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杂志,《装饰》杂志社, 立足当代 关注本土 www.izhsh.com.cn

以刀为笔绘乾坤——白裤瑶粘膏画传统技艺调查研究

  • Update:2014-09-02
  • 李雅日 广西师范大学
  • 来源: 《装饰》杂志第6期
内容摘要
南方大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符号多渗透于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及其图形中。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变,很多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或面临生存危机,白裤瑶粘膏画便是其典型代表。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白裤瑶粘膏画工具的制作与材料、工艺流程等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分析以刀为笔的白裤瑶粘膏画特有的绘制特点和造型特点,并就其传承现状提出一些思考,以期对传承传统技艺文化与民族特色文化提供翔实的文献数据支持和一定的学术参考。* 本文系2013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白裤瑶民间粘膏画传统技艺传承研究( 批准号:13BG061)的研究成果之一。

 白裤瑶是我国南方瑶族支系的一个古老民族,大多聚居在“山谷弥远”的黔桂边境一带,现今以广西南丹县里湖最为集中。清李文琰《庆远府志》(卷一,乾隆十九年刻本)描述此地“无三里之平原,有千尺之险隘”。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一直固守着自己独特而完整的民族文化,有“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这种文化转存为各种符号,以物化和非物化的形式,渗透在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中。[1]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变,很多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或面临生存危机,白裤瑶粘膏画便是其典型代表。2010 年至2014 年,笔者展开了对白裤瑶主要聚居地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岜地村、瑶里村、王尚村等十几个屯的课题跟踪调查,对白裤瑶粘膏画进行了全面考察。

1. 位于瑶里村么另一屯方圆百里最大的一棵粘膏树,被当地人称为“粘膏树之母”


2. 一大一小两套画刀,便于把握火候轮流作画


3. 量具


4. 磨布棒


5. 蓝靛染


6. 鸡血藤染


7. 晾布


8. 脱膏


9. 以刀为笔绘出的图形都由各种长度的直线构成


10. 温度适中的火候使粘膏汁能绘出淡黄本色的图形


11、12. 运刀要灵活,行刀要均匀,刻刀要有力


13. 田埂中的鱼刺造型


14. 田埂中两个人在耕作的场景


15. 以线的表现手法表意出飞翔的鸟儿


16. 田埂中剪刀的造型


17.“盘长”造型

一、白裤瑶粘膏画工具的制作与材料
粘膏画的工具制作离不开白裤瑶人赖以生存和居住的自然环境,其原材料全部取之于山林,主要分为绘制工具和染制工具。
1. 绘制工具
(1)粘膏:粘膏是白裤瑶粘膏画最基本的材料。绘画用的粘膏需要制作才能使用。第一步为取膏。膏汁取自白裤瑶村民谓之的粘膏树。(图1)经考证,此树属于椿棵类,俗称枫枝,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以“刺樗”记录。据村民介绍,此树只能存活在白裤瑶聚居之地。每年从初夏到初秋是取膏的季节。粘膏汁呈淡淡的明黄色,有点像透明的琥珀,味道清香,遇冷凝固,遇高温软化。采集到的粘膏汁会凝固成软胶体状,用水洗干净,存放在底部放少许水的瓦罐中,以免被粘住。制作粘膏的比例是:2-3斤粘膏汁与4-5 斤牛油以慢火熬制3-5个小时,冷却之后得到黑色的固体粘膏,绘制时加热溶解使用。
(2)画刀:有大小两种尺寸,头部为钢铁材料,呈镰刀状半月形,笔身以木连接稳固。(图2)
(3)量具:大多为木或者竹制,一般有七种尺寸,用于固定画面和图形间的距离尺寸。(图3)
(4)磨布棒:木质,一头稍大,光滑圆润。其目的一是使纯棉布能轻微地粘住木板,以固定布面;二是使纯棉布表面更加平整,以便作画。(图4)
(5) 煮锅及炭盆:用于煮膏绘制。(图2)
(6)画布:自制土布,历经种棉、收棉、轧棉、捻线、煮纱、晒纱、纺纱、跑纱、梳纱、织布等十几道工序。

