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浙江临海大石车灯服饰装饰性研究

  • Update:2014-04-27
  • 张维纳 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3期
内容摘要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石车灯是临海大石山区特有的灯彩形式,质朴、粗犷的车灯艺术衍生出其特有的服饰文化艺术。临海市地处浙江东部,属于我国南北文化相交融的区域,大石车灯的传统服饰借鉴了昆曲、京剧服饰华贵、大气的装饰形式,同时结合当地民众自身的集体审美观念,形成华贵不失质朴、活泼带有婉约精致的当地独特的服饰装饰风格。对它的抢救和保护刻不容缓。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石车灯是大石山区特有的灯彩形式。千年古城临海地处浙江东部,从市中心出发向西北行四十里再翻过几百米高的山岭,便是大石山区,古时只有一条路。由于交通极为不便,经济滞后,自古以来,大石人民与外界少有联系,逐渐形成并完整保留了浙东山区特有的民俗文化圈,质朴、粗犷的车灯艺术从中产生,从而衍生出其特有的服饰文化艺术。

1. 现代大石车灯表演形式


2. 京剧关公形象图

大石车灯出自清代光绪年间,取材于《三国演义》中关云长送皇嫂出关的故事。它常在春节、元宵、中秋庆典或者有些富足人家的婚礼及孩子周岁庆生仪式上表演,流传百年。前台演员一般有六位,即关公一人、马保(当地叫“拍马屁”)一人、车灯娘两人(其中一位为正宫,另一位为妃宫)、车夫(也称“车灯狗”)两人。表演时,前面六人只做八字方位游走呐喊,并不演唱,由跟在后面锣鼓、二胡五人演唱和声,唱腔以临海词调为主,辅以昆腔、台州乱弹等声腔,吐字基本是当地大石方言,又因各个演出班子(称车灯社)所属村落、地域不同而略有不同口音,为当地老百姓所喜爱。身穿绿色戏服的关公腰间绑着竹篾为里、红布为面的马居中游走,车灯娘腰绑车轿,飞檐上灯笼时明时暗,和人物服饰交相辉映,华丽而富有浙东民间色彩的裙裾飞扬,马保手中的彩色马鞭飞舞,顿时将气氛推向高潮。(图1)
长期以来,本土文化以及宗教等元素形成了临海大石当地民间喜好艳丽的色彩和夸张拙朴的造型的本土审美意趣和集体美学观念。自唐代晚期开始,便有北方一些望族为躲避战乱而迁居至大石山区, 如朱氏、金氏、梁氏家族等,由此带来了北方深厚、博大的文化和审美观念,车灯的服饰,融合了昆曲、京剧服饰华贵、大气的装饰形式,同时结合当地民众自身的集体审美观念,形成华贵不失质朴、活泼婉约精致的当地独特的装饰风格。
大石多山,民间自古种苎麻,因此,最初的车灯(包括关公骑的马、车灯娘绑在腰间的车灯轿)就地取材,以竹篾为骨,用苎麻做的麻纸糊就,后改用轻薄的棉纸,演员身上的服饰也大量用麻、棉纸粘贴而成,由葱皮、栀子、兰草以及核桃皮染成绿色和暗红色。再用木炭在服饰上绘制图案,如有破损再用棉纸补上,补过的痕迹用黑炭重新绘制纹样。当时,演员服饰的纹样虽然有一定规制,但相对随意,破了再补,直到戏服变成厚厚的纸壳无法再用时,才重新糊制新的戏服。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各个车灯社为了演员服饰更为耐用,改用当地家织土布、棉布、麻布等代替麻纸、棉纸。后来,少数也有采用绸缎面料,关公、车灯娘、马保、车夫等的服制形式也逐渐稳定下来,色彩、纹样等一直沿用至今。
在京剧、昆剧等戏剧中,关公的服装为袄、靠、袍、开氅等,服制形制较为复杂(图2),而车灯演员腰间需要绑上巨大的“马”,同时要扛着大刀游走在村巷中表演,这就决定了关公的服饰不能过于烦琐,重量上也不能给演员造成太大的负担。因此,在最初的车灯服饰上,将关公的袍、靠、氅、袄等简化成一件轻薄的棉纸戏袍,穿着时直接从领口处套入,腰间束带,在色彩上也进行简化,通身为绿色,用黑炭在上面绘制纹样。之后发展成棉布、麻布以及绸缎制成,在领口、肩部、臂部、前胸、后背以及下摆处刺绣。大石百步乡文化站至今保存着唯一一套存世的传统手工制作的车灯服饰,除其中一件正宫服饰为清末民初产物,其余都为上世纪40年代早期所制。但因年代较久,加之保管不善,这套服饰破损严重。图3 为当年百步车灯社自己染色制作的关公戏袍。据表演了60 年关公的老艺人梁再佳讲,关公重情,当年结义时刘备赠与绿袍,自此,他始终着绿。其他戏曲中为了舞台效果,将关公的服饰中绿元素减少,加上大量的红、黑、金色,甚至以这些色彩为主,绿色为辅。而在大石人民的观念里,关公必须着绿色为主色的戏服。如果摒弃了重情义的绿色,关公就不是关公了。即使当年用麻纸、棉纸糊戏服时,也想尽一切办法将之染成绿色,后改用土织棉布、麻布时也是如此,用栀子和兰草混合染成,再后来改用轻便华丽的素绉缎之后,大石车灯也一直保留着“染关公袍”的传统,车灯娘、马保、车夫的服饰面料可以用现成的色布制作,但关公的袍服一定要由车灯社自己染色,再绣上大量象征关公气节的菊花纹样,以表对关公重情重义的尊重。

