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假装游戏在学龄前期童装设计中的运用

  • Update:2014-03-17
  • 董 怡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2期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童装业发展迅速。从产品设计角度看,现有童装产品在设计之初对儿童心理特征缺乏研究,以成人思维进行设计思考,且过多模仿国外品牌。本文拟从学龄前期儿童的假装游戏这一心理特征出发,尝试将游戏功能作为元素加入童装设计中,在增加童装趣味性的同时,促进儿童相关能力与品质的发展,借以拓宽学龄前儿童服装的设计空间,最终实现消费者和品牌的双赢。

一、学龄前期儿童
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到16 岁这一年龄阶段。根据其生理特点和心理特性的变化,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少年期。4-6 岁为学龄前期,与婴幼儿期相比,此时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持续并逐渐成熟。


二、关于假装游戏
幼儿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儿童想象活动的主要场所。[1]假装游戏(Pretend Play,也被译成装扮游戏)是一种有意识的、不含欺骗目的的游戏形式,行为者在准确地感知到实际情况的条件下,有意设想出非真实的情境,并根据这种想法有意公开做出非真实的行为[2],包括虚拟游戏、做白日梦、想象的游戏以及其他形式的装扮活动。假装游戏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普遍性。从研究实践来看,许多研究发现,装扮和社会理解之间存在正相关,并认为装扮游戏可能是心理理论发展的动因[3] 假装游戏涉及儿童成长中几个重要的认知技能,如社会参照、解读意图、分离、符号化假扮、角色扮演等。假装游戏出现的高峰时期一般在2-6 岁,以后逐渐减少。[4]
三、游戏在学龄前童装设计中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假装游戏能促进儿童的抽象思维、认知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持认同态度。更多的童装品牌商也开始意识到,对儿童心理的研究,是完善自身品牌定位,拓宽产品设计思路,增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国内现有学龄前童装品牌的产品分析可以发现,基于儿童心理特点和能力培养初衷的设计有以下3 个特点:1. 在绝大多数的产品设计中,设计师虽然试图通过服饰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美的启发和引导,逐渐形成其初步的审美意识,但缺乏对其综合能力培养的全方位考
虑,因此在产品的具体设计方式中,也更多地局限于图案设计、色彩搭配以及传统的配件运用;2. 部分定位较高的品牌已经认识到“趣味性”在学龄前童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在其产品中加入了趣味性的元素和功能,如立体配饰和平面图案的综合运用,但这种“趣味性”的呈现方式更多地倾向于局部以及静态表现,可供儿童自身操控的空间非常小;3. 角色扮演的形式在学龄前童装设计中出现相对较多,具体多表现在帽子、服装后片的设计中,如
帽子上的动物头部或耳朵造型,上衣后片的动物尾巴造型等,但这也仅仅局限于从服装整体考虑的动物和特定人物的形态设计,更多出现在表演类、装扮类等特殊类型的服装上,成衣上出现频率不高。从现有状况来看,游戏功能设计在学龄前童装的设计中是相当有限的,其可供开发的空间也是巨大的。
四、游戏在学龄前童装设计中的运用
如何将假装游戏作为训练与教育的载体,将其运用在儿童日常服饰中,以促进儿童相关能力与品质的培养,拓宽学龄前儿童服装的设计空间,最终实现消费者和品牌的双赢,以下是一些尝试性的思考。
1. 类动画的设计
物体本身并未移动而只是刺激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距条件下连续交替呈现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称为Φ 现象,也称动景运动。[5] 动画正是利用了Φ现象,使人产生似动知觉,创造出“活动”的画面。
在童装设计上,采用具备通透性的面料,如纱、网眼等,利用通透性面料与其他面料的覆盖设计产生的上下图案的叠透效果,使儿童着装后,随着身体的自然运动,上下层面料的图案发生随机性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变化,继而这种叠加后产生的整体图案的连续性变
化即形成类动画的视觉效果。如图1 所示:在女童的裙装上运用了双层裙的设计,下层裙身为不通透的纯棉面料,上层裙身为有通透感的纱质面料;下层和上层裙身分别采用不带折裥的和带折裥的A 形设计,为增加上层裙子的可移动范围,在左侧开叉;裙身下层为圣诞老人图案,裙身上层为大小不同的散点状雪花图案。儿童着装后,随着上、下层裙身面料的位移,可产生雪花在圣诞老人四周飘动的类动画效果。于是,着装儿童变成了可以操控雪花移动频率、位移大小的主体,通过自身运动达成假装游戏的功能。
在该类设计中,上层面料良好的通透性是保证该效果的基本条件,此外上下层面料的硬挺度,以及通过自由或规律的折裥等工艺手法,最终形成上下层面料可以运动的空间距离,也是该动画效果是否明显的关键条件。另外,上下层面料在图案的选择上需有一定的关联性。该方式还可运用于例如花和蝶、树和鸟等下层图案相对静止、上层图案相对运动的其他设计组合中。
2. 可以游戏的配件
配件的选用一直是优秀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强调装饰性的童装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因此特别的配件设计也正在成为部分高端童装品牌彰显品质和设计感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图2 中,尝试将男童夹克考虑成一个都市的景观图,将平面图案、立体图案和服饰配件相结合。在设计中尝试运用拉链这一可以“动”的元素,将衣身前片的门襟部分和拉链头分别设计成道路和车辆的形态,着装儿童在使用拉链控制门襟开合之时,“车”在“道路”上的“行驶”也同时形成,于是,儿童在这样的“游戏”中将自己假想为“车”的驾驶者,仿佛置身于真正的城市之中。
