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九件将特纳奖推上风口浪尖的作品

  • Update:2012-04-16
  • 来源: 99艺术网
内容摘要
有人将特纳奖类比为“艺术奥斯卡”,的确,就特纳奖的知名度、争议性以及造星势能来讲,这无可厚非。而进一步就特纳奖的争议性来讲,自然绕不开以下九件将特纳奖推上风口浪尖的作品。

翠西-艾敏作品《我的床》

【第五件】1999年翠西-艾敏《我的床》
        1999年可谓特纳奖史上“剧变”性的一年,那一年翠西-艾敏的作品《我的床》无疑是一击重磅炸弹。那张床脏兮兮的,似乎刚有人睡过,一切都还没来得及整理,床单被褥上还沾有体液的痕迹,发黄的枕头被刀划破了,露出羽绒,还有乱糟糟卷在一起的白浴巾和丝袜,床边是一大堆杂乱的物品和垃圾,散落着用过的避孕套、卫生巾、空烟盒、粘经血的内裤等;床下则是同样脏兮兮的蓝色地毯。
        这样一件作品在泰特展出引起媒体的轩然大波自不必说,而有意思的是一位家庭主妇的知此事之后,带上清洁工具不辞辛苦的倒车来到泰特要求“打扫卫生”,她认为这张床是年轻女孩的坏榜样。而文化部官员则发表声明称一些年轻艺术家真是败坏了国家名声。
        然而,翠西-艾敏却从此名声大振,这件或特纳奖提名的作品亦卖出了高价。而在2007年时,艾敏作为英国代表艺术家,入选了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事实上,那一年艾敏并没有获得特纳奖,但是却留给了公众这样的印象“特纳奖得主翠西-艾敏”。

2001年 马丁-克里德《 灯灭了……灯亮了》

【第六件】2001年马丁-克里德《作品227号:灯亮了……熄灭了》

        装置艺术家马丁-克里德这件作品几乎就是一个空空入也的房间,房间装有若干电灯,忽明忽暗。评委们认为克雷德的作品具有“力量、精度、智慧和对场所的敏感性”,是迷人的、清新的佳作。
        而《卫报》评论则不客气地挖苦道:“该得奖的是真正动手的水电工吧!”甚至一位比较传统的女艺术家忿忿不平地用鸡蛋袭击了这件作品。而克里德倒有点谦虚,他曾自称“不搞艺术,因为这世界已经有太多艺术作品了。”

菲奥娜-班纳行为艺术现场

【第七件】2002年菲奥娜-班纳《女流氓幻游奇境》

        这一年得奖的是基斯-泰森的绘画作品,可以说特纳奖好不容易轮到一回绘画。然而这一年最有争议的入围作品确实女艺术家《女流氓幻游奇境》,这件需要阅读而不是观看的作品,大大的布告牌上用粉红色大写字母写了一部色情电影。
        《卫报》质问:“它是艺术,可它难道不色情么?”批评家们指责这是把色情引入艺术殿堂,而且班纳的创作手法语法不通,词不达意。可是特纳奖评选委员则辩护称“关于色情的艺术并不是色情本身”。

查普曼兄弟《死亡》

【第八件】2003年查普曼兄弟《死亡》

        2003年异装癖陶艺家格里森-佩里穿着裙子去领了特纳奖,全然不顾及媒体一片哗然。不过,被争议地最多的另一件入围作品则是查普曼兄弟的《死亡》。
        1993年,杰克-查普曼和迪诺斯-查普曼这对兄弟凭借展览“战争的灾难”进入公众视野,他们的作品深受17世纪西班牙艺术家戈雅创作的拿破仑系列版画的影响,在创作中用塑料模型再现了这些历史画面,而后他们更加变本加厉地“恶搞”大师的作品。
        2003年的入围名单一度被认为是历年来最成熟、最没有争议的一组,鉴于特纳奖一贯的出格表现,人们甚至认为查普曼兄弟是最可能的获奖者。然而,令公众不能容忍的是,这件直白的性描写作品竟然和戈雅的系列版画共同展出。

西蒙-斯塔陵《棚船棚》

【第九件】2005年西蒙-斯塔陵《棚船棚》

        西蒙-斯塔陵又是一位来自格拉斯哥的艺术家,作为一位观念艺术家,他的作品素来晦涩难解。获奖作品《棚船棚》被舆论讽刺称“起码能给远古手工艺和木工活的进步助把力”。
        作品是这样的,西蒙把一座原立于莱茵河畔的、废弃的棚子拆了,用那些饱经风雨的木板做成一艘老式木船,溯流而下来到瑞士巴塞尔,又重新搭成棚子亮相。参加特纳奖入围作品展览之前,他把作品再次拆了,补点材料,用大型集装箱运往英国另行组装。此物被他列为“流动建筑二号”,他解释自己创作的中心理念是“老材料,新构造”。
        尽管评审团盛赞这艘破船屋“以广义的文化,政治和历史为背景,是一位有才能的艺术家创造的诗意叙事”。可是,《独立报》的批评家汤姆-鲁伯克却称之为“真正的乏味之选”。

2000年特纳奖得主沃尔夫冈-提尔斯曼作品

小结:
        时至今年特纳奖将迎来其第28届,对于特纳奖,过去的27届每一届都有太多的故事要讲,但是说全面了岂不是没判断。在这里奉上我们搜罗的最饱受争议甚至至今都在争论不休的特纳奖提名作品,我们或许在强化特纳奖忐忑而争议的一面,“前卫标签”下被认为是“皇帝的新衣”的一面,但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公众关注艺术的热情,大众媒体发出声音时的坦率,以及泰特主导的专业评审的故我、革新与自持。
        而伴随争议,往往不自觉地会引发其更大范围的公众的关注,喧哗过后,兴许能引发公众对艺术家作品中更深层次的表达,比如说当下的生存感受、历史、宗教、政治、生命等等这样的大命题的关注,而次生作用往往是艺术家本身的知名度提高,以及随之而来市场认可。当然,对艺术家来讲其实公众如何反应,究竟谁又该定义为公众这些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内心所想。
        而艺术又是什么?说不清楚,但是可以讨论一下。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