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福建惠安县小岞镇渔女发饰考察研究

  • Update:2014-03-17
  • 卢新燕/童友军,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2期
内容摘要
福建惠安县东面两条狭长的半岛,分别是崇武半岛和小岞半岛,就是这两个半岛上居住了福建三大渔女之一惠安女,其奇异的服饰让世人瞩目,而小岞半岛上的小岞渔女发饰更为原始古朴,犹存千年遗风。本文对清末民初的“大头髻”、“贝只髻”,过渡期的“圆头”和“螺棕头”,以及解放后出现的黄斗笠和花头巾进行考察研究,解析海洋文化特征的惠安女发饰,以期增强对海洋文化归属感的认同。

惠安女服饰主要分布在惠安县东部的四个区域:崇武城、山霞镇、净峰镇和小岞镇,也就是崇武半岛和小岞半岛。从地图上看,大岞和小岞像两个巨大蟹脚伸向海面,三面环海,岞又称岞岬(海边岬角高地)。崇武半岛上大岞村是头,山霞镇是底;小岞半岛上小岞镇是头,净峰镇是底。这两个半岛上居住的妇女的服饰,我们称为惠安女服饰,惠安县其他乡镇却没有受到这奇特穿戴的影响。惠安女服饰也是由于这两个半岛的地域差别,造就了两种不同体系。小岞和净峰镇属于同一个服饰体系,本文以小岞渔女头饰为代表进行阐述。解放前小岞和净峰妇女头饰与大岞、山霞镇妇女头饰特征迥异,直到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和破“四旧”运动,这两个半岛上渔女的头饰才逐渐趋于一致,但细节还是有区别的。小岞渔女头饰特征,较之于崇武半岛更为原始、古朴。清末民初小岞半岛上的已婚妇女梳妆的是“大头髻”、“贝只髻”,随着时代的发展过渡到“圆头髻”和“螺棕髻”,解放后出现并一直保留至今的黄斗笠和花头巾,是现在小岞渔女的代表性头饰。
一、小岞镇渔女头饰概述及渊源传说
小岞中青年妇女头饰以黄斗笠和花头巾为代表,但从老年妇女 “螺棕头”还能看出昔日惠安女发式的繁缛复杂和绚烂多姿。小岞奇异的妇女发饰主要指已婚妇女的发式,而没出嫁的少女依然传承汉族辫发,头发分成三股辫成单长辫,辫子上端和末端分别捆上红绒线“髻索”和“髻尾”,如遇丧事就改为白色或黑色的绒线。结婚在惠东俗称为“上头”,也就是少女的辫发改梳为“大头髻”,也就是已婚的标志。“大头髻”顾名思义以体积硕大而得名,直径在二尺以上,重量达二十余斤,以各种金属插件如关刀、花戟等武器作为装饰。由于惠安女常住娘家的风俗,只有等到生育后才能住在夫家,住在娘家依然梳长辫,住夫家后日常发式梳“贝只髻”,遇见陌生人用黑色绉纱巾罩面。小岞妇女这些奇异的发式在惠东其他地区绝无发现,而且汉族史上也无此造型,其历史渊源一直在研究中,常被怀疑为少数民族。就目前考证,惠安女属于汉族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汉民迁入与当地土著(古闽越族的后裔)联姻后发展而来的。还有就是一些渊源传说,传说最多的是关于南宋宰相李文会二公子的抢婚,李文会出自于小岞的内村,其二公子看中宁波康员外家贤惠美貌的独生女儿康小姐,由于康小姐拒婚,所有就有了抢婚之事。二十年后,康小姐自己嫁女的时候,就给女儿头上梳扎发髻,插上一百支发簪,刀枪剑戟各种武器都有,表示对自己婚姻的一百个不满意,然后头上罩上乌巾,双手带上手镯,用这些来纪念当年被抢的情景。[1]


二、解放前小岞渔女头饰特征
解放前小岞妇女头饰分两个阶段,一个是20 世纪30 年代以前,这个时期的妇女盛装头饰是“大头髻”,体量硕大,繁缛复杂,以金属装饰为主,同时也是已婚的标志。这个时期已婚妇女生育后住夫家(惠安女婚俗,没有生育前都要住娘家)的便装称为“贝只髻”。第二阶段是20 世纪30 年代至50 年代,“大头髻”被“圆头髻”取代,同时还有梳“贝只髻”、“双股头”和“螺棕头”。
1. 盛装“大头髻”的造型及装饰特点
