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建筑表皮材料演绎建筑形体的“轻”与“重”

  • Update:2014-04-27
  • 李 芃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来源: 《装饰》杂志2014年第3期
内容摘要
建筑材料作为直接反映建筑外观的物质,第一时间给予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建筑的表皮作为建筑的饰面,实则反映建筑本质,促成了材料与建筑的对话、建筑与材料的融合。建筑外表皮材料是建筑显示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语言、一种手段、一种方式,表达了建筑的艺术特色。

1. 美国加州多米诺斯葡萄酒厂


2.Prada 东京旗舰店


3. 慕尼黑戈兹美术收藏馆


4.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一、建筑表皮的界定
建筑表皮是指人们视觉或触觉直接感受到的建筑表面,包括外部和内部。从狭义上讲,建筑表皮仅指建筑的外层表面,是建筑最外层独立的或者与结构相互结合的围护体系。它是围合着建筑空间的致密结构体,我们可将其比喻为具有一定内外交换功能且对内部起保护作用的、具有弹性的皮肤。建筑表皮具有适应外界环境、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是建筑和外部空间相互交流的界面,是建筑内外交接部分的构件与组合方式的统称。
德国建筑师森珀(Gottfried Semper)在《建筑四元素》一书中说,原始的居住空间主要分为炉膛、屋顶、围合物、基础等四个部分。以笔者之见,一栋民居的筑成,首先要求的就是地基,地基是这栋房子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房屋才扎实稳健。其次是梁柱,打好地基,竖起柱,才有森珀书中提及的“围合物”,这“围合物”就是所谓的墙体。有了墙体也就有了建筑表皮的雏形,建筑表皮是在墙体的基础上形成的。有了墙体这一围合物,即自然形成围合起来的“炉膛”,就是所谓的空间形态。雏形建筑表皮是融合空间形态所产生的,与空间的交织融合才能更深层地反映墙体之建筑表皮质感艺术形态的存在。一所民居有了基础、围合物、炉膛,然后是最后的建筑程序——封顶。这就形成了森珀书中提及的最后一个建筑表皮元素——屋顶。
森珀在他的《建筑物的比较法理论》一书中,把围护的墙体视作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划分内外空间。既然把围合物,即围护的墙体单独拿出来分析研究,将它作为建筑主要、基本的要素,在森珀看来,围护体系就不仅仅是为了遮蔽风雨、满足气候对于围护体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围护结构能够限定一个建筑空间的范围,自然形成围护体系与空间的存在关系,即表皮与空间关系。
可以说,正是有了建筑表皮的围合才形成建筑空间,才使建筑空间本身更有价值。人类的建造活动产生了两个结果:一个是能够容纳我们活动的空间,而另外一个就是围合空间的实体——表皮。随着的社会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表皮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更加紧密,它们已逐步形成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体系。
二、“轻”、“重”表皮材料与建筑形体塑造
从某种角度上说,建筑表皮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经济的水平、技术的条件有着紧密的关系。回顾建筑的发展史,尤其是近现代建筑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推动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创新,随之而来即是建筑表皮的变化,最终推动建筑形体发生改变。
1.“重”表皮材料与建筑形体塑造
“重”表皮是指石材、混凝土一类的建筑表皮,或是由结构本身所呈现出的形态,如石材墙体、混凝土墙之类。石材是在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的传统材料。无论是在建筑外表皮,还是在承重体系中,都可以看到石材的运用。当代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作品美国加州多米诺斯葡萄酒厂(图1) 就是用石头作为表皮材料的一座建筑。赫尔佐格曾说过:“有些东西不太引人注意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住在用混凝土造的房子里和住在用木、石建造的房子里是不同的,材料不只是形成了围合的表面,而且也携带并表达着房屋的思想。”[1] 这个建筑用石材反映了他的思想。多米诺斯葡萄酒厂是用铁丝和石头做成的一个大石箱。设计师选用石材来构筑建筑表皮,超乎常理,别具匠心。针对当地白天热、夜晚寒冷的气候特征,建筑采用内部钢骨架支撑,外部铁骨架内填充石块的方法形成外表皮,从而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隔热、保温且可以呼吸的表皮。石块的密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这也使得建筑表皮本身具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材料的艺术表现力。
以石材作为建筑外表皮材料,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物理属性,成功解决了保温隔热问题,而且使外表皮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通过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间距营造出建筑室内赋予变化的光影效果,体现出了在材料运用过程中的艺术创造性。除此之外,石材外表皮与周围环境起到了很好的呼应作用,建筑与土地具有天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巧妙融合。
2.“轻”表皮材料与建筑形体塑造
建筑传统的立面表皮,正逐渐被各种新型轻质材料所代替,如玻璃幕墙、木质幕墙、铝、钢等。这种轻质建筑表皮通常被称为“轻”表皮。仍然以当代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作品为例。他们为知名时尚品牌Prada 设计的东京旗舰店(图2)位于日本东京青山表参道上,造型别致,风貌独特。这座建筑以菱形为框架,中间嵌以数百块玻璃,类似水晶般让行人情
