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城市建筑投影的公共艺术形态探析

  • Update:2014-09-01
  • 彭 伟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来源: 《装饰》杂志第5期
内容摘要
建筑投影是空间与影像结合的全新表现形式,而公共艺术使这一形式由小众的视觉实验,转变为全球瞩目的创作热点。影像、建筑、空间、文化等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并形成怎样的公共艺术形态特征,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760036。

 一、建筑投影的概念与实现
建筑投影(Building Projection)是利用投射方式将动态影像与建筑物结合起来,进行视觉艺术创作的方式。其表现形式基本分为两类:一类以视效为主,形式开放自由,运用软件程序控制一个或多个3D动态影像的投射变化,常利用矛盾空间或视错觉原理,让建筑发生现实与幻象交替的观感体验,收到增强现实的效果;另一类以概念设计为主,围绕某一主题,合理调用环境与影像内容的关系,最终完成视觉信息的传递。
建筑投影的主要实现环节大致分为内容设计(Content)、影像图形(Mapping)、投影硬件(Projection Hardware)与建筑表面(Surface)这四个部分,而建筑投影的工作流程又被称为CPSM 实现方式。(图1)

二、建筑投影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必要性
从上世纪60 年代末开始,关于建筑影像投射的尝试就已经出现。1969 年美国迪尼斯乐园的幽灵鬼屋开馆,艺术家们用16 毫米电影影像投射到建筑上的假头颅上,以此产生营造气氛的视觉幻象。1980年,装置艺术家迈克尔•奈马克将拍摄好的人物影像,投射在一个有人的客厅里,以此虚拟人们通过影像隔空交流的景象。上世纪90 年代后期,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艺术家们,也采用类似的手法将不同地点拍摄的办公影像投射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制造出一个虚拟交互的场面。建筑投影的尝试虽然一直都有,但却没有引起太多反响。除少数尝试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外,一直以来动态影像的建筑投影都以装置艺术或视觉实验的方式出现,脱离公众需求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2000 年后,更多的艺术创作者,以及如微软这样的商业团队开始尝试将建筑投影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为建筑投影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由此可见,出现在公共空间中,又结合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动态影像手段,建筑投影不能无视公众权利和公共空间秩序。想要用更“艺术”的形式包装本来与大众生活关系亲密的动态影像,结果只能拉开公众与建筑投影的距离,也是对动态影像形式利用的浪费。因此,以满足公众需求和吸引公众参与为核心价值的公共艺术形态,才是对于建筑投影健康发展的合理定位。

三、公共艺术要素与建筑投影创作表现
1. 公共空间——情境提供与视觉更新
公共空间对于公共艺术和建筑投影来说都是最基本的充要条件,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美化也是公共艺术作品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这种美化并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装饰,而是对于符合该空间审美趣味的体现。公共艺术品对于其所在空间来说是创造了一种类型化的情景,由此对公共空间进行了视觉体验的更新。美国影像公共艺术教授莎伦•丹尼尔曾指出:“我把自己看作一个情境的提供者,把艺术创作的概念从创作内容延伸为了创作情境。语境提供是关于去中心化的,创造多重空间,不是讲述一个真理而是多个真理。”[1]
2011 年5 月在美国“新城市创意节”汇集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纽约艺术家的作品,通过投影的方式与老旧的博物馆建筑融合,用涂鸦、影像、绘画等作品不断变幻着建筑的外观,让相对老旧的建筑焕发出新的视觉美感。整个建筑就像是一个超大的立体IMAX,让艺术品走出博物馆,让城市居民可以在街道上就领略艺术家作品的美妙。(图2、3)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通过投影的方式改变一个建筑的表面,让不同的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来直接、及时、短暂地表现建筑与时代的融合,那么建筑本身的规模与形状就是经典的,而其面貌却是动态和多样的。
此外,公共空间的格局一旦形成后,物理更新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而动态影像对于建筑外观以及建筑所在空间的视觉更新则是便捷和有效的。2011 年阿联酋国庆日当天,阿布扎比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运用建筑投影的方式为国民献上了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图4)44 台投影仪总共产生84 万流明的光通量,总投影面积覆盖约21 万平方英尺。整个大清真寺的外立面被各种动态的文字、图形、影像所填充和装点,这些元素都来源于充满教义的祷文,是用视觉的形式讲述教义与信仰的故事与深意。精心设计的动态影像让原本就雄伟宏大的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更显庄严与神圣,建筑投影对于整个建筑群落空间的视觉更新作用凸显无疑。
公共艺术要融合多种印象,让视觉中心性消失,艺术不再专注于创造具体物件,而应创造人与整体环境的关系,产生无所不在、不可言诠的偶发感应。[2] 建筑投影对虚幻的动态影像与真实的砖石建筑的融合,让空间环境整体呈现一种既统一又饱含变化的美妙感受。当然影像绝无法替代真实材料更新带来的审美体验,但这种非实物尝试却为公共空间更新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2. 公众参与——友好形式与交互可能
公共环境不是单纯的物理场地,使用者、管理者的存在与活动,才是公共环境的核心价值;而位于其中的公共艺术的价值也不在于单一作品的完美,而在于凝聚群体情感价值。[3] 所以,公共空间虽然是公共艺术创作的基础保证,但公众参与才是第一核心要素。动态影像对于今天的大众生活来说,有着先天的高接受度。一方面,数字影像技术让摄影、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类图形影像产业高度发达,在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过程中,接受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快速直观,且不断追求更为刺激的视觉体验来保持视觉敏感与信息的顺利传达;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观念中习惯并认同虚拟与现实空间并行的视觉生活状态。物理空间的人、建筑、交通工具是生活,各种电视、电脑、手机移动终端大小屏幕中的影像也是生活,且同样真实。这一切都保证了建筑投影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形式更容易引发公众的主动参与。
新西兰奥克兰码头大楼的建筑投影创作就尝试让观众参与创作,成为作品构成的组成部分。(图5)艺术家们利用投影设备将观众的身体投影放大到约五层楼的高度,观众可以通过肢体的动作与原有影像产生互动,从而形成新的图形影像。除此之外,手指投影和手机屏幕追踪等设计也被运用在此次展示中。这些效果的叠加一方面带来更多有趣的交互可能,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公众的可参与度。
2012 年9 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潘瑞思开展的“无障碍项目”(No Boundaries Project,图6),创造性地将音乐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了一次以关爱残障人士为目的的建筑投影展示。投影仪将动态的卡通影像投射在建筑表面,观众们可以通过敲鼓来触发这些图形的变化,随着敲击的速度与节奏不同,墙上的卡通影像也随之产生或急或缓、有分有合的动态效果。这种互动设计,让听不到声音的残障人士也同样感受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也由此凸显了活动的“无障碍”主题。
传统公共艺术作品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集体式的交互创作过程和成品的开放程度上,而建筑投影的全新数字媒体特征,则具备了提供更多、更复杂交互实现的可能。

