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环县道情皮影的艺术特色研究

  • Update:2014-02-15
  • 刘淑娟 商丘师范学院现代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1期
内容摘要
环县道情皮影极具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集中了很多造型艺术和传统表演艺术的元素。2003 年,环县的道情皮影艺术被列入全国首批10 个民族文化保护试点工程之一。但是,作为“皮影之乡”的环县道情皮影,在当代的生存空间仍然日渐萎缩,对它的抢救性研究刻不容缓。

一、环县道情皮影的历史渊源
环县道情皮影戏又名“陇东道情皮影”、“ 环县道情灯影戏”、“牛皮灯影子”、“老道情”,已有300 多年历史。据《环县志》记载,宋元以来,在同外族的斗争中,当地百姓和一些道教信众,为了宣扬道教思想,鼓动人民保卫家园,反对异族的侵略和统治,常常以道情的表演形式演绎道教故事。在长期的宣教过程中,当地艺人为了使道情表演更加形象、生动,逐渐将皮影引入道情,形成了以皮影表演为形式,以道情演唱为曲调的道情皮影。
道情皮影的道情声腔在历史的流传和演变过程中,又与不同地区的曲艺、民歌小调、戏曲相融合,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风格,并逐渐划分为南北两种不同的道情系别。而环县的道情皮影戏正是北路道情皮影的产物。环县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娱乐活动极为单调和贫乏,加上交通的不便利,在农村进行串演的环县道情皮影,无疑是广大民众欢迎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无论婚丧嫁娶还是寿辰节日,环县人都少不了请来戏班子唱上几夜。这种独具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地方小戏,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和传统表演艺术的元素。2002 年,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

