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公共艺术本科专业办学模式的新思路

  • Update:2014-02-15
  • 沈应平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1期
内容摘要
公共艺术为我国新兴的专业,目前正在全国各校创办或兴起。笔者从事公共艺术实践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并在2005年在校创办了公共艺术专业,结合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分析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高等院校如何创办公共艺术专业。就公共艺术专业办学理念、现代人才需求、培养方向、具体的课程设置等介绍办学体会。

 一、从“架上雕塑”谈起
我国目前高校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相关的专业是雕塑。雕塑专业的课程主要是泥塑,创作有架上展示雕塑、城市雕塑,还有一些实际材料课等等,在60 多年的历史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雕塑家。现在的公共艺术专业是雕塑专业的“扩展”还是“继承”,是我们每个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如果说公共艺术专业是雕塑专业的“扩展”,是由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概念所决定的,是有民众参与的过程,是与现在社会城市建设密切联系的艺术工程。如果说公共艺术专业是雕塑专业的“继承”,那么主要是雕塑的艺术造型是公共艺术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雕塑的艺术造型是雕塑家用泥塑进行艺术创作,经过草稿、泥塑、翻制、着色等反反复复的过程[1]。所以雕塑中艺术造型决定其他科学艺术造型的优势,是经得起推敲的艺术作品。由此可见“扩展”需要抛弃部分传统的雕塑的教学课程,是雕塑家走出工作室与社会艺术工程结合的体现。“继承”需要较强的艺术造型手段和方法。总的来说,公共艺术是指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它不但包括城市雕塑,而且包含现代城市空间中所有的艺术造型(园林景观、城市建筑外观等)。

表1. 数字艺术课教学安排
表2. 艺术造型课教学安排
表3. 城市公共艺术空间课程安排

二、寻找公共艺术的办学思路
从精英培养到现代的扩招,大学已成为我国全民素质提升的平台,高等教育已成为全民参与的课堂,高等院校的本科专业从专业化走向综合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出现诸多问题:如入学新生的普遍素质下降;教师的课程翻倍增长,很难在课余时间进行教学和科研的思考;专业设置单专业性太强,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人才需求;学校摊子铺得太大,以及盲目扩招导致的学生分配率严重下降等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只有调整传统学科、开发新学科,以适应国情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人才,寻找各学科的共同点。社会中一般以设计方案出现的有: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城市雕塑)、城市规划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这些都应该属于空间构成类,是形体与空间的结合,有一套美的规律可循,可称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学科”。“工程艺术、艺术工程”已在社会中形成,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解决了吃、穿、住的问题,国民素质有很大的提高,其品位也越来越高,百姓们追求现代、时尚的思想文化。我们的城市环境与时俱进,靠理工科难以完成我国的城市建设。鉴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公共艺术专业应走向培养“多口径、综合性”的实用人才,走艺术与科学、文科与理科结合的新的办学之路。