3. 市民文化——现实关怀与共同记忆
公共艺术作为供大众享用与检阅的艺术,其形式内容都不应脱离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人文关怀。建筑投影的公共艺术形态绝不能仅仅依靠视觉冲击来迎合大众趣味,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现,才能让建筑投影表现既有内容支持,又不会过于高深晦涩,再次成为小众的精英艺术。对环境与能源的关注是当代社会与公
众生活所关注的热点,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利用建筑投影的手段,将校园内的能量变化用光谱动态影像的方式投射在校内建筑立面上。(图7)不断变化着的形状和色块看起来赏心悦目,实际上流动的颜色代表
了校内热量消耗的高低起伏。这种能量可见的方式不但直观有趣,也同时触发了公众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
2011 年7 月,为纪念墨西哥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大教堂传道800 周年而进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裸眼3D 建筑投影表演。(图8)16 台投影仪,共计高达35 万流明的光通量输出,将这座巴洛克风格教堂的正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屏幕。古树青苔、蝴蝶翻飞、喷火巨龙、教堂崩塌、宇宙星辰等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配合音效与焰火,曲折而生动地讲述了圣詹姆斯的人生故事和教堂800 年来的风雨历程。而这次建筑投影的展示,成功的吸引了超过10 万名观众。由此可见,除了美学目标外,公共艺术往往还有传承信息、保存记忆的史学功能;大众精神生活的满足也离不开对居住地历史的认同感。从记录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一种形式比影像更能够完整全面地留存和展示过往的记忆。但传统雕塑、纪念碑和建筑等定点艺术的象征性、升华功能,以及来到纪念碑旁共同追忆的仪式感等,都是动态影像所远不能及的。因此,建筑投影在凝结共同记忆的功能实现上,同时调动了动态影像与定点艺术的各自优势,产生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结语
动态影像与今天的大众生活关系密切,在不经意间便完成了“艺术走进生活”的重要命题。而建筑投影一开始创造性地将动态影像与建筑融合起来,却总以精英艺术的面貌出现,遗忘了动态影像与之受众群体的关系优势。公共艺术帮助建筑投影从小众的视觉实验走向了公共空间和公众生活,满足公众需求的核心价值,也让建筑投影逐渐成长为当下最热门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公共艺术并不只有景观雕塑,在动态影像的创作过程中,只要围绕公共空间、公众参与、市民文化这三大公共性要素,关注美化更新、形式友好、交互体验、现实关怀和共同记忆凝结等各项功能的实现,像建筑投影这样的新媒体影像形式必将成为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 美) 马格•乐芙乔依:《语境提供者》,任爱凡译,金城出版社,北京,2012,第58 页。
[2] 倪再沁:《艺术反转——公民美学与公共艺术》,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台北,2005,第35 页。
[3] 苏珊•蕾西:《量绘形貌——新类型公共艺术》,吴玛琍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