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从马耳椅谈传统文化背景下民族化家具的设计

  • Update:2014-03-17
  • 袁 炜 浙江外国语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2期
内容摘要
重构我国传统文化的表象特征,运用产品语义学研究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家具设计的关系,建立古典美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对于我国家具设计发展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形态,以明式座椅和现代马耳椅为典型案例,阐述了现代家具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思考了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符号,以期对民族化家具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这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各种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涌入国内市场,家具产品的风格和样式也愈来愈多。如何将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符号形态,运用到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推动民族化家具设计的发展,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传统文化的语义符号特征
与希腊哲学逻辑性的语义特征不同,中国哲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功能性,把表现语言作为一种“达意”的外部形态,认为语言只是事物本质的一般特征,是表述的初级阶段,而表达的高级形态是“忘言”的境界,讲究“悟物”,即着力描绘传达物体的意境状态,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哲学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并汲取了道家、佛家文化的精髓,逐渐发展成为以传情达意为表现语言的民族文化符号形态。
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为有形的符号,也并非是民族与阶级的划分而构造。相反,这些具象符号往往是各种文化互相交融影响而产生的,虽然从阶级、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所属能够分出各文化属性的不同,却难以从根本上区别各文化形态的不同。例如《诗经》中的国风属于文艺文化的内容,但国风的形成则是取自民歌,来自十五国民众对于生产生活的感悟。因此,以现代文化观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注重文化的联系性远远大于区别文化的从属意义。从另一方面看,现代家具设计的空间较古代有了很大的拓展,且因多元理念、材质应用的扩大和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形成了现代家具设计丰富的创作空间,理解文化和创新理念,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异常重要的,这也是优良设计程序的必经阶段。
二、运用设计语义学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提炼、推演及创新
设计语义学为我们诠释了产品是通过其外部形态、材质、工艺、色彩、纹样等要素,呈现或表达出产品的语义内涵,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或者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师的工作就是研究形态,研究产品形态的语义,这种形态最终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通过设计的物化,传递某种情感或信息,融入生活,改变生活。文化符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必须通过感知的翻译,靠感官刺激产生的经验和联想,传递信息。
理解传统文化与家具设计的契合方式,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直接研究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居设计。现代家具设计之于传统,亦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因此研究传统家具设计,需要着重分析其符号语言。笔者从形态、工艺、材料与色彩、装饰纹样四个方面综合对比考察,以单个对象分析,整合传统设计的共性研究,从审美观念入手,分析其代表性符号的运用方式,以形式为参照,理念为指导,探究从古至今座椅设计的形式美及表现语言的演变规律,思考“简朴”、“含蓄”等中式哲学意识符号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重构。
1. 造型
中国传统家具在经历了简练质朴的宋代和雄壮豪放的元代后,在明代进入了发展高潮时期。明式座椅以简著称,造型简洁、精致优美,散发出一种恬淡清雅、自然和谐的独特韵味。整体造型以线为主,线条舒展隽秀,比例与尺寸的运用恰到好处,达到了一种无过而不及的中庸境界。[1]
梵几品牌的“马耳椅”(图1)是现代中式座椅设计对传统文化符号传承与创新,审美与功能并举的典范之一。马耳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姿态舒展的奔腾骏马,又处处可见明式家具传统精髓的影子。将写意抒情的语义形态语言引入其中,结合现代的审美情趣和工艺技术,承上启下。
在对传统的承袭中,两者造型均以线为主,比例匀称、尺度合宜。直线线条挺秀、稳重,曲线走势流畅、活泼典雅,曲直兼具,诠释出净空、安静的禅意。承袭并不是做拿来主义。马耳椅将明式灯挂椅的搭脑、背靠板部件演化成符号语言,线条融入许多骏马的身形,可以说是灯挂椅和骏马的结合体,做到了形神皆似。在其他部件上也摒弃了灯挂椅牙头、牙条、罗锅枨等造型部件,椅型更为简洁、饱满,更符合现代审美情趣。
2. 工艺
在结构和工艺上,明式家具基本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梁柱构造。例如,圆形的椅腿挺直,形似木构建筑中的立柱,作为立腿之间起到横撑作用的牙条、牙板,形似梁。这种传统的“框架结构”有着很好的力学平衡,稳固又实用,而且形成了轮廓独特的立体曲线美。制造的工艺才能体现物的艺术性。马耳椅在制作上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和传统榫卯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全椅见不到一枚铁钉,虽有明显的手工雕琢痕迹,但正是这些——设计师和工匠智慧的结晶,赋予了座椅灵气,使其更为灵动、传神。科学合理的榫卯结构展现出家具耐人寻味的精巧、雅致的结构美。
