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大变革时代与韩美林艺术”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Update:2012-02-22
  • 李馨
  • 来源: 装饰杂志
内容摘要
时间:2012年2月8日下午14:00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南楼4层会议室

         2月8日下午,“大变革时代与韩美林艺术”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主持会议。本次学术研讨会从专业角度和理论高度对韩美林先生的作品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新时代变革中韩美林作品与时代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以下摘要按发言先后为序。

图1:全体与会专家学者。


图2:研讨会现场各专家学者发言。


图3:会后,韩美林先生作品捐赠仪式暨韩美林艺术大展闭幕酒会在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在大展闭幕之际,韩美林向国家博物馆首次捐赠20件包含多个门类的艺术精品。图为韩美林先生与吕章申馆长在闭幕酒会举行捐赠作品交接仪式。


图4:韩美林捐赠作品。

杭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韩美林先生秉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年为人生、为人民而艺术的宗旨。他的艺术是最贴近人民的艺术,是受到民众的喜爱和欢迎的艺术,其成就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变化密切相关。在整个中国现当代艺术史里,韩美林无疑是重要的,因为其艺术回应了时代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在这儿讨论变革时代与韩美林艺术之间的关系,总结、研讨韩美林艺术的得失,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王文章(文化部副部长):韩美林的艺术可以代表如今“大变革时代”所需要的与时代相称、代表中国当代最高艺术水平的创新艺术探索。艺术创造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一方面来自于传统和生活,一方面来自于深厚的艺术积累。韩美林的艺术激情和动力来自他对人民、祖国和时代的热爱,其艺术植根于民族和民间,吸收了当代民族创作的元素,让我们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大家对世界的思考、对人民的深情,以及对艺术变革的坚持。

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韩美林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在他身上集中了一个艺术家几乎全部的特征,他极强的造型基本功、丰富的想象力、多种艺术语言的跨行业的艺术创造力以及惊人的作品数量,在今天的艺术家群体中是不多见的。韩美林首先是一个性情鲜明、开朗、生动、纯粹的艺术家,关注艺术本体语言;他拥有对生命、艺术、人民、自然万物的挚爱之心;他敏感、敏捷、敏锐,坦率、坦诚,而且有鲜明的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这是一个艺术家能够始终坚持真善美、辨别假丑恶的基本条件;他在众多艺术领域成就突出,其文字创造超越了一般读写语义功能,成为一种有意味的象形图形符号的介入,其图形设计融入了各种情境的绘画语言,表现出不同的功用和审美意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奇妙的造型功能。韩美林的艺术既是土生土长的现代风格,又是现代感十足的抽象形式,能够坚守传统文化、本原文化根源,这在现当代艺术创作与发展中,尤其在如今东西方文化充分兼容、冲撞的开放状态下难能可贵。

欧阳中石(著名书法家、学者):韩美林先生的生活和艺术是凝结在一起的,他的生活是为了艺术,他的艺术又反过来美化生活,从这一角度看,他是一个纯粹的、真正的艺术家,也是一个可爱的艺术家。

常沙娜(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无论面临怎样的社会变革,艺术创作都应该按照民族的血脉进行提升、创作和发展。韩美林的创作根底、文脉来自于民族、民间,他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运用各种材质,发挥各类工艺特长,形成特有的装饰风格。