3.关公戏袍


4. 关公戏袍略有深浅的染色


5. 关公戏袍领口处莲花纹样


6. 关公戏袍肩头龙纹


7. 关公戏袍下摆菊花挑花雕绣纹样


8. 传统正宫服装


9. 正宫服装大身上的龙纹


10. 正宫服装侧身挑花雕绣


11. 正宫服装角隅纹样


12. 正宫服装袖口


13.20 世纪40 年代正宫服装


14.20 世纪40 年代妃宫服装


15. 正宫披肩


16. 妃宫披肩


17. 正宫开襟服装


18.妃宫服装局部


19. 大石殿前村朱氏祠堂保存的马保、车夫头箍


20. 正宫服装肘部凤鸟纹


21. 关公戏袍下摆龙纹


22. 大石岭景金氏祠堂莲花纹石墩


23. 大石兰桥古民居桃花纹、水纹花窗

图4 这件素绉缎制成的关公戏袍廓型和传统棉纸戏袍完全一致,将铠甲和开氅合二为一,穿着时将中间的圆洞直接套在演员颈上,四面垂挂下来,腰间系上腰带。草绿色当年用栀子和兰草染成,因为年代久远,在色彩上有些不匀,但显原汁原味。服装边缘先是涂抹上糯米浆,再将麻纸裁成细条粘上,白色素绉缎打成斜条,用细棉线滚于边缘,做成均匀细致的滚条。穿着时能将服装的边缘撑起,不会显得过于软薄。袍服上的刺绣看似简单内敛,实际蕴含着高超的配色和刺绣技术。领口处采用丝线平绣手法,绣出深红、玫红、蓝色、紫色小朵莲花纹样(图5),服装大身上均采用金线十字挑花和雕绣走线的手法,肩部的龙头纹样则采用金线雕绣和彩线平绣相结合的方法绣成,龙身则被概括成一组包裹在金色水纹中的彩色的花,立体感极强(图6)。下摆处用十字挑花金线雕绣走线的方法绣出大朵菊花纹样,不使用更多的颜色。(图7)
据梁老先生介绍,车灯娘正宫和妃宫所穿服装原本是织金绣龙的凤袍,正宫穿大红,妃宫穿绿。由于种种原因,在20 世纪40 年代,妃宫的凤袍丢失,仅保存正宫的袍服。因此,后来演出时,又重新缝制了新的车灯娘服装。但由于工艺实在过于繁复,就将服装上的装饰纹样简化成花朵纹样。由于表演时,车灯娘腰部以下部位被车灯轿所遮挡,因此,将凤袍缩短成上衣,仅到腰部。图8 为现在仅存的一件传统车灯娘正宫服装,清末民初时期制作。由于年代久远,多有破损。面料为大红素绉缎,采用中国传统平面裁剪手法,右侧开襟,胸前用金线绣出和关公服装上相类似的龙纹,以及极具特色的凤纹。刺绣手法大量运用临海传统的十字挑花,以针代笔,以线润色。刺绣时,先用丝线依照织物纹路扣上十字形作为地,再在上面用金线依次挑绣成卷草纹、凤鸟纹、寿字纹、水纹等,如服装大身上的龙纹、肩部的寿纹,以金线走单线为主,和雕绣手法结合,形成强烈的立体效果。(图9)又如服装侧边的菊花、莲花纹样,是用十字挑花手法将金线雕成纹样边缘,再在其中用彩色丝线填上玫红、蓝色、紫色等,再在花心处打籽,手法复杂精巧。侧边下摆处的半圆形水纹挑花有所不同,是金线雕出边缘后,用同色较细的金色丝线填色,立体感更为强烈。(图10)前襟下摆的江牙海水纹均采用彩色丝线参针手法绣成,产生黄白、绿白、红白、蓝白的渐变效果,极其精致。由于受面料门幅限制,服装由几块面料拼成,在拼合处都巧妙地绣上纹样掩饰,甚至根据拼合的角度绣出角隅纹样。(图11)表演时,车灯娘需要手扶着车轿边走边舞,服装不需要宽大的袖子,因此,正宫和妃宫的袖子就比较窄小,在前部缝制上白色素绉缎水袖,舞动时,将白色水袖向上捋起,堆在手腕上,既方便表演,又不失柔美。(图12)
图13、14 为20 世纪40 年代中期妃宫服装丢失后重新制成的车灯娘服装,遵循传统,正宫为红,妃宫为绿,但简化了传统车灯娘服饰上的十字挑花等繁复手法,仅在服装大身、袖子处以彩色丝线走线,彩线参针填色的手法绣出渐变的花朵纹样,显得较为简洁。肩部繁复精巧的纹饰也被简化成正宫红色和妃宫绿色的披肩(图15、16),正宫为凤鸟纹,妃宫为桃花。在袖子、大身上以平金绣、参针绣的手法刺绣出花朵纹样,产生渐变效果。正宫服装上的花边线粉白走线,内为蓝、黄参针两色渐变,秀丽端庄。妃宫服装上的边缘为淡金色边线,花采用桃红色、紫色、黄色,俏丽活泼。穿着方式也由原先的右衽改为开襟,用丝带系袢(图17),参照临海词调和越剧女性的“帔”,但又有不同,将花帔和百褶裙融为一体,同样为短上衣。袖子也取消了原先的白色水袖,直接简化成窄长袖,在表演上更为方便。