“大头髻”,其形状如蒸煮器皿“簸箕髻”,俗称“埔缀”。头髻直径在60厘米左右,佩戴饰物多达100 多件,重量有20 余斤,一般进门都要低头、侧身才能通过(图1),此发髻结婚当天梳妆,从此便为人妇,婚前是不能梳的。因为发髻如此硕大,至少要3-4 个人帮忙才能完成,所以在盛大节日才梳妆。具体发髻梳理程序如下:(1)梳基本发式,先把头发分前后两部分,在头顶上立一个5 寸左右的藤架(俗称“猪仔”),用前半部分头发与“猪仔”捆在一起向后披出去,与后面头发在此合拢,用红绒线捆住不让其移动。(2)做“髻塞”,“髻塞”一般是用稻草、甘蔗渣为芯,直径一般为6 寸,黑布包扎成圆形,目的是插饰品。(3)用“猪仔”上合拢的头发裹住圆“髻塞”固定,这样基本发型就梳好了。(4)围绕“髻塞”开始插饰品,饰品种类和数量都是惊人的,先沿“髻塞”周围插上银质或白铜制成的骨架48根(也有资料记载各64 根),骨架长约26 厘米,厚约0.5 厘米,首宽6 厘米左右,上宽下尖便于插入“髻塞”;额头插两把凤头簪长45 厘米左右称为“头花”,左右各三支凤头簪称为“鬓挑”,另外还有孔雀毛、摇鼓、关刀、花穗、银后圈、杖针和其他碎插共百余件,除杖针以外,其他都是成双成对装饰;“髻塞”中央也布满各种银牌、卍字等小饰品,“髻塞”下延还要装饰一排银铃。这里特别要提的是“杖针”(图2),“杖针”不是一般饰物,它是用于新婚丈夫泻精不止时的急救器物,在给新娘“上头”时杖针上还要插一块肥肉,起到润滑作用,女方家母或媒婆会在婚前进行操作教育。在“大头髻”所有饰品中,它是唯一带有功用性的,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头髻完成以后,还要配上硕大如蚊帐钩一样的耳环(俗称“耳栓”),额顶上还要戴一条黑色绉纱巾,也称“乌巾”,起遮挡面部的作用,隆重古朴的“大头髻”这才算完成,至于这种头饰的渊源学界一直都没有定论。
2. 婚后便装发型“贝只髻”造型及装饰特点
“贝只髻”(图3)较之“大头髻”要轻便多了,是婚后女子住夫家时的日常发饰,因为髻的形状像牛腿和短棍,民间又俗称“牛腿枪”、“短棍髻”和“高射炮”。“贝只髻”区别于“大头髻”的是没有“骨架”和“髻塞”,也就没有簸箕的外形,但有个新的发髻组成——“发棒”,长度达70 厘米左右,随着年龄增长,发棒越来越短。小岞有首民谣:“贝只缚有二尺二,不信竿尺拿来量。”具体发髻梳理步骤如下:(1)基本发型固定,和大头髻一样在头发分前后两部分,不留刘海,依然保留“猪仔架”,放在头顶立好,与前半部分头发覆盖住。(2)事先做好一根长2 尺左右的发棒(发棒由草芯黑布捆绑组成),前后头发于发棒合拢,分上下两段用红绒线扎紧,其末端发尾内卷起来,似拳头状,用红绒线扎紧,再用黏柴汁或芦荟汁涂抹,使其不易散乱,这样基本髻完成。(3)插饰品,不同于“大头髻”的是,“贝只髻”去掉了硕大的骨架,换成两根白骨(牛骨长约20 厘米,宽约5 厘米,上宽下尖)作为装饰,插入发中,发棒上插入杖针和一些少量银牌,饰品远远少于“大头髻”,白骨上各系一条链子,链接发棒的下方,耳朵上也挂上帐钩耳环,但已经很小了。惠东妇女流传的“裤头脱脱,头插牛骨,满腹黑漆漆,肚脐真象土豆窟”,就是形容小岞、净峰惠安女服饰。(4)发髻整理完了以后,还需要佩戴“ 巾仔”和“面镜”,“巾仔”为长3 尺,宽1 尺的黑布头巾,披在头上,用扣子扣在脑后,“巾仔”两端装饰“巾仔头”(图4),用各色丝线绣成各种纹样,花草鱼虫、几何纹样、人物故事场景各种题材都有。“巾仔”中央还配上5 条“羽带”,长80 厘米左右,宽2 厘米,色彩为5 种不同颜色,基本为红、橙、黄、绿、紫。走动的时候伴着巾仔随风舞动,如蝴蝶展翅。“面镜”是在一条宽3 厘米左右的双层黑布上缝上多枚基本为圆形的多角银片,围在额头的上方,系在脑后,作为装饰。(图5)“贝只髻”在日常生活中极度不便,有时转身都能打到别人,夜间只能侧睡,这种髻解放前就被淘汰了,最后被圆头髻所代替。
3. 圆头髻、双股头、螺棕髻特征