不自禁驻足欣赏。
玻璃的外表是在整体平面上由向建筑外侧弯曲的凸板和向内侧弯曲的凹板组合而成。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又是透明的玻璃材料,所以给人一种前卫和新奇感。在阳光照射下,建筑外表皮产生了多变的视觉感受,整个建筑彰显出未来感。从侧面看过去,它更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巨大的建筑水晶。事实上,玻璃外表皮还具有雕刻效果,凸的、凹的、平的玻璃经过组合之后装饰在建筑外立面上,因视角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些不同的几何体产生不同小块光影的反射,从而呈现出变化多端的光影效果,同时也可反射出建筑体自身的影像。此建筑物打破了传统的建筑模式,将时尚与建筑完美结合,引起建筑结构和时尚界极大的震撼。除此之外,菱形框架在表现建筑外观艺术的同时,还是建筑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充分体现了建筑表皮集结构、空间、外观等于一体的功能。
表皮材料对于建筑来说,有着时间的流逝、新旧的交替结合,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同时也表现出建筑师独特的个性与审美。
三、“轻”、“重”表皮材料与静态、动态建筑空间
1.“轻”表皮材料与静态建筑空间
建筑“轻”表皮与建筑静态空间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可以用 “极少主义”这一词汇来概括。如果从建筑中寻找这种所谓的“极少主义”的“轻”表皮踪迹的话,那么由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合作设计的慕尼黑戈兹美术收藏馆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戈兹美术收藏馆的建筑形态具有强烈的戏剧化“轻”表皮特点。(图3)这种戏剧化在形态的感知和认知之间发生。建筑的外观是一个方“盒子”,建筑表皮可划分为三段:下面部分是相间的磨砂与透明玻璃,中间为木质胶合板,上面为磨砂玻璃。[2] 除了个别细部以外,这种三段式的划分方式为建筑的四个外立面表皮所采用。与外部变化较少、方方正正的空间相一致,其内部空间也相对简洁。内部的展示空间既不互相渗透也不与室外相容,是相对独立存在的空间。给人的感觉并不华丽,但很朴实。所以,收藏馆里的一件件艺术作品,它们自身的美并不受周围的喧嚣所影响,也不受建筑外观本身的打扰,安安静静地散发自身的艺术魅力。这样的建筑形态、空间形式展现了静态空间的回归。如此简洁的建筑外观设计,无疑是将人们的视觉更多地引导到建筑表皮上。此时,表皮的完美性来自建筑本身最直白、最简单的构造和建筑本身的空间结构处理,而建筑表皮材料的纯粹性也赋予了表皮特殊特征。
2.“重”表皮材料与动态建筑空间
与静态空间相对的是动态空间。它是静态空间的整合发展。经过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洗礼,一系列富有格律和动感的空间形式逐步堆积到静态空间上,从而慢慢转化,形成动态空间。建筑空间是特殊的空间形态,当表皮的一部分改变其相对的位置时,整个表皮系统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相应的空间形态也就随之变化。
以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例。(图4)它以独特的形体结构和全新的外表皮材料运用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玻璃、钢材和石灰岩构成了建筑表皮的主要部分,另有少部分覆以钛金属。因为博物馆朝向逆光的原因,博物馆的主立面长期处于日光投射阴影中。设计师再次成功演绎了解构主义的特质,将建筑外表皮设计成朝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建筑的各个立面可以随着日光入射角度的变化而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与此同时,光线还可以折射到建筑背面,避免了建筑背面的沉闷感。
在建筑的外表皮与形式关系处理问题上,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取得了成功。它超离了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与戈兹美术收藏馆相对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把与“静”相对的“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当前,建筑表皮的设计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建筑表皮、建筑材料,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依存。材料已然成为表达建筑情感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在建筑表皮中合理运用建筑材料,体现材料本身特质的同时也展现了建筑的艺术特性与价值。在今后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建筑的内部结构,更要充分了解建筑与材料、材料与表皮之间的关系,对建筑的艺术呈现与建筑表皮的艺术表达极其重要。在材料中寻找情感,把表达情感的方式充分融入建筑中,让建筑也有着人性的情感与思索。
注释:
[1] 张路峰:“材料的实验——阅读赫佐格与德穆隆”,《建筑师》,2003.2。
[2] 张洁:“ 赫尔佐格+ 德默隆:德国慕尼黑戈兹美术收藏馆”,《室内设计》,2008.3。
参考文献:
[1] 褚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06。
[2] 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9。
[3](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白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4](德)森佩尔:《建筑四要素》,罗德胤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0。
[5] 孔宇航、( 德)Christian Schittich 主编:《建筑细部:表皮》,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 李翔:《建筑表皮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