文化元素的关系,处理好有限空间内的文化无限生产,形成区域肌理、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区域商业、文化的繁荣与复兴,区域居民、邻里、空间和社会结构的更新与延续,以重构、延续城市文化,激发区域活力。
2. 机制:不同主体的跨界联动
在城市更新当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不仅仅是对硬件,即城市规划或者历史建筑以及当前物理形态的尊重,也包括对项目本身的一些特性,它的社会形态以及人的尊重。这些都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之中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也是不同利益方能够达成共同认知、找到利益平衡点的前提。
大栅栏的项目性质使其很难由政府或者市场的任何一方单独主导完成,所以需要一种平台将相关的各方利益主体结合起来,使大家得以在不同阶段担起责任、贡献力量。基于此,在西城区政府下,不仅有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代政府统筹区域发展,也有在实施主体大栅栏投资公司之下连接市场方大栅栏跨界中心融合更广泛的社区区民以及社会各方资源的参与。不仅限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师或者是建筑师,还会融入更广泛的群体,比如设计师、艺术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来共同实现一个区域的软性复兴。
例如试点杨梅竹保护修缮项目,正是本着尊重居民的意愿,采取了自愿腾退的方式,产权人可以选择搬离这个区域,同样也可以留下来。对于居民来说,很难在刚开始就把这个软性模式对他/她描绘清楚,但在开始涉及到居民的具体利益诉求时,一定要特别明确告诉他/她可以得到什么,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介入。很多人也许会选择观望,但在过程中就会有很多敏锐的居民参与进来。比如“贾大爷卤煮”的贾勇,他用影象记录了大栅栏几十年的变化,特别认同这种尊重当地人、尊重当地文化的新模式,就愿意合作,并会以自身带动更多的人。
在城市转型的浪潮中,大栅栏项目开创了一种跨界模式。这个平台会不断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最终这个区域会形成一种开放的可持续状态,这时政府和企业主体角色就可以退出平台,退回到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的角色中。在此过程中,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式的融合,吸引更多群体的积极参与,真正促进整个区域的开放和可持续发展。


3. 策略:节点活化与软性发展
从策略上,我们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划小单位,从灵活的体量较小的节点资产入手,通过在大栅栏城市肌理中嵌入选定的方案和活动的方式去进行利用。在这种方式中,我们可以激活这些节点,使得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产生一个辐射效果。而如何选择、剖析、培育、对接、植入活跃的文化节点,成为最重要的难题之一。
基于旧城当前的发展现状,需要我们找到能够存活于当前破旧街区,尊重旧城城市及建筑现状、区域社区及文化生态的群体,不依赖于已成熟商业区的人流,能够独立存在、有“看家”本领吸引目标客户群体,并能辐射带动活跃周边的业态。
一方面,我们深入剖析大栅栏的丰富历史文化特征及胡同肌理特有的城市风貌,参考世界各地相似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律,研究分析具有此类特征的文化节点及产业类型,并推导总结出应优先扶持、构建的“关键性节点”及其“附属性节点”,总结出独特的节点网络“节点簇模型”——“CPCP”文化节点簇模式理论。这类文化业态具有一般商业以外的独特文化属性,植根于城市老区(Place)、拥有不依赖“商圈”的产品、服务及市场运作机能(Program)、消费群体(Client)、独特文化内涵(Culture),寻找适合在大栅栏节点生存的功能业态。
项目通过CPCP 的属性分析,由场所营造启发法和定量分析的关键标准来选定。此评估方法,创建了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方案的度量方式,使我们能够尽可能客观地评价哪些产业或活动对区域是最有利的,以使得当下稀有的节点资源载体获得最大提升价值的业态归属。
另一个方面的考虑是如何使新入驻的业态更好地帮助当地历史文化及社区生态。取代刺激性竞争,新入驻的商业应该作为“最佳实践案例”让已有商业看到新机遇。对于作为服务供应商身份新入驻的商业,应鼓励他们给周边邻居提供负担得起的服务,从而激励已有商业做出变化和实验性探索。新入驻的业态也许本身盈利能力不强、商业化不明显,却能够在旧城更新萌芽时期引领新文化,激活老街区,提升区域价值,吸引活跃消费群,培育区域内生发展活力。更重要的是,此类业态能够从不同的文化创意元素的解构中,形成隐性的业态关联与集聚网络,这正是文化创意产业构建的软性发展路径。而这些具有同类特征的文化节点,不仅能够对周边产生辐射,也能够对国内外同类群体及资源产生吸引,使得区域外其他同类功能节点形成城市的“飞地”。而“飞地效应”的网络迭代功能恰恰是文化创意产业无限附加值所在。
