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产品造型的视觉解读过程

  • Update:2014-02-14
  • 王金瑾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1期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视觉思维理论提取视觉观物的过程,分析观者对产品造型的视觉作用机制,总结出解读产品造型的三个阶段,使设计者能更好地通过产品造型语言与观者进行互动,并以SK6 型唱片机为例,对解读产品造型的三个阶段进行阐述分析。

产品的造型形态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成物象形态的诸多因素中(如形体、结构、肌理、色彩……),形体与结构是最本质的、固定不变的因素。它为受众提供了使用、评价活动的对象和起点,同时产品造型是设计最终呈现的结果,更是设计师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的媒介。因此观者对产品造型的理解成为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试图从观者的视角为出发点,以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的视觉思维的理论为立足点,分析观者对产品造型产生某种心理感受的一系列过程。他认为这一过程并非单纯感性作用的结果,而是视觉感官在理解产品造型时会形成一个与思维相似的作用机制。[1] 本文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来具体分析观者对产品造型的解读过程,作此研究的意义在于设计者可从观者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解读过程为参考,逆向思维进行产品造型设计,为设计者提供设计思考的切入点。


一、产品造型的视觉解读过程
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视觉从来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眼前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视知觉的注意机制的指导筛选而来。这种积极的探索活动是视知觉的真正意义所在。从这种知觉探索中显现的世界并不是直接产生的,它的某些方面可以顷刻间被构造出来(第一部分),而另一些方面则需要慢慢的显示(第二部分),这个过程要经过不断地证实、重新估计、修改、补充、纠正、加深理解等(第三部分)。[2]
从视觉对产品造型的解读而言,观看一个物体造型就是进行某种抽象活动,因为观看活动中包含着对造型的结构特征的把握,而绝不仅仅是对细节的不加区别的录制。因而,视觉对造型的认知是先对造型元素进行抽离、感知,这种视觉对造型触碰的一瞬间产生的认知,即是阿恩海姆视知觉注意机制理论的第一部分,也是对产品造型设计初步的心理认知。随着观察的继续,再进一步探索造型中所有元素的组合构成规律,这一规律呈现的过程即是视知觉注意机制理论所描述第二部分。而造型元素的构成规律能否与造型元素产生一致的视觉感知则是视知觉注意机制理论的第三部分。由此笔者总结出观者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解读过程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初始预期阶段。即是设计元素的视觉形象给观者的初步感受。观者通过解读产品自身的线索来建立一个虚拟的产品心理模型,这一心理模型最初是建立在视觉印象之上的。[3]这种初期心理模型的建立是在观者对产品造型设计的解码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完成的。这一阶段视觉在观察产品造型时,会对这些元素进行初步的感知,在此过程中对形状的知觉就是对事物的一般结构特征的捕捉。短时间在视域范围内捕捉到的造型元素辨别它的特征就得到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这就完成了初始预期阶段的视觉任务。
阶段二:有意识地验证阶段一产生的初始心理模型。基于产品形态形成的观者初始预期,这些预期与产品中其他元素、同类的先期产品和产品语义的风格密切相关。[4] 因此观者带着预期的观感再次审视产品造型,视觉会有意识地寻找各元素的构成规律,这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阶段。在此初步的心理感受的指引下,视觉再次回到产品的造型结构上,视觉以及思维自觉地进行“证据”的收集,观者有意识地将这些元素的造型结构进行分类、匹配、对比……对产品造型元素间的次序感进行整理,从而获得产品造型元素的内在组合构造规律。
阶段三:构成规律的认知会进一步强化或纠正观者的初始感受。阶段三实际是对阶段二与阶段一的关系的辩证分析。具体来说,当在阶段二中所认知的元素构成规律带给观者的心理感受印证了阶段一的初始观感,则在此阶段产生的作用为强化观者对产品造型的感受;当阶段二中产生的元素构成规律带给观者的心理关系与阶段一中单个元素的视觉感不同或产生歧义,则会削弱观者对产品造型的感受。