传统习俗同样遵循时代的发展规律,惠安女头饰也由繁至简的变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头髻”、“贝只髻”慢慢被“圆头髻”(图6)、“双股髻”、“螺棕髻”所替代。
(1)“圆头髻”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贝只长度越来越短,“猪仔架”也被取消,最后演变成“圆头”。“圆头”梳理要比“大头髻”简单多了,首先不用“猪仔架”作为支撑了,其次那些重如簸箕的金属骨架、插鼓、关刀、花戟、牛骨等都被取消了。发型梳理时,先把头发分上中下三股,用红绒线捆扎盘在脑后成椭圆状,用“扁琶”、“髻企”(发簪等)固定,再用一个舌形髻垫固定头发,再插上瓜子牌、银角牌等各种饰品。大耳环也改为小耳环了,黑色纱巾节日、喜庆时戴上,平时用“巾仔头”遮盖。这个时期“巾仔头”宽度由原有的8 厘米增加到20 厘米,色彩艳丽,花纹也更加繁荣复杂。
(2)“双髻头”(图7)的特征,“双髻头”是介于“贝只髻”与“圆头髻”之间的过渡髻,还没有完全接受“圆头髻”,但也是正在改变的发髻,特点是发髻前半部分用“贝只髻”,后半部分用“圆头髻”。前半部分保留“贝只髻”的“猪仔架”和“牛骨”,后半部分采用了“圆头髻”固定发髻的“髻垫”,发髻上装饰也是介于二者之间,“双髻头”参杂在“贝只髻”与“圆头髻”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2]
(3)“螺棕头”(图8)是“圆头”的演变,“巾仔头”固定在黑帕上,色彩越来越艳丽,各种塑料发夹、塑料彩梳代替了银饰和铜饰,保留了“圆头”的髻垫,但不是圆形而是方形了,现在髻垫是做好各种彩色塑料配饰后,直接戴在头上,悬空如蝶尾。“螺棕头”是小岞、净峰老年妇女现在还保留的发髻。特别要说明的是,这些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塑料发夹都是惠安女们自己亲手制作的,材料是彩色梳子为原料,经过截断融化加工而成,色彩与形状都以蝴蝶为素材。


三、解放至今的小岞镇渔女头饰特征
解放后,倡导妇女平等,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加上1949 年刚解放进行风俗改良活动,小岞妇女禁止梳“贝只髻”,很多追求进步的青年妇女自动剪发或辫双长辫,婚后妇女也自动改为“螺棕头”,传统头饰越来越简化。黄斗笠是1958 年修惠女水库时兴起的,现代小岞妇女头饰特征是典型的黄斗笠、花头巾,老年妇女依然梳“螺棕头”。
1. 中青年妇女黄斗笠花头巾发饰。(图9)小岞不同于大岞妇女,发型比较简单,没有“中扑”,发型是留刘海,头发在头顶中分或偏分辫成双辫,然后戴上花头巾,也没有大岞头巾用的头巾架。小岞、净峰妇女戴的头巾色系是暖色系,以红黄为主色调,不同于大岞,大岞妇女以蓝、绿为主色调,这就是地域性风俗习惯吧。斗笠是黄色尖顶平斗笠,没有大岞妇女戴的斗笠那么富有装饰,既没有四个红色三角,也没有花饰。相对大岞渔女头饰,小岞渔女头饰要朴素得多,当地人通过这些特征,一眼就辨别大、小岞妇女头饰。
2. 老年妇女平时戴黑帕彩巾头饰。老年妇女发饰依然保留“螺棕髻”,便装时戴黑帕彩巾(图10),额头佩戴目镜和彩色塑料梳子,黑帕造型是事先做好的一个帽子形状戴在头上的,材料组成(图11):黑色长方形硬布80 厘米×28厘米,两端装饰1 厘米宽的红、蓝、绿、白四色布条,用机缝按折线车缝上,5条不同颜色的羽带,一条红花方巾长宽均约45 厘米,有小别针、装饰别针若干个。步骤是先把黑布对称折叠翻转成帽子状,用别针固定,然后别上红花头巾和彩带,戴在头上,裸露额头系上目镜。由于老年妇女头发稀少,头顶插上红、橙、黄、绿彩色塑料梳子与花头巾相呼应,黑帕在整个头饰中起平衡、衬托作用,整体形状如蝴蝶展翅。
