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2011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年底开幕

  • Update:2011-12-05
内容摘要
今年的双年展将于12月8日在深圳市民广场开幕,展期将持续至2012年2月10日。本届双年展将以城市创造为主题,分别在深港两地举办10多个子展览。届时,主会场市民广场将被摆上一系列的装置作品,由超轻结构组成的视频村项目也将置于连接市民广场和莲花山的轴线上,为市民广场带来新的活力。2011年11月 9日香港讯,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规划师学会及香港设计师协会欣然宣布,将第三度举办国际知名的「香港·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并于2012年2月于香港九龙公园揭幕。

2011深圳香港双年展年底开幕

一,深圳展览看点

出现首位非华人总策展人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泰伦斯·瑞莱是自2005年第一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举办以来的首位非华人策展人。作为一名国际著名策展人和建筑师,瑞莱先生曾任迈阿密美术馆馆长和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的主策展人,并主持了MOMA在2004年的扩建计划。
        瑞莱当天也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宣布本届双年展的策展主题为“城市创造”。这一主题描绘了建筑与城市之间无止尽的互动关系,并激起对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命力的深度讨论。同时,本届双年展将研讨中国和深圳的案例,并与“全球经验”相比较。本届双年展的LOGO(王序设计公司创作),用莫比乌斯环的形式把主题中的两句话串在一起,以视觉方式诠释了主题的中心思想。学术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冯越强建筑师认为,“策划方案体现了前三届展览主题的延续及深化,更国际化、当下性、层面更高,同时让“城市\建筑”的母题探讨回到本质、持续性中来。”

特设“大运故事专题展”
本届深港双城双年展除了推广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的展览之外,还设立了“大运故事专题展(名称待定)”来展示深圳大运会的场馆建设成果、大型事件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场馆建筑设计方案背后的故事等内容,这一系列的活动表达了深圳转变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坚定决心和蓝图。
本届双年展为年轻建筑师、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一个参加的舞台。“街”项目将邀请国内外的十二名中青年建筑师用设计的语言来创作十二个不同的立面和他们自己的装置作品,这十二个立面合在一起将组成一条街道;而项目“在我的完美世界”将鼓励建筑师们用最有想象力的作品来挑战我们对城市和建筑的成见,通过网上征集的形式,它将为所有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提供一个在深圳双年展展示作品的机会。
主会场设在市民广场展出装置作品
延续2009届双年展介入市民广场,让市民广场和城市生活、市民活动产生关联的实验,本届双年展将继续探索这一区域的空间潜力,将市民广场定为主会场。今年12月,市民广场将由来自纽约的建筑师John Bennett和Gustavo Bonevardi通过一系列的装置作品再次激活,另外五组超轻结构组成的“视频村”项目将置于连接市民广场和莲花山的轴线上。这些作品会给本届双年展带来不一样的维度,并昼夜为市民广场带来活力。
本届还将展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获奖作品,如由巴林王国赞助、获得2010威尼斯双年展最佳参展国奖的展览“再生”,展品由三座曾矗立在该城市江边的捕鱼小屋组成,这些自发的海边建筑在近些年的地产开发重新改变海岸线之前曾是美好的社会活动空间。此装置和深圳的经历发生共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市。
除了将深圳双年展推向国际化以外,本届双年展还将国际的声音带到深圳。新增的“深圳邀请展”将会邀请各国知名的文化机构,截至目前,来自奥地利、荷兰、瑞士、智利、芬兰、埃及等国家的代表对参与本届双年展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二,香港展览看点

港台策展人首度合作探索城市发展及公共空间

        本年度的策展团队由香港及台湾的资深建筑师组成,包括总策展人金石建筑师事务所创办人金光裕(台湾)、总策展人升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人李亮聪(香港)、场地及节目策展人刘文君、和小区及传媒策展人祈宜臻(香港)。展览主题定为“三相城市:时间、空间、人间”,把城市的发展状态比拟为人的生理年龄。

        总策展人金光裕先生及李亮聪先生表示:“藉展览世界各地不同生理年龄的城市不同的故事,我们希望带出经历时间的推移,市民的活力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及风格。我们希望描绘出一个梦想城市,不论是什么年纪,均有老年人的悲悯与智慧,中年人的成熟与实际,以及年轻人的纯真与活力。”

