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设计·慢生活 ——为需要而设计

  • Update:2012-03-10
  • 兔巴咯
  • 来源: 豆瓣

 “宅者,人之本也。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黄帝宅经》
  
  
  其实看英文版书名《Life Between Buildings》直译就是在建筑中的生活。生活需要交往,建筑需要空间,于是有了与本书内容相契合的书名《交往与空间》。这里也不得不佩服翻译者何人可理解的精辟。
  
  设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切为需要设计,这本书所要传达的理念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在很久以前就有了。于是有了此文的开篇语。
  
  原先做设计,有时候太自我,太自以为是,虽然是有对需要做分析,但分析总是浅显的,不够深刻,认为人需要休息,于是放了一把椅子;人需要交流,于是有了小圆桌;人需要行走,于是有了一条路……但,有了椅子,人就会去坐吗?有了小圆桌,人们就会交流吗?有了路,人就会去行走吗?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宅”一族的其中一个原因吧。为什么我们宁愿呆在家里上网打游戏看电视也不愿到户外活动晒晒太阳,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另类的工作群种出现像什么按小时算的陪聊,陪驾等。
  
   或许有人会提晒太阳是外国人的爱好,太阳太毒了,会晒出皮肤癌。外出活动空气太差了,到处是尾气。这又是我们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环境污染。我们对地球都做了什么?可持续设计只是喊喊口号的吗?设计更需要一种社会责任。
  
  设计让我们思考需要。是我们没有这些需要吗?没有椅子,没有圆桌,没有路,或更甚者说是没有人。是的,我们有椅子有圆桌有路,更有多到要爆炸的人。但人满为患的城市为什么还是让人觉得空虚寂寞,没有人情味。是因为这个城市让我们活得太快。太快的行走,太快的吃饭,太快的睡觉……什么都太快了,快到没有交流,快到没有呼吸,快到没有脉动,没有了生活原本应有的快乐。我们活在这个水泥森林里闻不到一点真正生活的气息。
  
  一个机器一直高速运转着,他也需要休息,不然生命周期也会变短,没有什么比活着更美好了。因此,我们需要放慢速度,放慢步调,放慢生活,来享受交流,享受呼吸,享受脉动,享受生活应有的快乐。这正是城市人目前所真正需要的。
  
  但是如何设计慢生活呢?

  
  一加一至少等于三——F.van Klingeren总结的城市生活经验。
  
  慢生活希望的是在放慢的步调里让人们相互间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交往,去产生活动。一个人与一个人碰到一块产生活动,活动的而产生就会吸引第三个人去加入。有活动发生是因为有活动,这样活动吸引着更多人加入,让整个城市活起来。
  
  书中第三章写到四个方面:集中或分散;综合或分解;吸引或排斥;开放或封闭。这一些都可以借鉴。个人整理总结如下。
  
  知觉
  
  知觉与交流有着重要的联系,这里的知觉主要是讲视觉和听觉。视听接触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有无隔墙,间距长短,速度快慢,高低不同,方向布置都将影响着交流的成功或失败。相对来说没有隔墙,间距短,速度慢,同一高度,面对面是理想的产生交流的环境。
  
  在斯堪的纳维亚,有句古老的谚语非常精辟:“人往人处走。”
  
  距离
  
  距离也同样影响着交往,近距离当然方便很多事,但是同样也得注意一定的社会距离。距离也体现着人们之间的交流强度。体验交流是双向的,这不仅仅是一个玻璃和窗户的问题,关键还是在距离,人们感知的局限对于确定事物的开放还是封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特定的条件下,确定适当距离的关键不仅是实际距离,更重要的是感觉距离。这对于在慢生活中步行的人们的情绪心情有着很大的影响。步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累的事情,而且爱抄近道,所以距离的设置有很多考量。
  
  尺度感
  
  无论是大尺度还是小尺度,其基础就是要考虑人的尺度,设计亲切宜人的尺度感。城市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由于使用而形成的一种工具。我们不能为了设计形式感就一味的追求形式,为了形式或许宽度要等宽的15米,而使用上我们只需要5米,而这多出来的空间却丢失了交往。
  
  对于使用和形式的需要,我们当然得选择使用。或许一张城市的规划地图非常漂亮,形式感很足,但建成后却少人问津,因为它不适合使用。这样的设计就是死的,没有任何意义。
  
  慢速交通
  
  慢速交通意味着富有活力的城市。在城市外围转换为慢速交通。在书中举了威尼斯的交通原则在城市外围使快速交通过渡到慢速交通,使得地区性的交通与其他户外活动综合起来,活跃城市。书中对比洛杉矶,拉德本,代尔夫特和威尼斯,相比我们的城市上海如此快节奏的生活更需要这种慢速交通来软化,设置“软交通”区域。
  
  上海正在一个全城改造的过程中,但似乎它的改造也并不是那么成功,越做越宽的马路,越来越多的高架,这些交通割断了非机动车道和行人,于是城市更加机械没有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汽车尾气。
  
   讲了这么多,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设计师自己亲身去体验生活,去感知交往与空间。同时所有的理论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带着一种辩证的思想,综合考虑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好的为设计需要准备。
  
   设计以人为本,这句话很好懂,但是真正的理解并用到设计中又谈何容易呢。
  
  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总是隔阂的,冷漠的,我相信除了人和社会本身的原因之外,设计也占了很大的部分。我们城市的规划设计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我们的住区没有提供这样一个可以让人想去交流的场所……久而久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亲切,失去了色彩。又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小区有很多绿化,有很多街具啊,可是这些设计的存在有帮助到人们的需要吗?不幸的回答没有。这些都是我们设计需要反思的。
  
  交往与空间的关系,在书中我们很容易理解。幸运的是作者花了25年的时间调研采集写完了这本书,而我们只花6个小时将这本书看完,看完以后也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同样,不幸的是我们需要25年或者一辈子更或者一辈子都不够的时间去实现这些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