3. 新娘“红花球巾”头饰。小岞新娘头饰别具一格,“红花球巾”是解放后小岞女子结婚的时兴装扮。发型不留刘海,以玫红色丝绸球花为主要装饰,材料组成(图12):彩色塑料梳子若干个,玫红色丝绸布长3 米,宽60 厘米,对折在一半处缝上褶皱球花,如玉米烫般的蓬松假发一个,蝴蝶夹若干个。梳理步骤是,首先把刘海往后面梳挑一个圆形的发束用红绒线捆在头顶,再与两边头发归拢辫成独辫,假发和头顶头发捆在一起,打散假发发尾收进系扎在颈部,其次再用红黄蓝绿等不同的塑料梳子插入头顶装饰兼固定,早期不用假发,为了使头发蓬松有纹理,结婚前一天晚上要辫N 多个小辫,目的是打散后蓬松稍有弯曲,类似我们现在烫发的玉米烫效果(现在很多用假发)。最后以球花固定在头顶中央,红绸巾两边缀满成串的蝴蝶形夹子,色彩以红、绿、黄为主色调,位置固定到脸颊,就像蝴蝶停满枝条,左右完全对称,领口处用“花片”绾住,以凸显出秀美的瓜子脸,玫红色球花长度达到膝盖以下,充满着喜庆。(图13)
四、小岞渔女蝴蝶形头饰源自图腾的崇拜
传说惠东人是闽南十八峒蝴蝶峒的后裔,传说蝴蝶洞所在地就在惠安城内下井街南仔桥脚,“洞”或“峒”是我国东南和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称谓,都有其代表性的族徽。从史书上看,669 年,唐高宗派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镇压畲族起义时经过惠安,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的族居正以蝴蝶为族徽,学者称为图腾,而这蝴蝶洞被陈政、陈元光父子平后,遗民四处散居,越边陲越好。[3] 惠东小岞、净峰妇女发式状如蝴蝶展翅,她们的祖先是不是就是蝴蝶洞的遗民,她们状如蝴蝶的发式是不是就是对蝴蝶族徽的崇拜呢?史学研究者朱飞在他的文章中提出:蝴蝶发式是当时族徽或图腾,也是古越人的残遗。[4] 小岞妇女不同时期的头饰,发髻装饰都是中轴对称,呈蝴蝶展翅造型,垂在面庞的“巾仔头”色泽艳丽,似蝴蝶两翼,黑帕上飘扬的彩色羽带,灵动着千古族徽蝴蝶的艳丽华贵。
五、小岞渔女头饰承载着海洋文化的信息
小岞地处东南偏僻海隅,是典型的岬角地带,早年交通不便,几乎与外界隔绝,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保存这久远却又艳丽的头饰文化。小岞、净峰妇女头饰功能和装饰无不与她们生活的海洋息息相关。从功能上来看,包头巾、带斗笠为了抵御海边风沙的侵入,生活和劳作的需要沿袭了戴头巾的习惯。从色彩上来看, 红、橙、黄、绿、紫五彩斑斓,这与她们所处的环境色相辅相成,蓝色的大海和天空,黄色的沙滩,还有葱绿的田野和树木,她们从大自然色彩中找出这艳丽的搭配。从“巾仔”刺绣图案纹样来看,一幅幅生活场景成了她们描绘的对象(图4),满载希望的出海渔船,凯旋的渔船,她们通过头饰的纹样寄托家人出海的安全和满舱归来的美好生活愿望。各种海洋动物形状也成了惠安女们发簪造型的灵感,透露着浓浓的渔乡气息,鱼、虾、螃蟹等频频出现在她们的头饰上。船锚形状的链子和耳环都是惠安女头饰的重要装饰题材,聪明勤劳的惠安女们不仅仅把这些作为单纯的生活用具,而是赋予它们更多的美化装饰,这是一种艺术创造,也是惠安女们通过劳动与自然环境共同创造的艺术。

注释:
[1] 惠安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惠安县分卷》(无刊号),惠安县印,1992,第291 页。
[2] 惠安县文化体育局:《惠安县文物志》,惠安,闽新出(2003) 内书,2003,第100 页。
[3] 陈国华:《惠东南奇异服饰人族源管窥》,手印本,第16 页。
[4] 新加坡惠安公会:《净峰乡五十年前妇女发式追记》,大众印务有限公司,新加坡,1979,第289 页。
[5] 图片来源于作者田野考察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