二、理论应用
基于观者对产品造型的感知过程的三个阶段,下面将以1956 年德国博朗公司出品的SK6 唱片机为例,通过对这款绰号为“Snow white’s coffin”的唱片机的产品造型的解读过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上文中的抽象理论。
1. 初始预期阶段
在这一阶段,视觉对产品造型的感知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外轮廓形态;另一方面是产品造型中各个设计元素的形态。就这款SK6 唱片机而言,当观者初次对造型元素进行感知(图1),它清晰的外观轮廓由直线连接围合而成,形成刀切式的折线。再分析唱片机的组成元素的形态(如按键、唱片托盘、唱针、仪表盘……),可以很迅速地分辨出它们都是简单的基础几何形体。这些基础的几何形体会带给观者易理解、简单的产品心理模型。
2. 有意识地验证阶段一的初始观感
有了对SK6 唱片机的初步认识,观者带着易理解、简洁的心理感受,再次审视SK6 唱片机的造型设计。这次对造型的“回味”是期望在SK6 的造型中寻找可以验证初始的简洁、理性的感受。在获得初步的感知后,进一步分析元素间的联系。首先是对产品整体的视觉比例感受来分析;接着分析了唱片机左边部分的矩形托盘的构图,即图2(5) 中红色部分。唱片机的整个操作界面的布局比例关系分析。这款产品的造型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矩形与圆,如图2(4)中所示,产品外轮廓的整个长宽比例完全契合黄金分割比例的 矩形,因此视觉上非常舒服,黄金比例的特色是它产生“协调”的特殊效果,它能将不同组成元素结合为一个整体,而每个组成元素又能保证各自的独立完整性,继续衍生出更大的完整个体。此款产品造型结构在于它的功能造型与控制按键、仪表盘的布局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矩形的 、 、 的比例关系,产生视觉韵律感。
如图2(1)、(2)所示,分别以 矩形的短边、 矩形的长边适配到SK6 唱片机长边的长度尺寸进行缩放,则可定位出唱片机水平方向上的下基准线及垂直方向上左端的基准线。同时 矩形的上边线与界面的上水平基准线相重合,不仅如此,为了使界面元素之间的视觉关系更舒服、自然,元素之间的距离关系是整数倍的按键长度或宽度,如图2(3)所示,唱片托盘在整个界面水平方向的位置关系,若以一个按键的长为一个单位长,则唱片机整个界面的长为28 个单位长,托盘的位置比例关系为a ∶ b ∶ c=3 ∶ 15 ∶ 10。并且唱片的矩形托盘的顶边距离唱片机的顶边有两个按键的高度,而矩形托盘与仪表的垂直方向差距也是两个按键的高度。这在视觉上就产生了等距离的阶梯连贯的韵律效果。
图3 中主要分析矩形唱片托盘的结构布局。图3(1)中可以看出倒圆角矩形的四个角的弧线分别属于圆1、圆2、圆3、圆4 的一部分,且这四个圆的直径一致。连接它们的圆心就形成了如图3(2)中的矩形ABCD。若缩放 矩形使 矩形的短边等于A D 的长,则得到圆5 与 矩形的黄金分割线相切,即圆5 正好内切于 矩形的磬折黄金矩形 [5]。
如图3(3) 中,G 为FH 的中点, 即FG=GH, 过点G 做一条直线平行于对角线AF,过点G 做一条直线L1 垂直于L2 就是唱针臂的倾斜角度。在唱针臂上端的弧形连接处所在的圆6、圆7 的圆心O6,线段BO6 的延长线交于线段AD 的中点M,即MO5//AB, 圆6、圆7、圆2 的圆心O6、B 与M 之间的内在的结构关系,使得原本分散铺陈的界面元素被等腰三角形BMC 聚拢在一起,使界面视觉上更有力量感。
3. 构成规律的认知会进一步强化或纠正观者的初始感受
设计元素间数理性的排列关系带给观者的认知又会加强观者在第二部分的认知,这是一个从理性到感性的过程。就对这款型号为SK6的唱片机而言,阶段二中所呈现的元素间组合、
排列的构成秩序是对阶段一所产生的简洁、可信任的心理感受的强化。
(1)比例关系:其中用到黄金分割比例、根号矩形来分析产品的整体比例、相对比例,精确的比例决定了SK6 唱片机的造型极富韵律美感;同时严格的数理比例使唱片机的造型兼具机械产品的理性特征,强化了观者在阶段一的认知。
(2)轴线的结构关系:通过轴线的关系来安排产品各元素,使产品各造型元素结构更紧实,产品造型更具有整体统一感。这种紧凑的元素构成关系使观者产生明确的信赖感,优化了阶段一的初始心理预期。
(3)造型元素形态的呼应关系:产品的组成元素中的一体块、一面、一线、点的位置都需要其他多个形体、多个平面、多条线段来定位。各元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依靠轴线的几何结构来强化造型张力,形成视觉上严谨的构成美感[6]。通过元素形体的呼应使产品的造型视觉上具有韵律美感,相互之间成为一体从而优化了产品造型设计。

小结
基于阿恩海姆所提出的视觉思维的理论,笔者从观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视觉对产品造型作用机制的讨论。把视觉对产品造型的解读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先建立产品心理模型,寻找造型规律验证初始模型,然后强化或纠正观者的认知。不同的产品造型特点不同,因而在被解读分析时得到的最初心理模型不同、产品各元素的造型规律也不同,正如文中所列举的SK6 唱片机的造型特点适合典型的设计几何学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因物而异,然而视觉对产品造型的解读所经历的过程却是相同的。

注释: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1987,第37 页。
[2] 同上,第55-57 页。
[3] 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第154 页。
[4] 同上。
[5]( 美)金柏丽·伊兰姆 :《设计几何学》,吴国庆译,积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台北,2012,第24 页。
[6]( 美)盖尔·格里特·汉娜 :《设计元素》,李乐山、韩琦、陈仲华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3,第72-7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