冯骥才(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我们总埋怨没有艺术大家,但我们只是缺乏认识大家的眼光。当韩美林把3200件作品装满国家博物馆六个大厅的时候,我想跟艺术界的朋友说,我们现在不缺乏认识韩美林了,我们缺乏研究他。韩美林的艺术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包括如下因素:
一,文化层面的民族性。学者靠思考接受生活、社会和历史,艺术家则凭着感觉和悟性。韩美林站在东方文明的高地上,感悟我们民族精神最深层的东西。他的作品中没有古典主义,因为他拒绝一切已经被某些伟大个性定形的形态,他只在源头取水。
二,民间性。精英的绘画和民间的艺术是不同的,精英的艺术是情感化、甚至是非理性的,民间文化则是直接从生命中生发出来的,是张扬的、直接的情怀。
三,现代性。近百年来,我们的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界一直在思考着有关现代性的问题。西方经过一百年左右就定型出了现代性,这不应被当作现代性的绝对标准,我们应寻找民族的、东方的现代性,在这方面,韩美林的现代性值得我们研究。
四,个性。风格只是一个文本,但是个性才是人本的。韩美林的个性具有强烈魅力,并符合审美标准。他的艺术首先是视觉的,很具攻击性;其次是光明的,没有阴影;第三是极简的,虽具备惊人的绘画速度,却饱含了刚和柔、拙和巧、张和弛,给人全方位的审美感观。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韩美林是激情澎湃的韩美林,他精力旺盛,高质多产;是苦难真诚的韩美林,他经历过苦难,如今却热爱生活,热情又有生命力;是张扬理性的韩美林,一方面个性十足,一方面画面完整、风格统一;是永远不变而多才多艺的韩美林,他坚持民族传统,又涉足各个领域;是古典而现代的韩美林,他从民族和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创作现代题材、表现现代生活,组合民间艺术元素迎合当代审美要求。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我们应该把韩美林放在中国独特的现代性的历史角度上观察和评价。中国的现代性应该是内生的、原发的。中国美术现代性的起源是明中期到晚期,当时商品经济发达,新兴购买集团出现,王阳明的心学影响扩大,此时的艺术语言已经脱离了物像本身,有它独特的定位和逻辑,而这个问题在西方一直到塞尚出现才得以解决。然而,我们却总把现代性看作是外生、后发的。我相信多年以后,我们内生的现代性会逐渐替代80年代的西化,因此如今要做的不是丑化中国形象、迎合西方意识形态要求和价值观。韩美林的艺术是内生的现代艺术,他在西学为用的时候就一直扎根于自己的文化中,深入中国文化的血脉,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现代艺术。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韩美林先生的艺术做到了跨媒交融、多元互通。今天的中国艺术家置身于全球话语当中时,总是遭遇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高雅与民间、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个性和群体等对立元素的困扰,而韩美林先生总是能够潇洒自如地在它们之间找到相互沟通的神奇办法,把多重对立元素组合起来,服务于他特定的表达意图。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艺术的突出特点是“线性”,韩美林之所以能够取得跨媒交融、多元互通的表达效果,关键就在于他领悟了独创的线性节奏,并将其贯穿于多种媒介中。线性节奏是韩美林毕生的美学追求以及特色,他的不同绘画都善于运用线条来达到效果。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在主流美术创作领域,因为表现主题的缘故,不少艺术家自觉地担当起一份社会责任,讲究思想的深度与艺术的强度,难免感觉沉甸甸的,可韩美林却能在形式构成方面,在日常的生活题材中找到有关历史的与民族的文化主题,在轻松、欢快、爽朗、简洁的氛围中传递美的信息。韩美林的快乐与他那超人般的艺术创造力有关,而这创造力又与“工艺”和“设计”这一学科性质有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美术正经历着现代变革,主流美术学科发挥空间不大,只有工艺美术学科,在探讨形式问题上相对自由。而且,他们要接触不同的材料,关注日常生活中大众的审美问题,考虑生产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因此,大众化的娱乐及简洁明了、易于传播的图像乃至文化标识,逐渐成为工艺美术领域或设计艺术领域的普遍需求。
也是这个时候,“工艺美术”在美术学科群中的地位、性质及关系一直不明晰,但正是因着这种边缘状态,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才有可能在80年代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异军突起”,吴冠中与韩美林的艺术才得以活脱脱地出现在艺术的本体世界里。然而,韩美林的艺术不同于吴冠中:吴冠中的“装饰”意识引导他追求“形式美”,注重结构,但那是西方绘画的空间构成方式;而韩美林绘画的构成性却来自中国传统书法,其形式感基于书法的点画结构,在空间上更多的考虑“布局”,突出视觉上的“观看”效果,其绘画乃至书法排除了传统的书写性,重新调整有关结构的关系及理念,抓住了汉字的“形意”(以形表意)特征,并由此形成自己特色的艺术语言。

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韩美林老师苦难的人生和其灿烂的艺术构成强烈反差。他的文化中有一种信仰,所以其艺术从表面看是美好、吉祥、喜庆的,实际上体现的则是其坚强的生命信仰。纵观世界不同民族的历史,每个伟大的时代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必须拥有自己的精神信仰。我们必须回答我们的文化是什么,同时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苦难。

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韩美林的艺术是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精神的融合与创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他的艺术没有伪装,都是自由心灵的呈现,是真率的、善与美的传递,在欣赏其作品过程中你会体悟到艺术激情的释放以及他对艺术的执著。

殷会利(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韩美林老师的艺术状态是特别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化现象。他的艺术专业跨度大、成就高、数量多。他拥有着打破传统文化界限的勇气,以最大的努力吸取经典元素,再把其有机统一在艺术中,这是他创造自己特有的艺术现象和形式的重要方式。

陈池瑜(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教授):能包容多种风格对艺术发展来说是件好事,清华美院的绘画具有独特的装饰性特点。韩美林的艺术就继承了这一点。他同样继承的,还有张仃先生所倡导的艺术理念——民族艺术与民间美术相结合,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新的美术创造。韩美林创作的特殊性在于他将文字形象以及民间美术因素转化到其富个性的创作中,使其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
韩美林从古文字研究当中把握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并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使他在近三十年来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现当代艺术强烈冲击中国文化艺术之时,丝毫不动摇坚持民族艺术的信念,坚守从民族艺术传统中把握和探索的立场。因此,韩美林本身已成为一种符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张仃和林风眠是把民间艺术和西方的现代艺术结合起来,而韩美林从头到脚都是中国的,他不从西方的写实主义出发改造中国画,而从中国古代文字和民间艺术里找灵感。用韩美林自己的话说:中国的画家,他如果想走向世界的话,这条路应该是必经之路,就是民族的、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