三位主人公服饰的绿、红对比强烈,但细看,在红绿的补色对比中加入小面积的粉黄、中黄、淡金、粉白等过渡性色彩。在现实运用中,高纯度补色的碰撞往往会给人的视觉造成生硬刺目之感,于是,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底色之间被加了条道柔和的淡黄色(如妃宫服装图18),同样还是艳丽夺目,但是,由于有了黄色的过渡,使服饰色彩协调而又不失民间装饰艺术的特色。据介绍,最传统的车灯表演时,为了突出关公、车灯娘三位主人公服饰的华丽,以及红色车灯马、红绿车灯轿的多彩,跟在关公身边的马保和车灯娘身后的车夫没有专门的戏服,一般穿自家的黑色衣服,朴素不能带有过多的纹饰,只在头部带有用棉布缠绕的发箍,绿色面料缠绕竹篾为箍,红色缠绕为冠,中间缀以大红绒球(图19),翻跟斗时绒球颤动,配合关公和车灯娘的游走,大面积的红绿色彩中,压上马保和车夫的黑色服饰,使车灯整体色彩上主次分明,有张有弛。最初,车灯雏形形成时,服制形式以及色彩装饰上也许并不成熟,显得随意粗陋,但随着南北审美观念的交融,在本土戏服设计中,在补色对比中渐渐加入近似色,在色彩面积、纯度以及艳度上做加减,在织绣手法上简繁并用,甚至考虑到表演时各个色系的远近距离,形成大石当地特有的自身和群体的配色原理和审美观。南方山区河流众多,将人们的聚居地划分成多个块面,自然条件的屏障,使南方出现许多的艺术形式和现象。如图6 和图9 关公服饰肩部以及正宫大身上的龙纹,不同于我国传统龙的形象,明显是憨态可掬的家猪;又如正宫车灯娘肘部的凤鸟纹(图20),似乎就是一只将尾部拉长、头上开花的大公鸡。当地人认为,万物有灵,凤凰没有见过,而大公鸡常见,在纹样装饰时,将公鸡尾部用色线进行夸张变形,头上开出花朵,就是有灵性的凤凰了。图21是关公服装下摆的龙纹,直接将犬的形象加上一对牛角,龙身则概括成一排花朵纹样,在点、线、面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夸张、变形,纹样完全不讲究透视原理,龙头,角、身、尾呈现在同一平面内,拙朴洗练。当地艺人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家禽家畜进行夸张变形,来创造出想象中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地整体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临海自古为浙东台州府城,是政治文化中心,其道教文化占中国道教哲学的“半壁江山”,大石地区自古道观、神殿林立,道教文化对当地民众影响深远,道教喜水,大石又地处山区,瀑布、池塘、河流众多,水上开满莲花,水边遍布菊花桃树,因此,在当地的日常器物、木雕、建筑石雕中很多能看到变形水纹、莲花、菊花、桃花的图案。(图22、23)如关公服饰中,除了龙纹外,还有大量挑花雕绣的忍冬纹、莲花纹、水纹、卷草纹等。车灯娘服饰上除了龙纹、凤纹外,还有江牙海水纹、菊花纹等,都说明在宗教文化的一定影响下,当地民众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进行艺术创作活动,逐步形成了民众的区域性审美。
今天,大石车灯的表演形式的确遇到了最好的时候,政府重视,后继有人。但流传下来的车灯服饰却仅存不完整的一套,且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风化和破碎着。如今的车灯表演,服饰均是直接购买戏曲服装,看似方便华丽,实际却失去了自身特色。传统、独特的车灯服饰正如美丽的霓虹,正在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其中所蕴含的本土、古老、淳朴、瑰丽的手工艺特质也随着这些服饰的消失而消失。最本土的文化生态,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能使之长久保存生命力,对它的抢救和保护更是不容忽视和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 廉晓春、许平:《中国民间工艺》,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1996。
[2] 章容明、王明荣:《浙江台州工艺美术》,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