1. 建筑设计课作业,学生张雯婷,指导老师:沈应平
2. 城市雕塑课作业,学生张雯婷,指导老师:张新宇

三、 打破高校教学常规,建立适应公共艺术专业办学要求的新课程
1.“数字艺术”是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新手段
“数字艺术”一般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用计算机处理或制作与艺术有关的设计、影音、动画或艺术作品。相对于传统作品,它在传播、复制、存储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数字艺术是数字的科学技术和传媒技术为基础,与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受融合一体的艺术。
数字艺术的发展已成为艺术与科研高度结合的多学科的交叉领域。20世纪60 年代发展并成熟起来的新媒体艺术, 为艺术家全方位地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在90 年代末步入全新的数字艺术阶段。在全球,数字艺术的蓬勃发展引领了新一轮的艺术潮流,毫无疑问数字艺术产业是21 世纪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之一。公共艺术专业运用数字艺术,主要解决学生作完成工具的问题,而不是徒手画,具体课程如表1。
2.“艺术造型”是公共艺术专业的开门钥匙
造型即创作形体,最早源于德国文艺理论家G·E·莱辛提出的“造型艺术”。造型艺术存在于一定空间中,从静止的形式表现为动态过程,依赖视觉感受,称为空间艺术造型或称为视觉空间艺术造型,由物质造型、观念造型两部分组成。造型是美术创作对物质材料和创作观点的把握,可分为形象艺术、空间抽象艺术。公共艺术专业是综合性的学科,它的主干课程是园林景观、园林造型、城市雕塑造型、城市建筑造型。造型课是要设计或创作出形体。因为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有一定形象思维能力,在教师辅导下,能设计出符合各种功能的园林景观、建筑、雕塑形体。艺术造型与专业造型课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在大学一二年内完成,具体课程如表2。
3.“城市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专业的主干课程
城市公共空间属于城市规划学科,简单地说,公共空间指城市公共空间,它包括城市的物理空间、视觉空间、公众心理空间等,是城市与区域、点和面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协调和配合的关系,[2] 公共空间艺术立足于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城市形象的具体体现,公共艺术需要研究理性的功能。例如:公共艺术要在园林设计中体现,需要了解园林设计的主题思想、设计元素、基本功能等,这些都需要理科园林设计专业教师的指导。整体园林设计应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专业园林设计基础(主题、总平面图、功能、元素等)。第二部分是园林设计的色彩与园林景观的艺术造型(极点、造型、色彩等),要有绘画基础或雕塑艺术造型的教师来担任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思维能力。公共艺术专业研究方向大的是城市色彩、城市建筑规划等,小的方向是城市标志、城市雕塑、城市景观造型等。具体课程如表3。
本课程教学大纲要点:
(1)园林景观造型:在园林设计基础上(园林平面图)进行景观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园林中每一景点的艺术造型,包括整体园林的路道、绿化、公共建筑、艺术小品等。作业要求如下:整套园林景观设计详细方案图纸不少于30 幅,要求透视效果图10 张,总平面1 张,各类分析图3 张,整体剖面图1 张,景观立图7 张(色彩),局部平面图5 张。
(2)建筑外观与色彩:要求学生对中外建筑理论研究和学习,了解建筑的最基本的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的室内空间进行设计。具体教学方法,先外观(3D 电脑建模整体建筑造型)后内部(建筑室内功能的尺寸分布即平面图),最后,内外结合,建筑室内尺寸与外观造型有机结合,并对建筑的色彩做进一步设计。作业量及要求:1. 建筑各面透视效果图(9张);2. 建筑各层平面图CAD(10 张),立面图1 张;3. 不得抄袭现有建筑资料,要独创;4. 建筑说明文字500 字(含技术参数等);5. 设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题不限。
(3)城市雕塑设计:主要是运用抽象的艺术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要求形式与主题的艺术统一。主题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由任课老师统一确定。作业量及要求:1. 完成60 厘米×60厘米左右的实材模型1 个(不锈钢、铜、木材、石材等均可);2. 完成作品在实际环境中的效果图,要求电脑3D 建模,四面透视;3. 不得抄袭,完成设计文字500 字以上;4. 完成城市广场15 米高雕塑,主题不限。

四、因地制宜,成果累累
我校2005 年成立,2006 年正式招生,每年两个班共40 人。目前已有四届毕业生共有160 人走上社会,每年就业率都保持92% 以上。目前在职教师共9 人,其中环艺专业教师3 人,雕塑专业5 人(其中有3 名雕塑教师转型建筑和景观造型),另有理工科园林建筑教师1 名。按照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向,合理引进师资力量,对年轻教师实现“传帮带”,以适应新课程教学要求。八年来我们在人才市场中填补了艺术设计在理科设计(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城雕设计、建筑设计、景观造型)的空白,赢得各用人设计单位的好评,这是数字艺术与艺术造型在教学中运用的结果。特别是建筑外观与色彩的课程,4 年来我们已保送外校理工科建筑学专业研究生5 名。2013 年4 月,我校公共艺术方向被立为教育部首批公共艺术专业。

结语
艺术造型是公共艺术专业教学的主导线;数字艺术是公共艺术的手段;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公共艺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和研究方向。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公共艺术专业不是简单传统的架上雕塑,它需要艺术造型能力,公共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走“单一化”而要走“多样化”。公共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人才结构状况,培养社会急需的“艺术工程”人才和跨文理科的“社会性”人才。

注释:
[1] 周云骐:《美术百科大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北京,1990,第117 页。
[2] 沈应平:“开创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新起点”,《美术报》,2010.5.29。

参考文献:
[1] 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2003。
[2] 席跃良:《艺术设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