这样,便构成了大栅栏更新计划节点簇模式的核心:历史街区的文化重构与本地再生与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与集聚相融共生,形成独特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4. 平台:品牌活动的巧妙利用
大栅栏在新模式提起伊始,即启动了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同时恰逢首届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筹办之初。于是,自从2011 年起,大栅栏实施主体公司即与北京设计周合作举办“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邀请中外优秀的设计和艺术创意项目进驻老街区,让设计走进大栅栏。老街区与新设计的融合碰撞,使观众游客在走街串巷感受老街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活化提供了新思路——在尊重老街区肌理的前提下,探索老房子新利用,通过设计的力量引入新业态。大栅栏新街景以“设计复兴老街区”为主题,通过设计的力量更新活化老街区,以设计独特的视角解决老城区规划建筑、公共设施及区域环境难题,以设计新思维解构当地手工艺独特魅力,以设计的力量集结艺术、文化、创意、建筑、时尚、媒体、游客、居民等多方力量,在老街区更新及设计之旅中实现公众参与,试图将大栅栏打造成离天安门最近的展现北京作为特色世界城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的窗口。
大栅栏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以文化设计与老街区的新鲜碰撞抓住了整个北京的眼球,引发众多文化群体更广泛的兴趣,在大栅栏商业和艺术项目上产生了更多元的合作意向。所有这一切,都吸引着更多的新兴群体与游客来到大栅栏。
此外,我们陆续实施了多项策划及活动,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为地区吸引新人群、导入新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探索、引导公众参与、社区互动,以及文保区保护与复兴新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项目的不断深入,我们还通过搭建软件平台(主题活动/ 品牌合作/ 印刷出版物/ 网站及社交媒体等)、打造硬件平台(基础设计/ 环境景观立面/ 四合院、旧厂房、沿街商铺、民国小楼等多种类型建筑),以及整合各方资源(品牌活动等)等方式持续探索都市更新的更多可能,以多种途径实践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新模式。
通过临时店、工作坊、展览等多种方式,我们最终吸引了大批具有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新业态,包括出版、书店、艺廊、工作室、设计商店、手工艺、特色餐饮、精品咖啡等,它们成为区域内最新鲜的文化活跃群体。同时,这些有文化品位的业态不仅能很好地融入当前胡同生活,也可以很好地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以此实现文化的繁荣互动与业态共生。此外,为了避免旧城士绅化,以及文化先锋群体因地域价值提升而被搬离、挤出等文化缺失,单纯商业化的恶性竞争模式,我们还制定了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协调变化的解决方法,对不同节点进行分类分级,使得最有价值的A 类业态节点享受更好的产业发展补贴而长期存在,带动B、C 类业态的发展,保持好不同业态类型的功能配比,形成区域发展的良性循环。
5. 再生:区域独特性构建与文化的衍生与共融
在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创意产业的引入最为容易,而与本地的互动与当地文化的再生最为困难,而这却是当地文化特性与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大栅栏更新计划中,自2013 年起,我们便发起大栅栏领航员计划,向社会文化群体发问,公开征集针对旧城中的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这不仅包括传统的建筑如何保护、公共空间如何构建,还有本地商业如何提升、在地文化如何再生。我们将创意及设计群体引入,与本地商业进行合作,挖掘本地手工艺新生,寻找本地能人,创新构建当地文化生态。尤其关注以下几个合作方向:
(1)文化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本地草根手工艺可以通过讲故事、图片影像等方式记录,或者组织工作坊、社区活动等方式进行合作,在大栅栏可持续传承发展本地文化。
(2)店铺升级:一些手艺人在大栅栏有自己的店铺或是本地商业,通过深入调研,可以与地区的旅游及商业发展结合,对视觉及空间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和业态升级。(图11)
(3)手艺新生:根据一项具体的手工技艺,设计师与手艺人经过沟通、互相学习和理解,结合传统手工技艺,引入新的设计理念与研发,或改变包装与产品外观设计,或使用新的材料,甚至改进手工技艺流程,研发符合当代生活方式的新产品,使得被遗忘的手工艺重新回到大众群体的生活中。(图12)
(4)老字号:繁荣的大栅栏有着丰富的老字号资源,可结合老字号与新设计,就某一个品牌进行合作。或者从历史空间的角度,更深入地挖掘这些在地资源,更多元地发展利用。