2. 染制工具
(1)染料:染料需要制作。首先将一担温水(80 斤-100 斤)和一盆草木灰过滤,加入1 斤蓝靛、1 斤低度酒,均匀搅拌,过几日后再每晚放半斤酒和半斤蓝靛,总数放至3 斤酒、3 斤蓝靛,混合发酵15 至18 天,染料即可使用。此比例制成的染料能染2 匹布左右。
(2)草木灰:草木灰是以蕨草、白花草、稻草为主晒干后烧成的灰,也可用蕨菜叶水煮后晒干烧制而成。用于粘膏画的煮膏脱膏。
(3)蓝靛、鸡血藤、红薯药等染料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二、白裤瑶粘膏画技艺工艺流程
绘制白裤瑶粘膏画,对于季节和温度很有讲究。入刀绘画大都在每年的秋后进行。因为这个季节的气温偏低,绘出的图形不容易脱色。其工艺流程主要分为绘制、染色、完成三部分。
1. 绘制流程
(1)磨布:先取一块固体粘膏均匀涂抹在长条形木板上,把织好的纯棉布铺在已涂抹有粘膏的木板上后,用磨布棒平滑圆头的一端开始磨布,直到把需要绘制的部分磨平并粘住木板。
(2)煮膏:用炭火溶解锅中固体粘膏。煮好的膏汁相当于绘画的颜料。如果炭火火候过大,煮出的膏汁颜色就呈黑色。只有炭火温度适中,煮出的膏汁颜色才会呈现出粘膏汁淡黄色的本色。不管用什么颜色的膏汁绘制,最终都会被脱膏。
(3)绘画:将两种大小尺寸不同的画刀搭在煮粘膏的铁锅上,为了保证作画的速度,通常是每种尺寸备两把,就着热度交替作画。长粗线条用大画刀,自然细小线条采用小画刀。

2. 染色流程:
(1)蓝靛染:每年11 月至来年3 月,选择猴日、鸡日、龙日下布。下布前,要把染缸染料均匀搅拌,使其发酵,十天左右后,当染缸染料开始慢慢变成黄绿色的时候,就可以下布了。(图5)将绘制好的粘膏画放入染缸浸泡稍许,平均每15-30 分钟需要拿出来检查一次,观察染色程度。染色时间大约持续一个月。染色时间越长,颜色越重,时间越短,布面的蓝色就越浅。一缸染料只能一次性用完,能用两三个月。染色过程中不再添加任何其他材料。
(2)红薯药染:蓝靛染布之后,若是需要增色(黑色),则需要一种生长在附近,白裤瑶人称之为“红薯药”的植物。这个过程一般在每年的7-8 月有阳光的时候进行。切开红色的红薯药,用水煮开,再放入染布浸泡大约一分钟,捞出在烈日下晒干,如此反复3-5 天后,红色的红薯药就染成了黑色的布。
(3)鸡血藤染:将鸡血藤苗捣碎,加清水搅拌,将百褶裙放入浸染半分钟后再晒干。反复3-4 次进行助染,染色过程才算结束。(图6)

3. 完成粘膏画
(1)晾布:将染过的粘膏画晾干,为脱膏做准备。(图7)
(2)脱膏:水煮沸后加入草木灰,将染布放入沸水中搅动脱膏,大火加热,直至粘膏完全脱落(图8),图形呈现。至此,完成白裤瑶粘膏画制作。

三、白裤瑶粘膏画绘制特点及造型特点
白裤瑶粘膏画与其他传统绘画不同之处在于,其笔为刀,其纸为布,其墨为树膏汁。这造就了其特有的绘制特点和造型特点。
1. 绘制特点
(1)落笔定图,一笔到位
枲织为纸的布面,是不容许更改画迹的。加上以刀为笔绘出的图形都由各种长度的直线构成( 图9),如果一刀画错整幅粘膏画便落下瑕疵。这就要求艺人在落刀之前,图在心中,技法纯熟,才可以直接以刀绘制,做到落笔定图,一笔到位。
( 2)火温适中,换笔迅速
膏汁为墨的粘膏画在绘制时,要求粘膏汁用炭火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才能“为墨”。炭火的温度过大,粘膏汁易焦变黑。温度适中,粘膏汁呈现出淡黄的本色,做出的粘膏画也呈淡黄色。(图10)同时粘膏汁离火后易结,所以绘画时,一笔一粘膏,绘制时换笔要迅速。
(3)运刀灵活、行刀均匀、刻刀有力
以刀为笔,笔为刚;枲织为纸,纸为柔。所以运刀、行刀、刻刀必须要根据硬材和软材的特征进行。笔有笔法,刀有刀法。笔者把刀法归结为:运刀要灵活,行刀要均匀,刻刀要有力。运刀要灵活。这是因为刀与笔截然不同。刀受限于硬度和材质,既不能像笔那样可以拐弯,也不能像笔那样有充足的画汁。刀笔似镰刀状半月形,每一刀下去必须要使得刀面从月牙、月肚再到另一个月牙均匀落于画面,这就要求手腕必须要配合着上下滑动,灵活掌握每一次的起刀和落刀。画面上看到的每一根简单的直线,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刀的起落过程。初学绘制的白裤瑶妇女,很难掌握好膏汁,而落下斑点,就是运刀功夫不到的缘故。
行刀要均匀。由于粘膏画图形大多为二方连续或者四方连续,所以刀法的轨迹是分解图形笔画进行绘制,有点像流水线般地重复连续画完纹样的某一笔之后,再开始另一笔的绘制。有时候看上去不是特别复杂的图形,用刀绘制却需要分解很多的笔画和步骤,这就要求行刀均匀,否则会使得画面笔迹没有规律而背离图形。绘制者不仅要有充足的绘制经验,还要有好的眼力和腕力,才可完成。一般来说,30-40 岁的妇女是最适合作画的。很多画功深厚的白裤瑶妇女,甚至握不好一支笔,但是一握起“画刀”,就有如刀下有画,刀下有功,刀刀入画。
刻刀要有力。由于刀是硬的,布是软的,所以每一刀下去必须要有力度和速度,才能使粘膏在短时间内就着温度有力地依附在布面上,经受住下一步的染色和脱膏等各种工序的考验。(图11、12)