国际与本地精品汇萃 积极推广小区参与

        本届香港双年展预计将有约50个参展单位,参展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来自本港、亚洲及欧洲10多个国家及地区,展出享负盛名的作品,形成国际与本地的文化对话。

        双年展筹备过程至正式展览期间,将会举办多项小区活动,包括表演节目、电影欣赏、论坛、工作坊等,以多元文化的方式诠释策展主题。

        策展人刘文君及祈宜臻表示:“双年展让不同年纪、不同背景的市民均可积极参与,我们期望双年展做到以公众为本并与小区紧密结合,让公众及小区可以互动。”

港深两地双年展紧接举行促进跨境交流

        与香港双年展并列之“2011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城市创造”为主题,率先于2011年12月8日至2012年2月18日于深圳举行,期间港深两地双年展将筹备多项合作及交流活动。深圳双年展组委会秘书处执行主任黄伟文先生出席香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深圳策展团队将继续与香港团队并肩工作,并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及展览。我们期望推动双年展成为年度盛事。”

        创意香港赞助了是次展览。创意香港总监廖永亮说:“建筑是香港创意产业的重要一环;创意香港作为支持本地创意产业发展的专责办公室,很乐意协助香港建筑界构建平台,以加强与各地同业的交流,并鼓励公众参与有关保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

        香港双年展同时获得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连同辖下之九龙公园和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艺术中心及香港演艺学院作为双年展策略伙伴,并得到多个政府部门、建筑设计与文化艺术相关机构,及大专院校作为支持机构。

 

附:策展导言(英文原稿 Terence Riley,译 laar,详见http://www.douban.com/note/159186518/)

        2011年深圳双年展的主题深根于自2005年以来的活动构想。这个双年展展现的不仅仅是建筑,还有城市,这样的独特性在同类活动中是很少见的。城市和建筑的结合是如此恰当,虽然它们被看作是不同的学科,但这两种人类的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历史上,它们一直在人居的改变和发展互相依存。因此,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
“城市创造”
“Architecture creates cities, cities create architecture”

        这一简单,不证自明的陈述可以说得更具体而不失其原意。如卢浮宫创造巴黎,巴黎创造卢浮宫。但不仅仅是纪念碑式的建筑创造了城市,同样,褐砂石创造了曼哈顿,日本的町屋创造了京都,反之亦然。

        尤其就当代文化而言,这一主题表现了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全球性关系。但是,本届深圳双年展将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文脉中看待这些城市和建筑。回观历史,非常清楚的是每座城市并非持续的无止境地创造建筑。任何一座城市,和它们的文化,建筑和其他,其没落的原因通常是非常复杂的。

        Jared Diamond(一位研究从鸟类学到地理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认为很多伟大文化没落之前都有一段完全忽略它们环境的时期。如果这样,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也可以修改为:只有它们能够理解和尊重支持它们的环境条件,建筑才能创造城市,而且城市才能创造建筑。

可持续发展 + 生命力

        “可持续发展”这个词的意思在近些年被扭曲了。不管是在牙膏、汽车或是办公楼的销售中,它仅作为一个包装所谓的“绿色产品”的商标。为了要让我们全球商业文化淡化这种时髦,就必须重现Jared Diamond那些研究消失文化的态度——格林兰的挪威和因纽特、玛雅、阿那萨齐、复活岛上的原著民和其他。

        毫无疑问,发展这些关于能源使用、废物处理、空气和水质量的可持续性的实践是当前城市和建筑最大的挑战。但是,对建筑师和规划师来说,付诸以让城市和建筑更加可持续的努力,必须和让文化上更有生命力所做出的努力相配合。

        就好像“绿色”这个词由于错误的使用变得很乏味,“生活质量”这个词组只是黯淡的反映了真正的城市生命力。生命力是不可能被量化的,而且有点困难去正确的定义它。就本届双年展而言,生命力不是指住宅的大小、汽车的数量或购物中心的尺度。如果我们不愿意去理解城市生命力这个想法,可能会是一个更大的共同问题中的一部分。

        这样,本届双年展主题的全部重要性只能用平面视觉方式来理解。虽然陈述这个主题是非常的简单,“建筑创造城市 – 城市创造建筑”的涵义却是更加复杂的。王序设计公司用平面视觉的方式表达了主题,将两句话用莫比乌斯环串在一起,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这个暗含的无止境有意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个像DNA的外表暗示了城市和建筑的生命力量,用这种方式,它将两句简单的话转变成一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