在近几年的合作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案例,包括周迅“无声英雄-物”的生活记忆讲述、虚拟增强现实杨梅竹文化探访与历史漫步之旅、扑克牌上的文艺复兴-木版年画再设计(图13)、小蚂蚁袖珍人皮影再生、一个人的剧场在地提升、Wireworks -铁艺功能手艺再改造等优秀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使得传统文化提升,焕发新的活力,也能够为更多本地人改善生计,并通过新老文化及新老社区群体的和谐共融构建新社区的生产关系,不断促进新的文化创意新生、生产更新、本地文化再生,形成旧城独特魅力的复兴力量。

三、复兴之路——历史街区的共建、共享、共生
随着设计跨界介入,提升城市品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更新项目的新模式及路径选择。始于五年前的大栅栏更新计划也步入了下一阶段的复兴之路,并于2016 年的设计周上发布了未来复兴之路的主题:共建、共享、共生,一个历史街区的自信与未来。这个主题,不仅仅是2016年大栅栏设计社区的主题,也是大栅栏更新计划下一步的重要主题。综合前五年成果经验,融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艺术、历史、文化等多元领域,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率先合作,大栅栏引领设计驱动城市更新的跨界复兴新模式,搭建大栅栏跨界中心跨领域合作平台,探索发展出“杨梅竹斜街保护修缮项目”为代表的示范试点,成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新典范。通过一系列“大栅栏领航员”试点项目,探索实践着一个老街区的活化与复兴。在大栅栏的创新引领下,越来越多的老街区开始尝试和实践“跨界设计与艺术介入”“众创与设计征集”“社区建设”等一系列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手法,试图推动老街区更好地发展。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初步探索,已经开始在实施层面根据不同项目的特性总结出了不同类型项目的发展模式。
1. 深入——从依存到共生的杨梅竹新社群集结
2016 年伊始,在新模式落地的五年后,整体城市更新保护与发展已形成基本共识。越来越多软性的、有机的、针灸式的微更新模式城市实践案例探索,以及艺术介入城市街区改造也已成为旧城更新的普遍手段之一。同时,强调社区参与以及相关小型方案也大量涌现。大栅栏更新计划作为国内最早实施有机微循环的方案之一,在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后,已经基本明确了区域的发展方向,为区域注入了新的功能,探索了胡同区域平房的不同改造方式,涌现出一批经典案例。在下一步的社区共建工作中,也在探索如何在居民参与的情况下规划及实践下一阶段工作,即建立起街区从建筑改造、环境治理到产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根据试点项目总结的经验,归纳建立居民沟通的机制,建立居民的社区共同意识及归属感,营造和谐宜居的社区生态圈。
这一阶段大栅栏更新计划将会以“从依存到共生”为主题,思考与探索一个数百年的历史文化街区在衰败之后的城市、街道、建筑空间与人、家庭、生活的相互依存,到设计介入、产业引入后的社区活化与共生。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领航员试点实践、主题展览及工作坊、各类临时店及展览、多元社区主题活动等方式,在将大栅栏更新计划的阶段性思考与实践成果进行呈现的同时,持续加深大栅栏保护更新与发展的对话,给大栅栏及内部社区带来直接积极的改变。同时,强调社区群体的尊重与参与性,通过真实而有温度的设计实践,带来美好街道的亲和力和活力再生的改善,提升本土与社区新群体的归属与认同,从建筑与环境的有机更新深入到社会结构与人口的有机更新,实现历史街区的活化复兴。
在第一阶段设计软性介入城市复兴的基础上,现有居民可以自主地向一个设定好的、却又灵活可变的方向发展。如此,则每一个活化的节点,无论是空间、场所、各类群体、文化活动、新业态,都将是形成新社群多元触媒的再生动力。
前五年,从建筑改造到业态引入,已经建立了一些样板去配合或者激励现存的情况,使居民看到自身的新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人的变化,从人口结构变化,到具体某个居民的意识变化;从新群体的进入,到原住民在更新计划带来新的选择后作出改变;从离开区域的人还是否有机会再重新回到社区,到当社区生态变得更健康、环境更宜居,是否能提供更多机会给这个城市里面的年轻人;以及当常住的外来人口为区域提供了方便、便宜的消费服务之后,是否这些举措能使得他们更加融入……这些关系网络及其改变从单个居民家庭,延伸到院落公共空间、街道,整个社区充满了多种复杂的关系。这是一个多层次、整体缺乏活力,但是某些节点活跃的网络。试点的项目无疑会对现在的社会关系网络带来影响及改变。
这一阶段的工作焦点如下:通过街道公共空间、院落杂院共有空间等不同空间形态的试点实践,分析社会组织形态,反过来影响空间生产关系,形成空间形态与社会关系互动共生;通过本地群体与社区新群体的融合、新业态与本地文化再生的融合,形成新社群组织与地域特色产业互惠共生;通过区域导则及本地政府管理服务与居民和社区内的需求融合,形成社区建设规则与资源所建构的结构与各类行动者之间的辩证共生。这一系列措施会通过设计合适的路径及具体的人/ 机构传达到居民那里,并且让他们可以理解,并引导实施,让大栅栏逐渐生长成为一个多样化混杂的社区。这种多样性是大栅栏区域兼容并包模型的基础,包括传统街区与部分现代性建筑功能丰富的空间,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生活方式,多样且亲切的文化、娱乐、购物和饮食等配套设施的相容共生。而在设计周期间的展览中,大栅栏更新计划将以几个特别项目来呈现“从依存到共生”的主题以及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项目将分为4 个部分,包括大栅栏规划3.0、2016 大栅栏领航员项目、杨梅竹新社群集结行动及设计之旅展览。