3. 材料与色彩
明式座椅选材精良,因用料考究以及表面纹理优雅、恬美而著称。明式家具对选材的极致也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符号。明式家具常会选用质地优良的硬质木材,例如花梨木、紫檀木、乌木等,其中尤以海南黄花梨为代表。黄花梨木质细腻、纹理流畅、色泽柔和,并且带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清香。正是这些特性,赋予了家具纯真质朴、简练含蓄的艺术人文气息和审美情趣,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很少有人不被它的惊世之美所折服。
现代家具中板式家具是用集成板材作为基料制作而成,加工简便,不易变形,但造型单一,表面纹理死板。虽然在功能和效率上略胜一筹,但也注定缺乏内涵美,无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抒情。要想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定绕不开这一特殊的符号——实木。马耳椅的选材用的是胡桃木。胡桃木同样具有细腻、流畅的大山花纹,色泽沉稳,木质坚硬,非常符合文人稳重、内敛的儒家风范。在强调实用性的现代设计中,木材的选择性更多:樱桃木、橡木、水曲柳等都可以设计制作出不同气质的家具。海南黄花梨已然绝迹,但再好的木材也永远只是一种载体,我们应该通过它看到所承载的是中国几千年木工文化。[2]
4. 装饰纹样
明式座椅的装饰往往与结构相结合,擅长对结构部件进行艺术处理,如劵口处的造型、椅身上的浮雕、镂雕,但从不滥用装饰,只是偶尔施用于局部,借以烘托主体。雕刻的题材丰富,传递出工匠美好的意愿。这些技法娴熟、形象逼真、独具神韵的雕刻纹样演化为又一文化符号,传延至今。但在马耳椅设计中,为了保证整体造型的简洁,没有一处使用装饰性的纹样,突显出了椅身线条的流畅、饱满,使得座椅造型更具扩张力,突显奔腾骏马的神韵,这也符合了现代人对简洁时尚的追求。
究其实质,马耳椅将简朴、含蓄的中国哲学意识符号进行了重构,承袭了明式座椅的造型特点,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自身特征符号,以形达意、借物抒情。同样,丹麦设计师汉斯•威格纳、芬兰设计师约里奥•库卡波罗设计的中国椅也是将明式家具的精神用现代设计语言演绎的经典案例。
人们的生活方式总是在发生变化,古代与现代的生活方式迥然相异,因此在研究民族化家具设计的同时,要注重现代设计在相同功用器具设计上的不同,从这种相异之中寻找生活方式演变的逻辑关系。同时,生活方式的转变并非是全部的,作为人基本属性的物质形态总是具有某些不以时代为转移的相同的结构和设计理念。传统设计中的优秀经验在现代设计中依然能够得到体现。
三、基于语义学下的民族化家具设计思考
1. 个性化、民族化设计
进入后工业化的当代社会,体现个性的手工艺术逐渐成为现代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也为精湛的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生机和含义。从市场反应来看,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本土家具设计,其中包含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兴经济体,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之后,其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消费观的转型,震撼于西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成果。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无论是经济影响力还是文化影响力都逐渐增大,这在另一方面也使更多国人和设计师关注“民族化设计”。随着近年来中国家具设计在世界上频频获得大奖,而中国民族设计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民族化设计,亦引起具有相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的共鸣。
2. 高情感设计
上文中笔者论述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形式语言都是基于中国传统审美哲学所创造的。文化传统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宝库,代表的并非是家具用品的造型特色,从文化概念来解释,引入传统文化为元素的产品设计,其秉承的更是中华民族借物抒情的精神内核。情感设计内容广泛,既包含艺术化设计,亦包括人性化设计。从艺术化设计的角度出发看待民族文化,与中国艺术近年来所发起的“民族化”浪潮是非常相似的。因为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民族艺术越具备艺术最本质、原始的意味。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考虑,从理念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就以“适用”为传统美德,管子曰:“百工不失其工。”设计应当以功用为先,这也在我国古代的很多设计中有所体现,例如前文中举例分析的明代实用性强,造型简朴、含蓄、沉稳的座椅设计,从这一点可见中国的造物传统与用物传统总是相辅相成的,既体现了中国早期家具设计超前的思维,更体现了我国精妙考究的用物审美经验。从发展现状来看,高情感设计既传达着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又包含着设计创造者的人性化创造,以传统文化理念出发,以审美和适用打动消费者的设计必定会成为市场新宠。
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现代家具设计与古代家具设计的共同点也是寻找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方式的一条捷径。通过研究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异同,寻找在文化理念上的相同之处,结合现代设计的形式,按照语义学的一般方法重构传统文化符号的排列组合,将是推动民族化家具设计的敲门砖。
注释:
[1] 孟红雨:《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第110-112 页。
[2]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008,第358 页。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武汉,2009。
[2] 张扬:《明清家具的符号学研究及其在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 胡镇延:《明式家具设计理念及其对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启示与思考》,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