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回望海派”学术研讨会

  • Update:2016-04-08
 
海派,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活力的地方文化之一,对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与风气有很大的影响与领头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在影响中国的文化。201646日上午,为配合《装饰》杂志第4期专题“回望海派”,本刊在上海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举办了“回望海派”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十余位在海派艺术与设计研究领域有着资深研究经历的教授和专家,主要围绕着对海派文化、艺术与设计的历史回顾、渊源影响及未来展望进行理论研讨。
首先,会议主持《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在开场白里介绍了本次会议举办的缘起,表示希望会议能够对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海派文化做一个梳理和回顾,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借此机会分享自己研究中的体会,探讨海派文化对现代上海文化的启示。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主任、教授李超提出的看法是,我们当下不能只停留在美术史的角度,更应该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去研究海派,将海派这种艺术遗产转化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上海文化竞争力所需要的艺术资本。因此,研究海派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做数据库的整理,使这些珍贵的海派文化资源得到保护的循环利用,建构学院、博物馆等资源平台作为上海对外展示的门户。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瑜则想到了最近国外研究界流行的一个词:“上海girl”,它涉及到理论、实践以及品牌包装各个方面,与“海派”概念也密切相关。她所思考的是:今天的人应该怎么做海派,怎样使海派产生好的文化影响以及品牌效应,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时尚产业具有很大的意义。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徐明松谈到,海派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动不居、多元开放。但这个开放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实际上,上海市民社会的整个发展中有主动争取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自下而上地形成了上海市民社会的商业性。第二点就是城市化进程中文化根性的回溯,今天我们研究海派,就是要去探究上海本土文化是否得到了保留,上海对于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反应的是海派文化很高的汲取和发展能力,这对于今天上海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启发。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副院长吴亚生认为,上海周边地区在西方文化体制冲击而封建体制又没有结束这样一个奇特的双向体制下形成了一个“缝隙”。这种状态决定了整个社会心理是一个由外向内,寻求内心平静的这样一个态势。所以,他认为我们在回望过程当中一定不是拷贝曾经既有的东西,而是要从整个形成的过程,从单独个体的上海人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
著名海派作家、记者王唯铭的观点是,海派文化,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第二个是文化艺术,第三个层面是生活方式。而当我们说到海派这个概念的时候,最具有震撼力必定是第三个层面。第二,海派文化应该有个时空点。在地域上,包括英美国际共同租界和法租界;在时间上,应该是一百年。第三个观点,他认为海派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创新性。此外,他认为我们在回望历史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判断,否则我们的回望就变成了一次简单的对历史的悼念。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建君觉得,海派文化不是一个民族式的表达,而是应该自然对接生活的,是可以走向国际的。比如贺友直先生的“话说老上海”系列就应该是海派文化的一个典范。他以独有的贺氏白描创作了54幅洋洋大观的走街串巷忆旧事,把当时的上海的街象、景象用一图一文的形式来表现,让读者跟着他感受百年上海城市变迁的过程。他的白描以小见大、气象万千,又带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感慨,具有古今借鉴的现实意义。贺友直先生本身就是一个上海的Logo,代表着可以走向世界的一种文化。
来自上海贝贝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的汪大纲先生多年来一直与贺友直先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主要介绍了自己在与贺友直先生交往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他认为,因为贺先生本身的出身,人生经历就是在社会底层过来的,所以他画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他熟悉的内容,也是他生活经历的内容。他的特点,还有一个令人很佩服的就是,他是在靠记忆来画老上海:比如十六铺、码头……找来的老照片和他的画基本上都能一一对应,没什么差异,包括对人物的刻画。
