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江南传统竹编器具的再生设计研究

  • Update:2014-04-27
  • 王安霞/王 应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3期
内容摘要
江南传统竹编器具具有就地取材、实用便利、外形美观典雅的优点,曾是江南地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用环境变更等原因,曾经以工艺精巧、实用便利走俏市场的传统竹编器具现如今显得黯然失色。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有必要为这一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探寻一条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再生设计方法,让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融入现代生活环境。

 一、江南传统竹编概述
江南地域的划分自古以来就有着多种理解。关于江南地域划分的研究著作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如范金民先生对江南丝绸工艺和商业发展史的研究,关于江南地域的范围很明确,即北界长江,南临杭州湾,东濒大海,太湖镶嵌其中,基本上就是一个长江三角洲,包括今天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嘉兴、湖州和杭州。这些地区不仅内部生态条件上具有统一性,同属于太湖水系,在经济方面的相互联系也十分密切,而且其外围有天然屏障,与邻近地区形成明显的分隔。
本文所要研究的竹编器物范围也基于此,主要以太湖流域为中心, 具体区域为江苏的苏州、无锡,浙江的安吉、杭州、嵊州等地。开展的实地考察也主要基于该范围。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得竹类资源尤为丰富。农家栽种竹子,一则可以美化环境;二则竹子经久耐用,是木材之外又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三则竹子能编织成各式各样农家日常用具以及工艺品。
江南传统竹编器具具有就地取材、实用便利、外形美观典雅的优点,曾是江南地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即便是今天,在江南的古镇和历史街区仍可以看到传统竹编器具大量使用的场景。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受到如塑料等新型材料制品大量涌现的冲击,曾经以工艺精巧、实用便利走俏市场的传统竹编器具现如今显得黯然失色;人们生活环境的巨变同样使得传统的竹编器具不再适合现代的生活。竹编日用品被各种新型材料制品所取代,竹编市场严重萎缩,竹编艺人生存现状堪忧。