1. 海怪水兵


2. 清代皮影称杆狱


3. 清朝桌椅


4. 清朝皮影锯子分身

二、环县道情皮影的艺术特色
1. 皮影工艺制作精美
环县道情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一般选用质地柔软而又有韧性的公牛皮,因为公牛皮皮色透明、皮板薄厚适中,所以是环县道情皮影艺人的首选。环县道情皮影制作工艺精美,由选皮、泡皮、刮皮、裁皮、描样、过图、镂刻、着色、封色、出水、订缀等多种工序制作而成。有斜口刀、尖刀、圆刀、平刀、花口刀、三角刀、凿眼刀等三十多种不同的雕刻工具。环县皮影雕刻手法多样,有走刀、推皮、回转、顿挫等多种不同雕刻刀法。每个流程都能显示出艺人超高的技术功力,特别是开刀,如果没有五六年的雕刻制作经验,根本练不到位。在雕刻时还必须特别精细,特别像脸型、眼眶、嘴等使用一条线的部位,如果在制作时,一不小心被刻断,整个皮影都要前功尽弃。
环县道情皮影雕刻工艺一般以直线概括为主,线条优美,有势有韵。巧妙地借鉴了甘肃庆阳剪纸工艺中的阳剪、阴剪、对称剪、图案剪等艺术手法。以线条为主的阳刻和画面以平面为主的阴刻,来区别不同人物性格特征,阴刻为虚线,即镂空形体线而成,阳刻则保留其形体轮廓,挖去多余部分为实线,多用于人物生、旦和须丑的脸部。通过虚线、实线、暗线等多种雕刻手法的运用,能够深刻地刻画出不同人物和场景。
环县道情皮影工艺制作精美,同简练的外轮廓相比较,道情皮影内部的雕刻工艺却十分复杂,无论是阳雕阴镂,明暗错纹,都是技艺精湛。一般以镂空为主,又有适当的留实,繁简相宜,虚实相生。尤其在清末民初时,特别注重装饰图案花纹的运用,画面形式优美,烦琐华丽而不冗沓,简练而不空洞。如梅花纹、锯齿纹、云勾纹、田禾纹、水纹、月牙纹、花纹等不同装饰图案,装饰性强,工艺细致精美,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尤其是刻画头发等细密线条时,密而不杂、均匀流畅、繁而不乱。
环县道情皮影雕刻工艺,严格地遵守传统样式和技法,一般先阴镂细小的花纹,再阳刻线条,最后雕刻外形轮廓。在刻制直线条的图案时,使用平刀去推雕;雕刻人物的脸部时,先雕刻盔帽、发式,后雕刻脸部五官,这样不会让眉毛和眼睛的外轮廓断线;雕刻服装、头发、胡须等较长的、带有精雕细琢的曲线图案时,则使用尖刀雕刻,尖刀由于刀刃较薄,不能承受较大的力度,所以适合雕刻弯度小的短线图案;对于弯度较大的图案,则使用半尖刀;服装和帽子上细碎的图案和服饰的花边装饰,则使用凿眼工具。人字、梅花、鱼形、米星、雪花等多种细小纹样,多使用凿刀。在雕刻前,要先画好田字格或米字格定位,然后再进行凿刻,如四枝梅、六枝梅的图案要先凿圆心,再用平口双刃刀凿梅枝,然后再添加花瓣。“万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棂丢出齿,挑成雪花花”。“莲花留筋在瓣侧,尖端取空形好看”。“黄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桌上器物方拐圆拐要去渣,连筋放在棱中间”。“层次分明云滚翻,不留连筋死呆板”。“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最后再取一转圈”。这些雕刻工艺口诀,都是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同时也是环县皮影雕刻风格的体现。
早期的环县道情皮影高度只有20厘米左右,后来随着演出需要,皮影的高度增加到一尺左右。为了表演的需要,文场人物为了突出挺胸的姿态,一般把操纵杆装订在胸部的位置,使用弯成“L”形的铁丝,插入固定在胸前的套管中,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灵活运用。而武场人物则为了便于打动和牢固的装订,一般需要使用双层牛皮固定在后肩上部的位置。这样才能让武场皮影十分灵活地做出跑、立、卧、坐、躺、爬、滚、打等各种姿态。
制作环县道情皮影还有一项关键性工艺,就是给皮影脱水发汗,为了使上过彩的皮影,颜色鲜艳不褪色、不变形。需要经过高温,让皮内保留的水分挥发出来。一般脱水发汗所要求的温度一般在70 摄氏度左右。如果温度过高会使皮子缩为一团,工艺全部报废;温度不足,色彩就不能融入肉皮,皮内的水分难以排尽,造成皮影人物的色泽不亮,时间长了还会变形。这些需要艺人根据自己长期的经验进行制作。另外,皮影制作和皮影的表演紧密相连,即使表演得十分到位,如果皮影的制作不过关,那也不行。
2. 造型夸张图案丰富
“七分身子五分脸”,环县道情皮影的人物造型夸张,轮廓突出,头大身体小, 身体上窄下宽, 手臂过膝。头部的造型质朴单纯,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嘴,柳眉细眼。为了增加立体效果,人物造型一般采用“正侧面”( 即五分脸) 的表现手法。艺人一般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故事情节,利用高度概括、提炼的艺术手法,夸张地突出人物的造型特征:男性的魁梧健壮,大多是以头大脸方、额宽鼻丰、形体高大来表现;女皮影则是鼻小口尖、圆头窄脸、身条纤瘦、莲指修长,给人以娇弱清秀的感觉;文人绅士则多穿长袍短褂、蚕眉凤眼,显得风度翩翩、文质彬彬;生、旦角色造型则以高额头、直鼻梁为主,造型多为“弯弯眉,细细眼,樱桃小口红一点”。武将造型则是戎装紧束、剑眉、豹头环眼,显得英姿飒爽、气宇轩昂。而净、丑的人物造型,则夸大其个性特点,为额大鼻圆,环铃大眼,盆形大嘴。
环县皮影中的神怪人物也很多,但造型各有特点。大部分与现实人物相同,为了配合剧情的需要,个别丑角、鬼怪之类雕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 即七分脸),这样可以呈现出双眼,加大刻画脸部的表情范围,强调人物的个性特点。部分地方还刻有象征性的装饰物,以区别于现实中的人物。用于神仙驾云的皮影戏,一般都配有“神驾子”和“神座”(动物),即人物的下半身和动物雕刻在一起,上半身在动物的背上,还能够前后活动。神座由虎、牛、鹿、狮子、麒麟、独角兽等不同动物组成。
环县皮影戏,不仅人物造型夸张,而且场景造型设计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场景一般分为“大片景”和“小片景”。大片景也被称为“满亮子活”,主要有花园庭院、将相府第、茅庵草舍等背景,是皮影演出场景的上半部分画面;小片景(即下半部分),除了一些柱子、帘子、墙等其他部分,还有大面积的空白,是为影人表演时留出空间,形成完整的画面效果。场景造型不仅能够烘托出故事情节,使人物特征得到进一步深化,有时还能够起到深化剧情的作用。
环县皮影中带有大量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特别是少女影人肩上的精致霞帔、风冠上的珠宝装饰和衣裙及裤腿部位,都遍布着各种精细美妙的图案纹饰,富有强烈的环县当地民间
装饰特色。
这些图案中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卍字纹寓意绵长不断,富贵无穷的意思。古钱纹则有富寿双全之意,盘长纹又被当地人称为“蛇盘九颗星”,为四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另外还有一些取谐音吉祥如意的复合图案,都体现出了中国古典民间美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文化。

三、环县道情皮影的保护和传承
早期的道情皮影,因为交通不便,文化闭塞,才使得皮影能够得以存活。令人感慨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转型,影视传媒的冲击,老艺人的故去,传统技艺的失传,让这一古老的原生态艺术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有些艺人宁可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出去表演,毕竟演出收入微薄。当年“走亲戚毛驴一赶,吃羊肉袖子一卷,心慌了牛窖里一喊”的道情皮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光。所以,像这种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道情皮影,生存现状不容乐观。2003 年,环县的道情皮影艺术还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首批10 个试点之一。尽管如此,现在演出剧组和艺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出场次上,都在逐年减退。根据对环县道情皮影的调查来看,如今道情皮影艺人的平均年龄大约在45 岁。爱好和观看道情皮影演出的观众也基本上属于老年阶段。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和观看环县道情皮影。再加上影戏箱子、剧本、道具等残损失落,演出市场日益萎缩。古老的原汁原味的环县道情皮影正面临着消失。
环县道情皮影作为地方的文化资源,记载着这块神奇土地的历史变迁。为了让这种民间文化得到延续,国家应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倡导,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道情皮影人才的培养。利用互联网等新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护这一民间艺术,把环县道情皮影永远保护与传承下去。

* 本文为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课题( 编号:132400410778) 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