《上海工艺美术》杂志编辑龚世俊主要谈的是上海工艺美术中的玉雕工艺。尽管海派玉雕是在80年代的时候形成的但是它跟原来的海派文化是有密切联系的。之所以80年代在上海会形成一个海派玉雕,主要是与那些喜欢和赞助他们作品的收藏家有关,无论这些人来自台湾还是香港,但是都有上海的背景。他们流的是上海文化的血,本身对上海文化有深刻的认识。于是,他们就培养那些年轻的雕刻师,与他们共同讨论制作工艺品,在这种互相沟通讨论的过程中,海外的收藏者反馈给雕刻师们很多的本已流失到海外的文化营养。
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邱蔚丽觉得,这次“回望海派”研讨会有这样两点意义:一个是关于国家城市化进程规划的提出。因为目前我们缺少了城市文化的一个文脉,所以这个“回望”非常有意义的。第二点,在全球国际化的进程当中,海派文化的回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那就是全球文化的一个多样性。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戴云亭谈到了他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产品设计都学习西方的、北欧的风格,但是,一段时间学习北欧风格以后,我们现在又有一个风格的转向,要把中国元素融入进去。他觉得,海派文化在当代的研究,是不是可以跟原来海派文化融入中国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一下比较研究,可能更有意义。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施远觉得,在今天看海派文化,绝对不能只从地域性文化得角度来看,上海如果只是一个老城厢文化的内核,那它发展不到后来的样子。贺友直先生最伟大的作品是《山乡巨变》、《朝阳沟》、《白光》,这些都是很伟大的文学作品,而贺先生则是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和时代大主题结合起来了。这就像上海一样,这个地方在特定的时空里成为中国文化和外界文化发生碰撞的一个融合的切点。在全世界面前的上海,后面是整个中国,而对于全中国人来说,上海的背后是整个世界。海派文化的崛起,很大一点来自于它既远离中心,同时又是对外的窗口;它既是去中心化的,又是前沿化的,这种特定的时和势造成了上海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谈到上海文化的多元化,不能只谈市民性,不谈精英性,因为整个上海文化最首要的底蕴就是江南文化,而这些地方的人才在那个时代都在向上海集中。而对于外国人来说上海也是所谓的冒险家乐园,它也反映了外来文化里面的高端性和前沿性。两种高端和前沿的碰撞,才产生了上海的文化。总之,海派文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一种形态在现代的表现。上海不仅仅只是上海人的上海,它更是中国人的上海,而且是全世界的上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珂艳是本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她主要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准备和组织过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东华大学都是她的母校,来的也都是她的老师、同学和朋友。尽管身为一个外地人,但她也在上海生活工作了十几年,对于海派文化的话题也深有感触。
最后发言的是本次研讨会的东道主,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教授卞向阳。他首先介绍了东华大学自己的学术梯队。如今,以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的艺术学理论部为核心,包括人文学院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还包括设计学院的老师,一起构成了一个核心的研究团队。这样,整个东华大学里面构成了一个体系,一个是学院和博物馆这两个部门来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另外还专门有一个海派时尚设计师公共服务平台。此外还有许多跟外国合作的关于海派设计和海派时尚的研究。从去年开始,受市政府委托,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成立,主要是承接推动上海时尚之都建设的功能。
卞向阳觉得,研究海派文化,一定要把它放在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背景下去研究,才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它的核心要素。海派其实是一个对立融合的矛盾体,在不同的矛盾面、不同的转化过程中,它又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态。比如第一个特点,上海文化具有包容性。但是在包容的过程中,上海还一直有它的对文化的坚守,它始终坚持着中国人原有的一种文化观。第二个特点是,上海一直有一种追欧赶美的进取性。但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批判性也一直存在,对于外来文化的批判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第三个特点是,海派文化里具有内生性发展的创新性。除了创新以外,海派有时候也会变得很保守,它会去坚守一些它认为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生活方式。第四个特点是市民化商业社会的价值取向与所谓的契约精神之间的矛盾。上海人在面对竞争和冒险的时候,他又会体现出来一种非常现实的态度。或许一百个人的眼里就有一百个海派,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海派有所演绎,这正是海派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它有它的神秘性,有让我们一直不停去探索的一种欲望。
在总结发言里,主编方晓风对各位参会专家的发言表示了感谢。他谈到,借由这么一次研讨会,我们对曾经的过往做一次美好的回忆,希望从这里面有所反思。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话题,有更多人的来关注这件事情,更多的人来思考这个问题,最起码可以把这个问题再提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