其中,“杨梅竹新社群集结行动”将以“大栅栏客厅”“大栅栏驻地行动计划”“大栅栏微杂院儿童中心”(图14)“大栅栏手工艺之家”“杨梅竹花草堂”一系列长期的空间项目,作为大栅栏文化活化社区建设的系列项目。“大栅栏驻地行动计划”是指整合地方政府与实施主体平台学术研究及社会NGO 孵化平台空间、小型办公与研讨会空间、小型艺术家驻留空间、活动与交流空间、流动店铺与临时展览空间、社区儿童公益教育、社区手工艺之间活动空间等各类空间,形成常年合作运营的大栅栏驻地行动空间,提供给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设计融合、跨界文化、传统文化复兴、创新创业等相关的各类机构与群体,以驻地行动计划从老街区汲取创新灵感,并回馈老街区,形成开源创新、不断融合的动力因子,实现开放街区创新发展可持续。同时,在地文化项目中还包括与标准营造合作的“大栅栏微杂院儿童中心”、与都市实践合作的“大栅栏手工艺之家”及与无界景观合作的“杨梅竹花草堂”等社区公共空间,并以其为载体延续项目设计理念,策划举办一系列社区儿童创意体验活动、手工艺项目、社邻花草种植分享及培训活动(图15)等不同类型的、惠及本地居民的持续性活动。


2. 延展——共建地标的北京坊项目
2016 年,城市与建筑开始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
在京津冀协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街区制推广、五大发展理念等规划的指导下,如何定位与发展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开放式街区,尤其是首都核心功能区的建设,需要更多维度的思考。如坚持中国文化本色与西方的智慧融合,权衡历史与当代性的传承与创新,剖析奇怪建筑乱象的非理性与建筑的独立精神、“北京折叠”的城市与社会结构的缘起与动向……
2016 年,大栅栏另一城市更新项目“北京坊”的加入又一次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跨界介入。北京坊项目作为一个城市文化新地标,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商业融合的空间,更不只是大栅栏区域的标志。当它倡导城市文化复兴的时候,这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将再次被开启。作为离天安门最近的首都核心功能区,该项目以百年建筑劝业场为核心,通过“进观新罗天”大型多媒体音乐灯光投影讲述劝业场百年的历史故事,传递“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的劝业城市精神;通过“新中势”跨界美学艺术设计主题大展,探索与呈现当代中国式生活美学;通过“建筑集群城市更新展览”与周边建筑呈现“中国式建筑集群”理解与自信;通过策划一系列的坊间市集、临时店,融合地域、文化与时代特征的开放街区的活力,回归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本真,并与一系列设计与艺术展览与限时业态探索共建邻里共生态。
在北京坊的城市规划中,街区以延续胡同肌理为规划理念,以小尺度的胡同空间贯穿街区,不仅保留了原有胡同肌理,延续了与周边胡同的街区网络,并且通过空中连廊连接不同的单体建筑,形成隐形的空中胡同漫步体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胡同精神,并在脉络、尺度、方向上加以延续,保护和重塑区域历史风貌,以宜人的尺度创造符合当代生活的街区体验,形成开放共生的街区生态。“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是北京坊建筑设计的原则,设计由吴良镛先生为总顾问,王世仁、边兰春、崔愷、朱小地、朱文一、齐欣、吴晨共7 位建筑师集体设计,以同一规划组织下的不同建筑风格承载当代生活方式的功能,探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打造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式美学街区的传世之作。北京坊的首次设计周参展,将以城市烙印的印象复刻在城市生活中,在增强城市历史记忆的同时,全面复兴城市文明,推进城市生活美学的发展,促进城市多元文化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而这种融合了中国文化印记的城市主流精神,也将通过品牌活动的方式逐渐向公众开启,同时探索与不同群体共建一个城市地标的新模式。

结语
无论是“杨梅竹——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项目”或是“北京坊——首都核心区城市更新项目”,大栅栏更新计划复兴之路的关键,在于基于顶层设计的城市策划之下的跨界设计与艺术介入,建构“共建、共享、共生”的机制,形成一个开放共融的平台,探索实践并形成基于本地的、内生发展的、可持续的生命力。这也是一个历史街区、一个城市发展的自信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