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语境下的短期公共艺术创作——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 Update:2014-02-15
  • 马 骏/江 颖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1期
内容摘要
在各大高校的校园环境中,公共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的语境下,公共艺术以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态居多,缺乏让广大师生参与的短期艺术作品。本文在明确短期公共艺术概念的同时,针对当前我国综合性大学校园内的公共艺术现状,通过浙江工业大学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创作的案例,探讨在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语境中短期公共艺术存在的必要性及相关创作经验。

一、短期公共艺术与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营造
校园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在校园公共开放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作。在综合性大学校园中,一般是以公共雕塑、建筑装饰等形态呈现,材质多用石材、金属,易于在时间维度上持续散发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则是与长期保存的公共艺术相对的概念,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内,在校园公共空间中组织创作的具有公共观念的作品,材质选取通常简易、多样,以向公众传达信息为主旨,更注重作品的参与性与时效性。《公共艺术基本理论》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在当代城市文化活动中,临时性的公共艺术活动占有重要作用;它的基本特征是把前瞻、前卫的文化观念与广大公众联系起来,以疏异和隔离我们惯常的生活习惯和观看习惯介入我们的公共空间……这种公共艺术作品必将会有持续和深入的发展,它在提示公众价值观念创新,激发公共文化的活跃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我国大学教育正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短期公共艺术的出现正是与之对应:如果说传统公共雕塑的创作手法多数象征着精英文化,那么倡导大众参与的短期公共艺术则代表着大众教育。

1. 记忆彩虹


2. 校园守望


3. 草地上的动物


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其“非艺术特性”似乎与短期公共艺术创作这一感性的创造性活动有矛盾之处,但综合性并不等同于没有个性,对于艺术的需求,以及对于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多元表达,理应是每所高校的共性。综合性大学虽然没有专业艺术院校天然而纯粹的校园艺术氛围,但其文化中包含了艺术的基因,同样需要短期公共艺术激活校园文化空间,在“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条件促进下,其短期公共艺术创作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1. 天时
天时,在古代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引用到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创作里则涵盖了时间契机、创作动机等因素。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创作与校园中的文化活动息息相关,很多是结合诸如重大节庆活动、特定历史事件、社团活动、纪念日等策划创作。短期公共艺术能在这些特定时间点里产生特殊的创作契机和创作目标,以达到烘托环境氛围的效果。综合性大学学科丰富,文化兼容并蓄,具备许多创作短期公共艺术的切入点,校园中每学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是短期公共艺术活动开展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2. 地利
美国的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人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导则》中提到,每个人大多数受教育的机会都发生在户外,并与他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公共艺术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师生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参与艺术、感悟文化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的、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2] 作为育人阵地的大学,其教育功能不仅来自书本和课堂,还来自于大学生长期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综合性大学中存在大量的供师生活动交往的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成为短期公共艺术创作的天然载体,能够充分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特性。
3. 人和
“人和”包括创作者和参与者两方面。首先,综合性大学中艺术类学院是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创作的主力军,这些活跃在校园里的小部分艺术因子是创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其次,在校所有师生都可以是作品的参与者、执行者,由非专业艺术师生完成艺术创作,这能最大化地凸显公共艺术的公共参与性以及互动性。
当短期公共艺术出现在综合性校园空间语境时,结合特定的空间环境进行创作,能够迅速激活空间,让更多的人参与作品。正如鲍诗度在《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一书中所说:“时间性放弃了对永久性的追求;随着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作品的坚固与固定地点的展示越多越不受艺术家的钟爱,他们更喜欢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创作作品。对艺术家来说,创作变得更加轻松了;对大众欣赏者来说,作品也更加丰富了,并期待随时随地出现的新奇。”[3]短期校园公共艺术能够展现更多传统公共雕塑无法体现的校园文化,是对校园文化类型的一种补充,展现现代大学校园的时代感。