二、再生设计方法的引入
江南传统竹编手工艺由于源自普通大众的生产、生活,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自我调整、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很难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自主地找到创新方法、革新的方向。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有必要为这一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探寻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再生创新设计方法,让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更好地融入现代的生活环境。
设计必须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取代了那些带有表征性的词汇,如“优美的”、“做作的”、“迷人的”、“丑陋的”等。一项设计为实践其目的所经由的行为方式就是它的功能。1839 年,美国雕塑家Horatio Greenough 首次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他这句话在大约100 年前成为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的战斗口号,后来被表述为“形式与功能相一致”。这两种表述都指出了“好用”和“好看”两者在表面上的分离。“形式追随功能”暗示出,只要功能要求被满足,形式将服从它,而且看起来也会讨人喜欢。这并不意味着“理想的形式”总是功能良好,本末倒置。
传统竹编器具的再生设计方法研究是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从设计制作的环节来说,传统竹编工艺应该在艺术创造、设计创意上不断有原创性的视觉资源,积极开发面向现代消费者的各种形式的竹编器具题材。在大机械化生产的时代,竹编的手工制作主导地位得到保留与发挥,在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功能主义”设计理念下,提倡情感化的竹编器具,从竹编器具的外观造型、色彩运用、编织方式、创新题材等多方面探讨其再生设计方法。
1. 外观造型再设计
江南传统竹编器具一般都是“身兼数职”的综合使用体。因为要充分考虑其实用性,这类竹编器具都比较大,编织结实、紧凑,承重能力很好。这样编织制作的器具才能在农家大丰收的时候胜任装载粮食、瓜果等作物的“重任”。这是由传统使用环境所决定的。现代生活环境的巨变使这一类传统的竹编器具显得比较笨拙,不适合现代生活的时尚气息。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都比较喜欢简洁而时尚的物品,摒弃繁复累赘。传统竹编器具有些过于复杂的结构和偏重的使用感受,不太适合现代家用器具简洁、轻便的特点。但传统竹编器具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竹篾编织出来的“福禄满堂”、“五谷丰登”等吉祥用语和纹样,这种对美好生活期许的人文气息和厚重感是现代新型竹编无法比拟的。(图1)
2. 色彩运用再设计
江南传统竹编器具的色彩一般都遵循竹子、竹篾本身的固有色彩和天然纹理效果。竹编器具的染色通常是在编织制作之前,直接在竹篾上做染色加工处理,待染色效果固定后进行器具的编织制作。但也有后期色彩加工的,比如闽南地区著名的永春漆篮,就是用漆给竹篮涂抹上色的。江南地区的竹编器具上色很少使用这种后期涂抹的处理方式,其采用的是将备好的竹篾放入各色的天然染料中,通过浸泡、蒸煮,甚至火烤等方式实现染色。从常见的竹编器具不难看出,一些使用频繁且使用场景特别的器具才会经过色彩的加工处理。比如过去用来盛放求神拜佛或祭祀用品的竹香篮都是色彩比较庄重的暗色系,以示对神明或祖先的崇拜和尊重;生活中常用的竹针线篮不仅会有色彩的变化,还别具匠心地通过不同色彩竹篾的编织, 形成吉祥的寄语和花纹,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2 是一款色彩运用十分考究的竹篮。篮身和提手都使用了土黄和赭石两种色彩的竹篾;在人形纹的编织手法下,两种色彩的竹篾交替编织使用,形成了两种色彩竹篾交织的效果,层次感强烈,丰富了视觉感官;这种偏重色系的搭配增加了竹编器具感官上的厚重感;土黄和赭石两种同类色的搭配自然和谐,散发一股“古典稳重”的气息;虽然采用了人形纹的编织花样,但并不像传统竹编器具那般细腻、规整,编织手法显得随意、大胆,所呈现的人形纹路粗犷、大气却又不失秩序感。
3. 编织花样再设计
传统的竹编花样有十字编、人字编、纹丝编、螺旋编、穿丝编、抽筋编等编织花样,编织方法上有密编、细编、疏编的编织手法,竹篾的使用上也有宽窄、粗细的选择。将这些相关的竹编元素很好地组合起来,编制成新型器具也是传统竹编器具现代设计的一大突破点,值得相关人员深入挖掘。
编织花样和编织手法的合理搭配使用可以获得实用性、观赏性都极佳的新竹编器具。器具的外形酷似花瓶或酒瓶,但只有常见竹制笔筒一样高,也没有过多的棱角,整体显得小巧玲珑、细致圆润;编织使用的竹篾为土黄色,典雅、大气;编织花样使用灵巧多变。开口的锁边使用了紧密的人字编,保证了开口的紧凑牢固;器具的颈部使用了较细竹篾疏编的十字编花样,主体部分的衔接处使用的又是纤细竹篾密编的十字花样,同样的编织花样,竹篾和编织方法的不同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也截然不同;器具的主体呈椭圆形,由细篾紧凑编织的十字编花样组成,越靠底部使用的竹篾略粗些、编织也松散些,有从上至下渐变的意味;主体上部还间隔着两圈宽竹篾密编织的人字编纹路过渡;底部的处理不是传统竹编器具平面编织的面,也不是安置插入粗而结实的竹篾,而是直接编织出四个凸起的精致小角,浑然一体;最后在器具主体上部的两侧插入编结好的竹制装饰物,细节的处理犹如画龙点睛的效果;整体规整统一又不缺少细节。(图3)
4. 创建特色品牌
“和锦工艺”是一家优秀的竹制、竹编品牌企业,其竹编器具都由设计师和拥有几十年编织经验的手工艺师傅共同合作完成。
江南传统竹编的用竹主要为楠竹。但和锦工艺编织使用最多的为紫竹。紫竹原本不是江南地域常见的竹种,为引进并大量种植的新竹种。紫竹的竹竿为紫黑色,竹篾柔和发亮,竹子本身的颜色和自带的斑纹搭配极为优美。传统竹编器具一般都是单个出现。但和锦工艺会将一些竹编器具系列化,如茶具系列竹编产品,由茶叶袋和茶杯垫组成。
器具编织的材料为紫竹篾。竹篾编织前会做浸泡、蒸煮的处理,达到防虫防蛀的目的,同时竹篾的色泽会更鲜亮,固有的斑纹更清晰。茶叶袋由竹编的下部和蓝印花布的上部组成;竹编部分为密编的人字编,方形边角编织很柔和,保证了使用的舒适度,底部平整稳固;蓝印花布和竹编的衔接通过粗针线的精细缝制实现。收口为蓝印花布手提袋常见的收缩式,方便茶叶的放置、拿取。内部为纯色的蓝印花布里子,收紧的布袋口有助于茶叶的保质;为了和蓝印花布的色彩更加协调,竹篾做了偏深黄褐色的染色处理。精致、美观、实用的茶叶袋是江南地域两大优秀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制作者的独具匠心。茶杯垫为方形人字纹路编织物,厚度约5 毫米;四周为打磨精细的竹材方框,通过竹篾紧密的捆扎融为一体。这样一系列的竹编茶具无论是外观设计、编织制作,还是使用上都能很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图4)
三、设计价值
传统竹编器具再生设计的价值在于“老手艺、新日用”,重新找到现代生活中的定位,永葆生机。传统竹编器具和江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对竹编器具的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江南传统竹编器具面临的困境的关注。针对江南竹编的现状,分析江南竹编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提出相应的创新设计方法,让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竹编精髓的基础上,兼具现代设计美感、更适合现代人的居住生活。这就要求传统的竹编器具的外观造型、色彩、编织花样等各个方面都做出相应的革新。相比于其他的化学材料,竹材具有天然无污染的优点,在技术和环境变更的大环境下,传统竹编器具的现代价值仍然需要深入挖掘。
*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2012JDXM013。
参考文献:
[1] 参见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北京,1993。
[2]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1。
[4](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周博译,中信出版社,北京,2012。
[5] 沈珉:《中国传统竹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7。
[6] 吴春年:《江南民具——竹篮传统制作手艺考察与论析》,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卢芹娟、黄士波:《嵊州竹编》,浙江摄影出版社,杭州,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