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中日双方就艺术教育合作问题展开对话

  • Update:2009-12-22
  • 李馨
  • 来源: 装饰杂志社
中日双方就艺术教育合作问题展开对话
  
 
2009年12月22日上午9点整,“中日艺术教育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301报告厅开幕,中日双方代表围绕中日艺术教育合作和交流问题展开对话。会议主持人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郑曙旸、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守山光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张夫也和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三田村有纯。出席会议的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京艺术大学、中央美术学院、金泽美术工艺大学、爱知县立艺术大学、东京艺术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的教师及领导代表。各大学代表分别介绍了校内艺术教学工作现状、教学目标及未来教学规划,并表示期待中日双方的教学合作早日实现。
 
艺术总是像一头不安分的野兽在蠢蠢欲动,丝毫不想被任何牢笼所束缚,它试图摆脱单调、平庸的外衣,狭隘、自闭的眼界,以及自满自溢的姿态,寻求新生。艺术凭着这股激情,无论是张扬的还是闷骚的,冲破国界,通过交流和自我突破,带来视觉刺激和新锐理念。目前,无论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合作,还是日本与西方国家的合作,都已经趋于规范化,各项工作平稳进行,但中日双方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合作却依然蒙着一层薄冰,就如同七十年代初的中日建交般跃跃欲试又如隔丘壑。本次研讨会正是试图打破这种格局,探讨中日双方在艺术教育领域合作的可行性,并初步拟定合作方案。
 
会议强调了构建开放的艺术与设计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曙旸教授以环境设计为例,宏观把握当代设计观的发展趋势,探求适合设计发展的设计教育环境。他认为,21世纪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时代,社会正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人类环境观已从东方的“人与自然和谐观”和西方的“人主宰自然价值观”相对立的局面走向交融合作,审美观也逐渐突破造型局限开始注重与环境的交融,设计正试图摆脱单一的产品设计考察而注重产品与环境的互动,实现从产品到环境的价值转变。艺术教育环境正是培植艺术的试管,而学院就是最大的培养基地,学院能否确立开放的设计审美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所培植艺术的基因。在此背景下,寻求艺术教育的开放,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他提出,艺术教育应在合作共进中确立“各学科交叉互融”的专业教育观,“强调人际平等、物尽其用”的职业教育观以及“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创业教育观。
 
知己知彼是合作的前提,交流的目的也就在此。中日两国在艺术教育领域各有心得,众多代表分别以自己学校的实际实验情况作为交流汇报的主题,试图找到彼此合作的切入点。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院的西冈教授介绍了其学院今年新设立的“音乐环境创作”科,学生在此可以接受艺术作品再创作、影像创作和音乐社会学、管理学等新颖教育,并与社会团体合作,加强艺术制作的综合能力;中方中央音乐学院董立强教授则介绍了学院音乐系新设的音乐管理、音乐治疗、录音及影视音乐创作等新型学科建设情况,期待与日方音乐教育合作的第四次高潮早日来临。美术教育方面,中央美术学院吕胜中教授以央美在2005年创立的“实验艺术系”的教学成果为例,说明艺术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接触社会的能力,及寻找艺术与公共生活关联的敏锐力;冲绳县立艺术大学的波照教授则展示了冲绳县立艺术大学根据冲绳地域的实际教育情况,开展公开讲座及移动大学项目的过程,提出了艺术社会化、艺术教育大众化的可行性。各艺术院校的探索实验重点各异,也正因为这样,项目借鉴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学院作为艺术进修的主要地段,其具体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是否能够安排得当,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也对学院向社会输出的艺术人才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入21世纪,中国艺术院校招生膨胀,“艺术人才”过剩,虽不乏出类拔萃者能够鹤立鸡群,但部分艺术毕业生技术不精和就业危机问题确实日渐显著。学院学生膨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教学松弛,因为同样的资源提供给更多的人必定单体受益减少,这虽与中国人口问题和社会人才宏观调控紧密相关,非一兵一卒可动摇之,但学院确实可以通过加强管理遏制不良事态,保证艺术学习质量。京都艺术大学的和田教授就提到其学院采取的“专业实技考察”制度,要求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半年必须通过基础教学的专业实技考察,才能进入自己倾心的专业,这就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京都艺术大学每半年就要调整接近一半的老师,这种“一切为保证师资”的态度很值得中方学习;另外,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的长谷教授则就学生是否可以在只凭借实物作品,不上交论文的情况下获得博士学位一事与现场各校教育专家进行讨论,讨论结果一致,大家认为此种提法并不妥当,可见艺术教学中,理论能力培养依然被认为是重点之一。
 
艺术交流已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如何交流的问题至今仍很棘手,尚未定论。金泽美术学校的横川教授和东京艺术大学的池田教授都赞成“中庸之道”。池田教授认为,传统和现代未必就该两极对立来看,寻求两者的结合未必就要极端化,站在中间可能更好。他还提出,不管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还是东西方的结合,艺术应该走“复合”的道路而不是“融合”,即保持自己的个性,加入别人的个性,而非消融自己的个性附和别人的个性。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环境是培植艺术的试管,各项艺术资源就如同培养液,决定了艺术繁殖的质量和速度,而艺术教育理念则如同射线刺激,很可能改变艺术的基因。中日双方艺术教育的合作若仅限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及简单的留学生交换等项目,虽可促进艺术资讯的快速流通及艺术模式的互相借鉴,但若要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的“复合”之举,恐怕若不从根本上理解友方的教育理念和艺术观,只能是隔靴搔痒。本次研讨会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艺术教学案例的具体实施情况,为艺术教育模式的相互借鉴提供帮助,但仍带有成果汇报的意味,中日双方对话尚有余地。为实现更深入合作,应在艺术教育理念和各自存在的教学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共同寻求突破。
 
“中日艺术教育研讨会”为中日艺术教育的合作铺垫了道路,但此次交流是否能成为真正的破冰之举,重点还在于日后的实际行动。值得欣慰的是,日本方面主持人毫不含糊地当场给与了肯定答案,各发言人一致表示通过“中日艺术教育合作行动宣言”。“我们赞成,行动越快越好!”、“应马上付诸行动!”、“我们优柔寡断的日本人要与中国人合作,这次行动要快!”。这些可爱的回答鼓舞人心,也为中日合作注入一股令人感动的暖流。正如横川教授所说,我们需要“变化”、“改变的勇气”和“想改变的行动力”,中日艺术交流也应凭着同样的力量借此研讨会的东风大有作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