在这个设计中,一方面多元化的工艺使图案呈现出色彩、线条、面积的对比之美,而服饰质感、体积、空间上的差异化设计,更凸显出服装整体上由一维到二维甚至到三维的统一与变化;而另一方面,“驾驶”的穿衣游戏可以在直接促进儿童手、眼、脑协调发展,让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变得趣味化的同时,通过活动与静止、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服装视觉外观,进一步强化学龄前儿童对城市的认知,帮助儿童洞察自己和世界间的联系。同样的方法也可运用于动物和森林、船和海港、鱼和大海等设计组合中。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利用服饰配件进行的“游戏”设计中,服饰配件的自身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国内现有拉链的材质一般分为尼龙、树脂、金属三大类,拉链头及拉片一般为锌合金的压铸体。本设计中,拉链部分建议采用齿形啮合较好的树脂材质以及圆齿工艺,并保证链齿和拉链头部分的光滑度,以降低儿童在使用过程中毛刺对其可能造成的伤害。此外,由于使用方法的不正确,低龄儿童在拉动拉链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夹伤皮肤的问题,所以本设计更适用于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学龄前期较高年龄段的儿童。
3. 充分利用半隐蔽空间
这里的半隐蔽空间指的是在静止状态下服装表面不能被直接看到的部分,它们通常会在服用过程中,因为常规动作的实施而有所显现,比如袋盖下的空间、袖口的里部,闭合的暗裥等。
半隐蔽空间因为其显示度较低,所以在常规的服装设计中通常被大多数的设计师所忽视,但在越来越推崇“设计中的设计”的今天,暗藏的设计亮点往往更能带给使用者惊喜,彰显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在图3 的设计中,刻意加宽袋盖和口袋之间的距离,将小熊的头和手部以刺绣的方式分别装饰在袋盖和口袋边缘形成的空间里和口袋边缘处,形成4 只小熊趴在口袋边缘的视觉效果。让着装者在打开袋盖的瞬间产生发现小熊的惊喜,在服用状态下也有“口袋里揣着小熊”去幼儿园、去郊游等游戏假想。在本设计中,除了采用刺绣方式完成图案工艺外,还可采用工艺成本较低的印花方式。在缝制过程中,对图案需进行精确定位,以保证衣身和贴袋上下图形的吻合。
4. 简便的可操作的DIY 图案
让学龄前儿童在自己的服装上实施真正的DIY 显然不具现实意义,但通过一定的服装图案基础使儿童尝试DIY 带来的游戏感和控制感却并非不能实现。
在图4 的设计中尝试将一只拟人化的小熊作为儿童实施DIY 的载体:第一,小熊的耳朵部分被设计成双层,底层为固定印花,上层可以翻起折叠,通过印花耳朵顶端以及作为小熊眼珠的四颗扣子的扣系方式改变,使小熊的眼部形状和眼部表情在耳朵不同状态下形成变化;第二,小熊腹部上半椭圆形的正反面用不同色块的面料进行拼接,肚脐和嘴部两颗扣子的扣系方式不同使小熊的嘴部形态发生变化,最终由第一和第二部分组合成开心的或不开心的小熊。
通过这种简易的DIY 过程,不仅锻炼了着装儿童的动手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宣泄和表达了儿童自身的情绪,并完成了角色扮演。在完成本设计的过程中,需采用印花、贴布、拼接、嵌缝等工艺。其中底层的小熊耳朵、脸部五官以及身体部分可采用印花工艺,也可根据品牌定位采用更有立体感但成本更高的刺绣工艺;小熊脸部采用单层拼布,上层耳朵和腹部的半椭圆形采用上下层异色面料缝合,以嵌缝方式缝制于脸部面料和大身面料之间,并通过钮扣最终实现上层耳朵和腹部装饰的翻折效果。由于该设计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定位精确性要求高,可能导致较高的工艺成本,故更适合产品价格定位较高的品牌采用。
结语
目前,在学龄前儿童服装的设计上还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一件好的学龄前童装,不仅要具备安全、防寒、保暖、透气、吸湿等基本性能,能在服装的款式、色彩、图案上直观地表现美感和时尚感,更应该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孩子想象力,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且给儿童带来乐趣。
以上关于童装的假装游戏设计只是一个正在尝试的方向,深度研究儿童心理,儿童父母的消费心理,并将其和童装产品设计中的审美原理及时尚元素相结合,是国内童装品牌寻求精准产品定位、拥有自身特色、占领市场的必然需要,也只有这样,我国的童装品牌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在世界童装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
注释:
[1] 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2006,第99 页。
[2] 倪伟、熊哲宏:“假装游戏研究:过去、现在及未来”,《心理科学》,2007.4。
[3] 郭力平、张晔:“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心理科学》,2002.2。
[4] 王晓雯、孙桂苓:“假装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5]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7,第25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