二、浙江工业大学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分析
浙江工业大学始建于1953 年。学科涵盖理、工、文、法、农、哲学、经济、医药、管理、教育、艺术十一大门类,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老校区内装置有永久性公共艺术,如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在校园内建造了主题雕塑《翔园》,作品不仅体现了工大的人文精神,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已经成为工大办学历史上一个时代的符号,融进了工大记忆。浙江工业大学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创作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结合景观创作的短期公共艺术,结合建筑创作的短期公共艺术,结合功能设施创作的短期公共艺术。从作品的创作来源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学校发起的创作
学校职能部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创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浙工大校园文化丰富多彩,除了学校历史文脉积淀,特定节庆纪念日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对应的短期公共艺术需要相对较大的创作空间,并且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例如浙江工业大学建校60 周年校庆年,为了烘托校庆氛围,学校委托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在工大校园大草坪内策划了大型公共艺术活动——记忆彩虹。(图1)它象征着工大60 年发展历程中许多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记忆彩虹由七大色系的60 种颜色的彩色旗帜构成,由西向东蜿蜒环抱大草坪,彩旗上印刻着工大由建校开始所设专业以及行政班级的名称,代表了工大60 年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活动组织了600 名在校师生、校友代表、老教师代表、领导、嘉宾等一起完成。庆典当天,同时将600 根彩旗装入指定位置,一起构筑起记忆的彩虹。
2. 结合课程的创作
浙江工业大学的校园有着一种综合性大学的理性,散发着浓郁的学术气息。艺术学院等人文科系的存在让校园在理性的宁静中增添了一抹动感。学校允许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结合课程在校园公共空间中选取合适的空间场所进行短期公共艺术创作。自2003 年至今,每年由教师带领授课,学生在校区中选取一处公共空间进行短期公共艺术创作,从学生创作的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佳创意方案进行集体创作,选用简便易得的材质,由学生动手进行方案的实施。例如2010 年秋季,学生在学校大草坪区域进行题为《校园守望》(图2)的创作,方案由每个同学制作的单个稻草人组成方阵。每个稻草人都被同学赋予不同的个性,意为校园守望者。结合大草坪上种植的向日葵,凸显出强烈的艺术效果,成为了当年工大最亮丽的风景。
3. 学生自发进行的创作
在工大校园内,除了学校主导和结合课程进行的短期公共艺术创作之外,学生也会自发组织进行短期公共艺术创作。这种创作的自觉同样丰富了校园公共艺术的类型,不同程度上提升了校园文化品质,让校园的学术氛围中多了一些鲜活的元素。例如2007 年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生创作的《草地上的动物》。(图3)它将校区中草地上原本并不起眼的地下通风管进行了公共艺术创作,结合通风管造型,绘制图案抽象的动物形象,激活了校园公共空间。

三、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创作经验
1. 尊重校园环境和文脉
环境空间是短期公共艺术的存在载体,作品必须结合实地空间、地形、气候、人文等进行“量身定做”。尊重校园文脉则体现在艺术与校园生活的对话、校园历史与现在的对话上。校园里的短期公共艺术作品,因为其“时效性”会更加引起关注,并产生信息爆发。通过短期公共艺术将校园文脉呈现于当下,并能产生新的文化意象。
2. 创作从生活中来
成功的短期公共艺术应在具有文化意味的创意形式同时也能够让广大师生参与其中,有所体会、有所感悟,这就要求创作者要对校园生活有深刻的体验。艺术源于生活,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形式提炼于校园所常见的场景,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例如浙工大学生每年都会在感恩节自发在校园行道树上系上写满祝福语句的红丝带。在校庆环节的短期创作中,我们提取了这一符号,经过艺术加工装置于校园中,引起了许多师生的共鸣。
3. 注重材质的环保节能
短期公共艺术因其“短暂性”,很多作品将在一定事件过后进行撤除。这就需要艺术家在创作短期公共艺术的初期考虑其后续的处理问题。材质的选取既要能很好地传达艺术效果,又必须是易获取、易加工且环保无害的。在后续的拆除中必须易清理,甚至能够再利用。

结语
大学文化是流动的,多学科文化就像是层叠的浪潮,由时间推动着在校园文化记忆的沙滩上附加着印记,不断丰富。这些特质需要以反馈更加灵敏、操作更加简便、成本更低廉、更易组织和参与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现,更加贴近大学生活。研究综合性大学校园短期公共艺术创作,对于丰富大学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拉近了非艺术专业师生与校园艺术的距离,意在改变人们对艺术高不可攀的印象,以期采用更多元的艺术创作手法展现校园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短期公共艺术这一面向公众的艺术形式。

注释:
[1] 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第221 页。
[2](美)克莱尔·库伯·马库斯,卡洛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导则》,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第165 页。
[3] 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第76 页。

参考文献:
[1] 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 鲍诗度、王淮梁、黄更:《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3]( 美)克莱尔·库伯·马库斯、卡洛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导则》,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4] 白伊达:《可持续的公共艺术——重造城市环境》,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5] 帕特里夏·C·菲利普斯:“暂时性和公共艺术”,《创意与设计》,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