2. 造型特点
(1)外师造化
以刀为笔的粘膏画呈现出的各种造型,无一例外地表现出白裤瑶人对自然的观察理解,以及对人世间万物万事美好情感诉求。传说白裤瑶的祖先从鱼米之乡迁徙而来,图13 描述的田埂中鱼刺的造型,记录了白裤瑶人对远古生活的记忆,反映出他们对丰衣足食生活的美好向往。图14 描绘了人们在田埂中劳作的场景,无时不在提醒着居住在“无三里之平原,有千尺之险隘”的白裤瑶人,必须勤劳耕作,才能适应艰苦的生活环境。特殊的作画工具和白裤瑶艺人淳朴的自然情感,影响着他们从事的所有造型活动和行为,使得这些活动和行为自然而然地遵循着“外师造化”的准则。
(2)以线传意
以刀为笔的粘膏画呈现出的线条造型,无形中秉承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重要的造型风格,淋漓淋尽致地把线运用得更为尚 “简”、会“意”、重“神”。图15 中的图形,是白裤瑶人对飞翔中的鸟的描绘,尽管都为直线构成,却高度概括出一只飞翔的鸟的形态。1962 年7 月黄书光、谢明学搜集整理的白裤瑶民间故事中[2],记叙了洪水泛滥之前卜罗陀把包谷和稻谷种藏在红水河岸最高的白崖上的第九个岩洞里,鸟是第一个帮助白裤瑶人取得种子的动物,因而白裤瑶人将鸟视为朋友[3]。图形表达出白裤瑶人对于鸟的感恩之意。图16田埂中的图形,据传是“剪刀”,此造型与中国传统纹样“盘长”(图17)的造型极为相似。盘长形状为连绵曲回的绳结,而绳结造型却以剪刀命名,传意为“以剪解结”、“相辅相成”的生活追求。最原始简单的线条,传递出白裤瑶人丰富的内心情意。
(3)天然取色,浓淡相宜
粘膏画色彩的提取离不开白裤瑶人赖以生存和居住的自然环境。粘膏画的色彩,不是画上去的,而是染上去的,主要有蓝色和黑色。蓝色来自于最常见的蓝靛,黑色则主要源自于一种生长在附近,白裤瑶人称之为”红薯药”的植物。黑色主要用于上装,与取自棉花的白色裤子搭配,表达了白裤瑶人对自然的尊重。浓淡相宜的黑、蓝、白色相间运用,使得粘膏画愈发显得淡逸致远。

四、白裤瑶粘膏画传承现状与思考
粘膏画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均采自于自然环境中的山草百木。[4] 然而,随着近几年生态环境的加速变化,日益改变的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原材料也在逐渐减少,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白裤瑶粘膏画传统技艺的生存和发展。例如,粘膏画无可取代的原材料——粘膏树,目前这种野生的树种还无法在其他地区找到,近几年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甚至慢慢消亡。原材料的枯竭会导致白裤瑶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最美丽的服饰逐渐衰落。
同时,白裤瑶粘膏画传统技艺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土壤也在慢慢改变。过去白裤瑶少女在出嫁前,都要跟随家中年长的妇女学习粘膏画绘制技艺,出嫁后就需负责制作全家老小所有的服装。制作一整套绘有粘膏画的服装,至少得花上2 年多甚至3 年时间方可完成。这种原始的艺术创作活动原则及其漫长的制作周期在价值观念和社会组织结构发生急剧改变,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环境面前,面临严峻的挑战。
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技艺遭受到了严重破坏。白裤瑶民间粘膏画传统技艺的绘制过程,是一个聚山林草木灵气的过程,是一个经历四季与万物一同成长的过程。那些对民众的生存生活具有价值利益的自然生态事物和现象[5],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信仰和观念,从而更广泛地涉及人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同时又影响着传统技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所以,要留住传统的民间技艺,我们只有建立自然—社会—人类三位一体的整体和谐观念,重视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社会、文化、艺术与与人类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走上完整、健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6]

注释:
[1] 李雅日:“‘画’‘绣’合一的白裤瑶服饰图形文化蕴涵与艺术特征”,《装饰》,2012.5。
[2] 温远涛:“ 白裤瑶服饰文化的意义与象征”,《河池学院学报》,2006.2。
[3] 同[1]。
[4] 同[1]。
[5] 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6,第52 页。
[6] 同[5],第47-46 页。